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瞻网
icon
搜索文档
码农“瑟瑟发抖”!微软CEO纳德拉:公司20%-30%代码由人工智能写的【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前瞻网· 2025-05-01 15:5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本周二举行的 Meta LlamaCon 大会上,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与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 格对话中透露,微软公司代码库中,竟有20%至30%的代码由人工智能编写。他指出,微软在不同编程语言 中对AI生成代码的效果有所不同,例如在Python语言中进展较快,而在C++语言中进展则相对较慢。纳德拉 还提到,微软由AI生成的代码比例正在持续攀升。此外,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此前曾预 测,到2030年,95%的代码将由AI生成。 人工智能行业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变革性和战略意义的领域之一,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推动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并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受益于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广泛渗透到诸多垂直领域,产 品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根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 - 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 在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渗透度排名中,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和制造行业位居Top5。此外,交通、服 务、教育等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也可圈可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测算2 ...
创新高!世界黄金协会:2025年Q1全球黄金需求达1206公吨,同比增1%【附黄金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5-01 11:14
中国市场黄金需求趋势 - 一季度中国市场黄金ETF流入约167亿元(约23亿美元 合23吨) 创历史新高 推动资产管理总规模(AUM)和总持仓分别达到1010亿元(约139亿美元)和138吨的历史高位 [2] - 一季度中国市场黄金消费需求总量(含金条 金币与金饰)为249吨 同比下滑15% 主要因金饰需求疲软 [2] - 年轻消费者对传统金饰设计偏好减弱 高金价促使转向性价比更高的饰品或其他投资产品 但金条和金币需求稳定 反映对黄金实物资产的长期看好 [2] 全球黄金需求格局 - 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含场外交易)同比增长1%至1206公吨 为2016年以来最高一季度水平 [3] - 总投资需求增长至552吨 同比大增170% 为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主要受黄金ETF资金流入推动 [3] - 金条和金币需求保持在325吨 比五年季度平均水平高15% 但全球黄金首饰需求下降21%至3803吨 为2020年以来最低 [3] - 各国央行一季度黄金购买量减少21%至2437吨 [3] 黄金资源与生产现状 - 全球黄金储量波动下降 2022年底降至52000吨 优质金矿减少导致开采成本上升 [4] - 2023年中国黄金产量37516吨 同比增长084% 产量稳定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 [6] - 中国黄金资源量全球第二 但基础储量仅排第四 因勘查程度低且难采选矿多 对外依存度高 深部找矿成未来方向 [7] 黄金行业战略意义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财富储备手段 在经济危机和地缘冲突中提供保值增值功能 [3] - 黄金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 因其导电性和稳定性用于电路板等关键部件 医疗领域黄金纳米颗粒在癌症治疗和生物检测具潜力 [3]
【最全】2025年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5-01 11:09
转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中国神华(601088);兖矿能源(600188);宝丰能源(600989);中煤能源(601898);陕西煤业 (6012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煤化工业务业绩对比;煤化工行业上市公 司煤化工业务规划对比 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从煤化工行业产业链的参与企业上看,煤化工产业的上游为煤炭采选行业,为其煤化工行业企业提供原材 料,参与企业主要有神华集团、山西焦煤等;煤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煤化工行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对细分产 品的利润产生影响。 中游按发展成熟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化肥、合成氨和焦炭, 现代煤化工主要是新型煤基能源和新型煤基材料,中游煤化工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和陕西煤业 等,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煤化工厂商目前已具备了全产业链的发展能力。我国煤化工行业主 要上市公司汇总如下: | 产业链环节 | 公司简称 | 股票代码 | 要点 | 关联度 | | --- | --- | --- | --- | --- | | | 潞安环能 | HS 669109 | 产业规 ...
