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

搜索文档
罗志恒:“十五五”时期中国财政政策展望
和讯· 2025-06-05 18:16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 成功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2008-201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9.9%,远超同期世界经济1.7%的增速;2020-2023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4.7%,高于世界2.3% [3] - 财政政策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倾斜,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4] - 民生支出显著增长,2023年农村低保水平比2017年提高73.3%,城市低保标准提高45.4%;2013-2023年民生支出年均增速8.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的增速 [5] - 重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2024年末出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政策 [7]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平衡财政理念影响较深,赤字率常年不超过3%,导致隐性债务风险增加 [8] - 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土地财政转型紧迫;民生支出刚性上升,部分地方政府仍依赖投资拉动增长 [9] - 税收政策对新业态适应性不足,数字经济带来技术性失业和收入分配恶化风险 [9] - 人口老龄化冲击财政体系,医疗养老需求增长,社保基金补助规模攀升 [10] - 减税降费效果边际递减,2024年宏观税负降至16.3%,较2013年下降5.1个百分点 [12] - 财政支出重供给轻需求、重投资轻消费,需求端政策不足 [13] - 政策表述缺乏清晰信号,"积极财政政策"内涵模糊影响预期管理 [14][15]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方向 - 财政理念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必要时突破3%赤字率约束,美国疫情期间赤字率平均达10.9% [16][17] - 提高债务使用效能,形成国债、地方一般债和专项债各司其职的格局,减少对专项债过度依赖 [18] - 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加强债务可持续性评估,完善资本预算和债务预算制度 [19] - 增强税收体系对新业态匹配度,加强数字经济下失业保障和技能培训 [20] - 应对老龄化需加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20] - 财政政策重点从收入端转向支出端,支出政策直接拉动需求并具有乘数效应 [22] - 宏观税负保持稳定,推动减税降费从数量型转向效率型,清理不必要税收优惠 [23] - 支出结构优化,增加家庭补贴和社会福利投入,投资方向与人口流动、安全需求挂钩 [24][25] - 建议将"积极财政政策"改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狭义赤字率提高至4.0%以释放明确信号 [26]
新能源汽车下一仗,打到村里去了
和讯· 2025-06-05 18: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讯商业 ,作者徐帅 和讯商业 .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6 月 3 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今年已是活动连续开展的第 6 年。过往每年,参与的车型数量都在增加: 2021 年 18 家车企、 52 款车型参与, 2022 年 26 家车企、 70 款车型参与, 2023 年 39 个品牌、 52 款车型参与, 2024 年 41 个品牌、 113 款车型参与。 2025 年参与规模继续提升,首批共有 33 家主流品牌、 124 款车型。 与往年相比,今年车型售价 跨度更大,价格区间覆盖 5 万至 5 0 万元,可选择范围更广,轿车、 SUV 、皮卡甚至 MPV 各种 车型一应俱全。 5 年来,江苏、四川、新疆、西藏、内蒙古等 10 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办了 29 场专场活 动、上百场巡游巡展活动;累计发布 9 批次、 400 余款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 下乡活动车型累计销 售近 1500 万辆。 除了 车型供给更 丰富 、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 也体现出了 政策协同更紧密、服务网络更下沉 的 特点。 《通知》中明确要求 ...
钢铝关税的“算盘”,打不响
和讯· 2025-06-04 18:03
中美贸易摩擦与钢铁行业影响 - 美国政府将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升级并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特朗普公开指责中国违反初步贸易协定 [1] - 美国宣布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关税从25%提高至50% 2025年6月4日生效 [1] - 中辉期货研究院认为美国钢铁关税上调对中国钢材出口影响有限 因中国对美直接出口仅89万吨且此前已加征50%关税 [1] 美国钢材进口与中国出口数据 - 2024年美国进口钢材2623万吨 主要来源为加拿大(595万吨) 巴西(408万吨) 墨西哥(319万吨) [2] - 中国对加拿大 巴西 墨西哥钢材出口量分别为68万吨 376万吨 117万吨 对美国直接出口仅89万吨 [2] - 2024年1-4月中国钢材出口3789万吨同比增8.2% 钢坯出口334万吨同比增292% 创历史新高 [2] 国内钢材需求与市场动态 - 5月钢材各品种需求量环比下降 预计6月热卷 冷镀 中板 建材采购量将分别下降8.4% 7.2% 5.0% 10.6% [2] - 5月下旬钢材表观消费下滑 直接出口高位回落 钢厂减产检修增多推动供需再平衡 [3] - 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42%升至2024年50% 首次接近建筑业用钢比重 [4] 钢铁行业中长期展望 - 下半年"金九银十"或带动钢铁需求温和复苏 房地产用钢降幅有望收窄 基建将形成支撑但依赖资金到位率 [4] - 机械 汽车 家电等领域在"两新"政策下呈现增长潜力 造船和电子设备产业推动高品质钢材需求 [4] - 制造业用钢需求结构分化将持续 高技术产业对高附加值钢材需求提升 [4]
