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 将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金融时报· 2025-09-11 09:00
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将于2025年9月15日至21日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1] - 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 联动政府部门 媒体等各方力量 [1] - 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完善金融惠民利民举措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1] 参与机构与目标 - 金融管理部门各派出机构 相关行业协会 各类型各层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 [1] - 帮助群众明辨风险 远离侵害 维护合法权益 [1]
金融监管总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金融时报· 2025-09-11 09:00
会议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总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 部署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1] 学习教育成效 -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经历思想淬炼和作风锤炼 政治忠诚与纠"四风"树新风工作深化 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干事创业精气神提振 [3] - 通过学查改一体化推进 提高思想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互促进 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作风建设部署 - 建立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 强化监督执纪 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 [4] - 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制度机制 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运行 [4] - 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教育培训 坚定理想信念并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4] - 持续健全作风建设责任体系 坚持以上率下强化严管严治 层层传导压力 [4] 会议参与范围 - 党委班子成员 驻总局纪检监察组 各司局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金融工会 在京管理单位负责人 督导组组长参会 [4]
上海:金融护航跨境贸易 外贸企业展现韧性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9-11 09:00
外贸总体表现 - 上海市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额达95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1% [1] - 上海数万家外贸企业共同推动贸易发展韧性增强和出口动能提升 [1] 企业战略转型 - 弘烜实业年出口袜子及针纺织品达1亿件 市场覆盖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美国等地 [1] - 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应对全球贸易壁垒 在巩固欧盟、日本传统市场同时开拓东盟、中亚及南美新兴市场 [2] - 自4月起中国针织产品对东盟出口额首次超过美国 东盟成为最大出口市场 [2] - 弘烜实业实施"工贸一体化"战略 将生产基地从上海嘉定迁至安徽 并进一步转移至越南、柬埔寨等海外地区 [3] - 瀚川国际贸易向"技术+贸易"模式转型 提供进出口一站式解决方案 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物流追踪自动化和供应链透明度提升 [4]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帮助弘烜实业对冲汇率风险 降低保值成本并支持线上化办理 [5] - 上海企业外汇套保比率达42.2% 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 [6] - 建设银行为瀚川国际贸易提供FT账户服务 使企业可参考离岸/在岸双汇率体系选择更优结算方案 [6] - 上海地区银行外汇衍生品覆盖远期、掉期、货币掉期及期权等全系列品种 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支持多银行实时询价比价 [8] 政策便利化举措 - 外汇管理局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 取消名录登记审批要求 实现银行"当天受理当天办结" [7] - 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登记金额从5万美元放宽至20万美元 允许B/C类企业办理90天以上延期收付款 [7]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落地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和离岸贸易背景核验 [8]
中国首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业◆期货市场再迎大消息◆运-20起飞赴韩!◆尼泊尔首都的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全部关闭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57
服务贸易与政策会议 -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 [1] - 2025年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发表主旨讲话 [1] 监管与政策动向 - 六部门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2] - 发布《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国家标准 推动信用融资发展 [2]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 涉及交通、建材、原料药等行业垄断行为 [2] - 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党委会议 部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工作 [3] 金融市场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将于9月15-21日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3] -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等5个新品种 国内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总数达136个 [3] - 国泰海通获证监会批准发行不超过3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 注册有效期24个月 [3] - 保德信资管获金融监管总局开业批复 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4] 经济数据 - 8月中国CPI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2] 国际事件 - 中方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 [2] - 法国任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新任总理 [4] -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无限期关闭 国内国际航班受影响 [5]
