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3
2025-11-03 15:28
金刚石功能材料业务 - 公司于2015年开始布局金刚石功能化应用,选择MPVD法技术路线 [2] - 金刚石功能材料应用包括散热片、光学窗口片及未来半导体芯片材料,2023年开始在散热和光学窗口实现收入 [2] - 目前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非民用领域,民用领域处于国内头部厂商产品测试阶段 [2] - 金刚石功能化应用以散热片和光学窗口片为主,今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000万元,目前均来自非民用领域 [2] 风电轴承业务 - 今年风电轴承业务增长强劲,主要得益于下游需求 [2] - 偏航变桨轴承已实现国产化,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的国产替代正在推进,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2] 精密机床轴承业务 - 公司精密机床轴承在国内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但国内高端机床所用高端轴承基本被国外占据 [3] - 公司目标是跻身第一梯队,未来两三年以研发为主,提升产品性能后开拓高端市场 [3] 机器人轴承业务 - 公司已将机器人轴承纳入"十五五"业务板块规划,未来将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角接触轴承等 [3]
*ST威尔(002058) - 002058*ST威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3
2025-11-03 13:12
重大资产重组 - 2025年5月末完成重大资产出售,置出全部仪器仪表业务及相关资产 [2] - 2025年9月末完成重大资产购买,取得紫江新材料51%股权 [2] - 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为以紫江新材料主导的铝塑膜业务及紫燕机械主导的汽车检具业务为主 [2] 财务业绩与调整 - 2025年三季报财务数据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了追溯调整,导致营收利润等经营数据同比大幅增长 [2] - 公司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产生处置收益约2.2122亿元,均为非经常性损益 [2]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约为2260万元 [2] 行业与技术交流 - 交流内容包括固态电池的研发方向、安全性优势及市场应用前景 [3] - 探讨铝塑膜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3] - 讨论半固态电池的当前应用及市场探索意义 [3]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3
2025-11-03 12:10
公司概况与业务板块 - 九洲集团创立于1993年,专注于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是新型电力和能源基础设施提供商 [2] - 公司构筑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管理,旗下超40家子公司 [4] - 公司从单纯设备供应商向"制造业+服务"转型,形成"产品+工程设计+建设总包+金融服务+运营维护"新模式 [4] - 在智能配电网领域深耕30年,拥有专利超200项 [5] - 在新能源领域,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在建和已获指标容量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2GW [5]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47亿元,同比-2.75%,归母净利润4311.73万元,同比-41.09% [6]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4801.27万元,同比+170.88% [6]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2.61亿元,同比+12.77%,归母净利润30.23万元,同比+104.38% [6] - 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492.37万元,同比+159.36% [6]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系2024年同期确认高额一次性工程抢装收入,本期无此类收入 [6] - 经营性净现金流超3亿元,同比+320% [8] 业务板块表现与战略 -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前三季度毛利扭亏为盈,得益于生物质热电联产资产经营优化 [7] - 新能源板块与华电合资的100MW风电项目于3月并网,9月底收购定边50MW风电项目100%股权 [7] - 智能配电网设备订单分布:电网内订单占比约1/3,电网外订单占比约2/3 [15] - 智能配电网业务毛利约20%,净利率约3% [15] - 2025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目标20%,新能源发电业务增长目标10%,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目标10% [21] 新能源与综合智慧能源发展 - 公司储备超300MW分散式风电指标,已获5个乡镇供暖项目资产,2个分散式风电+供暖项目在建 [16] - 分散式风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预计内部收益率可达10%以上 [19] - 发电收入占该项目总收入比重超90%,其余为供热收入 [19] - 东北三省近300个县/区级行政单位,超3000个乡镇,分散式风电+清洁能源供暖潜在市场巨大 [19] - 公司在建和已获指标容量超1GW,开发中项目容量约2GW-3GW,足够未来3-5年业务增长 [20] 融资、现金流与资产规划 - 本年度累计收到国补回款超2亿元,目前仍有约10亿元国补应收款 [12] - 公司不排除未来使用基础设施REITs、ABS和RWA等工具实现电站资产出表 [11] - 随着项目推进,不排除2026年发行新一期可转债或定增等融资方式 [22] - 实控人减持系为偿还2015年定增形成的1.5亿元股票质押债务,2025年上半年已偿还8000万元,本次计划减持偿还剩余7000万元 [23] 市场拓展与行业展望 - 公司2023年末在北京组建大客户销售团队,2024年三季度建立海外销售团队 [13] - 2023年底在江苏扬中设立新研发中心 [13] - 公司三季度中标中亚某国关键储能项目的交直流电源系统 [23] - 海外业务聚焦一带一路和东盟国家,正在考察推进风光发电项目 [23] - 行业看好电网投资回升、清洁能源电站转入建设期及AI、算力中心等新型用电需求增长 [13]
