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与本土化成利器,中国物流企业“卷”向海外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37
和国内物流仓库几乎一致的工作设施与本土化的工作人员结合,成为了中国物流企业出海的标志性场景。 爆款放在低位,慢销品放高位,仓库配备旋转分拣设备以解决高峰期货物下架速度问题……各种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在马来西亚菜鸟自营仓,可 以看到各种配置与国内仓库类似,但工作人员大都来自当地。 第一财经记者留意到,马来西亚自营仓内设有祈祷室,穆斯林员工每天可祈祷。周五礼拜时公司也会给员工半小时假期,让他们去清真寺礼拜,部分员工的 服饰也有宗教特色。 看向东南亚市场的还有中国的跨境电商们,不少中国出海企业目前在排队入仓,需求非常旺盛。今年年初仅有一半面积投入使用的海外仓,如今已经全部爆 满。 物流出海挑战在哪? 吉隆坡的菜鸟自营仓分为发货区和收货区,是菜鸟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仓库。 除了本土化元素,仓库的科技含量较高。智能仓储、智能流水线、智能波次作业等应用提高了仓库的效率。智能仓储是指商品入库后,通过系统定位,实现 快速入库和出库,提升整体存储利用率,增加SKU数量。智能波次可以保证时效,在客户下单后,通过智能波次合并订单,采用先进先出的逻辑,提高发货 效率。菜鸟全球供应链-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家经理Bruce介绍,过去 ...
龙虎榜丨机构今日抛售这20股,买入长飞光纤1.79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05
龙虎榜机构买卖情况 - 7月30日龙虎榜中共41只个股出现机构身影,其中21只呈现净买入,20只呈现净卖出 [1] - 机构净买入前三股票为长飞光纤(1.79亿元)、西藏天路(1.26亿元)、英维克(8437万元) [1][2] - 机构净卖出前三股票为上纬新材(7.83亿元)、鹏鼎控股(1.97亿元)、北方长龙(1.15亿元) [1][4] 个股表现与机构动向 净买入个股 - 长飞光纤涨停(10%),获机构净买入1.79亿元 [1][2] - 西藏天路上涨3.95%,机构净买入1.26亿元 [1][2] - 英维克涨停(9.99%),机构净买入8437万元 [1][2] - 东芯股份涨幅17.33%,机构净买入5613万元 [2] - 李福监酒涨停(20%),机构净买入4650万元 [2] 净卖出个股 - 上纬新材上涨9.37%,但遭机构净卖出7.83亿元 [1][4] - 鹏鼎控股微涨1.39%,机构净卖出1.97亿元 [1][4] - 北方长龙微涨0.54%,机构净卖出1.15亿元 [1][4] - 恒宝股份下跌7.83%,机构净卖出1.14亿元 [4] - 潍柴重机下跌7.94%,机构净卖出8192万元 [4] 其他显著个股 - 欣贺股份下跌9.33%,机构净卖出7535万元 [4] - 中钨高新跌停(-10%),机构净卖出7444万元 [4] - 南新制药涨停(20%),但机构净卖出1097万元 [3] - 阿石创上涨11.82%,机构净卖出1119万元 [3]
海啸来袭,平台启动日本酒店退改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05
7月30日,海啸陆续抵达日本太平洋沿岸多个地区。截至目前,去哪儿平台已接到北海道、和歌山县部 分酒店的通知,启动免费退改保障。7月30日14点前下单、7月30日零点至7月31日零点入住酒店的订 单,旅客可以联系去哪儿平台免费退改。 截至目前,去哪儿平台已接到北海道、和歌山县部分酒店的通知,启动免费退改保障。 ...
海啸来袭 平台启动日本酒店退改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01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7月30日,海啸陆续抵达日本太平洋沿岸多个地区。截至目前,去哪儿平台已接到北海道、和歌山县部 分酒店的通知,启动免费退改保障。7月30日14点前下单、7月30日零点至7月31日零点入住酒店的订 单,旅客可以联系去哪儿平台免费退改。 ...
抄底、补仓?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0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 17% 深证成指下跌 创业板指失守2380点关键支撑 市场呈现"沪强深弱"格局 [1] - 两市成交额达84万亿元 环比增长2 28% 创业板换手率显著高于沪市 显示资金快速轮动 [3] - 个股涨跌比为1712家上涨 涨停与跌停比例为5:40 局部赚钱效应仍存 [2] 板块动态 - 传统周期股如银行 石油 钢铁护盘 新能源 科技及高位题材股深度调整 [1] - 政策驱动型题材如影视 婴童 油气领涨 固态电池 软件开发等高位赛道退潮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2 11亿元 主要从高估值科技板块撤离 部分转向防御性板块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创近期高峰 散户资金净流入 散户偏好超跌反弹个股如比亚迪 宁德时代 [4][7] - 北方稀土 宁德时代成交额居前 传统周期股放量明显 科技成长股抛压沉重 [3] 投资者行为 - 散户平均仓位达67 32% 其中49 04%为满仓 25 60%为半仓 14 62%为空仓 [14][15][16] - 加仓比例28 83% 减仓比例19 41% 56 25%投资者预计下一交易日上涨 [9][11] - 投资者盈利分布:8 22%盈利50%以上 7 07%盈利20%-50% 45 11%套牢20%以内 [18] 调研数据 - 7月30日共2753户参与调研 52 29%散户情绪指标显示中性偏乐观 [1][6] - 数据来源包括第一财经APP 微信 微博及Wind [19]
短剧平台ReelShort被指抄袭,律师称海外维权难度更大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00
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短剧行业人士了解到,即使当下短剧片方的分级保密已成行规,但仍难防"洗稿式抄袭"。 近日,头部短剧出海平台ReelShort被国内短剧厂牌点众、听花岛公开指出内容侵权,称ReelShort抄袭上述两家公司的 多部作品。该事件将短剧行业抄袭顽疾及其跨国维权困境推至台前。 7月25日,北京点众快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点众")发布声明,称发现短剧平台ReelShort未经许可擅自发布、 传播多部与点众享有著作权及相关授权作品基本相同的侵权剧集,上述点众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出走后,两个竹马 悔疯了》《女王》《尊老爱幼》《游子归家》等点众多部知名作品(点众作品与"ReelShort"侵权剧集对比清单见附 件)。 点众在声明中表示,发现上述侵权行为后,第一时间要求枫叶互动下线侵权剧集,但枫叶互动拒绝下线侵权剧集。截 至本声明发布前,枫叶互动仅下线三部"ReelShort"侵权剧集,仍有多部"ReelShort"侵权剧集未被下线,侵权行为仍在 持续。 听花岛则在声明中表示,此前,公司已就侵权问题沟通枫叶互动,但进展不顺利,对方作为侵权方,各种推诿。因此 不得不怀着愤慨的心情,公开此事件。目的是呼吁行业尊 ...
