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搜索文档
95后“追光”女孩:万伏电压中守护铁路安全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段变电值班员刘莹和许晶莲五一期间坚守岗位进行变电设备检修巡视工作的情况 分组1:值班员信息 - 刘莹和许晶莲是哈尔滨供电段变电值班员,班组有10名女值班员平均年龄34岁,她们是班组里为数不多的95后 [3] - 刘莹工作6年性格沉稳,许晶莲工作时间不长性格开朗但胆子小 [6] 分组2:工作背景 - 哈尔滨变电所有17个设备间和200余个供电设备,五一期间旅客出行量大增开列车,铁路供电压力增加 [3] 分组3:工作安排 - 值班时刘莹和许晶莲要连续48小时值守,每隔8小时全面巡视一次,一天三次巡视能走上一万多步 [3] 分组4:工作过程 - 夜晚巡视从宿舍到设备间要穿过漆黑院子,两人壮着胆子小跑过去,有时要“摸黑”巡视,边听边看边记录 [6] - 巡检时要穿戴防护装备,用红外测温仪对设备进行温度检测,刘莹检查读数据,许晶莲抄记数据 [6] - 刘莹用卡纸将关键参数做成可替换插页,让工作效率提升了50% [7] 分组5:工作后续 - 一小时后巡视完毕姐妹俩跑回宿舍,8小时后还有新一轮巡视 [8][10]
杨永修:恰逢好机遇 技能工人创新正当时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杨永修从普通技能工人成长为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在汽车精密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还承担起培养汽车技能人才的责任 [1][3][7] 个人成长经历 - 杨永修工作15年从普通技能工人成长为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获60多项荣誉 [1] - 18年前杨永修从河南到长春求学,超本科线50多分选择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毕业后成为中国一汽汽车零件加工工人 [4] 工作任务与成果 - 杨永修主要负责加工试制企业自主研发的汽车核心精密零部件,精度与创新是其工作关键词 [3] - 杨永修和团队将V12发动机主轴承孔加工精度从要求的0.015毫米提升到0.012毫米,结束多缸发动机核心部件国外加工历史,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空白 [3] - 杨永修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壳体试制中把制造精度刷新到0.008毫米,比原本设计标准提升近1倍 [3] - 杨永修带领团队攻克红旗天工系列电车新款电驱壳体加工难题,助力中国一汽实现新能源汽车电驱自主量产 [4] - 杨永修总结提炼“刀具改制七步法”等20余种操作方法,发明40多款柔性夹具 [4] - 杨永修先后完成30多项重点项目研发试制任务,解决业内技术难题130多项,获授权专利34项 [6] 人才培养与激励 - 杨永修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累计培训技能工人2000多人次,培养出全国操作技术能手、吉林省技术能手等100多人次,获奖110多项 [7] - 杨永修受邀到吉林省多所高校和企业进行创业就业宣讲,激励大学生和青年技能人才投身“汽车强国之路” [7]
铺就航天员回家路的“娘子军”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背后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8所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研制团队中的“娘子军”守护航天员从太空返回的最后一段旅程 [1] 分组1:团队成员职责与态度 - 包进进作为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在产品测试关键阶段扑在现场确认数据、赶写报告,认为数据判断产品状态且要对航天员生命负责 [2] - 隋蓉负责神舟十九号降落伞子系统研制,把产品当孩子,参与降落伞加工各环节,认为设计师要懂工艺和加工 [3][4] - 付春慧是降落伞加工技术骨干,用心缝好每一针,通过尝试不同缝纫方法解决主伞尺寸一致难点 [6] - 孙嘉璘负责神舟十九号降落伞设计,创新制作降落伞包装过程质量控制电子图册 [7] - 张亚婧是空投试验和总装负责人,常鞭策自己“因为成功,只能成功”,熟练操作吊车进行试验 [7] 分组2:团队成员经历与感受 - 隋蓉高中受杨利伟飞天影响埋下航天报国种子,飞船返回时心情从紧张到踏实再到骄傲 [3] - 付春慧上学时听神舟七号讨论热血沸腾,后来到508所从观摩到自己制作大伞感到自豪 [6] - 孙嘉璘90后,原想成为航天员,机缘巧合成降落伞设计师,看到神舟十九号成功返回很激动 [7] - 张亚婧看飞船返回直播时激动落泪,愿在青春里绽放护航伞花、演绎爱与奉献故事 [7] 分组3:产品相关信息 - 护航神舟十九号的主伞面积达1200平方米,由1900多块伞衣拼接,是世界最大环帆伞,护佑航天员返回 [5]
