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时代瑞象“3+2”LMFP材料技术矩阵 助力磷酸锰铁锂电池多场景应用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磷酸锰铁锂材料优势与挑战 - 磷酸锰铁锂被视为磷酸铁锂的升级版,近两年备受行业关注,以"技术溢价"稳定竞争力成为企业反内卷的主要路径之一[2] - 材料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2013年头部电池企业开始专利申请,2023年宁德时代量产M3P电池并装车商用[5] - 优势包括:质量能量密度697Wh/kg,高于磷酸铁锂20%;电压平台4.1V(磷酸铁锂3.4V);-20℃低温保持率77-80%(磷酸铁锂45-60%)[6][8] - 直接原料成本占比73.7%,综合成本介于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之间,与6系、8系三元价差7.0-8.0万元/吨[8] - 技术挑战包括:锰铁均匀性问题、电导率仅10-13S/cm(磷酸铁锂1/10)、离子扩散速率10-15cm2/S(磷酸铁锂1/10000)、压实密度低、Jahn-Teller效应导致结构畸变[8][9][10] 时代瑞象技术解决方案 - 推出"1+1"核心技术:共沉淀前驱体工艺实现锰铁原子级均匀分布(波动≤0.2%),纳米化+碳包覆+多元素共掺杂提升电导率10-12倍,锰溶出率<50ppm[23][24] - "3+2"技术矩阵:多元离子掺杂抑制Jahn-Teller效应,锂快离子导体原位复合实现高倍率充放电,表面磷化处理使首次效率提升至92%[25][26] - 材料性能指标:1.0C放电比容量147.7mAh/g,循环200周容量保持率97.6%,压实密度2.33g/cm3,磁性异物47.1ppb[28] 产业化进展与应用场景 - 时代瑞象2025年4月投产首期2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规划建设10万吨锰基正极材料基地,产线采用MES/SCADA系统实现自动化管控[32] - 材料应用场景:LFMP+LCO适用于3C市场,LFMP+LMO适用于三轮车/二轮车,LFMP+NCM用于乘用车,最终目标是在新能源乘用车实现纯用[31] - 公司已实现轻型动力市场产业化,并通过掺杂材料上车多款新能源汽车[2]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会议背景 户用储能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高达75% [1] - 欧洲是最大最成熟的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相比2024年增长547% [1] - 中国户用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等 [1] 便携式储能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规模为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2] - 美国是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相比2024年增长156%,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2]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等,小米、华为、传音等品牌已进入该领域 [3] 技术挑战与趋势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但电池安全问题仍是挑战 [4] - 国家将强制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对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4]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用户侧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高峰论坛 [6] - 探讨30+核心议题,包括技术突破、安全挑战与价值链重构 [6] - 汇聚头部企业决策层,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参与,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6] 议程及议题 户用储能专场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9]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及欧美市场趋势 [9] 便携式储能专场 - 分析新国标下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及电池安全变化 [9] - 探讨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在便携式储能的应用及户外经济蓝海 [9] 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 - 聚焦下一代大电芯户储技术路线图、热失控防控及固态电池应用 [9] - 探讨钠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低温电池技术破冰户储市场的潜力 [9] 拟邀参会企业 - 户储储能企业: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等 [10] - 便携式储能企业:正浩创新、华宝新能、大疆等 [10] - 锂电池企业: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等 [10] - 配套材料及设备企业:贝特瑞、恩捷股份、先导智能等 [10]
重磅!巴斯夫签约宁德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战略合作 - 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先进及创新正极活性材料(CAM)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整合全球新能源产业链资源 [1] - 合作标志着宁德时代将巴斯夫确立为核心供应商,双方战略协同点在于巴斯夫在欧洲及东南亚的工厂布局与宁德时代海外本地化生产战略高度契合 [1] - 合作将利用巴斯夫多元化本地化产能,助力宁德时代全球业务发展,同时深化巴斯夫的专业积累并强化其全球市场地位 [1] 合作背景 - 双方自2021年起已在欧洲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合作,此次协议是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升级 [2] - 宁德时代2018年在德国图林根州投资建设首座海外电池工厂,2021年与巴斯夫在欧洲本土化进程中选择合作 [2] - 宁德时代已在海外布局多个电池工厂,包括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以及印尼,巴斯夫也在欧洲、中国等地积极布局上游工厂 [2] 海外布局 - 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工厂于2023年1月正式启动运营,是其欧洲第一座电池工厂 [2] - 匈牙利生产基地加速建设中,一期项目模组线预计年内投产,电芯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二期2025年开工 [2] -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合资41亿欧元在西班牙建厂,2026年底投产,年产能50GWh,专注磷酸铁锂路线 [3] - 印尼合资电池工厂项目初期产能6.9GWh,预计2026年底投产,远期计划扩产至15GWh [5] 供应链体系 - 宁德时代形成"自建+战略投资/合资"双轨供应链体系,在印尼布局镍资源项目,涵盖镍矿开采、冶炼、电池材料制造与回收,总投资近60亿美元 [5] - 通过邦普定向循环技术(DRT技术)建立印尼首个可再生能源循环体系,金属回收率超95%,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镍14.2万吨、正极材料3万吨 [5] - 推动国内供应链企业协同出海,包括恩捷股份、华友钴业、科达利、中材科技等企业入驻匈牙利 [7] 绿色基金 - 宁德时代设立一期15亿美元目标规模的绿色基金,围绕碳中和领域上下游开展投资,存续期10年 [8] - 基金通过Lochpine Capital专业化运作,精准投资欧洲电池回收、绿氢制备等产业链上游,降低匈牙利工厂原材料成本 [8] - 基金设立是绕过贸易壁垒、深度绑定全球伙伴的关键落子 [9] 技术革新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Seraph),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该技术通过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1] - 技术具备四大核心优势: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 [12][13]
亿纬锂能“落子”湖北荆门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公司动态 - 荆门亿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于7月23日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法人代表刘怡青,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蓄电池租赁、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池销售及发电、输电、供配电业务等[2] - 该公司由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为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标志着亿纬锂能在湖北荆门再落一子[3] - 荆门是亿纬锂能重要布局地点,自2012年落户以来已规划建设1个总部、11个厂区、18个工厂[4] 产能扩张 - 亿纬荆门基地产能从3GWh快速扩增至169GWh,产品覆盖方形铁锂、方形三元、大圆柱三元等,广泛应用于动力和储能领域,2024年产值突破400亿元[5] - 公司在荆门规划建设的国内单体最大储能电池工厂(第十厂区)占地700亩,总投资108亿元,计划年产能60GWh,年产值240亿元[6] - 该超级工厂一期已于去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能15GWh,主要生产628Ah大容量锂电储能电池;二期于今年1月开工,全部投产后荆门基地总产能将达212GWh,年产值冲刺1000亿元[6][7] 产品与技术 - MB56是亿纬锂能量产的超大容量储能电池,业内首个600Ah+大电芯,称为"Mr.Big"[8] - 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Big于7月30日获得中国电科院GB/T 36276-2023标准认证,成为首批符合《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新国标的大容量电芯[9] - 截至2025年6月,MB56实现第30万颗电芯下线,今年将陆续落地百MWh电站项目[10] 市场表现 - 2024年亿纬锂能对外公布的储能相关订单总计超57.5GWh,客户涵盖全球头部系统集成商,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10]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亿纬锂能位居全球第二[11]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收入达190.27亿元,同比增长16.44%,占总营收比重从33.5%升至39.1%,几乎与动力电池板块持平[11] - 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池出货12.67GWh,同比增长80.54%,超过动力电池出货量[12] 海外布局 - 6月27日公司公告披露,全资孙公司亿纬储能马来西亚将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选址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建设期不超过2.5年,用地规模约48.4万平方米[13] - 马来西亚储能工厂规划10GWh至15GWh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产线,支持海外全球交付[14] - 公司正在寻求赴港二次上市,若成功将为海外项目大幅注入建设资金,加速全球化战略推进[15]
海外巨头加速磷酸铁锂电池量产!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趋势 - 中国厂商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国外新能源巨头纷纷跟进布局 [2] - 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规划产能10GWh,预计2023年底投产,设备由宁德时代供应 [3] - LG新能源获得43亿美元(约309亿元人民币)磷酸铁锂项目合同,相当于2022年全年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合同期可延长至七年 [3] 特斯拉储能业务快速发展 - 特斯拉2023年Q2储能业务装机规模达9.6GWh,同比增长2.1%;Q1达10.4GWh,同比增长157% [7] - 2023年上半年储能装机总量已达20GWh,完成2024年31GWh目标的约三分之二 [7] - 特斯拉计划在休斯顿建设第三座储能超级工厂,2026年启动施工,规划年产能40GWh,专注Megapack生产 [9] LG新能源多元化战略 - LG新能源实施多元化战略,重点发展储能等业务,计划未来五年实现营收翻倍 [12] - 2022年6月获得39GWh磷酸铁锂电池订单,供货时间为2025年末至2030年 [13] - 2023年Q2合并营收5.6万亿韩元(约290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4922亿韩元(约2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1.4% [14] 行业技术路线转变 - 动力电池领域三元电池已难以与磷酸铁锂电池抗衡 [15] - 储能领域因热失控问题,行业普遍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15] - 除松下外,韩系三大厂和特斯拉均已开始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15]
两轮车锂电渗透提速 创明新能源32大圆柱电池“亮剑”
起点锂电· 2025-07-29 18:01
