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讯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持续提优,高质量发展彰显韧性
和讯· 2025-10-28 17:15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指标稳健增长,核心业务板块拓展有力,经营质态稳中有进,展现出韧性十足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1] - 公司业绩增长的“正U型曲线”进一步向上延展,展现出良好的价值创造能力 [2] - 公司聚力发展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4]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资产总额达2.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1% [2] - 负债总额2.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8% [2] - 存款规模1.64万亿元,贷款规模1.41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9.65%和12.34% [2] - 实现营业收入419.49亿元,同比增长8.79% [2] - 实现利息净收入252.07亿元,同比增长28.5% [2] - 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8.06% [2] - 不良贷款率0.83%,保持稳定低位 [3] - 成本收入比23.27%,较上年末下降4.81个百分点 [3] - 拨备覆盖率313.22% [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较年初增长0.18个百分点 [3] 公司金融板块 - 对公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增幅超14.6% [4]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1.56% [4]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74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5% [5] - 运用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14.4亿元,累计申请再贷款金额7.4亿元 [5] - 累计向近200户企业发放江苏省财政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贷款,金额超5.3亿元 [5] - 成功发行科创票据超20单近80亿元、科创债券超30单超95亿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超20单超54亿元 [6] - 普惠贷款余额1561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6.1% [6] - 服务小微实体客户20万户,“鑫e小微”产品触客近24万户,“鑫转贷”业务规模突破300亿元 [6] - 涉农贷款余额达1547亿元,较年初增长7.8% [6]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67.7亿元,增幅超33%,绿色贷款客户超5500户,较年初新增近300户 [7] 零售金融板块 - 零售价值客户、财富客户、私人银行客户较年初增幅分别为18.3%、16.3%、15.4% [8] - 零售金融资产规模(AUM)9687亿元,较年初增长17.1% [8] - 个人存款余额5651.7亿元,较年初增长18.6% [8] - 个人贷款余额达3383.5亿元,较年初增长181.5亿元,增幅5.7%,同比增长11% [8]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 [8] 金融市场板块 - 资产托管规模近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 [9] - 南银理财产品规模实现较好增长,荣获“金贝奖·2025卓越银行理财公司”等称号 [9] - 鑫元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8.8% [9] 股东增持与市场认可 - 大股东南京高科累计增持股份1.3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9.99% [10] - 紫金信托增持约5678万股,二者合计持股比例增加至13.51% [11] - 法国巴黎银行(QFII)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1.08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17.14% [11] - 多家境内外券商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跑赢行业”等评价 [12]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3.062元人民币,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7.85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和讯· 2025-10-28 17:15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十五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 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 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 开放不断扩大;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有效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 发展,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多彩;民生保障扎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步 伐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安全能力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大局保持 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国两制"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拓 展;全面从严治党成 ...
江小涓:数字时代产业升级不仅是产业问题
和讯· 2025-10-27 18:35
"传统产业的发展中,数字化是应有之义;绿色化,在制造业中其实涉及分布式能源体系的使用,还 是需要 数据 打通;融合化,就是实体和数据的打通、融合。所以,无论新技术的出现,还是创新, 还是传统产业升级,最后都需要数据的应用、贯通,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些都是数据要素重要性 的体现。"江小涓表示。 从产业链条的环节来看,江小涓提到,研发、设计、创新环节,数据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的提升,而 在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提质、绿色化等方面,数据化也在全面推动。 "到制造环节,比如一炉 钢,怎么控制成本,怎么 炼 怎么配煤配温,煤的价格不一样,热值要求不一样,所以计算中降本效 益是可以渗透到每一个点上的,因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另外对全流程产线的控制,通过数据可以 迅速发现过程中的问题。" 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部署的12项重大任务中,首项即为"巩固壮大制造业根基",其次是"引领新 质生产力发展"。而在全会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科技 是绝对的高频词汇,凸显了中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表明"十五五"时期中国将以科技为经济发 展的牵引,坚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决心,"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
第23届财经风云榜线上评选启动,五大榜单寻找中国经济突围之路
和讯· 2025-10-26 10:50
文章核心观点 - 第23届财经风云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旨在通过评选行业领军企业,以微观视角聚焦市场主体,树立标杆以推进中国经济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评选采用网络大众投票与专家专业评审的双轨制评价体系,覆盖上市公司、银行、保险、金融及综合领域五大榜单 [1] - 该榜单已连续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吸引超过千家企业参与,是中国财经领域极具公信力的评选之一,被誉为中国下一年财经动态的风向标 [2] 评选活动概况 - 活动由联办集团、和讯网联合主办,财经中国会承办,线上评选通道已启动 [1] - 获奖名单将于财经中国2025年会现场公布,往届获奖者在评奖周期内均实现品牌声量与业务创新的双突破 [2] - 参选企业需在中国境内合法经营,无所有制、国别、规模限制,覆盖消费、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 [3] - 企业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年内未出现重大违规或受监管机构立案调查,每个公司最多申报一案两报 [3] 奖项设置详情 - 上市公司奖项包括年度卓越价值上市公司、年度潜力成长上市公司、年度上市公司品牌影响力榜样等 [9] - 品牌营销类奖项包括年度品牌IP奖、年度创新品牌、年度社会化营销奖等 [6][7][10] - 企业社会责任类奖项包括年度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企业、年度ESG发展影响力企业、年度公益行动企业等 [8][11] - 中企出海类奖项包括中国企业出海先锋榜、中国企业出海创新榜、企业出海服务优质榜 [12] - 企业服务类奖项包括年度领航财经公关、年度领航企业服务 [13] - 银行类奖项包括品牌影响力银行、普惠金融先锋银行、数字化转型领先银行等共14项 [14] - 保险类奖项包括品牌影响力保险公司、普惠先锋产品、值得关注养老险产品等共9项 [15][18] - 券商类奖项包括年度卓越证券研究机构、年度资产管理券商、年度成长性券商等共5项 [16][19] - 基金类奖项包括年度品牌基金公司、年度创新基金公司、年度成长性基金公司等共4项 [17][20] - 期货类奖项包括年度优秀期货公司、年度成长性期货公司、年度期货创新先锋等共4项 [21] 活动时间与地点 - 财经中国2025年会暨第23届财经风云榜将于2025年12月7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 [21]
净利润增长超37%,燕京啤酒靠什么?