预见2025:《2025年中国稀土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01 09:11
行业概况 - 稀土是一组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类,具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 [1] - 轻稀土包括镧(La)、铈(Ce)、镨(Pr)等,主要应用于催化裂化、电池、磁体等领域;中重稀土包括钆(Gd)、铽(Tb)、镝(Dy)等,主要用于荧光粉、激光等高端领域 [3] 产业链剖析 - 稀土产业链包括开采、冶炼、分离、加工等环节,最终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4] - 稀土回收已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国家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和再利用 [5] - 上游和中游由六大集团主导,下游精密加工企业包括中科三环、银河磁体等,回收企业有华宏科技、南方稀土 [6]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稀土产业始于1949年地质勘查,60年代实现产业化,目前处于调整优化阶段 [8] 行业政策方向 - 2024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建立全产业链监管机制 [13] - 政策聚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集聚发展 [1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27万吨,占全球70% [14] -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从2019年2477亿元增至2022年3816亿元,2024年初步核算3469亿元 [17] -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是最大细分领域,2022年营收2406亿元,占比63%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域分布:江西稀土矿采企业最多(197家),浙江压延加工能力突出(94%企业属该领域) [23] - 企业竞争:盛和资源营收规模最大(2024上半年54亿元),厦门钨业逆势增长20%以上 [25] 行业发展前景 -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应用价值将持续提升 [28] - 国家将继续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28] - 稀土回收需求将显著增长,以应对资源稀缺和下游需求扩大 [28]
2025年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AI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组图】
前瞻网· 2025-04-30 16:11
数字营销行业技术发展 - 数字营销行业重点技术包括数据分析与洞察技术、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深度赋能营销策划、内容运营、数据分析决策等环节 [1] - AI营销成为2025年广告主创新营销中最为关注的创新模式,AIGC技术的成熟有望加速AI营销模式渗透 [6] - 截至2024年,50%以上的广告主每周均有AI工具使用行为,表明AI工具在上游内容供应已实现初步渗透 [10] 行业研发投入情况 - 2019-2024年中国数字营销行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波动发展,2023年整体研发投入规模为19.5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6% [2] - 行业研发投入企稳,但研发投入强度仍有提升空间 [2] - 数字营销企业样本包括30个上市企业,如蓝色光标、三人行等 [5] 代表性厂商AI技术布局 - 利欧股份依托媒体代理和整合营销事业群,提供全链路营销服务,实现品牌与业绩双赢 [13] - 三人行推出多模态AI产品"一个"AI,提供全流程营销服务,并利用AIGC工具提升创意能力和工作效率 [13] - 浙文互联搭建多模态AIGC数字工具矩阵,推出虚拟人、虚拟空间等创新业务,开发"米画"、"米文"等工具应用 [13] - 蓝色光标构建AI营销工具矩阵,覆盖营销洞察、市场分析、创意生成等多个环节,发展国内外业务AI工具 [13] - 华扬联众推出AI视频创意短片和AI音乐,整合AI数据分析工具Kimi小脉营销助手3.0,启动全流程AI视频创作 [14] - 粤传媒开拓数字人业务,上线广报AI数字人平台 [14]
国内首家通过!宁德时代获得两张动力蓄电池安全新国标检测报告【附宁德时代企业分析】
前瞻网· 2025-04-30 14:24
文章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龙头企业,技术领先且市场份额占比高,通过新国标检测彰显其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能力,未来将持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2][6][8] 分组1:宁德时代新国标检测情况 - 4月27日宁德时代获两张GB 38031 - 2025新国标检测报告,成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 [2] - 通过检测产品涵盖电池单体与电池包,采用麒麟电池,报告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颁发 [2] - 首份检测报告颁发验证标准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认可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领先能力 [2] 分组2:新国标相关情况 - 新国标GB 38031 - 2025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2] - 新国标是动力电池安全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电池安全性能要求更严苛,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 [2] 分组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情况 - 产业链上游包括电池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整车制造,下游是充电及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3] - 动力电池是产业链核心,其性能决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指标,关乎行驶安全 [3] 分组4:宁德时代市场地位情况 - 2024年1 - 11月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前三强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遥遥领先,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中,宁德时代以超33.5%市场份额高居榜首 [8] - 截至今年2月全球超1800万辆汽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市场对其产品高度认可与信赖 [2][8] 分组5:宁德时代生产规模情况 - 2021年动力电池PACK产业中,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量162.30GWh,同比增长213.87% [10][11] - 2021年锂电池材料产量23.38万吨,同比增长255.86% [10][11] 分组6:宁德时代研发投入情况 -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亿元,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186亿元创历史新高 [11] 分组7:宁德时代产品优势情况 - 做强锂电池产业关键在于先进工艺装备,宁德时代抓住“快、精、特、新” [11] - “快”体现在研发速度与生产效率,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 [11] - “精”代表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各环节严格把关 [11] - 动力电池应用到全球90%以上主流车企,产销量连续7年全球第一 [11] 分组8:宁德时代未来规划情况 - 未来将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多方面安全水平,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2]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石墨烯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加快壮大石墨烯产业
前瞻网· 2025-04-30 14:17