京东方A(000725) - 026-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11:32
行业及市场概况 - 2025年LCD总出货量与面积均有望同比小幅增长 [1] - 2025年TV产品出货量、出货面积均有望实现增长,但大尺寸化趋势阶段性放缓 [1] - 受换机需求带动,2025年NB、TPC产品出货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MNT产品出货量预计同比持平 [1] - 2025年第三季度行业平均稼动率整体提升,预计第四季度将回落至80%以下 [2] - 咨询机构预计第四季度TV产品价格小幅回调,IT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2] - 2025年OLED全球出货量有望实现增长,但行业整体仍呈现供过于求 [3] - 2025年下半年折叠产品出货量预计回落,低端Ramless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 [3] - 行业有望在2027年达到供需平衡 [2] 公司经营成果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 [4] - 公司第三季度OLED出货量约4000万片,预计全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公司前三季度显示器件收入中,TV类、IT类、LCD手机及其他类产品和OLED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8%、37%、12%、23% [5] - 公司成功突破核心客户LTPO项目并实现量产 [5] 投资者问答:OLED业务 - OLED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三季度行业出货量同、环比均实现提升,行业稼动率处于高位 [6] - 低端Ramless产品增量不增利,带来短期经营压力 [6] - 2025年OLED全球出货量约6.7亿片,预测2026年有望提升至7.2亿片 [9] - 低端Ramless产品将从2025年预计的1.5亿片增加至2026年的1.8至2亿片 [9] - 公司在OLED领域的技术路线选择LTPO背板,定位明确为高端市场 [11] 投资者问答:产线与资本开支 - 成都8.6代OLED生产线首批核心设备已于2025年5月20日搬入,首次点亮预计在2025年12月,量产时间目标为2026年下半年 [9] - 未来资本开支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是资本开支的高峰,2027年开始将大幅下降 [10] - 少数股东股权收购为公司现金流重点使用方向,未来公司将根据经营情况和现金流情况择机回购 [7] 投资者问答:研发与市场 - 公司全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大约在6%-7%之间 [8] - 公司力争在2024年1.4亿片的基础上实现2025年OLED出货量两位数增长 [11] - 2025年第四季度作为传统淡季,各尺寸面板出货量环比普遍下降,产品价格面临下调风险 [12] - 2026年大型赛事可能在上半年成为TV行业回暖的重要驱动力 [12]
伟星新材(002372)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10:56
业务需求与市场环境 - 零售业务需求受经济景气度和消费信心影响较大,刚性需求受影响较小,改善性需求仍被抑制 [2] - 面对外部需求较弱和价格战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强调不通过降价提升销售,而是坚持“三高”定位和“共赢”理念 [2]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商业模式升级体现在发布“伟星全屋水生态”,向“系统集成+服务”模式迈进,包括给水、排水、防水、采暖四大子系统 [2] - 家装公司渠道的竞争优势包括产品品质优异、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品类齐全以及完善的“产品+服务”营销服务体系 [3] 渠道与网络布局 - 公司拥有一级经销商1000多家,终端营销网点30000多家 [3] - 零售业务主要销售通道为家装公司、工长(项目经理)、水电工和业主自购,不同区域各通路占比不同 [3] - 渠道拓展包括横向跨区域拓展(薄弱、空白区域)和纵向渠道下沉(县市、乡镇),并加速防水等新业务及系统业务推进以提高户均额 [3] 工程业务与风险管理 - 工程业务主要目标是转型提质,坚持开拓优质业务和客户,并通过技术营销和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体验 [3] - 工程业务坚持“风险控制第一”原则,严控应收账款 [3] 二手房与翻新市场 - 二手房翻新或重装管道产品的比例更多取决于装修年限,装修年限超过10年的重装概率较大 [3]
小熊电器(002959)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9:22
