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像真人一样对话,AI电话数字员工公司「Whobot」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20 08:33
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近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领投,向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通信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现有团队13人,已签约百余个客户,客户续约率达100%[1]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智能语言大模型、语音交互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旨在用AI迭代人工,提升企业转化效率[1] 产品特点与技术优势 - 产品提供意向挖掘、线索加微、产品销售、热线接听、服务沟通五大体系,区别于传统电销或Saas平台[1] - 产品最大特点是"拟人化",能模仿真人边对话边操作的场景,通过大模型对话引擎和多模态决策系统实现自然交互[2][7] - 产品能处理提升300%长对话,具备人类对话技巧如引导对话、适时停顿、添加语气词等,避免AI常见缺陷[7] - 65%用户将AI数字员工误认为真人客服,这得益于上百个业务语料库的训练[8] 应用场景与效果 - 产品已覆盖教育、汽车、客服、运营商SP等行业,实现降本与转化率提升[8] - 在运营商SP业务中,完成1000单转化的成本从真人客服的30万降至3万[8] - 在教育机构场景中,产品实现实时互动操作,19.9元体验课加微的转化率达95%,高于真人客服的87%[9][10] - 产品还能实现"防作弊"功能,通过追踪用户成交轨迹识别漏成交案例[10] 团队背景与发展理念 - 创始人曾担任作业帮高管、百度大搜高级技术经理,拥有14年互联网经验[12] - CTO曾担任阿里云P8高级技术专家、百度T7资深研发工程师,拥有近20年技术与管理经验[12] - 公司定位为"只提供生产力,不决定生产关系",旨在重新定义服务边界,让人类聚焦更具创造力的工作[12]
从1500个项目里,看见中国AI的未来
36氪· 2025-06-20 08:33
生成式AI的行业应用现状 - 安克创新通过亚马逊云科技搭建了50多个AI Agent、多模态AIGC内容生产平台Vela和智能广告系统,站内广告覆盖率超过90% [4] - 安克创新的AI应用成果显著:Vela平台出图超120万张、客服工单AI解决率超70%、20%以上广告由AI全自动托管、AIME平台沉淀300款活跃AI Agent [7] - 亚马逊云科技已帮助客户实施1500多个生成式AI项目,从PoC到量产的落地成功率达82%,远超行业平均41% [12] 企业AI落地的关键挑战 - 失败项目常见原因:需求不明确、场景选择偏差(如非必要使用生成式AI)、落地成本超预期、缺乏战略定位 [16][17] - 技术选型需匹配商业目标而非追逐热点,34%企业使用2个模型提供商,41%使用3个,22%使用4个 [32] - 量产优化阶段存在数据清洗、模型调优等复杂工程难题,需平衡成本与性能 [35][36] 成功落地的四步方法论 1. **场景评估**:需从团队/时间线/风险等7维度评估,复星医药/TCL/合合信息分别应用于医疗/全球化/AI Agent开发 [25][27] 2. **技术选型**:Base44因成本放弃OpenAI选择Claude,体现"选择大于一切"策略 [30][32] 3. **量产优化**:货拉拉采用Nova模型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某文化集团结合Bedrock提示优化将准确率从70%提至90% [36] 4. **成果监测**:需建立质量/性能/应用层三维度指标,避免"投入无产出" [39][40] 2025年AI行业趋势 - 中国MaaS市场规模达7.1亿元,同比激增215.7%,但"百模大战"接近尾声,基础模型训练盈利困难 [46] - AI模型训练成本降至三年前1/20,推理速度提升数倍,千亿级模型可实现毫秒级响应 [49] - 全球头部企业采用多模型策略,38家使用OpenAI、17家Gemini、11家Claude,呈现三分天下格局 [43]
8点1氪:华住会回应洗漱包内出现带血HIV检测盒;法拉利经销商要求顾客帮卖车后才能退款;马斯克星舰试飞前测试发生巨大爆炸
36氪· 2025-06-20 08:33