孕产妇心理筛查不是“小题大做”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51
文章核心观点 孕产期是女性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期,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服务很有必要,但目前筛查量表准确性及干预手段有效性受质疑,需了解孕产期抑郁症机理、不良后果,提升认知水平,加强孕产期心理保健工作 [1][2][14] 多地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服务 -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世界卫生日我国宣传主题定为“保障母婴健康 呵护祖国未来”,4月25日发布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 - 2027年)的通知 [1] - 北京、湖南等省份部分地区先后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筛查服务,从孕妇建档医院到社区广泛铺开,成功发现并干预多位有抑郁倾向或患病的孕产妇 [2] - 北京市执行的孕产妇心理测评频率是4次,孕期3次测评使用PHQ - 9量表,产后使用EPDS量表进行筛查 [2] 孕产妇对筛查的疑惑 - 张涵怀孕36周心理测评评分9分被判定高危转诊心理科,她认为是孕晚期身体负荷和激素变化导致的正常状态,质疑量表准确性及干预手段有效性 [4][5] - 谢敏孕早期测出异常,后两次有意选“最健康选项”避免转诊,认为孕期不适和情绪变化与抑郁不同,网上有孕妈照标准答案抄或结果异常仅被叮嘱“多晒太阳” [5][6] 孕产期抑郁症机理 - 生理因素:孕期激素大幅上升产后急剧下降,躯体不适、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会增加患抑郁症风险 [7] - 心理因素:认知模式变化、角色转换、身体变化会增大心理压力,情绪调节能力和对负面情绪耐受性下降加剧心理困扰 [8] - 家庭因素:夫妻情感疏离或冲突、代际关系压力、长辈情感“绑架”会影响产妇心理健康 [8] - 社会因素:生育使职场妈妈薪酬下降、晋升机会减少,公共服务资源有缺口,社会污名化认知让孕产妇不敢寻求帮助 [9] 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不良后果 - 对女性自身:生理上加剧不适,增加流产等风险,产后抑郁影响乳汁分泌和身体康复;心理上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10] - 对胎儿发育:孕妇长期紧张、焦虑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增加生长受限、早产等风险 [10] - 对分娩过程:产妇过度恐惧、焦虑导致产程延长、难产及剖宫产率增加 [10] - 对婴儿健康:抑郁母亲影响母婴互动质量,增加婴儿日后行为和情绪问题风险 [11] 开展孕产期心理保健工作的重要性 - 部分孕产妇因病耻感或经济压力用“生理化解释”掩盖心理问题,具有临床风险,建议转诊精神科或心理科进一步识别及干预 [12][13] - 孕产妇抑郁筛查异常后应分级干预,轻度至中度异常者前往心理科,重度异常者由精神科系统诊治 [14] - 国家和北京市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加强孕产期心理保健工作,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目标 [14][15]
对声音特别敏感可能是情绪问题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51
噪音敏感现象 - 部分人群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声音(如关门声、脚步声、车流声等)异常敏感,导致情绪烦躁、愤怒甚至极端行为 [1] - 约15%-20%人群属于高敏感群体,对声音等感官刺激处理更细致,易因微小噪音分心烦躁 [5] - 焦虑、抑郁或神经衰弱患者对声音耐受阈值降低,微小声音可能加重失眠问题 [5] 噪音敏感成因 - 大脑皮层的声音处理区域与情绪处理区域联动,嘈杂声音易引发烦躁情绪 [6] - 学习音乐或声音训练者因声音分辨能力更强,对声音更敏感 [5] - 青少年和中年群体因学业、工作压力大,噪音敏感比例较高 [4] 噪音敏感影响 - 患者可能出现耳鸣等躯体症状,实际可能与焦虑或抑郁相关 [2] - 极端案例中,患者因无法忍受噪音多次搬家,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3] - 长期暴露于6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可能导致不可逆听力损伤 [8] 应对与调节方法 - 轻度敏感者可通过认知疗法(如变换角度思考噪音)和自我暗示缓解情绪 [7][8] - 运动、规律作息、晒太阳及社交活动可提升5-羟色胺浓度,改善情绪 [8] - 焦虑抑郁较重者需药物治疗缓解情绪问题,进而改善噪音敏感症状 [8] - 转移注意力(如瑜伽、写作)和家庭支持有助于稳定情绪 [7]