财务业绩与运营效率 - 2025年前三季度锅煲类、壶类、电动类、母婴类等品类增速亮眼,产品量价及毛利率均实现提升 [2] - 2025年4月组织架构变革分为5个事业部(厨房、个护、生活、新兴、海外),推动整体运营效率提升 [2] - 对并购的罗曼智能完成全维度整合挖潜,其经营情况显著改善,净利率稳步提升,增厚公司业绩 [3] 增长战略与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将日韩、东南亚和欧洲作为未来增长主要路径,长期坚定海外增长策略 [4] - 美国、欧洲市场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和TikTok流量平台拓展,计划与当地有渠道资源公司合作加速海外发展 [5] - 罗曼智能通过参展国际展会提高区域市场渗透效率,推出无刷电吹风等迭代产品实现良好增长 [6] - 国内市场追求经营质量而非规模增长,提高内部能力维持合理收入增长 [4] - 母婴品类收入规模较小但潜在空间大,公司计划投入更多资源推动发展,已推出系列爆款产品并实现全面升级 [7] 经营重点与核心举措 - 营销方面构建全域营销能力,海外构建渠道力与产品力双轮驱动体系,线下建立数字化运营系统 [8] - 产品方面通过市场拉动与技术助跑双轮驱动创新,外销拓展品类,内销优化产品结构并打造中高端旗舰产品 [8] - 品牌方面聚焦高价值用户重塑品牌形象,建立系统品牌管理体系,整合资源打造行业影响力爆品 [9] - 组织建设方面升级组织架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建战略管理、IPD开发、整合营销三大核心流程 [9] - 数字化建设推进AI技术应用,升级"流程、数据和系统"三轮驱动模式,提升运营效率 [9]
顺络电子(002138) - 2025年10月30-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9:20
业务运营与产能 - 公司目前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2] - 对于传统领域产品产能,原则上不再进行大规模扩充,仅补充瓶颈工序产能以提高原有产品线产能利用率 [4] - 持续投入扩产的重点是公司布局的各类新应用领域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钽电容产品通过材料、工艺、制造深厚积累,已开发出全新工艺的新型结构系列产品 [2] - 钽电容产品特性符合AI服务器领域对高温工作环境、高电压稳定性的要求 [2] - 钽电容产品高可靠性、小尺寸、高容值、高使用寿命的优势满足车规级应用要求 [3] - 汽车电子产品已实现三电系统等电动化场景全面覆盖,并延伸至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全方位智能化应用场景 [3] 研发与投资 - 公司历年均大比例投入研发费用,上市至今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24%,研发费用随业绩同比例增加 [3] - 已形成从材料研发、设备研发、工艺研发、人才储备和培养、行业前瞻性研究等方向的完整研发体系 [3] - 公司所处行业属重资本投入行业,为保持持续增长,每年均有持续扩产需求 [3] 市场与应用领域 - 钽电容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AI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工控等领域 [2] - 汽车电子业务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持续看好其发展前景 [3] - 随着战略应用市场快速增长,相关产业将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核心增长赛道 [4]
澄天伟业(300689)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9:12
业务结构与收入 - 智能卡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当前占总营收比重约60%-70% [1] - 产品外销占比超过60%,与THALES、IDEMIA等国际领先厂商有长期稳定合作 [1] - 随着半导体及热管理新业务的增长,智能卡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将逐步下调 [1] 半导体封装材料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载带、引线框架、铜针散热底板等半导体封装材料,以及模块封装、专用芯片产品 [2] - 增长主要得益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下游功率电子应用的快速扩张 [2] - AIDC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在电源与储能环节对高效率功率转换器件的需求显著增长,成为新一轮增长驱动力 [2] - 公司拥有从材料到结构件的垂直整合制造能力,掌握高精度化学蚀刻、电镀、钎焊与表面处理等核心工艺 [2] 液冷散热业务 - 发展契机主要源自AIDC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加速推进,液冷技术正逐步成为主流散热路径 [2] - 产品线实现全栈布局,覆盖冷板、波纹管、分水器等核心组件,并可提供定制化的整柜液冷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业务处于积极市场开拓阶段,目标客户包括国内头部服务器厂商、AI算力平台建设单位及部分外资品牌在华的ODM/整机集成商 [3] - 液冷板产品因采用新工艺,目前处于样品测试阶段,验证周期较长 [3] 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 - 公司与superX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定制化的机柜级液冷解决方案设计,公司持股25% [3] - 合资公司液冷散热部件订单将通过ODM模式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承接,形成内部业务协同 [3] - 微通道水冷板技术通过在封装材料内开设微米级通道,显著降低热阻并提升换热效率 [3] - 公司正积极推进MLCP的样品送测与产线准备工作,重点客户样品已交付 [3]
京东方A(000725) - 027-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9:06