电动两轮车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动两轮车社会保有量约4.25亿台,其中锂电两轮车占比约10% [2]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约5000万辆,锂电池车占比30%-40% [2] - 新国标实施推动2025年锂电两轮车销量增长,两轮车锂电池"国强标"落地加速劣质产品淘汰 [2] - 车主对铅酸电池选择意向接近50%,50km以上续航要求占比超过90% [5] - 当前主要电池体系为铅酸、磷酸铁锂及锰酸锂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占比减少,钠离子电池处于应用初期 [6] 大圆柱电池市场表现 - 2024年两轮车领域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50%达2.5GWh [7] - 大圆柱电池主要采用磷酸铁锂体系,容量范围10-30Ah,常用型号包括33系列15Ah和40系列20Ah [9] - 大圆柱电池在两轮车领域应用优势显著,预计将快速渗透 [10] - 全球圆柱电池2024年出货151.2GWh同比增长24%,创明新能源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出货量位居第八 [20]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 - 高安全性:兼容多种材料体系,通过GB43854-2024标准,具备抗压抗冲击能力,全极耳技术降低内阻和温升 [11] - 低成本:制造成本低,模组复杂性下降,规模增大后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12] - 长续航:能量密度150-180wh/kg,车体轻便 [12] - 长寿命:循环寿命2000-5000次,使用寿命5-10年 [12] - 高倍率性能:充电2C/放电3C,脉冲放电充电10-30min,瞬间放电能力强 [12] 创明新能源产品布局 - 推出32140基础款、32140倍率款与46120容量款大圆柱产品,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 [15] - 32140电池通过GB43854-2024国家强制性CCC认证,成为国内首批获证企业之一 [18] - 绵阳基地规划2条生产线,满产后年产能达10GWh,兼容多种材料体系和尺寸 [20] - 32系列大圆柱电池重点布局欧美、东南亚、印度、非洲等海外市场 [20] - 产品具备IPX7防水等级,支持-20°C~60°C工作温度,智能化保护板符合国标要求 [18]
海雷新能源冲刺IPO!
起点锂电· 2025-07-29 18:01
上市进展 - 公司拟登陆北交所 并于2024年4月17日完成辅导备案 原辅导机构为东莞证券 [1][3] - 因战略调整 公司改聘华泰联合证券作为辅导机构 双方于2025年3月26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辅导期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3] - 下一阶段将接受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运作辅导和人员辅导等针对性辅导 [4] 主营业务与客户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 主营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 应用领域包括轻型车换电电池和储能电池 [6] - 2022-2024年1-3月 公司对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92.54%、85.01%和88.61% 其中对铁塔能源销售占比分别为72.05%、66.38%和45.31% [6] - 公司是铁塔能源轻型电动车智能换电电池1.0至4.0各代产品全国采购项目中唯一连续中标或获得资质的电池类供应商 [6] - 截至2023年12月末 公司向铁塔能源供应电池组约65万组 向其他客户供应约20万组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7.06亿元和7.22亿元 累计营收达19.84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22.96万元、7968.71万元和6572.74万元 受行业需求波动和经营成本上升影响略有下滑 [7]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王海雷和陈真夫妇 合计持股46.42% 其中王海雷持股34.82% 陈真持股11.61% [7] - 王海雷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具备十余年行业经验 [7] 行业地位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PACK出货量942万组 公司出货量排名行业第7 [9][10] - 在两轮车换电锂电池PACK细分领域 公司2024年出货量155万组 排名行业第二 仅次于汇创新能源 [11][12] - 起点研究院预计2026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PACK出货量将达1300万组 换电渗透率提升将带动公司市场份额上升 [13] 行业趋势 - 铁塔能源市场投放智能换电电池约200万组 在国内轻型车智能换电运营市场占有率超过50% [9] - 两轮车B端共享及换电以软包电池为主 代表企业包括汇创新能源、海雷新能源和新能安等 [13] - 全极耳技术成熟及大圆柱电池技术下放可能改变现有竞争格局 [13]
30+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核心生产企业名录
起点锂电· 2025-07-29 18:01
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超高比容量、高电压特性、成本优势及与固态电池体系的良好兼容性,是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 [2] - 该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降低成本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 [2] -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富锂锰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适配全固态电池,已导入丰田供应链)和低空经济等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将加速渗透 [2]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 中国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核心生产企业共34家 [2] - 主要企业包括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国轩高科、湖南裕能、格林美等 [3]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背景 -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逻辑性 [4] - 固态电池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4] 行业动态 - 超380亿电池项目加速投产 [5] -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创新低 [5]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5]
宁德时代子公司估值超百亿!
