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

搜索文档
估值超万亿,药食同源大戏开场
和讯· 2025-06-11 17:50
药食同源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3] - 2023年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763亿元,预计2024年突破4000亿元[6] - 全国现存在业、存续的相关企业达到2900余家,2023年1-11月新增注册企业400余家[6] 消费趋势与主力人群 - Z世代正成为消费主力,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在休闲零食、乳品、饮品等领域创新[4] - 2025年货节中老年滋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70%,阿胶糕、黑芝麻丸等成为送礼新宠[8] - 超80%女性认为美白非常重要,超过一半愿意尝试新美白方法[8]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国家卫健委加速《药食同源目录》扩容,已涵盖106种食药物质[10] - 2025年两会提出"简化认定流程,缩短周期"为产业注入新动能[10] - 行业标准体系薄弱,仅山东省有地方标准,其余多为团体或企业标准[11] 产品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党参渗入陈醋、灵芝混入酸奶、茯苓添进薯片等创新产品涌现[14] - 伊利与同仁堂合作推出纾糖膳底配方奶粉、红参焕活奶粉等产品[17] - 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新宝堂开发陈皮水饮品等健康饮品[17] 技术挑战与行业痛点 - 功效成分含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是主要质量问题[17] - 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爆品易被模仿导致价格竞争[17] - 功能声称受限,不能像保健品那样明确宣称功效[17] 专家观点与行业方向 - 金征宇院士指出老年食品是重要部分,可开发补气血、健脾胃等功能产品[7] - 李峰杰预见药食同源将重塑几乎所有食品品类,实现功能化、健康化[14] - 行业正建立食药物质食养声称基本术语库,三分之二物质已确定声称[17]
育儿补贴,这次真要来了
和讯· 2025-06-10 17:59
政策动态 - 2025年财政将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 促进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正抓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1] - 2024年10月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养老 托育补贴政策调研 政策推出处于酝酿期 [1] - 中办 国办发布《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大城市实现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2] - 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将"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为改革任务之一 [2] - 国家发改委提出扩大养老 托育等服务消费 财政部酝酿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3] 行业现状 - 2020年至今中央财政投入约90亿元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 而对3-6岁幼儿园服务投入达5000多亿元 [4] - 2023年全国民办托育机构占比89.5% 平均收费1978元/人/月 一线城市达5500元/人/月 [5] - 2023年全国托位实际使用率仅为46.7% 存在"家庭送托难"与"机构收托不足"并存现象 [5] - 托育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不敢托 不放心现象普遍 [5] - 托育机构面临运营成本高 普惠程度低 支持措施落地慢等问题 [4] 发展方向 - 未来主流方向是托幼一体 幼儿园半托班或半托育机构 [5] - 需通过政府实施生均补贴制度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5] - 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公办托育服务设施 带动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6] - 提供全日托 半日托 计时托 临时托等多种服务形式 [6] -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6] 支持措施 - 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5] - 1315个县(市 区)已出台托育机构建设补贴 运营补贴 发放消费券等措施 [5] - 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 相关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 [2]
王传福,好好的你哭啥
和讯· 2025-06-09 18:40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讯商业 ,作者徐帅 和讯商业 .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6 月 6 日,比亚迪全球总部的股东大会现场,一位股东动情讲述清仓其他股票、全仓押注比亚迪的 抉择时,素来克制冷静的比亚迪 董事长 王传福 也一度 声音哽咽: " 比亚迪是我的生命,我只有这 一家企业。 " 面对近期汹涌的舆论压力,他回应: " 不管承受多大委屈,我们从不拉踩别人,只专 注做好自己。 " 从呼吁同行携手并进,到独自扛起风雨专注前行,两年时间,比亚迪的处境转换背后,是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逐渐从做大蛋糕的拓荒时代,步入了暗流涌动的存量 市场 。 当下这片深水区,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较量。从 "车圈恒大"的警示预言,到席卷全行业的价格战争 论,再到重庆论坛上毫不避讳的点名互怼,车企间的攻讦愈发赤裸。 但不得不提的是,能在舆论场上发声的,恰恰是暂无生存之忧的 "幸存者们",那些真正被淘汰出局 的,早已失去了表达的机会。同样,如今高喊"反内卷"口号的,往往正是上一轮残酷竞赛中胜出的赢 家,而真正选择或被迫躺平的,早已湮没在滚滚车轮之下。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赢家一边在舆论场上疾呼反内卷,另一边却不同程度 ...
40万亿+,创纪录!
