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50城住宅平均租金年内跌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1:14
市场整体趋势 - 住房租赁市场进入传统淡季,10月全国40城租赁线上需求热度环比下降14% [1] - 全国重点50城住宅平均月租金为34.5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49% [1] - 前10月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计下跌2.45%,跌幅较2024年同期扩大0.38个百分点 [1] 不同城市层级表现 -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租赁需求降幅超过8% [1] - 二线城市如天津、太原租赁需求降幅超过25% [1] 需求结构变化 - 全国在线找房业务中,租房用户群体规模已逐渐超过新房找房用户量 [1] - 租房需求下降核心原因是三季度毕业季、入职季等传统租赁旺季结束,新增租房群体(如应届生、外来务工者)规模减少 [1] - 部分城市产业升级下劳动力流动放缓,叠加“职住平衡”政策使本地租房需求趋于稳定 [1]
全球股市“灰犀牛”狂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1: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如果股市总市值占GDP的百分比落在70%到80%的区间,买股票对你来说可 能会有很好的结果。如果接近200%,就像1999年和2000年部分时间那样,那就是在玩火。"巴菲特如是 警告。 如今美股的"巴菲特指标"已飙至240%上方,远高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点约150%。从这个角度看,目 前美股处于前所未有的高估状态,股票市值增长速度远超美国经济的实际成长。 这只是全球众多市场的"冰山一角"。近期表现疲软的不只有美股,欧股、日股等也"跌跌不休"。全球大 型科技公司遭到抛售,再次引发了火热的争论:AI能否创造足够的收入或利润来支撑其在基础设施建 设方面的巨额投入? 身处AI热潮中心的人们也对此忧心忡忡。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鉴 于人工智能领域估值飙升且投资规模庞大,市场对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如果这波人工智能热潮崩塌,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毫发无损。 全球股市"灰犀牛"狂奔,但无人知晓何时会彻底失控。 近期,全球主要股市普遍表现疲软,美股、欧股与亚洲市场出现同步下跌。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 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走势主要由三重 ...
多个“10万+”项目集中入市:华润置地上海高端市场寻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1:09
华润置地上海高端产品战略遭遇阵痛。 自2023年回归上海楼市以来,华润置地在沪上房地产市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一边与老牌央企金茂在多个核心板块同场竞 技,一边在同一板块同时推售多个项目,形成自我竞争的局面。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华润置地以341.7亿元销售金额排名上海第三,仅次于保利发展(600048)与招商蛇口 (001979),超过中海地产。与此同时,2025年1-7月,华润置地上海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约20%。考虑到华润置地下半年在 上海加大高端项目推盘力度(如外滩瑞府、澐启滨江、翡云悦府等),业内预测三季度华润置地上海销售占比集团整体应该保 持原有水平甚至略有提升。 然而,进入10月份之后,华润置地在上海的销售去化出现放缓迹象。这家央企如何打破在上海楼市高端市场困局,正成为同行 关注的焦点。 高端项目去化承压 2025年,华润置地战略明显向上海倾斜。先是联手越秀地产、中能建斩获新杨思板块"地王",又于8月斥资244.7亿元收购上海后 滩+余庆里地块包。下半年,随着外滩瑞府、澐启滨江的开盘,加上黄浦区士林润园加推房源,华润置地今年三、四季度在上海 的销售收入理应有所提升。 不过, ...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 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52
赴日旅游市场降温 - 截至11月19日,已预订未出发的赴日机票数量约为90万张,较11月15日的155万张减少54.3万张,四天内退票量达54.3万张 [1] - 11月15日原计划赴日旅客约为155万人,至11月17日锐减至106万人,降幅达32%,11月16日当天退票人数为购票人数的27倍 [2] - 11月18日中国大陆赴日民航客座率预计环比上周下降12.3个百分点,旅客量预计下降10.8%,航班取消率达13.4% [4] - 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已全面取消11月和12月所有日本旅行团,80%的旅客在相关部门发布警示后主动取消行程 [1][7] 航空公司应对措施 - 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国有航司率先推出赴日航班免费退改政策,随后海航、深航、厦航等十余家执飞中日航线的航空公司也陆续发布特殊退改方案 [2] - 11月18日,国泰航空与春秋日本两家非中国内地航司也加入退票行列 [2] - 包括东航、国航、南航、吉祥航空在内的多家航司已对中日航班进行减班,有消费者反映国航飞往札幌的航班已直接取消 [4] 旅行社业务影响与应对 - 赴日旅行团是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收益最高、业务量最大的板块,取消团队带来一定损失,尤其是在地接、酒店等海外硬成本方面需由旅行社承担 [7] - 四川熊猫优途国际旅行社反映,由于近两个月属旅游淡季,赴日团队数量有限,影响相对可控 [7] - 部分取消日本行程的消费者转而选择东南亚或其他出境产品,整体对部分旅行社影响不大 [7] 替代旅游目的地热度上升 - 众信旅游集团表示,近期东南亚旅游产品咨询量上涨约20%,巴厘岛、越南富国岛、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免签度假目的地的咨询量上涨约20% [1][8] -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11月15日至16日的周末,韩国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榜首,首尔成为出境机票搜索量最高的目的地 [8] - 新加坡、悉尼、巴厘岛的搜索量环比上周增幅均超10% [8] 俄罗斯旅游市场反应 -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11月18日表示,针对中国公民的赴俄免签政策将于近期实施 [9] - 消息发布后,北京—莫斯科航线搜索量一小时内猛增3.4倍,成都出发航线增长3.2倍,上海、深圳、杭州、重庆等地出发航线也实现翻倍增长 [9] - 截至11月19日,2026年1月1日至3日期间,国内前往俄罗斯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32% [11] - 中国至圣彼得堡航线搜索量显著增长,武汉出发航线搜索量同比上周增长14倍,天津增长5倍,乌鲁木齐增长4.5倍 [11] 泰国旅游市场举措 - 泰国旅游局于11月18日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泰国安心游”项目,通过覆盖CCTV安防系统、提供微信与支付宝支付、配备中文服务人员等措施提升服务 [11] - 泰国还将推出中国游客专属新年优惠,以期重新吸引中国游客赴泰旅游 [11]
Exclusive: Be Cautious about Current AI Valuation But Not a Bubble: DWS Global Head of Research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35
(原标题:Exclusive: Be Cautious about Current AI Valuation But Not a Bubble: DWS Global Head of Research) By Harry Wu, 21st Century Business Herald, SFC In 1987, Nobel Prize Laureate Robert Solow famously said: "You can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except in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 This observation, known as "Solow's paradox", highlighted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explosion of invest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bsence of significant productivity gains in the economic data of the time. Histor ...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32
"退票仍在持续。截至11月19日,已预订但未出发的赴日机票数量约为90万张,而在11月15日,这一数字约为155万张,短短四天内减少了54.3万张。"民航 分析人士李瀚明11月19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据其掌握的数据显示,自有关部门发布旅行警告及多家航空公司推出免费退票政策以来,已有 54.3万名旅客取消了原定的日本行程。 "我们已取消11月和12月所有日本旅行团。"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晓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尽管全面取消赴日团队对其业务造成较大冲击,但获 得了客户与合作伙伴的理解。她目前更担心的是元旦与春节期间的出团安排,"目前仍在观望中。" 就在日本旅游市场遇冷之际,其他旅游目的地正积极争夺原计划前往日本的中国游客。众信旅游(002707)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表示,近期东南亚旅游 产品咨询量上涨约20%。泰国旅游局于11月18日推出"泰国安心游"项目,旨在消除中国游客的安全顾虑,并将针对中国游客推出专属新年优惠。而俄罗斯更 是放出"大招",总统普京宣布将很快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 四天退票54.3万张,日本旅游市场急速降温 随着外交部、文旅部、教育部接连发布对日警示,日本旅游市场 ...
