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下周财经日历:8月11日-8月17日
第一财经· 2025-08-09 20:17
恒生创新药指数调整 - 恒生创新药指数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明确剔除CXO公司 [1] 行业会议与展会 - 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 [1] - 2025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将于8月在湖州举办 [1]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举行 [2]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将于8月15日举办 [2] 科技公司动态 - HTC VIVE预计在8月14日发布会推出新品 [2] - Supermicro将于8月12日举办2025开放存储峰会 [1] 能源市场事件 - 国内成品油将于8月12日开启新一轮调价 [1] - 欧佩克将于8月12日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1] - EIA将于8月13日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 [2] - IEA将于8月13日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2]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7月CPI数据将于8月12日公布 [1] - 美国7月PPI数据将于8月14日公布 [2] - 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15日发布7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2] 金融与政策 - 澳洲联储将于8月12日公布利率决议 [1] - 俄美首脑会晤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 [2] 新股与财报 - 宏远股份将于8月11日开启新股申购 [1] - 腾讯将于8月13日发布财报 [2] - 京东、网易将于8月14日发布财报 [2]
AI进化速递丨宇树王兴兴:目前行业最大挑战是AI不够用
第一财经· 2025-08-09 19:37
行业动态 - 全球机器人行业出货量预计每年翻一番 [1][2] - 目前行业最大挑战是AI不够用 [1][2]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主题餐厅开业 [1][2] 公司动态 - 优必选发布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 [1][2] - 领益智造与北京人形合作再升级,深耕具身智能应用场景 [1][2] 政策支持 - 宁夏启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深度赋能工程 [1][2]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一公司财务造假被重罚1.6亿,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9:06
财务造假案件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 [1] - 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由于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证监会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1] 监管态度 - 这是继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之后又一例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案例 [1] - 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 [1] 股东情况 - 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2万户 [2] - 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一家私募基金 [2]
聚焦英国最传奇的六姐妹,这部英剧揭开顶级贵族往事
第一财经· 2025-08-09 18:28
影视行业 - 六集年代剧《蛮横六姐妹》成为近期全球最火的英剧 在英国U&DRAMA和美国BritBox平台播出 [1] - 剧集改编自2001年出版的传记《米特福德姐妹》 以英国贵族米特福德家族六姐妹的真实故事为蓝本 [3] - 制作团队包括导演乔斯·阿格纽和埃莉·海登 编剧萨拉·威廉姆斯曾创作《血肉之躯》《漫长的告别》 [12] 内容制作 - 剧集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细腻的细节还原上世纪30年代英国上流社会风貌 [5] - 开场镜头展现豪华场景:格调客厅、户外泳池、侍者服务等 视觉呈现制作精良 [10] - 采用成年六姐妹戏水、野餐等场景 生动刻画人物关系 [10] 市场反响 - 剧集因展现贵族隐秘往事引发公众好奇 被认为与当代Z世代年轻人的反叛特质产生共鸣 [5] - 六姐妹的独立女性形象被类比为"她们那一代的卡戴珊姐妹" 具有现代感 [6] - 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前夕的政治动荡期 其意识形态冲突主题被认为具有现实意义 [12] 人物塑造 - 长女南希作为旁白贯穿全剧 其自传体小说《追爱》曾改编成同名英剧 [8] - 六姐妹分别被塑造为作家、法西斯支持者、共产主义追随者等截然不同的形象 [8][9] - 剧中呈现姐妹间因政治立场对立导致的家庭分裂 如戴安娜支持纳粹被捕入狱的情节 [9][12] 历史背景 - 故事时间跨度从1931年末至二战结束 反映英国上流社会在战前的奢靡与颠沛 [3][6] - 真实历史中六姐妹与丘吉尔家族联姻 老四尤妮媞与希特勒有密切往来 [3][9] - 剧集通过家庭合影等手法 展现旧社会秩序崩塌时期贵族女性的生存状态 [10][13]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重罚1.6亿元,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8:28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1] -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7622.59万元 [3] - 2019年虚增的营业收入占当期披露数值的49.38%,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64.88% [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高鸿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5亿元罚款,其中虚假记载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欺诈发行被处以1.25亿元罚款 [4] - 对包括高鸿股份董事长付景林在内的9位董高监以及1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罚款金额合计3375万元 [4] - 对付景林、江庆各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丁明锋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公司经营状况 - *ST高鸿2021年至2023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5] - 2024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 [5] - 公司及下属部分子企业的银行主要账户被冻结,诉讼案件较多,债务违约,部分业务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收入规模下降 [5] 第三方追责情况 - 江庆作为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和管理者,与*ST高鸿构成共同违法,违法情节特别严重 [4] - 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6] -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 [6] 行业监管趋势 - 证监会严肃查处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罚款合计3080万元 [7]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形成利益链、"生态圈",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 [7] -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从诚信、透明、法治和责任四个方面深入推进 [8]
直击WRC|宇树王兴兴:正“中规中矩”推进上市,中小团队仍有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8-09 18:01
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接受媒体采访,现场关注度极高[1] - 公司正在推进上市流程,创始人将上市比作"高考",视为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标志[4] - 7月下旬发布售价3.99万元起的Unitree R1机器人,起售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6] - R1机器人尺寸更小更轻巧,提供外观定制化设计,强调娱乐功能属性[6] - R1尚未开始正式交付,发货时间可能延迟[6] 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AI模型被认定为当前最大技术难点,全球范围内仍不够成熟[5] - 公司在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投入相对谨慎,认为资源投入与成果非正比关系[5] - 创始人认为中小团队在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仍有机会突破[5] - 机器人硬件水平全球范围内仅达到"够用但不够好"的标准[5] - 行业需要更多出货量、更低成本、更高可靠性来推动发展[5] 商业化策略 - "先运动再干活"是公司核心发展理念,现阶段不期待机器人产生重大商业价值[5] - 过去一年租赁市场和二次开发者规模扩大验证了出货量的重要性[5] - 今年以来公司持续丰富产品价格带,推动商业化进程[5] - 硬件能力已获得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波士顿动力创始人Marc Raibert等业内权威认可[5]