和讯· 2025-06-09 18:40
政策动态 - 2025年前五个月绿色金融政策密集出台,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上海构建"1+N+X"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江苏推出"1+N+N"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覆盖八大高碳行业 [2] - 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涵盖7大类112项低碳技术,证监会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路径 [14][15] - 财政部公布《绿色主权债券框架》规范境外发行,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60亿元绿色主权债券,利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8][3] - 国务院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与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32] 市场表现 - 2025年前5月国内新发绿色债券236只规模4110.26亿元,其中5月发行56只规模607.57亿元 [3][3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0.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2%,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11万亿元领跑 [3][37] - 全国碳市场1-5月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274.02万吨,成交额17.51亿元,累计成交量达6.53亿吨 [4][42] - 2025年1-4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8.78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6.21亿个,4月绿证交易量5940万个均价2.31元/个 [43][45] 产品创新 - 浩吉铁路发行全国首单"绿色+乡村振兴+双流域"三贴标债券规模20亿元,票面利率1.79% [65] - 农发行首创"孪生绿债"机制,南方电网与华能澜沧江同步发行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观察市场定价差异 [55][59] - 工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境外债规模17.2亿美元,资金投向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63] - 兴业银行落地全国首单ESG挂钩贷款,将企业气候治理绩效与融资成本直接挂钩 [54] 行业活动 - 中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首笔绿色主权债券60亿元,3年期利率1.88%创标杆 [73] - 第三届中国碳金融大会聚焦"碳金新路·逐绿而行",探讨碳金融创新与实践 [76] - 香港金管局举办2025绿色金融科技比赛,聚焦碳市场分析等五大主题推动技术应用 [78] -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入选联合国PRB全球优秀案例,成为国内首家入选银行 [71]
连续七个月增持,央行黄金储备逼近2300吨
和讯· 2025-06-09 18:40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5月央行黄金储备环比增加6万盎司至7383万盎司 连续七个月增持 累计超32吨 5月末储备达2296.37吨逼近2300吨 [1] - 5月单月增持规模降至1.87吨 为本轮增持周期首次低于2吨 显示购买力度有所缩小 [1] - 1999年黄金储备仅394.08吨 经过25年8轮增持 当前储备量已达1999年的5.83倍 [1] 历史增持情况 - 2022年11月至2024年4月连续18个月增持316.01吨 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增持周期 [2] - 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11个月累计增持754.26吨 为单轮增持数量最高纪录 [2] 增持背景与展望 - 5月国际金价调整背景下仍持续增持 反映优化国际储备结构需求上升 [1] - 当前黄金占官方储备资产比例7% 显著低于全球15%平均水平 未来增持仍是大方向 [2] - 增持黄金有助于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2]
100天零封美国LNG背后:中国买家求变
和讯· 2025-06-06 18:15
中美LNG贸易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连续近100天没有美国LNG船到达中国港口 [1] - 2024年中国进口7860万吨LNG占全球市场19.12% [1] - 2025年前4个月LNG进口量同比下降22.6% [2] - 需求疲软、现货价格高企和关税战升级是进口下降主因 [3] 全球LNG市场格局变化 - 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份额稳固 [3] - 全球LNG市场容量从4亿吨/年扩大至5-6亿吨/年 [3] - 中国或将成为全球LNG贸易平衡中心 [3] - 传统买方正在扩展业务半径成为贸易商 [3][7] 中国LNG买家特点 -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是市场头部玩家 [3] - 日本买家在上游项目投资经验更丰富 [8][9] - 中国二三线买家面临下游资源不足和风险管理挑战 [8] - 中海油2009年才开始介入上游投资 [9] LNG合同与贸易趋势 - 买卖关系从信任转向契约保障 [6] - 现货交易占比达40%但长协仍占60% [14] - 美国新项目80%基于长协 [14] - 合同条款更注重保护买方权益 [6][7] 关税与制裁影响 - 中国对美国LNG加关税导致转售增加 [18] - 美国LNG在价格和质量上仍有优势 [18] - 俄罗斯LNG不受制裁仍可交易 [20][21] - 美国制裁具有域外效力最值得关注 [21] 新参与者与专业度提升 - 金融机构更倾向投资基础设施而非贸易 [15] - 大宗商品交易商已在LNG领域站稳脚跟 [16] - 二三线买家2021年前后大量采购长协 [24] - 民营企业在上游使用权获得相对容易 [25]
