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高达75% [1] - 欧洲是户用储能最大最成熟的市场,但增速下滑,2024年增速较快市场包括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相比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1]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规模1100万台,同比增长90%,主要消费市场为美国、欧洲、日本、乌克兰 [2] - 美国是全球便携式储能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2024年增速最快市场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相比2024年增长156% [2]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TOP10企业: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安克创新Anker、大疆DJI、Goal Zero、马贝罗MARBERO、公牛、纽曼Newsmy和绿联UGREEN [3] - 小米、华为、传音等国际数码品牌已进入便携式储能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3]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方面,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户储+便携)电池技术的专业高峰论坛 [6] - 深度探讨30+核心议题,前瞻解析技术突破、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头部企业决策层,共话发展,探寻合作新机遇 [6] - 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齐聚,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大会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7] - 活动主题: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 [7] - 主办单位:起点锂电、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 [7] - 活动规模:600+ [7] - 举办时间:2025年9月26日 [7] - 活动地址:深圳 [7]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发布、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实践、欧美户用储能市场趋势等 [9] - 便携式储能及电池技术专场议题包括: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大圆柱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户外经济+应急备灾:便携储能的千亿蓝海掘金地图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议题包括:下一代大电芯户储的技术路线图与材料挑战、热失控防控:户储安全的"生死防线"技术突破、固态电池技术在户储与便携式储能的应用等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储能企业: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三晶股份等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安克创新、大疆、Goal Zero、马贝罗、公牛、纽曼、绿联、小米、传音等 [10] - 户储及便携锂电池企业:鹏程无限、新能安、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多氟多、中兴派能、楚能新能源、比亚迪等 [10] - 配套材料及设备企业:贝特瑞、恩捷股份、多氟多、赣锋锂业、时代瑞象、天赐材料、新宙邦等 [10]
华友在贵州新建60万吨磷酸铁项目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 - 友山新材料科技(贵州)有限公司将投建年产60万吨磷酸铁项目,该项目为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 [2][3] - 项目由华友控股集团子公司友山科技主导,公司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友山科技2024年磷酸铁锂产量已超过14万吨,并在内蒙、广西、湖北、云南等地建设产业基地 [2][3] 项目投资与规划 -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730亿元,由青山集团、华友控股及华峰集团联合投资 [4] - 项目总体规划年产80万吨磷酸铁锂、150万吨磷酸铁、100万吨DMC、500万吨焦化等产品 [4] - 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将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30万吨磷酸铁锂、30万吨磷酸等装置 [5] 行业动态 - 友山科技通过合资建厂、股权合作等形式打造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2] - 项目涉及磷煤化工一体化,涵盖磷酸铁锂、DMC、焦化、合成氨等多种化工产品 [4][5]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活动背景与意义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能量密度快速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进步速度 [1] - 商业化节奏加速: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如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界面稳定性提升) [2] - 中日技术路线趋同:中日企业均聚焦硫化物路线,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 [3] - 政策驱动明确:国内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验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效应 [4]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供应链安全重构: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的依赖,缓解当前99.9%纯度产品高达200万元/吨的价格压力,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5] - 终端应用场景拓展:高安全性(针刺测试不起火)特性使其适用于航空、军工等特殊领域;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 [5] - 生产工艺革新: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的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注液等环节,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6]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匹配性 - 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7] - 