高校密集调整院系专业设置 近五年撤销本科专业TOP5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27
高校专业调整动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申报4个新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 同时撤销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已停招专业 [1] - 湘潭大学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 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 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1] -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拟撤销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 同时新申报数据科学等4个专业 [2] 新兴产业驱动专业设置 - 麦可思研究院统计显示 2025年高校拟增设专业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等热门专业数量居前 单专业申报量均超10个 [2] - 多所"双一流"高校近期密集成立新学院 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等前沿领域 [2] - 教育部要求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3] 传统专业裁撤趋势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 [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因大数据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脱节 部分高校转向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兴专业 [4] - 专家指出高校需收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专业 将资源集中投入高精尖领域 [4][5] 新型研究型大学崛起 - 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首年招生分数线比肩985高校 [5] - 传统高校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 聚焦特色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5] 教师分流机制 - 专业撤销后教师可分流至相近专业、公共基础课或转岗行政/教辅岗位 [5] - 部分高校建立保障措施 如安徽工业大学明确要求做好教师分流与转岗安排 [6] - 专家补充部分教师可转向研究生培养或调动至其他高校 [6]
娃哈哈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 部分并入大经销商引发款项纠纷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23
公司经营策略调整 - 公司正在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部分经销商被突然取消资格或并入大型经销商 [1][3][5] - 经销商销售任务大幅增加,2025年销售额目标比2024年增长50%,未达标者可能被取消资格 [3] - 公司对经销商管理精细化,每个产品品类都有独立销售任务,并采用数字化对接方式 [3] 经销商现状与反馈 - 部分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如辽宁省某经销商库存超300万元,远超正常水平70万-80万元 [3] - 冰柜投放不足成为淘汰导火索,有年销售千万的经销商因未完成冰柜投放目标被取消资格 [3] - 经销商合并过程中出现费用纠纷,如酒泉某经销商被拖欠近2年销售费用及冰柜处置问题 [5][6] 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零售端产品占比不高,面临农夫山泉等品牌的激烈竞争,部分区域出现断货情况 [2] - 2024年公司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一线员工工资人均增长23%-31% [8] - 业绩增长部分源于创始人去世引发的"野性消费",但热度消退后销量下滑问题显现 [9][10] 行业专家观点 - 经销商合并是快消行业常见策略,可降低管理成本,但需加强对大经销商的管控 [7] - 品牌老化严重,产品创新不足,营销滞后是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 [10] - 遗产风波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依赖情怀消费的产品线(如AD钙奶)受影响最大 [10] 未来布局 - 公司投资10亿元在西安建设新生产基地,布局纯净水、茶饮料、咖啡等多品类生产线 [11] - 行业认为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情怀消费,经销商洗牌的实际效果仍需观察 [11]
高校密集调整院系专业设置,近五年撤销本科专业TOP5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18
高校专业调整背景 - 高校专业设置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增加新专业同时裁撤不适应专业非常重要[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4] 高校专业调整动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4个新专业,申请撤销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已停招专业[2] - 湘潭大学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2] -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拟撤销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拟新申报数据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3] 新增专业趋势 - 2025年申报增设数量排名靠前的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等,拟增设数量均超过10个[3] - 多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信息传播等领域[3] - 教育部支持高校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相关专业[4] 撤销专业情况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部分学校选择停办该专业并单独开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5] 专业调整影响与应对 - 高校需加快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亟需的专业和高精尖人才培养上[6] - 专业被撤销后教师分流方式包括:分流到相近专业、讲授公共基础课、转岗行政或教辅岗位、跳槽到其他学校[6][7] - 部分高校制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建立保障措施帮助相关教师完成教职转换[7]
气候变化威胁能源安全,如何应对和评估
第一财经· 2025-08-09 16:34
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 - 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1] - 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上升1.2℃,未来5年有极高概率突破1.5℃临界值 [1] - 极端气候风险指数每上升1单位,总发电量将显著下降,其中风电受风速变化影响最大,火电、水电亦受极端温度和降水冲击 [2] 能源系统转型策略 - 能源系统需从"被动恢复"转向"主动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韧性,例如水上太阳能电站提高土地利用率并降低极端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2] - 构建气候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跨区域应急物资调配 [2] - 优化能源多元供给,推动风光水火协同 [2] - 建立极端气候下电力市场应急机制 [2] - 创新气候金融产品,如碳资产保险、绿色产业基金等,为能源韧性建设提供支撑 [2] 全球发展指标体系创新 - 现有全球发展指标体系(如SDGs)存在目标间矛盾、数据缺失与更新滞后、对现实问题回应不足等局限 [3] - 提出综合发展目标(CDGs)新框架,强调"自下而上、实践驱动"原则,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 [3] - CDGs需将自然资本纳入核心指标,关注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环境要素 [3] - 增加空间维度分析,利用卫星数据等技术细化区域发展差异,如中国东西部差距研究 [3] -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未来趋势,例如通过建模分析2100年可再生能源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