和讯· 2025-10-25 10:52
行业背景与公司转型 - 2025年1-8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2683.3万千升,同比下降0.2%,行业面临消费疲软压力[2] - 行业逻辑从"增量"转向"增价",头部厂商发力高端化产品[2] - 公司于2019年正式提出"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向中高端市场发力,转型起步晚于青岛啤酒、华润等同行[2] 2025年三季度及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啤酒销量349.52万千升,同比增长1.39%[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4.33亿元,同比增长4.57%;归母净利润17.70亿元,同比增长37.45%[3]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8.75亿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26%[4] - 前三季度17.70亿元的净利润已超越2024年全年10.56亿元的总额[7] - 公司宣布上市以来首次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合计分配2.82亿元[7] 近五年业绩增长轨迹 - 营收从2020年的109.28亿元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146.67亿元[5] - 净利润从2020年的1.9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0.56亿元,五年间增长超过四倍[5] - 自2021年以来已连续四年保持业绩增长[5] - 营收增速从2022年的10.38%逐步放缓至2024年的3.2%[6] - 净利润增速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至2024年增幅分别达54.51%、83.02%和63.74%[6] 产品结构升级与盈利能力 - 燕京U8过去五年间从9万吨增长到90万吨,成为公司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大单品[2] - U8的成功带动公司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约70%[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47.19%,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50.15%,同比分别增长2.1和2.16个百分点[6] - 2025年上半年,以U8为代表的中高档产品实现营收55.36亿元,同比增长9.32%,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68.54%提升至70.11%,毛利率达51.71%[6] 大单品战略与营销策略 - U8在2019年推出,差异化瞄准8~10元价格带,定位"高阶小度啤酒"[8] -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U8所在的8~10元次高档价格带未来有望承接消费升级,具备巨大放量空间[8] - 营销上抓住"国潮"趋势,定位"中国人自己的啤酒",并邀请王一博、蔡徐坤、关晓彤等新生代明星代言[8] - 连续六年推出"超级品牌日",打造U8"祝福罐"、"心愿罐"等特色产品,赞助音乐节、体育赛事、综艺节目[9] 渠道拓展与内部管理 - 2025年上半年传统渠道收入达74.89亿元,同比增长6.02%,占营收绝对主导地位[9] - 电商渠道增速亮眼,实现1.3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0.79%[9] - 公司通过"燕京酒號"社区小酒馆等自有渠道拓展新兴消费场景[9] - U8的出厂吨价约为5000元/吨,能为渠道商留出利润空间,结合扁平化分销体系激发经销商积极性[9] - 公司为U8设置专项考核与激励方案,引导一线销售资源向该单品集中[9] 未来展望与挑战 - 若第四季度营收能与去年同期的18.2亿元持平或实现小幅增长,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152亿元[7] - U8的成功带来年轻化和全国化两个改变[10] - 百威亚太等国外品牌份额持续下滑,为燕京U8等本土品牌腾出市场空间[10] - 公司计划将U8打造为"百万千升级"的标杆,并意图复制其成功经验培育第二个大单品[11]
“十五五规划”中的新提法和新意思
和讯· 2025-10-24 18:12
文 / 张向东 关键时刻,高层对未来5到10年的战略规划浮出水面。 科技被提升至新高度,"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小目标已然成型。 先进制造业被定位成颇有经济脊梁意味的"骨干"。"三化"的未来产业发展思路首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 加强原始创新 "也是首次出现。 到2035年," 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 的提法,引发热议与想象。 这些新提法、新思路究竟意味着什么?十五五规划为何如此重要?2029年的任务清单具有怎样的关键意义? 1 0月23日 发布的《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 以下简称《公报》 ) 提出: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 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 到2035年 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 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排名次序将与十五五规划中的具体目标呼应,同时也决定了优先级。 经济是基础,因此高质量发展是第一目标。目前看,内需不振、内生动力不足仍是中国经济发展 ...