公司动态 - 宇信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已于6月18日刊登申请资料 [1] - 山金国际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已授权管理层启动前期筹备工作 [2] - 线上线下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自6月20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0] - RNG电子竞技俱乐部母公司被执行1.6亿元 实际控制人姚金成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4] - 法拉利经销商运天中国陷资金问题 多城4S店出现无法交车退款纠纷 [3] 资本市场 - 德勤预计2025年上半年A股IPO数量同比上升14%至50只 融资额同比增14%至371亿元 [6] - 上交所上半年19家IPO融资202亿元 深交所26家融资150亿元 北交所5家融资19亿元 [6] - 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 获移动基金、腾讯、阿里等共同领投 [16] - UniUni完成超7000万美元D1轮融资 将用于AI与物流融合及自动化设备升级 [16] - TerraPower完成6.5亿美元融资 英伟达风投部门NVentures新晋入局 [17] 科技与创新 - 合合信息发布AI Agent跨平台云资源管理终端Chaterm 支持自然语言指令操作 [12] - 宜人智科建立全方位AI产品体系 谛听智能决策平台累计处理数据突破13亿 [14] - 百度电商数字人咨询量激增4倍 超10位明星启动数字分身合作 [15] - 泡泡玛特Labubu3.0补货后二手价腰斩 东莞工厂正紧急扩充产能应对需求 [7] - iPhone 18 Pro系列将采用单孔屏设计 搭载屏下Face ID技术 [17] 行业趋势 - 奥迪撤回2033年停售内燃机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8] - 欧盟法院建议维持对谷歌41.25亿欧元反垄断罚款 驳回其上诉 [9] - 瑞士央行降息至0% 经济学家预计年内可能重返负利率 [11] - 商务部表示将加快稀土出口许可审查 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 [11] - 新西兰简化中国护照过境流程 2025年11月起取消过境签证 [5] 数据与排名 -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清华大学升至全球第17名 复旦大学升至第30名 [8] - 约45%中国内地大学排名较去年提升 延续近年上升趋势 [8]
李国庆结婚请柬曝光:「两个北大生跨越世纪的青春补考」
36氪· 2025-06-19 21:39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再婚事件 - 李国庆与资深记者张丹红将于2025年8月16日举行婚礼 婚礼请柬注明谢绝礼金 提倡宾客为贵州乡村田字格小学捐款500元[4][5][6] - 张丹红为德国之声前中文部副主任 曾因维护中国利益遭反华政客打压 与李国庆共同参与田字格公益项目[8] - 李国庆曾为张丹红著作《欧洲之痛》作序 高度评价其学术功底和写作能力[10] 当当网发展历程 - 当当网由李国庆与俞渝于1999年共同创立 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 2016年以5 56亿美元市值私有化退市 市值不足上市时四分之一[13] - 2018年12月李国庆公开指责俞渝"逼宫"要求其辞去董事长职务 此后双方矛盾公开化 爆发"夺章"事件[13] - 李国庆与俞渝离婚案于2023年达成最终和解 涉及相关财产分割[11][13]
当歌手失去自己的歌
36氪· 2025-06-19 21:39
音乐版权体系现状 - 音乐产业版权结构将创作者剥离出自身作品 歌手常因早期签约条款丧失音乐作品著作权及录音制作者权 [6][9] - 典型案例:邓紫棋15岁签约时让渡全部版权 虽保留词曲版税分成但六年未收到 且需通过重录专辑削弱原版价值以争取议价权 [5][6][11] - 行业普遍现象:苏打绿吴青峰因合约纠纷被迫以"鱼丁糸"名义活动 耗时三年诉讼并重制专辑才部分夺回权益 [14][16][17] 歌手维权策略 - 重录成为有效手段:泰勒·斯威夫特通过重录专辑使旧版商业价值贬值 最终以3.6亿美元购回母带权 其《1989(Taylor's Version)》首周销量达165万张超越原版 [18][20][22] - 法律途径与舆论结合:吴青峰两度胜诉词曲版权案但商标权败诉 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粉丝抵制旧版收听 [16][17] - 长期博弈:保罗·麦卡特尼需等待美国《版权法》56年条款生效才能在2026年收回披头士录音权 [24] 合约陷阱与行业痛点 - 未成年人签约漏洞:邓紫棋签约时公司提供全英文合同致监护人无法核实 陆虎误将词曲授权合同当作冠军待遇签署 [33][27] - 资本压榨模式:大张伟14岁作品《静止》版权被公司永久占有 重编版本遭下架 陈奕迅解约后仍被英皇用精选集拦截新专辑 [29][17] - 流媒体时代变革:传统"资本换发行"逻辑失效 歌曲长尾收益显著提升 但早期合约仍使歌手丧失短视频/流媒体二次爆红收益 [35][37] 行业变革趋势 - 版权价值重估:社交媒体与流媒体使歌手可自主推广 需重新谈判收益分配结构 避免一次性卖断长尾收益 [37] - 标杆案例影响:泰勒·斯威夫特维权推动行业谈判标准 吴青峰诉讼确立创作者权益保护先例 [38][40] - 新晋歌手意识觉醒:更多艺人开始重视版权条款 避免重复前辈抗争困境 [40]
618「做减法」之后,天猫收获高质量增长
36氪· 2025-06-19 21:39