余永定:可考虑推出新“四万亿”计划
和讯· 2025-06-04 18:03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消费投资关系 核心观点 - "消费驱动"增长模式在理论上不存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应为投资、劳动投入或技术进步而非消费 [2][3] - 消费与投资在长期社会福利改善上具有一致性,两者本质是现在消费与未来更多消费的选择 [6][7] - 短期内"消费拉动经济"仅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成立,需通过政策调节使实际增速接近潜在增速 [8] 消费现状与结构分析 收入分配问题 - 中国基尼系数长期高位波动,2016年后稳定在0.46-0.47,2008年曾达0.491接近国际警戒线 [9][10] - 收入差距导致边际消费倾向分化,中低收入群体必需品消费稳定,高收入群体奢侈品需求波动显著 [11][12] 消费数据表现 - 2024年1-11月金银珠宝类(-3.3%)、建筑装潢材料类(-2.3%)等非必需品消费负增长,药品类、食品类等必需品增速超3.5% [11] - 消费占GDP比重近60%,若增速低于5%将拖累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10] 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短期刺激措施 - 消费券发放对中低收入群体效果有限,因储蓄倾向较高 [12] - 个税减免作用受限(2023年个税总量1.4万亿元),建议侧重中小企业减税 [12] - 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财政转移支付占比85%),扩大低保覆盖(2023年惠及663.6万城市/3399.7万农村人口) [13] 基础设施投资驱动 - 未来5年增量公共投资空间约31万亿元,可创造收入乘数效应 [19][20] - 重点领域:5G建设(累计投资7300亿元/基站404.2万个)、新型城镇化、养老医疗设施 [15][19] - 社会效益优先,如高铁网络虽商业亏损但改变经济格局 [20] 结构性改革 - 产业政策支持创新企业投资,优化营商环境 [19] - 西部大开发与中亚经济走廊建设兼具刺激内需和地缘战略价值 [21] - 税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稳定房地产与股市以提振消费信心 [17][18]
中建投信托邀您共度“蛮好的人生”
和讯· 2025-06-03 19:04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提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中建投信托并未对本文本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做出任 何明示或暗示的承诺或保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广告 ...
差点被南京大学开除的“技术帝”,成了相机“新王”
和讯· 2025-06-03 19:04
公司概况 - 影石创新(688775 SH)于5月30日开启发行申购 发行价47 27元 股 总市值170亿元 中签率0 0355% [3] - 公司是全球全景相机市场领导者 2024年预计市场份额达81 7% 连续六年第一 远超老牌对手理光和GoPro [6][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 41亿元 36 36亿元和55 7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07亿元 8 3亿元和9 95亿元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全景相机实现360度无死角拍摄 支持创意玩法如隐形自拍杆 子弹时间特效等 在社交媒体引发热潮 [3][18] - 采用"边传边拼"算法将拼接时间从几小时压缩至5分钟 配套APP简化后期处理 降低用户门槛 [15][16] - 产品命名insta360体现"即时"理念 精准切入户外运动等垂直场景 通过用户UGC内容自然传播 [16][17] 市场表现 - 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32亿元增长至2025年66 1亿元 中国市场从6 8亿元增至13 9亿元 均实现翻倍 [9] - 境外收入占比超70% 2022-2024年境外销售分别为15 96亿元 29 03亿元和42 23亿元 欧美日韩贡献八成海外收入 [32][33] - Insta360 X5在纽约快闪活动引发排队热潮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3] 竞争格局 - 大疆计划7月发布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DJI Osmo 360 凭借无人机技术积累可能成为市场搅局者 [35][36] - GoPro于2024年3月发起337专利调查 若败诉可能导致产品在美禁售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 [3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刘靖康33岁成为科创板最年轻董事长之一 大学期间以技术破解周鸿祎手机号闻名 [7][26] - 早期创业项目"名校直播"接触全景视频 发现传统设备拼接效率低等痛点 奠定产品开发方向 [13][14] IPO历程 - 2020年10月首次申报科创板 因社保缴纳等问题暂缓审议 2021年9月二次过会后又因股东信息披露问题受阻 [22][23][24] - 2025年2月最终获批 成为当年科创板首份注册批复 创始人曾发长文回应质疑强调公司业绩增长4倍 [25][27]
黄金,向3800美元挺进?