产业链协同需求:宁德时代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建设反映头部企业布局决心,但需要材料(硫化锂)、设备(气氛保护烧结炉)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7] - 市场窗口期预测:2025-2030年将是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5% [8] 核心技术议题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研发进展 - 高离子电导率突破:硫化物电解质(如Li₇P₃S₁₁、Li₁₀GeP₂S₁₂)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已达10⁻² S/cm量级,近期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如La、Ce)可进一步提升至5×10⁻² S/cm [9] - 空气稳定性改性:通过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或构建核壳结构,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的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9] - 低成本合成工艺: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的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纯度达99.9%以上,宁德时代已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9] 界面稳定性与规模化制造挑战 - 正极界面钝化技术:采用原子层沉积(ALD)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可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1] - 干法电极工艺突破:开发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孔隙率控制在15-20%,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11] - 全电池封装方案: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解决硫化物电池对水氧敏感的产业化痛点 [11] 热管理及安全性能提升路径 - 热失控阻断机制: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原位生成高离子导热的Li-N化合物,可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12] - 三维热传导网络:清华大学提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设计,轴向热导率达120W/(m·K),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13] - 失效预警系统:集成多参数传感(阻抗/温度/形变)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已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14] 活动组织与亮点 议程框架设计 - 全球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发布: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 [17] - 全固态产业联盟成立发布会: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17] - 中国产业链突破路径: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纯度≥99.9%)、界面阻抗控制(目标<10Ω·cm²)、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等三大攻坚方向 [17] 拟邀参展参会企业 - 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卫蓝、太蓝等头部企业 [20] - 固态电池材料领域:恩捷股份、湖南裕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多氟多等 [20] - 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克科技、逸飞激光等 [20] 宣传推广方案 - 全媒体覆盖:通过专题报道、短视频科普、KOL解读等形式,分阶段释放论坛亮点议题与技术突破点 [23] - 定向邀请策略:针对头部车企、电池厂商、科研机构及投资机构建立分级数据库,通过EDM精准推送定制化邀请函 [23] - 线下联动造势:在新能源行业大型展会设置论坛预告展位,通过AR技术演示硫化物电解质离子传导原理 [24]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创新低!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特斯拉2025年Q2财报分析 - 特斯拉Q2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低于市场预期 [1] - 归母净利润(非GAAP)13.93亿美元,同比下滑23%,GAAP毛利率从18.0%降至17.2% [1] 汽车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环比增长,其中汽车销售营收占比95%(157.87亿美元) [2] - 全球交付量38.4万辆,同比减少13.5%,Model 3/Y在欧洲多国销量暴跌超70% [2] - 中国市场上半年累计销量26.34万辆,同比下降5.4% [2] - 销量下滑主因:欧美关税及补贴政策影响、终端需求减弱、中国车企竞争、产品更新滞后(Model 3/Y仍为主力) [2] - 计划推出低价版Model Y(起售价3.5万美元)以抢占市场 [3] 发电与储能业务 - Q2营收27.89亿美元,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 [4] - 储能业务受关税制约,计划在美国自产磷酸铁锂电池 [4] - 北美首座LFP电池工厂即将完工,规划全球3大储能超级工厂(合计产能120GWh),加州和上海工厂已投产(各40GWh),德州工厂在建 [5] - 上海储能工厂6月拿下国内首个储能项目,投资40亿元建设GWh级储能电站 [5] 服务及其他业务 - Q2营收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 [6] - 公司通过创新降低制造成本,利用现有产能高效提升产量 [6] - 2025年推出低价车型,2026年批量生产Cybercab机器人出租车 [6] 新能源材料技术(沧州中孚)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液态电解质固载率降至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 [8] - 核心技术优势: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性、高延展性 [9][10]
2025H1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公布!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三元正极材料 - 2025H1中国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为32.1万吨,同比增长4.2% [2] - 出货量TOP10企业依次为瑞翔新材、容百科技、巴莫科技、邦普循环、当升科技、厦钨新能、五矿新能、宜宾锂宝、天力锂能、巴斯夫杉杉 [2][3]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2025H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达160.6万吨,同比增长68.5% [4] - TOP10企业包括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德方纳米、友山科技、国轩高科、江西升华、龙蟠科技、安达科技、北大先行、协鑫锂电 [4][5] 钴酸锂正极材料 - 2025H1中国钴酸锂正极出货量5.35万吨,同比增长24.2% [6] - 出货量TOP5企业为厦钨新能、巴莫科技、巴斯夫杉杉、盟固利、科恒股份 [6][7] 行业白皮书目录 - 白皮书涵盖锂电池正极材料定义与分类、全球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不同材料性能对比等内容 [10] - 同期活动包括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等 [10]
