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奥飞娱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2.7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3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1.98亿元 同比下降8.1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0.94万元 同比下降32.7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9.97万元 同比下降46.22% [1] - 基本每股收益0.0250元 [1] 经营数据 - 营业收入呈现负增长态势 同比下降8.17% [1] - 净利润降幅显著高于收入降幅 同比下降32.71% [1] - 扣非净利润降幅进一步扩大至46.22% [1]
焦作万方发布重组草案 拟控股三门峡铝业整合产业链上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31
交易概述 - 焦作万方拟以319.49亿元对价发行股份收购三门峡铝业99.4375%股权 发行价格为5.39元/股 [1] - 交易完成后 三门峡铝业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2] 标的公司业务与产能 - 三门峡铝业为全球领先铝基材料龙头企业 国内三大氧化铝现货供应商之一 [1] - 公司拥有氧化铝权益产能1028万吨/年 位居全国第四、全球第六 [1] - 电解铝权益产能超过100万吨/年 位居全国第十一 [1] - 金属镓产能290吨/年 约占全国产能规模22.8% 位居全国第二 [1] - 烧碱产能50万吨/年 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1]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国内首家利用国内铝矾土生产氧化铝的民营企业 建成国内首条单线年产80万吨、100万吨及12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 [1] - 自主研发脱硫脱碳技术、有机物去除技术及优化配矿方案 实现精益化生产 [2] - 子公司中瑞铝业自主研发均流钢爪技术、铝电解新型氟化盐变频螺旋定量投加技术 [2]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后公司将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完整铝基材料产业链布局 [2] - 焦作万方现有电解铝产能42万吨/年 为河南省电解铝骨干企业 [2] - 通过整合将加强渠道资源共享 优化运作效率 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2][3] - 有望夯实规模与市占优势 打造全球领先铝基材料龙头企业 [2][3]
18亿投资计划取消!江苏国泰拟提高分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17
公司投资计划调整 - 江苏国泰原计划投入18.306亿元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包括子公司设立投资公司进行新股申购、股票和债券等标的投资 [2] - 公司在两天后终止该投资计划,全程未经历A股开盘日,并解释原因为聚焦主业和谨慎投资 [2][3] - 公司前期已开展3.306亿元证券投资,主要为长期持有与主业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属于战略投资,后续将逐步择机退出 [2] 公司分红策略变化 - 江苏国泰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计划增加分红频次至每年两到三次,现金分红比例从10%大幅提升至40% [4][5] - 公司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从30%提高至40% [5] - 2023年公司每手派发现金红利30元,较2022年提高5元,2024年新增每手10元中期分红,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大幅攀升 [5][6] 行业分红趋势 - A股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整体加大,自2023年证监会鼓励以来,分红规模扩大和频次增加的公司明显增多,2024年后中期分红计划逐渐普遍 [7][8] - 截至8月25日,每手分红超过100元的公司达17家,包括吉比特每手分红660元、九号公司423元、硕世生物340元等 [7] - 政策引导要求加强现金分红监管,企业盈利回升提供财务基础,上市公司回报股东责任意识增强是主要推动因素 [8]
《BMJ循证医学》圆桌会召开,顶尖专家共探中西医整合发展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15
《BMJ 循证医学》主编 Juan Franco 表示:"BMJ集团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始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基 石,推动全球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将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循证医学框架,对全球医学 领域的突破至关重要。本次会议的举办,正是希望汇聚全球顶尖医学智慧,破解传统医学在证据体系构 建中的核心困境,推动中西医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原标题:《BMJ循证医学》圆桌会召开,顶尖专家共探中西医整合发展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2025年8月22日,由BMJ集团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协办,扬子江药业公益支持的《BMJ 循证医学》圆 桌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圆桌会聚焦 "构建传统医学高质量证据框架、创新中西医协同整合机制、中 医临床干预的策略实践" 三大主题,旨在推动传统医学循证研究标准化发展,探索中西医协同整合创新 医疗模式,更通过跨学科、跨国界深度碰撞,为中医药文化创新与传承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全球医学 研究范式革新注入强劲动能。 《 BMJ 循证医学》圆桌会圆满举办 活动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中国工程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田金洲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教 授,北京中医 ...