啥?这里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10 21:41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于1994年 响应建立统一银行间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并轨的改革要求[3] - 从初期服务国内银行的小规模单一市场 发展为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0家机构的综合金融平台[5] - 业务范围涵盖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 以及金融产品发行交易和基准指标发布[5] 市场交易规模与活跃度 - 日均成交量超10万亿元 平均每秒交易超过1亿元[1] - 2024年现券交易量达19.1万亿元 境外投资者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4万亿元[6] - 境外法人机构参与数量超过1100家 债券交易市场实时活跃度显著[1][6] 开放创新举措与成果 - 建立灵活多样的境外机构接入渠道 推出债券通北向通和南向通[6] - 创新推出互换通、离岸回购等业务 满足境外机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需求[6] - 交易时长和服务地区范围持续扩展 实现一点接入和无缝对接的国际标准对接[6] 产品体系与市场深度 - 银行间市场产品体系完备 交易工具种类齐全且流动性良好[7] - 推出绿色债券篮子等创新产品 按照中欧绿色债券共同分类目录进行贴标[7] - 人民币金融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境外投资者入市的良性循环[7] 科技能力与系统建设 - 实现系统架构自主设计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交易系统均为自主设计开发[8] - 运用大数据和大模型技术加强数据安全治理和市场运行质量监测[8] - 紧跟国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 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8]
中国首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业
金融时报· 2025-09-10 19:10
公司设立与背景 - 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9月2日获得金融监管总局开业批复 成为中国首家由境外金融机构直接发起设立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以及新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发布后成立的首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 [1] - 公司注册在北京市西城区 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 由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独家发起设立 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成立于1875年 是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 也是世界排名前列的资产管理机构 [1]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4年10月17日批准筹建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要求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1] 战略布局与行业意义 - 保德信资管开业标志着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在华布局进一步深化 已实现在华寿险 再保险 保险资管等多业务板块协同布局 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金融生态体系 [1] - 公司开业彰显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标志着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对外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1] 行业开放趋势 -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持续加快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 [2] - 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已基本取消 下一步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探索在更宽领域 更大幅度上加大开放力度 [2]
劳斯莱斯亚太区负责人登门致谢,竟是为了这件事!
金融时报· 2025-09-10 17:56
价值千万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球限量发售的劳斯莱斯古董车型——"银云",存世量屈指可数,却 作为婚车频现上海? 原来是假的! 这就是"上海某服务有限公司等侵犯劳斯莱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商业混淆系列案"。该案由上海市知识产 权局指导普陀区知识产权局查处,最终对系列案件中的15家涉案当事人罚没款合计超70万元。 事后,宝马中国总法务顾问和劳斯莱斯亚太地区负责人专程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授牌并表示感谢。该案 也入选中华商标协会三十年三十件商标经典案例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商标执法典型案例。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记者日前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中了解到,聚焦外商投资涉及的重 点领域、重点区域,上海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侵犯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案件,提高侵权代 价和违法成本,有力震慑违法行为。 在劳斯莱斯一案中,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在检查中发现,上海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 多个当事人将非法改装的、带有劳斯莱斯商标标识的金马牌汽车,通过大众点评等平台对外开展婚车租 赁服务,涉嫌侵犯相关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其间,多次使用"劳斯莱斯""银云"等文字,并在平 台上配套上架相应婚车套餐,使消费者误认 ...