超380亿!6大电池项目加速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锂电产业链进入调整期,产能扩张快速收缩,新建项目仅20余笔,投资额同比大幅下滑,头部企业主导[2] - 动力电池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量与装车量持续攀升,储能增长带动动储电池出口稳中有进[2] - 头部企业加速推进六大项目,合计产能163GWh,规划投资超380亿元[2] 宁德时代产能布局 - 东营时代零碳产业园开建,一期40GWh锂电池绿色制造基地为核心项目,计划打造"零碳工厂+灯塔工厂"双高标准示范项目[3] - 厦门时代二期项目投资50亿元建设30GWh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预计2026年二季度试投产[3] - 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一期总投资不超过130亿元,主要建设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4] - 宁德时代在厦门累计投资超330亿元,涉及新能安、时代电服、储能系统等多个项目[5] - 2025年宁德时代在山东、福建、河南、重庆等地多次加码产能[6] 赣锋锂电南昌项目 - 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40.7亿元,规划建设10GWh新型储能锂电池、消费类锂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产线[8][9]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5GWh储能PACK电池生产基地,二期、三期适时启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建设[9] - 赣锋锂电引入南昌市产业基金增资5亿元,用于新能源项目建设[10] - 赣锋锂电动力及储能电池、半固态电芯规划总产能已达144GWh[10] 厦门新能安项目 - 新能安二期一阶段项目投资120亿元建设18GWh中型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底试投产[11][12] - 新能安由ATL与宁德时代合资设立,产品服务全球5000万用户,业务遍布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 中创新航产能扩张 - 厦门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投资150亿元建设60GWh新能源标杆基地,预计2026年二季度试投产[13][14] - 中创新航在常州、成都、厦门和葡萄牙启动项目建设,累计新增产能超75GWh[16] - 成都项目二期总投资120亿元,主要建设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基地[17] 中能瑞新储能项目 - 厦门储能电池项目首期投资19亿元建设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一季度试投产[18][19] - 规划在厦门建设年产能30GWh储能电芯研发和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20] - 中能瑞新由中能建关联公司与贝特瑞等共同成立,主要从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研发[20]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池产业回归理性,扩产集中在原有投资项目推进,头部企业主导,中小企业主攻细分赛道[22] - 头部企业凭借成本、能量密度与交付能力优势,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22] - 细分市场如户储、便携式储能、电动工具等潜力巨大,国内锂电两轮车渗透率仍不足30%[22]
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孚能获定点;楚能再下订单;瑞浦净亏大幅收窄;欣旺达20GWh项目受理;湖南裕能落子马来西亚;比亚迪申请新专利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新能源公司成立与投资 - 宁德时代成立东营时代零碳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业务涵盖碳减排、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储能技术研发[2]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人民币,同时推进西班牙5万吨项目[12][13] - 南京锂泰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锂电池安全消防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15] - 物科金硅获得战略投资,专注于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具备单炉吨级制备能力并与陕西有色达成战略合作[20] 电池技术合作与创新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供应基于SPS超级软包设计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3]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下线,全球首款量产800V三元增混电池,电量65KWh并支持5C超充[7] - 比亚迪申请新专利,可在电池包尺寸不变情况下增大续航里程[9][10] - 逸飞激光交付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从设计到验收仅用112天[23]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欣旺达义乌20GWh动力电池项目二期环评获受理,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h产能[8] - 江苏烨晨新材料年产4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获批,占地105亩[14] - 鼎胜新材将年产80万吨电池箔项目建设期延至2027年12月,因资金安排变化[16] -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开工,总投资730亿元,一期包括50万吨磷酸铁和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18][19]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 创明新能源与平高集团储能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开发移动储能解决方案[4] - 楚能新能源与诺德股份签订五年16万吨铜箔采购协议,推进固态电池协同创新[5] - 紫江新材51%股份被威尔泰以5.46亿元收购,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17] 企业业绩与市场表现 - 