和讯· 2025-06-03 19:04
文/曹萌 6月3日,以收盘价计算,国际金价年内已完成了22次刷新历史新高,而这一数据目前却仍定格在四 月中旬。 瞿瑞认为,一方面,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常态化、经济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升高、美元信用弱化, 在此新形势下,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 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以及避险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 升 。另一方面,我国 国 际 储 备 中 的 黄 金 储 备 占 比 偏 低 , 截 至 2025 年 4 月 , 我 国 官 方 国 际 储 备 资 产 中 黄 金 的 占 比 为 6.78%,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 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夏莹莹也表示,自2024年11月我国央行恢复购金以来,月度购金量相较于2022年年底及 2023年时明显降低,这或与金价持续快速上涨有关。但在全球"去美元化"大背景下,美债偿债能力 下降,信用评级下滑,将推动我国央行延续当前增持黄金储备趋势。 (TACO原本是一种墨西哥的食物,脆皮卷饼。但文中TACO是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
7600万“铲屎官”,正在重洗酒店牌桌
和讯· 2025-05-30 18:24
宠物经济与文旅融合趋势 - 日本经济学家2016年提出"猫咪经济学"理论,指出宠物元素能显著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如星巴克猫抓杯现象[3] - 中国"宠物+"效应已超越符号消费,转化为情感解决方案需求,推动宠物友好住宿市场快速增长[3] - 2024年中国城镇养宠人群达7600万,家庭渗透率从2019年13%跃升至23.54%,支撑千亿级宠物市场[5] 宠物住宿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其中宠物住宿细分市场达百亿规模且增速显著[5] - 端午期间"宠物友好酒店"热度同比增20%,平均房价较普通酒店高30%,部分地区供不应求[5] -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推动人宠同游,五一期间高铁宠物托运仓位预订率超80%,京沪线咨询量暴增420%[6] 酒店行业战略转型 - 万豪、希尔顿、洲际等国际品牌及亚朵、华住会等本土品牌加速布局宠物友好服务[7] - 华住会旗下花间堂超70%门店为宠物友好型,2024年携宠订单占比达20%,同比增长23%[7] - 亚朵推出智能宠物套房,配备自动喂食系统,节假日入住率达80%以上[7]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当前市场存在三类玩家: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化民宿和中小型民宿,收费模式逐渐标准化[8] - 一线城市单店改造费用超百万,涉及防抓建材、空气净化系统等高成本投入[9] - 二三线城市及下沉市场需求尚未满足,县域旅游或成未来增长点[11] 消费行为变化与行业痛点 - 36%宠物主优先考虑性价比,38%注重实用功能,消费理性趋势明显[10] - 部分从业者采用低价策略但清洁流程缩水,导致行业投诉激增[11] - 民宿凭借包容度优势吸引特定客群,95后、00后为核心消费群体[8][10]
“逃离美元”的资本,A股该怎么接?
和讯· 2025-05-30 18:24
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国资本市场 - 当前A股与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12.6倍,不足标普500指数的一半,显著低于日经225指数和德国DAX指数 [1] - 中国资本市场估值洼地优势明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优质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 [1] - 外资持有A股数量虽增长,但持股市值占比下降,截至5月26日外资持股市值2.33万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2.95%,与第二大经济体体量形成错位 [2] 外资流动与市场吸引力 - 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趋势增强,呈现"东升西落"特征,资本从美国流出并流入中国资产 [8][9] - 外资流入有限的核心症结包括经济增速波动、楼市表现疲软以及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 [11] - 资本市场开放举措包括取消沪港通、深港通总额度限制和QFII额度限制,但资本项目下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换汇环节存在障碍 [12] 中美贸易与产业链重构 - 中美贸易具有互补性,完全脱钩可能性不大,关税战缓和可能性较大,未来贸易将继续 [7] - 全球产业链重构导致部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和印度,但中国拥有最完备产业链,出口贸易正向高端制造业升级 [8] - 关税战促使资本重新配置,部分产业转移属于国际产业链正常转移,不会引发大规模资本撤离 [8] 中国资产估值与投资机会 - A股和港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恒生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估值显著低于欧美市场,存在"错误定价"现象 [9] - 中国资产正处于估值纠偏过程中,从严重低估向合理估值回归,估值有望回升 [5][9] - 当前A股和港股估值仅相当于美股三分之一,投资机会较多,是国际投资者加仓的时机 [18] 资本市场改革与国际化 - A股在上市、退市和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成熟市场存在差距,需完善制度并打击财务造假等行为 [13][17]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东盟和中东地区与中国签订人民币结算体系,与资本市场开放形成协同效应 [14] - 吸引国际资本流入需完善制度建设,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资本获得良好投资回报 [17] 增量资金与投资方向 - 从欧美市场流出的资金可能成为A股和港股增量来源,中国资产是全球主要估值洼地 [15] - 短期需稳定外资持仓,长期需在制度建设、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方面实现突破 [17] - 国际投资者可关注A股和港股当前低估值的投资机会,把握估值纠偏带来的收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