起点锂电· 2025-07-29 18:01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智能融资及业务进展 -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智能完成20亿元首轮融资,投前估值90亿元,投后估值超百亿[2] - 融资以定向邀请形式进行,投资方包括地方产业投资平台等多家国资机构[2] - 宁德时代转让时代智能9.99%股权予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创致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后者由兴业信托持股99.996%[2] - 宁德时代仍持有时代智能80.01%股份,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创致远持股9.9%[3] - 这是时代智能首次向宁德时代体系外资本开放股权,加速推进底盘业务落地[3] 时代智能业务布局与技术优势 - 时代智能成立于2021年7月,注册资本25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底盘、三电集成、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3] - 公司提供以电池技术为核心的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产品和技术服务[3] - 2024年12月推出磐石滑板底盘,旗舰版Pro实现120km/h正面柱碰不起火、不爆炸的超高安全性[4] - 磐石底盘可实现上下车体软硬件彻底解耦,缩短整车量产周期,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适配多车型需求[4] - 时代智能产品矩阵覆盖A级到D级车,模块化设计满足不同车型开发需求[4] - 使用磐石底盘可将车型开发周期从3年缩短至12-18个月,BOM整车成本降低5%[4] 宁德时代战略转型与行业协同 - 宁德时代2018年开始研发一体化滑板底盘,2021年成立时代智能作为运营主体,2023年建设首个滑板底盘生产基地[3] - 公司通过CTC技术实现电芯到底盘一体化集成,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空间利用率[6] - 布局滑板底盘有助于宁德时代从"单一电池供应商"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7] - 宁德时代凭借技术、资金实力及与车企的话语权,为滑板底盘业务提供支撑[7] 市场合作与未来展望 - 时代智能已与阿维塔、北汽、江淮等企业达成合作,相关车型将于2026-2027年集中上市[5] - 海外项目进展中,近期或将披露新里程碑[5] - Robotaxi等新场景有望成为滑板底盘市场突破口[9]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车企自研滑板底盘技术(如大众MEB平台)可能限制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7] - 车企与第三方底盘供应商在利润和供应链安全方面存在分歧[8]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29 18:01
会议背景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等市场增速较快 [1]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中国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等 [1]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美国为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增速最快 [2]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及应急需求 [2] - 便携式储能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德兰明海、华宝新能等,小米、华为等数码品牌进入加剧竞争 [3] 技术趋势与挑战 - 户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涌现快充、固态、钠电等创新,但电池安全问题突出,新国标将强制实施 [4] - 论坛聚焦高安全电池技术,议题涵盖固态电池、钠电池、热失控防控等前沿方向 [9] 会议亮点 - 行业首个深度聚焦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的专业论坛,覆盖30+核心议题 [6] - 汇聚600+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探讨技术突破与价值链重构 [6] 议程与议题 - 户用储能专场:发布行业白皮书、探讨欧美市场趋势、智能BMS技术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分析新国标影响、大圆柱电池应用、户外经济蓝海等 [9] - 安全技术专场:聚焦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日标/欧标安全门槛等 [9] 参会企业 - 覆盖户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全产业链,包括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贝特瑞等头部企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