促销策略变革 - 天猫618取消传统"满减"机制,改用"立减85折起"和"9折无门槛券"简化促销规则 [3][7][8] - 促销形式简化使消费者决策路径缩短,关注点回归商品本身 [30] - 淘宝直播玩法简化为"定金红包"为主,领取人数超2700万 [10] 业绩表现 - 618全周期购买用户数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1][24] - 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增长24% [11][14][15] - 国补品类成交额同比去年双11增长116% [11][20] - 81个直播间成交破亿,雅迪电动车直播成交同比增长超80倍 [11][40] - 淘宝天猫GMV增速达9.2%,品牌实际销售增速可能更高 [25][31] 品牌扶持策略 - 公司推出"扶持优质原创品牌商家"策略,聚焦品牌心智和产品创新 [33][34] - 618期间新品整体成交增长153%,12款新品单品成交破亿 [48] - 酒类核心品牌同比增幅达72%,泸州老窖增长433% [35] - 宠物粮品牌蓝氏会员增量达去年同期7倍 [54] - 品牌会员规模同比增长15%,客单价达行业1.93倍 [54] 行业趋势转变 - 电商行业从"内卷式竞争"转向提升商品品质和经营效率 [4][29] - 白酒行业消费群体年轻化,古井贡18-24岁消费者增长超20% [36][39] - 电动自行车行业线上化加速,三大品牌成交破亿 [40] - 防晒衣等细分赛道涌现新机会,专业品牌抢占先机 [50][51] 平台机制创新 - 公司加大对新品资源投入,504款新品成交破千万 [48] - 优化品牌会员体系,新增搜索推荐入口显示会员信息 [54] - 通过跨品类匹配帮助品牌获取新客,如古井贡年轻用户增长 [38] - 直播成为新品首发重要渠道,实现精准用户触达 [42]
海外出货破百万台,深圳投影仪公司靠性价比冲破红海|Insight全球
36氪· 2025-06-19 21:39
中国投影仪厂商海外扩张 - 中国投影仪厂商Magcubic通过超低价和微创新策略在海外市场快速崛起,其HY300型号在速卖通和TikTok美区销量表现突出,2023年11月销售额破百万美金,2024年双十一期间TikTok美区销量达9.93万件,累计销售额393万美金 [3][8] - 公司主打中低端市场,HY300定价仅70美元,填补了海外市场低价超短焦投影仪的空白,成为同类目best seller [4][12] - 公司2024年出货量达120万台,跻身全球投影仪出货量前十,市场分布为东南亚和拉美50%、欧洲30%、美国20% [18][20] 技术路线与产品差异化 - Magcubic采用1LCD技术路线,避开DLP路线的专利壁垒和成本限制,通过封闭光机技术和超短焦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 [9][10][11] - 公司首创LCD投影超短焦技术,投射比小于0.6,能在25-35厘米距离投射100英寸画面,价格仅为250-500元人民币,远低于行业2500-10000元的均价 [11][12] - 1LCD技术全球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59%提升至2023年的61.4%,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14] 市场策略与供应链协同 - 公司通过与Netflix、YouTube等内容平台合作获得授权,增强产品吸引力 [14] - 联合京东方、汉影等供应链伙伴优化生产,速卖通提供流量和补贴支持,形成"原材料-生产-销售"闭环,实现年出货量目标 [17] - 意外发现拉美和东南亚市场潜力,该区域年轻消费者对性价比产品接受度高,使用场景丰富(聚会、露营等) [20][21][22]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投影仪产业链成熟但内卷严重,国内千元级以下产品饱和,头部厂商极米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90% [4] - 全球家用投影仪市场规模2024年达246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17%,欧美市场贡献58%份额但客单价高达500美元 [19] - 行业竞争分散,技术迭代快,护城河较浅,新进入者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 [15][23][24]
京东618深度复盘:万亿巨象的韧性和灵性
36氪· 2025-06-19 17:10
京东618创新玩法与业绩表现 - 公司通过拍卖活动引入非标品如Labubu盲盒(14800元成交)、万特佳孔雀钢笔(市场价26万元以4万元成交)、百斤西瓜(超10万人围观)等,重新定义消费体验[2] - 618期间公司整体订单量达22亿单(日均1.1亿单),DAU峰值2.12亿(同比+52.1%),用户数实现翻番增长[3][4] - 推出"2+6"玩法(两场歌会+六大惊喜日),将促销场升级为以兴趣圈层为核心的体验场[10] - 拍卖活动带动相关品类销售,如西瓜类目销售同比+300%,环比+100%[11] 营销创新与用户互动 - 成为苏超战略合作伙伴,推出竞猜活动(奖品包括百吋电视等),结合地域特色营销[7] - 快速响应网友建议:与猪猪侠联名外卖(20多个城市上线主题配送车)、邀请惠英红代言形成"红黄蓝"组合[8][9] - 