“十五五”,GDP目标怎么定?
和讯· 2025-10-24 18:12
2035年远景目标与“十五五”增长预期 - 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主要目标之一[2] - 2020至2024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5.5%,人均GDP从10632美元提升至13445美元[3] - 为实现2035年目标,未来十年GDP年均增速需保持在4.4%以上,“十五五”时期增速目标起码应设定在4.5%以上,或设定在5%左右[3] “十五五”时期经济潜在增速预测 - 中银研究院预计基准情形下“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区间为4.5%至5.3%,乐观情形下可提高到5.1%至5.8%[3] - 根据有关机构研究,“十五五”期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约为5.01%[4] - “十五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述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具体增速目标有待观察[4] “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与挑战 - 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5][6] - 国际上面临大国竞争博弈加剧、科技制高点争夺激烈、全球供应链深度重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5] - 国内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房地产及地方债务风险需化解等挑战[5] “十五五”时期发展重点与基调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6] - 相较于“十四五”时期,增加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和“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等目标,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质量[6] - 科技是高频词汇,表明将以科技为经济发展牵引,坚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决心,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未来五年主线[6]
肖远企:AI给金融行业带来两类增量风险
和讯· 2025-10-23 18:18
10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2025年外滩年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金 融机构单纯因AI应用而出现员工安置压力的案例。我们认为,员工是金融机构最有效的生产力,每一 位员工都在创造价值。尽管AI发展迅猛,应用广泛,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目前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仍处于早期阶段,其作用仍是辅助性的,无法取代人的决策。" 这一回应的背景是,AI帮助金融机构对内提升运营效率,对外更好提供服务和产品,随之而来的问题 是,金融机构员工数量庞大,随着AI效率提升,是否会带来内部员工安置的压力? 文 / 高歌、李悦 具体到这一轮AI变革对金融领域带来的风险,肖远企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观察。 从微观来说,对单家金融机构而言,主要有两类新型或增量风险: 一是模型稳定性风险。 这一轮AI 应用高度依赖模型支撑业务拓展,因此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 二是数据治理风险。 这涉及数据来源的选择、数据质量的把控以及事后的评估与监测程序,也就是数据治理的程序。这两 类风险对单个机构非常关键。 对整个行业而言,则主要有两类增量风险: 一是集中度风险。 金融行业在AI模型技术上可能会依赖 少数技术开发能力 ...
有关金融领域AI治理,周小川、肖远企最新表述来了
和讯· 2025-10-23 18:18
文 / 高歌、李悦 10月23日,在2025年外滩年会的首场圆桌讨论中,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 远企结合既往经验与现有观察给出了最新的观点。 在今年的外滩年会上科技话题前置, "金融领域的AI治理与国际合作"成为首场圆桌议题。 外滩年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法兰西伦理政治科学院院长(2023)、欧洲央行原行长特里谢 (Jean-Claude Trichet)用"3-4-5"来梳理此次年会议程的关键线索。这些数字分别代表绿色转 型与气候转型、全球变化和国际秩序变革、AI与新兴技术的会议场次,足见AI这一关键议题的重要性 大为提升。 不止一位与会者提到了"索罗悖论"——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曾提出,人们对大型计算机投入巨资, 却没有转化为生产率的提高。或许AI转化为生产率跃升也需要更多时间,但AI所带来的冲击与改变也 是前所未有的, "索罗悖论"或许并不会重演,因为在这一领域,我们正在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挑 战。 对于金融体系而言,AI究竟是一种边际性的技术工具进步,还是更像蒸汽机、电力,是全方位重塑行 业业态的根本性变革? 面对这一问题,周小川的基本判断是: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AI是在历史上信息处 ...
周小川:货币政策是“慢变量”,过快响应可能引发不必要波动
和讯· 2025-10-23 18:18
文 / 李悦、高歌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际,金融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AI究竟是渐进式的技术工具,还是堪 比蒸汽机与电力的颠覆性革命?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AI是在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技术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边际变化"。 但这个边际变化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周小川回溯历史指出,银行业的性质在过去六七十年间已发生根本转变。"银行业正在从传统银行转 变为数据处理行业,"他援引25年前与研究生合著的文章观点称,如今银行的支付、定价、风险计量 及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均已高度依赖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 不过,尽管AI浪潮中生成式与多模态技术备受关注,但周小川强调,银行业因其特性,主要依托大数 据分析和推理模型。"基于这一特点,银行未来结构会进一步向这个方向发展,"他明确表示,"银行 的从业人员规模会显著受到影响和减少。" 这一判断还基于客户行为的深刻变迁。周小川观察到,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客户更习惯与机器互 动,"不太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人工介入"。这种双向变化正推动AI在银行业的支付、定价、风险管 理和市场推广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在监管领域,AI同样带来机遇与挑战。 周小川以反洗钱为例,周小川以反洗钱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