瑞浦兰钧上半年收入预计93-98亿元,同比增长22.4%-29%,净亏损收窄84.8%-92.4%[6] - 长城汽车Q2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提升19.46%[37]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型为仰望U7[38] - 特斯拉Model 3全球销量突破300万辆,推出限时购车权益[42] 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黑龙江鹤岗市1.8万吨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公示,分两期建设[29] - 广东梅州市拟审批4.8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6.51亿元[30][31] - 江西瑞昌市拟建3.8万吨锂电回收项目,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拆解线[3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36亿元,预计2027年达98亿元,年复合增速39.6%[25] - 叠片设备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和格林晟,第二梯队有光大激光等6家企业[25] 汽车行业动态 - 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突破15万辆,连续10个月位居A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36] - 奇瑞计划全年销量200万辆,营收突破6000亿元,冲刺全球前十[39] -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40][41] - 宝马在南京设立全资信息技术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研发基地[35]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定档9月26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等市场增速较快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中国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等 [1]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美国为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增速最快 [2] - 2030年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2] - 便携式储能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等,小米、华为等数码品牌入局加剧竞争 [3] - 电池技术面临安全挑战,新国标将强制实施,推动产业升级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聚焦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论坛 [5] - 探讨30+核心议题,覆盖技术突破、安全挑战及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600+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大会组织架构 - 主题为“聚焦高安全 共建新生态”,由起点锂电、起点研究院SPIR主办,规模600+人 [7] 议程及议题 - 户用储能专场:发布行业白皮书,探讨多级安全防护、欧美市场趋势及智能BMS技术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分析新国标下安全变化、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及出海认证壁垒 [9] - 电池安全专场:聚焦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及钠电池/固态电池应用趋势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等20+家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正浩创新、安克创新、小米等12+家 [10] - 锂电池及配套企业:亿纬锂能、赣锋锂电、贝特瑞等30+家 [10]
全国首艘!宁德时代助力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投运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启航 - 宁德时代参与打造的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在厦门湾正式启航 搭载公司船用电池系统 实现零排放、低噪音的海上旅游体验 [2] - 该船验证了纯电技术在近海航区应用的可行性 标志着海上旅游业正加速实现绿色转型 [2] 宁德时代船用电池系统技术亮点 - 电池系统创新采用CTP(无模组电池包)技术和一体化CCS(高压充电系统)集成技术 能量密度突破140Wh/kg [2] - 系统配电量达3918kWh 纯电续航100km 可支持连续运营4趟厦门湾夜游航线 [2] - 采用NP(无热扩散)技术 具备电芯级热失控不扩散能力 达到IP68防护等级 能承受1296小时盐雾测试 [2] 环保效益与行业认证 - "屿见77"轮投用后预计全年减少燃油消耗250吨 二氧化碳减排超400吨 相当于20000棵树的碳汇能力 [3] - 宁德时代船用电池已获得中国船级社(CCS)、法国船级社(BV)、美国船级社(ABS)、挪威船级社(DNV)等全球主流船级社认证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 研发更高安全、更长寿命、更高能量密度的船用电池系统产品 推动水上交通零碳转型 [3]
华冠科技中标头部客户项目 整线平台能力再获验证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技术集成与工艺优化 - 公司中标头部客户方形铝壳电芯智能装配产线项目,涵盖从裸电晶到整电池的全流程组装与检测,验证了其在电芯组装整线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工程落地能力[2] - 项目涉及30余道关键工序,包括预热、热压、X-Ray检测、激光焊接等,并集成烘烤机、注液机等外围设备,构建覆盖完整组装工艺的智能化生产单元[4] - 关键工艺技术优化显著:连接片激光焊接速度达300mm/s、良率≥99.5%,顶盖焊接速度250mm/s、良率≥99.5%,密封钉焊接速度15mm/s、良率≥99.9%[4] - 多学科团队(激光、机电、视觉、软件)协同攻关,确保工序稳定衔接与系统一致性[4] 项目管理与执行效率 - 项目交期紧凑,公司依托成熟整线平台与交付经验,组建复合型团队,采用"节点驱动、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分解至站位级工作计划[6] - 设立风险识别与应对机制、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保障交付质量;资源配置上明确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调动模型库、经验库实现跨团队联动[6] - 服务保障团队中超过50%为十年以上经验资深工程师,配备国家级技工资质人员,执行"24小时响应"机制[6]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项目推进展示公司从研发、设计到整线交付的完整闭环能力,巩固其在高端锂电中段制造环节的核心优势[7] - 方形铝壳电芯在动力与大型储能领域加速发展,对设备稳定性、精度与一致性要求提升,公司技术布局契合行业高端化趋势[7] - 公司以"让制造更精妙"为使命,未来将持续推动锂电智造水平升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