通过"听劝"策略增强用户参与感,形成社交传播效应[7][8][9] 供应链优势与商业模式 - 自营模式核心优势体现在体验、成本、效率三方面[13] - 飞鸽电动车C2M案例:价格降至999元,实现"送货上门、到家即骑",带牌销售简化流程[15][16] - 供应链深度介入:与天能电池合作保障品质,双重质检流程[16] - 库存周转仅30天(管理1000万SKU),物流成本降低20%,目标将社会物流成本从14%降至6-8%[21] 业务协同与组织活力 - 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市场份额31%),带动40%用户交叉购买电商产品,PLUS会员新增40万/月[23] - 管理层深度参与创新(1800人次培训),创始人一线推动业务优化[23] - "十节甘蔗"理论延伸:从仓储配送向上游研发制造延伸,推出服饰"安心品质标"(质量问题4倍赔付)[18][19] 长期发展战略 - 坚持重投入供应链建设,商业模式需十年二十年培育[20] - 通过"笨功夫"夯实基础建设,同时保持创新灵活性,实现GMV超4万亿仍保持战斗力[22][24] - 低价不低质策略,在电动自行车等行业规范质量乱象[16]
OpenAI「割席」微软,复盘兄弟反目往事丨氪金·大事件
36氪· 2025-06-19 17:10
OpenAI与谷歌合作 - OpenAI与谷歌云于2024年5月达成合作,谷歌将为OpenAI提供算力支持以训练和运行AI模型 [4] - 此举标志着OpenAI与微软的实质性关系破裂,双方从紧密合作转向竞争超越合作的状态 [4][5] OpenAI与微软关系恶化 - 矛盾始于2023年11月Sam Altman被罢免事件,微软CEO Nadella暗示微软可独立掌握OpenAI技术 [6] - 核心分歧在于知识产权:OpenAI拒绝向微软移交o1模型技术细节,微软AI CEO公开表达不满 [9] - 微软收紧对OpenAI算力投资,同时开发自有AI模型并测试xAI、Meta等替代方案 [10][11] 双方战略调整 - OpenAI估值达3000亿美元,微软市值升至3.5万亿美元,双方实力均显著增强 [7] - OpenAI主动争取企业客户直接合作,削弱微软Copilot的中间商角色 [9] - 微软调整协议允许OpenAI使用竞对云服务,打破原有排他性条款 [11] OpenAI公司重组 - 放弃2025年全面营利转型计划,改为公共利益公司(PBC)架构以兼顾盈利与社会目标 [14][15] - 重组涉及两大矛盾:压低微软股权占比(目标33%) vs 需微软支持以通过监管审批 [16][17] - 计划将收入分成比例从20%降至10%以下,并协商以股权换取微软未来技术使用权 [18][20] 行业竞争格局 - 合作方谷歌云的介入可能重塑AI基础设施市场格局 [4] - Anthropic、xAI等竞争对手已采用PBC架构,OpenAI跟进以保持竞争力 [15] - 微软通过运营杠杆(非所有权)维持企业应用主导地位的战略意图显现 [21]
中东资金分层级涌向香港
36氪· 2025-06-19 17:10
香港作为中东与亚洲资本门户的战略地位 -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测2027年香港将成为全球最大跨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 背景包括全球南方经济贡献占世界GDP40%及经济增长贡献80% [4] - 中东资本通过三级体系进入亚洲市场 包括交易所互联(一级市场)、Pre-IPO/私募股权投资(二级市场)及家族办公室战略布局(三级市场) [5][6] - 香港与中东双边货物贸易额五年增长48%至1881亿港元 2024年中东驻港公司数量同比上升超20% [7][9]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展 - 港交所将沙特、阿布扎比和迪拜交易所纳入认可名单 2024年10月两只港股ETF在沙特上市 其中一只为中东最大同类产品 [6][9] - 2025年5月香港首只伊斯兰国债ETF上市 港交所计划在利雅得设办事处 [6] - 中东主权基金积极参与港股IPO 科威特投资局5亿美元参与宁德时代基石投资 沙特PIF旗下Alat认购联想20亿美元可转债 [7] 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 - 香港已设立超2700家家族办公室 其中50%管理资产超5000万美元 政府推出税收优惠及服务网络建设等措施 [8] - 中东家族办公室对华投资意愿强烈 18%受访机构计划增加中国内地配置 私募股权占比达25%显著高于全球水平 [10] - 27%中东家办已制定生成式AI投资策略 重点关注金融和生物科技领域变革潜力 [10] 伊斯兰金融合作深化 - 香港2007年起发展伊斯兰金融 累计发行30亿美元伊斯兰债券 但需优化产品合规性以吸引更多中东资金 [12] - 中东家办将1/3伊斯兰金融投资与ESG目标结合 实现道德与盈利双重目标 [11] - 学者建议香港借鉴英国沙里亚顾问委员会制度 完善监管体系及产品创新 [13] 科技创新协同效应 - 香港科技园与沙特FII Institute合作 数码港与迪拜及沙特科技机构签署备忘录推动数字科技发展 [9] - 中东银行业关注中国数字支付经验 认为未来金融机构需转型为数字化信任平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