最新数据公布,这些领域价格有变化→
金融时报· 2025-09-10 17:17
CPI同比变动分析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1] - 同比转降主因上年高基数效应(翘尾影响-0.9个百分点)叠加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0.3个百分点[1] - 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至4.3%(较上月增加2.7个百分点) 对CPI同比下拉影响增加约0.51个百分点[2] 食品价格细分影响 -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6.1% 鲜菜降15.2% 鸡蛋降14.2% 鲜果由涨转降3.7% 四项合计下拉CPI同比约0.47个百分点[2] - 食品环比虽涨0.5% 但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1.1个百分点 猪肉/鸡蛋/鲜果表现弱于季节性[2] 非食品与核心CPI表现 - 非食品价格同比涨0.5%(连续3个月扩大) 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2] - 工业消费品中金饰品同比涨36.7% 铂金饰品涨29.8% 合计推升CPI约0.22个百分点 燃油汽车价格降幅收窄至2.3%[3] - 服务价格同比涨0.6% 医疗服务涨1.6% 教育服务涨1.2% 租赁费和旅游价格涨幅均扩大[3] 政策效果与未来展望 - 核心CPI持续扩大反映扩内需政策显效 工业消费品价格涨1.5%(扩大0.3个百分点)[3] - 预计CPI年内维持偏弱 年末或因低基数效应和"反内卷"政策传导有所回升[4] - 9月食品CPI降幅或扩大 但原油基数下沉将收窄成品油同比降幅 汽车价格受政策支撑进一步显现[4]
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上市险企个险渠道提质增效成主旋律
金融时报· 2025-09-10 15:35
个险渠道保费收入表现 - 五家上市人身险公司个险渠道合计保费收入9628.14亿元 同比增长1.01% [1] - 除中国平安外其余四家公司个险保费正增长 中国人寿4044.48亿元增2.64% 太保寿险1373.8亿元增0.9% 新华保险725.26亿元增5.5% 人保寿险354.14亿元增3% [2] - 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保费3130.46亿元 同比下降3.3% [2] 新单保费与续期保费结构 - 增长主要依赖续期保费支撑 除新华保险外其余四家长险首年保费均下滑 [2] - 分红险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新单期交保单中分红险占比超50% [2] 代理人队伍规模变化 - 行业代理人规模从2019年912万人峰值降至约200万人 [4] - 上半年中国人寿销售人力59.2万人同比降5.89% 平安寿险34万人持平 人保寿险7.9万人降3.66% 新华保险13.3万人降4.3% [4] - 太保寿险月均营销员18.3万人 期末18.6万人 同比增1.6% [4] 新业务价值与产能提升 - 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17%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21.6% [4]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31亿元增11.69% 中国人寿增9.51% 人保寿险增4.07% [4] - 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9元增12.7% [6] - 新华保险月均人均综合产能1.67万元增74% 月均合格率18.6% 绩优率13.3% [6] 代理人收入与活动量变化 - 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120元同比下降13.4% [3] - 平安寿险代理人月收入9898元同比下降17.3% [3] 行业转型与政策影响 - 监管部门推行"报行合一"和个险营销体制改革导致渠道深度转型 [1][2] - 产品结构向复杂分红险转型增加销售难度 [2] - "报行合一"实施造成佣金短期下降影响代理人积极性 [2] 公司战略与队伍建设 - 平安寿险构建"基本法、培训、客户经营、产品+服务"四合一体系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6] - 新华保险实施"龙腾凤舞""育英工程"等优增项目 设立专门组织发展部门 [6] - 行业聚焦职业化专业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赋能和优增优育提升产能 [5][7][8] - 太保寿险通过体系化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6]
上市险企银保渠道迈向优质发展之路 从拼费用到拼实力
金融时报· 2025-09-10 15:28
银保渠道保费规模与价值提升 - 五家上市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上半年保费收入2549.97亿元 同比增长46.9% [2] - 具体公司表现:中国人寿724.44亿元(45.7%)、人保寿险531.04亿元(24.1%)、新华保险461.6亿元(65.1%)、太保寿险416.6亿元(82.6%)、中国平安415.97亿元(37.5%) [2] - 银保渠道对总保费贡献率由14.2%提升至19.3% [2] 新业务价值显著增长 -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1.7% [2] - 中国平安实现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 同比增长168.6% [2] - 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增速突出:中国人寿112.4%、新华保险150.3%、太保寿险95.6%、人保寿险32.5% [3] 监管政策推动行业变革 - "报行合一"政策规范费用结构和佣金上限 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4] - 2024年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3686亿元(同比下降12%) 趸交保费3882亿元(同比下降28%) [4] - 手续费标准统一:三年期交9%、五年期交14%、十年期交18%、趸交3% [5] 渠道合作与网点拓展 - 取消银行网点"1+3"合作限制 头部险企合作银行数量显著增加 [6] - 中国人寿合作银行超百家 人保寿险合作近90家 新华保险合作52家银行 [6] - 太保寿险期交举绩网点达1.3万个(同比增长28.9%) 月均举绩网点数增长70.2% [6] 战略调整与能力建设 - 各公司强化产品差异化、服务优化和考核机制改革 [6] - 中国太保推动"四高"队伍建设 聚焦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发展 [7] - 新华保险实施"标杆成长计划" 提升网点产能和队伍数智化能力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银保渠道已成为价值贡献支柱渠道 实现保费与价值双提升 [3] - 银行客户对产品收益性敏感 需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专业性 [7] - 预定利率下调可能影响产品吸引力 需增强客户黏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