45年,深企“生命活力”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10
深圳企业创新与经济发展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间 民营企业贡献全市50%以上税收 近60%增加值 90%以上就业 形成"6个90%"创新主体格局 [1] - 截至2024年6月 深圳拥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 总市值10.39万亿元 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和第二位 [1] 企业发展历程与产业转型 - 1987年深圳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 催生华为 中兴等民营科技企业诞生 [3] - 90年代形成华强北电子市场 立讯精密 研祥等企业开始成长 2001年后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型 [3] - 2010年华为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腾讯 比亚迪 立讯精密随后上榜 [3] - 2020年后在新茶饮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领域诞生多家"第一股" 包括奈雪的茶(2021年港股上市) 云天励飞 优必选 影石创新等 [4][5] 民营企业与创新生态 - 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 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6家(全国第一)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7万家(全国第二) 民营独角兽企业37家(全国第三) [7] - 深圳初创企业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需13.35年 比全国快1.05年 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需13.25年 比全国快1.71年 [8] - 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 增长18.9% 研发投入强度达6.46% 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9] -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12.7% 机器人产业集群增长15.9% 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长26.4% [9]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 占全国产量22.3% 汽车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9] - 2016-2024年累计出现78家独角兽企业 从智慧物流 智能硬件向人工智能 机器人 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演变 [10] 资本与政策支持 - 深圳提出培育发展"20+8"新兴产业集群 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 [8] - 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 [9] - 喜茶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600亿元 逐际动力半年内完成5亿元融资 元象科技融资超2亿美元 思谋科技完成超十亿人民币融资 [5]
正丹股份:控股股东减持490万股完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06
控股股东减持情况 - 禾杏企业有限公司在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8月25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90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324% [1] - 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1] 股东持股结构变化 - 减持后禾杏企业持有公司股份12362万股 [1] - 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23.5223% [1] - 此次减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承诺 [1] 公司控制权状况 - 减持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1]
计提两笔费用后 亿纬锂能何以“轻装上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1]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1]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实际增长3.78% 扣非净利润增长18.06%至17.7亿元 [2] - 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现2.45元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5亿元 [1] 利润影响因素 - 股权激励费用税前5.7亿元 影响利润4.9亿元 主要因港股申报合规要求提前确认费用 [1][2] - 单项坏账计提约2亿元 其中对合众汽车(哪吒汽车)1.5亿元应收账款全额计提 [1][2] - 下半年股权激励费用预计降至4亿元 [2] 业务结构 - 动力电池营收127.48亿元 毛利率17.60% 同比提升6.92个百分点 [4][5] - 储能电池营收102.98亿元 毛利率12.03% 同比下滑2.32个百分点 [4] - 消费电池需求回升 小圆柱电池月产销量突破1亿只 [6] 技术进展 - 大圆柱电池实现量产装车超6万台 单车最长行驶距离超23万公里 [5] - 2024年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 国内第一 [5] - 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2025年投运百MWh中试线 [6] - 规划2026年推出350Wh/kg全固态电池1.0 2028年推出1000Wh/L全固态电池2.0 [6] - 锂金属电池系统适配低空无人飞行器 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7] 产能与出货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5]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稳居全球第二 [5] - 全球8个生产基地 马来西亚基地已建成 匈牙利工厂积极推进 [3] - 荆门60GWh超级工厂实现第30万颗储能专用大方形电池下线 [6] 客户与市场 - 动力电池客户覆盖宝马、奔驰、捷豹路虎等国际车企及广汽、小鹏等国内厂商 [3] - 储能客户包括Wärtsilä、ABB、台达电子、中国移动、南方电网等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42.61GWh 同比增长27.5% [6] - GGII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增速约30-50% [6] 行业动态 - 起诉关联方合同纠纷 显示电池企业风险管控意识增强 [1] - 动力电池对国际车企交付起量带动毛利率提升 [5] - 产线改造完成后于2025年7月陆续投产交付 [5]
汉王科技:上半年净亏损0.57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0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8.13亿元 同比增长13.81%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0.57亿元 同比下降11.66%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0.64亿元 同比下降17.08% [1]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321元 [1]
东莞控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0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66亿元 同比下降8.57%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2亿元 同比增长20.51% [1] - 扣非净利润5.29亿元 同比增长66.26% [1] - 基本每股收益0.5122元 [1] 盈利能力 - 扣非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净利润增速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1] - 净利润增长与营收下降形成反差 显示成本控制或业务结构优化成效 [1]
仟源医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8.8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0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73亿元 同比下降7.01%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09万元 同比下降98.86% [1] - 扣非净利润-501.17万元 同比下降124.99% [1] - 基本每股收益0.0016元 [1] 盈利能力 - 净利润率大幅收窄至0.1% 较去年同期显著恶化 [1] - 主营业务出现亏损 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产生正向影响 [1] - 扣非净利润转负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承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