从“除四害”到“解心忧”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51
爱国卫生运动转型 - 爱国卫生运动从传统环境卫生整治转向全方位健康管理,关注超重肥胖、心理健康等现代健康问题 [2] - 全国爱卫委新增健康体重管理、健康乡村建设、中医药健康促进三项专项行动,与原有15项行动统筹推进 [2] - 2024年爱国卫生月主题聚焦心理健康,提出"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强调身心协同健康理念 [2] 苏州健康科普创新 - 苏州健康科普馆通过1∶1还原老防疫站门楣、AI心理测试、跳舞机视力检测等科技互动形式传播健康知识 [1] - 科普馆设计疫苗创意绘画活动,向儿童普及接种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年接待量未披露但展示形式获官方肯定 [1] - 苏州市卫健委明确科普馆定位为传承爱卫精神载体,反映从"除四害"到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的70年公共卫生演进 [1] 减重门诊多学科模式 - 苏州市康复医院体重管理中心采用水疗跑步机、反重力跑台等特殊设备,降低肥胖患者关节损伤风险 [3][5] - 减重门诊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及康复水疗中心,为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 [4] - 医院自创运动评估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跟踪患者运动处方执行情况,38岁案例患者体重控制效果显著 [5] 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 苏州12356心理援助热线采用"1+4+5"运营模式,实现与110/120/119联动,2024年新增本地乡音接线员服务老年人 [6] - 家校医协同机制覆盖青少年群体,包含校园讲座、心理咨询师督导及"苏老师"志愿者体系,志愿者经专业医师培训上岗 [6][7] - 心理卫生中心重点破除疾病污名化,通过工作坊等形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年干预案例数未披露但服务模式获市民认可 [7]
根治拖欠顽疾 护航民企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40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1] - 清欠工作旨在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保障其正当权益,并解决"前清后欠"顽疾 [1] 清欠治理体系与成效 - 构建"法治引领-专项行动-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清欠治理体系 [2] - 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清欠工作,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 [2] - 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强化款项支付责任、完善监管措施和处罚力度 [2] - 多轮专项清欠行动累计清偿大量历史存量欠款,缓解民营企业经营压力 [3] - 建立"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等渠道,推动拖欠信息纳入"信用中国"公示 [3] 现存问题与挑战 - 2023年3月以来10省市56个地区新增拖欠76.31亿元,其中69.5亿元因无预算安排项目 [4] - 预防新增拖欠的长效机制未完全发挥作用,源头治理仍需加强 [4] - 企业维权困难,存在"不愿维权"和"不敢维权"现象 [4] 长效机制与解决方案 - 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上项目 [5] - 规范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合同条款,推广预付款制度和进度款支付担保 [5] - 将清欠成效纳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和审计监督 [5] - 拖欠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恶意拖欠主体实施融资、招标等限制 [6] - 探索商业保理、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盘活民营企业资金 [6] -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待遇 [6]