LCD市场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年LCD总出货量与面积预计同比小幅增长 [1] - TV产品出货量与面积预计增长 但大尺寸化趋势阶段性放缓 [1] - IT类NB、TPC产品出货量受换机需求带动有望较快增长 MNT产品出货量预计同比持平 [1] - 第四季度行业平均稼动率预计回落至80%以下 [2] - 第四季度TV产品价格小幅回调 IT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2] - 2027年行业有望达到供需平衡 [2] 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 公司柔性AMOLED全面覆盖手机主要Top品牌客户且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3] - 2025年出货量目标在去年1.4亿片基础上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第三季度OLED出货量约4000万片 预计全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2024年9月封顶 首次点亮预计2025年12月 量产目标2026年下半年 [5] 收入结构与技术发展 - 2025年一至三季度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占比:TV类28% IT类37% LCD手机及其他12% OLED类23% [4] - 柔性AMOLED在NB、TPC产品上渗透率持续提升 [5] - 公司携手英特尔推出基于AI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创新显示方案 [5] 资本开支规划 - 2025年是资本开支高峰 主要由于成都8.6代OLED生产线项目投入 [6] - 2026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后续设备采购 [6] - 2027年开始资本开支大幅下降 后续支出以维护性开支和创新领域投入为主 [7]
紫光国微(002049)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3 09:0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32.34%,较去年全年增加2.37亿元(增幅26%) [1]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所致,研发费用金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9]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因战略备货导致现金流出增加 [3] - 2025年第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大幅减少,因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应收账款回款改善 [9] 业务结构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占比50%以上,净利润贡献占比最高 [1][2]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收入占比40%以上 [1]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收入占比5%-6% [2]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收入中,模拟芯片占比40%-50%,数字芯片占比50%-60% [3]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收入中,FPGA和存储芯片占比均为30%左右 [3] - FPGA产品中V7、K7系列占主要市场份额,VU系列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7] 产品研发进展 - 推出新一代防伪芯片T91-506,支持超低电压通信 [2] - 全球首款开放式架构安全芯片E450R于2025年6月成功商用 [2] - eSIM解决方案导入多家知名设备商,支持国内外400多家运营商 [2][7] - 图像AI智能芯片已完成研发并实现用户选用,AI视频处理器芯片处于研发阶段 [6] - 汽车安全芯片已在多家头部Tier1及主机厂量产落地,年出货量数百万颗 [7] - 汽车域控芯片主要应用于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行业导入周期较长 [7] 市场拓展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成功拓展多家新客户,各下游领域增速齐头并进 [2][3] - NFZ产品积极推进宇航目录准入工作,已完成多款产品 [2] - 参与编制国内首个《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 [2] - 商业航天领域FPGA等系列产品正陆续导入,低轨卫星目标价值量占比10%-20% [7] - 低空经济领域已完成市场调研,具备技术产品储备 [7]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及网络通信、智能汽车等领域发展 [9] 公司治理与激励 - 董事会成员由7名增至9名,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并取消监事会 [2] - 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覆盖464名核心人员,首次授予1516万份 [2] - 2025年三季度业绩已提前完成股权激励目标 [10] - 子公司考核指标设定体现差异化,均以净利润为考核重点 [10] - 资产收并购工作已在推进,聚焦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结合 [11] 战略与展望 - 战略备货针对未来2-3年市场需求,通常2-3年内消化完毕,资产减值风险较低 [4] - 特种业务毛利率通过成本优化保持整体平稳,未来将通过研发投入和成品率提升应对价格压力 [5] - 2025年第四季度将为2026年订单积极准备,开拓新市场 [6] - 作为新紫光集团核心板块企业,专注于芯片设计,计划在产品中融入AI元素 [11] - 与新紫光集团旗下企业(如紫光股份)共享市场需求与行业洞察,形成协同发展生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