政策历程与核心观点 - 石墨烯行业自2012年起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步实现产业化,在电化学储能、海洋工程、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广泛应用[1] - 2020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石墨烯列为重点发展新材料,标志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 -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指出石墨烯是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超级材料,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13][15]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支持类政策 - 2024年《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石墨烯制备技术绿色化转型,2030年实现制造业低碳转型[5] -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9类石墨烯材料纳入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应用支持[5][7] - 2017年建立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解决新材料"好材不敢用"问题,覆盖石墨烯等前沿材料[7][8] 技术发展规划 -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石墨烯列为颠覆性技术,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8] - 2015年《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8年形成产业体系、2020年实现标准化低成本化目标[8] 地方政策与发展目标 产业集群建设 - 北京计划2027年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低成本化,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产业[17] - 重庆目标2021年石墨烯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宁波规划2023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16][17] - 江苏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福建、四川等地明确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24] 区域特色规划 - 黑龙江建设全国最大石墨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石墨烯密封/散热材料[18] - 上海布局石墨烯薄膜原材料技术,浙江培育石墨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8][19] - 内蒙古攻关低成本石墨烯粉体技术,支撑国家石墨烯材料生产基地建设[22] 产业发展量化目标 - 国家层面:2025年高质量石墨烯粉体年产万吨级、薄膜年产上亿平方米,8英寸芯片批量生产[13][15] - 省级规划:山东新材料产业2025年目标2.8万亿元,广东前沿材料营收超1000亿元[22][23] - 企业培育:山西计划培育3家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湖南目标10家百亿级企业[17][20]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激光测距仪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4-30 13:11
中国激光测距仪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大型测量仪器厂商(如久之洋、莱赛激光)、激光测距仪代工企业(如丹阳协光科技)、专业激光雷达厂商(如禾赛科技、速腾聚创)[1][3] - 激光雷达成为重要分支,新型激光雷达厂商快速崛起[1] 行业梯队划分 - 第一梯队为上市企业(久之洋、巨星科技等),具备品牌与技术优势[6] - 第二梯队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迈测科技、镭神智能),技术积累较强[6] - 第三梯队为中小微及新进入企业[6] 区域分布与市场集中度 - 全国相关企业超300家,广东省企业数量最多(超90家)[8] - 区域集中度CR3为53%,CR5为63%[8] - 2023年头部企业(巨星科技、久之洋等)合计市场份额不足25%,市场分散[10] 上市企业业务布局 - 久之洋、莱赛激光专注国内市场,巨星科技以国际市场为主[12] - 莱赛激光在激光测距仪业务布局力度领先,其他企业该业务多为补充性业务[12] 行业竞争态势 - 供给企业数量多,国际厂商(如博世、莱卡)占据领先地位,竞争激烈[13] - 新进入者面临高壁垒与限制进入定价[13]
【合同物流】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合同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6300亿元投融资金额超过35亿元
前瞻网· 2025-04-30 10:41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合同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6300亿元,近四年行业复合增速8.32% [1] 投融资情况 - 2014-2021年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整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 2022年投融资事件数量为12件,金额14.15亿元 - 2024年投融资事件数量增至24件,金额达35.24亿元 [3] 主要竞争企业布局 - **中国外运**:业务涵盖海运、空运、陆运、仓储物流等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国内外多行业 [5] - **厦门象屿**:专注大宗商品物流、仓储物流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制造业和农业领域 [5] - **顺丰控股**:提供快递、仓储、冷链、同城配送等多元物流服务,积极拓展合同物流领域 [5] - **传化智联**:打造智能物流平台,业务包括公路港物流、仓储物流及供应链金融,覆盖制造业/电商/零售 [5] - **安吉物流**:上汽集团旗下企业,业务涉及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等七大领域 [5] 数据来源 - 行业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合同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干翻19个省会!这座弹丸小城,创造中国最隐秘的经济奇迹
前瞻网· 2025-04-29 22:36
城市投资格局与趋势 - 北上深杭投资格局已定,马太效应加剧,北京、上海、深圳稳居500强企业区域投资前三,深圳与上海差距缩小[1][2] - 广州投资吸引力下降,占比从2018年10%降至2024年4.9%,杭苏快速崛起成为第四城和第五城[5] - 世界500强投资倾向与城市等级正相关,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占据70%投资量[5] - 投资地域呈现向长江沿岸和东部沿海聚集态势[8] 产业投资热点 - 500强企业投资集中在AI、芯片半导体、新能源领域,芯片半导体和新能源连续四年最具吸引力[11] - 深圳在半导体和AI领域引领发展,投资事件全国前二[12] - 常州依靠新能源产业跻身万亿俱乐部,2018-2024年获500强投资87次,吸引力全国TOP19[13] - 广州产业转型滞后,传统领域占比高,新兴赛道生态缺失,投资事件仅为深圳1/3[13] 黑马城市案例 - 珠海和厦门是唯二进入TOP20的非万亿城市,珠海为最大黑马[17] - 珠海2018-2024年吸引腾讯、阿里等巨头投资,部分项目金额达468亿港元[18] - 珠海布局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2023年集成电路营收159.20亿元,规模全省第三[18] - 格力集团贡献珠海近70%投资事件,2019年首次入围500强后连续上榜[23] 城市投资方法论 - 深化区位优势:如珠海通过港珠澳大桥和横琴粤澳合作区提升战略价值[25][26] - 锚定高潜力赛道:聚焦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如半导体材料国产化[27] - 培育总部经济:北京因500强总部数量最多(联想、小米等)连续霸占投资榜首[16][28] 数据与行业排名 - 2018-2024年投资热点行业变化:芯片半导体、新能源、AI持续占据前三[12] - 珠海芯片半导体投资领先,汽车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位居前五[19] - 横琴注册企业达65000家,包括100+世界500强和120+中国500强企业[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