育儿补贴为何定为3600元,中央出多少?财政部解释
第一财经· 2025-07-30 17:13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 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涉及千家万户。郭燕红表示,我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将会产生3个方面的预 期效果:一是帮助减轻家庭养育的负担,二是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三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专题: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发布 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 育儿补贴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8月底前各地全面开放申领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 大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30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育儿补贴如何申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 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 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线上申请。同时,也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 的群众,可到婴幼儿户籍地 ...
市值蒸发500亿美元背后,诺和诺德的艰难一仗
第一财经· 2025-07-30 16:21
杜斯特达接手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诺和诺德。该公司60年来首次以这种激进的方式更替CEO,但仍未达到市场预期。 当地时间7月29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在发布了盈利预警后,又宣布了市场期待已久的新任CEO人选。但市场的反应给这位新CEO浇了一盆冷水。消息 公布后,诺和诺德股价一度暴跌近30%,截至收盘,股价下跌约22%,市值一夜蒸发超过500亿美元。 高盛曾在一份报告中估计,如果证明仿制药疗效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一样安全有效,那么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可能会在中国被迫降价25%左右。 新任CEO杜斯特达将于8月7日正式履新,他于1992年就加入诺和诺德,目前担任国际业务副总裁,此前他曾领导公司在中东和东南亚的业务。出生于伊朗的 杜斯特达的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他在美国长大,现拥有奥地利国籍。 诺和诺德的最新任命也改变了由丹麦人掌舵这家制药巨头的传统。尽管如此,从内部提拔CEO被市场解读为"转型力度不够"。一家美国制药巨头前高管对第 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原本认为他们会从外部聘用一位具有美国制药企业经验的高管担任CEO,因为他们可能需要一位精通美国市场的管理者来应对激烈的 竞争。" 面对减重药行业激烈的竞争,杜斯特达 ...
半年盘点|AI制药向临床加速转化,百亿美元资本进场
第一财经· 2025-07-30 16:21
分子结构预测与蛋白设计快速进展,虽能提升效率,但由于成功率过低,仍需要依赖大量实验筛选,且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遇到新靶点时成功率更 是极低。 人工智能在驱动药物发现方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今年上半年,AI研发的药物开始迈向临床阶段,而相关领域的合作及投融资事件也出现井喷。 中国本土创新企业在AI药物研发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咨询公司麦肯锡称,人工智能是制药业"百年难得的历史性机会"。 药物设计迈向"原子级精准工程" 刘佳指出,肉毒素正从天然提取向重组蛋白转型,其中,靶向神经递送工具及AI驱动的蛋白改造是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目前,上海科技大学正在通过其 孵化的生物创新技术公司若弋生物进行相关药物的临床转化,并拓展潜在适应症,最终形成创新产品产业化的"中国方案"。 近年来,分子结构预测与蛋白设计快速进展,虽能提升效率,但由于成功率过低,仍需要依赖大量实验筛选。而这些实验常依赖动物免疫、高通量筛选等方 式,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遇到新靶点时成功率更是极低。因此过去几乎没有任何一种AI发现的药物能最终走向后期临床。 一位生物制药公司高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多数的候选药物分子的有效性通常要等到人体测试后 ...
AI进入产业应用新阶段,施耐德电气以组织变革驾驭技术浪潮
第一财经· 2025-07-30 16:13
当AI技术从实验室快速涌入产业现场,企业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组织能否跟上变革的节奏。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首席人工智能官菲利普·兰巴赫(Philippe Rambach)在接受群访时,传达了一个核心观点:AI 的价值不在技术先进性,而在组织能否让它嵌入业务肌理。 这家深耕能源管理与工业领域的全球化企业,正通过战略锚定、组织重构与生态协同,构建一套与AI共生的组织体系。 战略锚点:让技术"追着业务跑" "我们总是从业务需求开始讨论AI,而非为了技术而追求技术。"菲利普的这句话,道破了施耐德电气数字化转型中应用AI的组织底层逻辑。 作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力量,全球已开启AI规模化产业应用新篇章。相关调研表明,2024年78%的全球企业已开始使用AI技术驱动运营升级与 商业创新。在中国,"人工智能+"的政策支持、雄厚的产业基础、多元的应用场景、丰富的创新资源,正催生快速崛起的AI产业集群,使中国成为最积极践 行AI规模化应用的全球市场。 无论自身践行还是广泛赋能,这种"业务导向"的战略锚定让组织资源投放更精准,也带来了可量化的成果——2024年施耐德电气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