长江大保护:一场不断传棒的“接力跑”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组织学子参与长江大保护行动,在科考实践、绿色发展、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成果,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推进,助力长江生态、经济、文化全面保护 [2][15] 青年学子长江科考实践 - 苗世鹏参与长江源科考坚定科研报国初心,硕士毕业后继续读博为绿色中国贡献力量 [2] - 曹晓函团队围绕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开展考察实践,见证府澴河出口河段“绿色奇迹” [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研境学”社会实践团调研十年禁渔落实情况,报告获相关部门肯定采纳 [5] - 陈刚教授带领学生开展巴东地质灾害观测评估与水环境监测工作,队员体会到数据来之不易 [5] 青春助力长江绿色发展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设“美丽长江”宣讲实训基地,组织宣讲团开展普法教育、科普宣讲活动 [8] - “益心鲟豚”团队为千余名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开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科普宣讲 [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形成多份咨政报告 [9] - 实践队为巴东中小学生科普长江沿线地质灾害,创新科普实践扩大“长江大保护”影响力 [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依托相关计划建设实习基地、立项科研、开展活动,吸引两万余学生参与 [10] 守护长江文化之“魂”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楚江拾遗”团队开展长江文化遗产实践调研、科普宣讲,让长江文化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13] - 华中师范大学团队聚焦提琴戏保护传承,开展活动助力其在年轻一代中推广 [1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出“长江大保护”主题文化产品,打造科普剧、思政大课、话剧等 [14]
法律如何守护“人格化”的数字遗产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当下年轻人重视虚拟财产,数字遗产兼具财产性和人格性,需加强法律与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技术 + 制度”双重防护网保护数字遗产 [1] 分组1:年轻人对数字遗产的重视情况 - 当下年轻人关心虚拟财产,18 - 30 岁年轻人立遗嘱人数较 5 年前增长 300%,21.5%的 90 后和 19.7%的 00 后将虚拟财产写入遗嘱,远超 80 后群体的 12.7% [1] 分组2:数字遗产的特征 - 数字遗产是包含人类知识和活动成果以二进制形式描述信息的权益,兼具财产性与人格性 [2] - 财产性数字遗产包括虚拟货币、游戏装备、数字艺术品等有经济价值的数字资产 [2] - 人格性数字遗产涵盖社交账号、聊天记录、个人博客等承载个人隐私与情感记忆的信息 [2] 分组3:保护数字遗产需兼顾的权益 - 法律应明确数字遗产财产权归属,让用户可通过遗嘱或法定继承转移权利给继承人,保障继承人权益 [3] - 要严格限制对数字遗产中人格利益的利用和披露,防止数字身份滥用,保障用户个人尊严和名誉 [3] - 可借鉴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遗产法律制度 [3] 分组4:完善立法体系的措施 - 民法典未明确将数字遗产纳入遗产范围,处理相关案件缺乏法律依据,需推进立法完善 [4] - 制定专门法律明确数字遗产定义、范围、继承规则及平台责任等核心内容,明确各方权责边界 [4] - 完善监管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建全国性数字遗产数据库,设立跨部门协调机构应对复杂问题 [4] - 加强对数字遗产交易平台监管,规范交易行为,防止欺诈和非法交易 [4] - 在保护原创者权益基础上,允许非商业用途合理使用数字遗产,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共享 [4] 分组5:技术赋能数字遗产保护 - 区块链技术可为数字遗产保护提供支撑,确保不可篡改性和永久存续性,实现透明管理和有效追溯 [5] - 引入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可保障数字遗产合法继承,未来可拓展其应用范围并与法律制度结合 [5] - 要加强法律与技术深度融合,发挥法律主导作用,利用数字技术支撑法律实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