417万工程款“倒逼”千亿房企重整 公司股价五日大涨5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29
一笔400多万元的工程款,将曾经的千亿房企"逼"上重整之路。 11月16日晚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发布公告,宣布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申请人龙成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成建设")为华夏幸福的施工方,截至目前,华夏幸福拖欠前者约417.2万元的工程 款。 该项预重整案被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廊坊中院随后还指定华夏幸福司法重整清算组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 管理人。 至11月18日晚间,华夏幸福已向债权人发出债权申报通知,并披露了此次预重整的专项自查报告。 预重整通常被视为破产重整的前奏。在法院监督下,企业与债权人在庭外协商预先制定重整计划草案,若能获得多数 债权人同意,就将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相比破产清算,重整能保护企业主体。但对于债权人来说,偿债周期将进一步 拉长,债务清偿率则面临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债权人的态度并不明朗。近日,有债权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华夏幸福对预重整表示"无异议"前, 并未报请债委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因此不能代表债权人的态度。该债权人还质疑,目前华夏幸福的账面资金 余额超过24亿元,对于龙成建设417万元的债务,并非没有清偿能力。 相比 ...
从拆机学起,这家顺德企业拿下全球人形机器人首个万台订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22
在广东顺德龙眼工业区一座朴素的厂房门口,矗立着一台高达3米的变形金刚机器人"大黄蜂"。"这个机 器人承载着我们坚持了十多年的梦想,这一次感觉风口真的来了。"天太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张兴华告诉 南财智库研究员。 这家接下了全球首个万台人形机器人订单的广东企业,最初团队中大部分是跨界创业者,他们凭着一腔 热血,在家门口创业,主攻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 "12年前,我们从零开始研发,买机器人进行拆解,当时做了大量实验,材料损坏拿去卖废铁,一年都 能卖20万元。"张兴华表示,上百吨的废料背后,正是这家企业一步一个踏实脚印的印证。 创业维艰,九死一生。技术每次突破都不容易,张兴华和他的伙伴们多次碰壁,看着同行们倒闭关门, 时常感到迷茫。但从去年开始,许多从未接触过的行业都有客户前来洽谈业务,公司订单数量急剧增 加,机器人应用到各行各业正在成为现实。 从拆机学习到1万台人形机器人订单 张兴华当时对机器人没有概念,"何总是做金融的,我是做家电行业的,只用过机器人但是也不知道任 何技术原理。"但他们对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产生 机器人代替一部分低价值劳动力需求。" 创始团队一开始做的事情 ...
腾讯大牛创业!小鹅通发共建可信私域倡议 拟冲刺私域运营第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13
近日,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腾讯参股企业小鹅通在"私域生态合规发展沟通会"上表示,公司已 将合规要求深度融入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与日常运营的全环节,拟结合AI技术推动生态合规发展。 对于这一决策,市场并不意外。 拟冲刺"私域运营第一股"的小鹅通,向市场公开发布了共建可信私域的倡议。 近期,监管层强化对私域领域的监管。而小鹅通的主要业务是正是基于云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中包 括电商、数字化营销及CRM三大模块。 近年来,公司推出针对私域运营的一站式工具,解决产品和服务交付、营销获客、用户运营、组织角色 管理、品牌价值输出等问题。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以2024年的收益计算,小鹅通位列中国交互型私域运营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一名、私 域运营解决方案供应商前三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小鹅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腾讯技术大牛创业 聚焦于国内市场来看,腾讯的社交体系是当前私域运营的重要平台,不少企业都会借助企业微信等平台 沉淀客户,洞察客户产品喜好,实现长效且精准的营销触达。 小鹅通与腾讯缘分匪浅,其创始人鲍春健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即入职腾讯专注于大数 据技术研发与团队管理,是 ...
中国39城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打造气候韧性新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19:50
11月14日,"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方案"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 (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 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意大利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弗朗西斯科·科瓦罗科尔瓦鲁出席会议并致 辞。 李高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发布实施《国家适应 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动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开展39个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形成"国 家战略+省级落实+城市示范"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我国宣布的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纳 入"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设"这一目标,将适应能力建设提升到了新高度。中方愿同各方一道,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强化气候变化影响早期预警和风险评估、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融资、深化全球适 应气候变化务实合作,共同提高全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刘振民指出,气候适应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人类共同未来的"必答题"。中国将继续与各国一道 深化气候适应合作,通过深化气候适应伙伴关系和南南合作,构建双边、区域范围早期预警合作平台等 方式,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