罗志恒:“十五五”时期中国财政政策展望
和讯· 2025-06-05 18:16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 成功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2008-201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9.9%,远超同期世界经济1.7%的增速;2020-2023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4.7%,高于世界2.3% [3] - 财政政策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倾斜,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 [4] - 民生支出显著增长,2023年农村低保水平比2017年提高73.3%,城市低保标准提高45.4%;2013-2023年民生支出年均增速8.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的增速 [5] - 重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2024年末出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政策 [7]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平衡财政理念影响较深,赤字率常年不超过3%,导致隐性债务风险增加 [8] - 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土地财政转型紧迫;民生支出刚性上升,部分地方政府仍依赖投资拉动增长 [9] - 税收政策对新业态适应性不足,数字经济带来技术性失业和收入分配恶化风险 [9] - 人口老龄化冲击财政体系,医疗养老需求增长,社保基金补助规模攀升 [10] - 减税降费效果边际递减,2024年宏观税负降至16.3%,较2013年下降5.1个百分点 [12] - 财政支出重供给轻需求、重投资轻消费,需求端政策不足 [13] - 政策表述缺乏清晰信号,"积极财政政策"内涵模糊影响预期管理 [14][15]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方向 - 财政理念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必要时突破3%赤字率约束,美国疫情期间赤字率平均达10.9% [16][17] - 提高债务使用效能,形成国债、地方一般债和专项债各司其职的格局,减少对专项债过度依赖 [18] - 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加强债务可持续性评估,完善资本预算和债务预算制度 [19] - 增强税收体系对新业态匹配度,加强数字经济下失业保障和技能培训 [20] - 应对老龄化需加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20] - 财政政策重点从收入端转向支出端,支出政策直接拉动需求并具有乘数效应 [22] - 宏观税负保持稳定,推动减税降费从数量型转向效率型,清理不必要税收优惠 [23] - 支出结构优化,增加家庭补贴和社会福利投入,投资方向与人口流动、安全需求挂钩 [24][25] - 建议将"积极财政政策"改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狭义赤字率提高至4.0%以释放明确信号 [26]
新能源汽车下一仗,打到村里去了
和讯· 2025-06-05 18:16
以下文章来源于和讯商业 ,作者徐帅 和讯商业 . 商业世界的故事、逻辑、认知。由"和讯商业"团队出品。 6 月 3 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今年已是活动连续开展的第 6 年。过往每年,参与的车型数量都在增加: 2021 年 18 家车企、 52 款车型参与, 2022 年 26 家车企、 70 款车型参与, 2023 年 39 个品牌、 52 款车型参与, 2024 年 41 个品牌、 113 款车型参与。 2025 年参与规模继续提升,首批共有 33 家主流品牌、 124 款车型。 与往年相比,今年车型售价 跨度更大,价格区间覆盖 5 万至 5 0 万元,可选择范围更广,轿车、 SUV 、皮卡甚至 MPV 各种 车型一应俱全。 5 年来,江苏、四川、新疆、西藏、内蒙古等 10 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办了 29 场专场活 动、上百场巡游巡展活动;累计发布 9 批次、 400 余款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 下乡活动车型累计销 售近 1500 万辆。 除了 车型供给更 丰富 、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 也体现出了 政策协同更紧密、服务网络更下沉 的 特点。 《通知》中明确要求 ...
钢铝关税的“算盘”,打不响
和讯· 2025-06-04 18:03
中美贸易摩擦与钢铁行业影响 - 美国政府将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升级并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 特朗普公开指责中国违反初步贸易协定 [1] - 美国宣布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关税从25%提高至50% 2025年6月4日生效 [1] - 中辉期货研究院认为美国钢铁关税上调对中国钢材出口影响有限 因中国对美直接出口仅89万吨且此前已加征50%关税 [1] 美国钢材进口与中国出口数据 - 2024年美国进口钢材2623万吨 主要来源为加拿大(595万吨) 巴西(408万吨) 墨西哥(319万吨) [2] - 中国对加拿大 巴西 墨西哥钢材出口量分别为68万吨 376万吨 117万吨 对美国直接出口仅89万吨 [2] - 2024年1-4月中国钢材出口3789万吨同比增8.2% 钢坯出口334万吨同比增292% 创历史新高 [2] 国内钢材需求与市场动态 - 5月钢材各品种需求量环比下降 预计6月热卷 冷镀 中板 建材采购量将分别下降8.4% 7.2% 5.0% 10.6% [2] - 5月下旬钢材表观消费下滑 直接出口高位回落 钢厂减产检修增多推动供需再平衡 [3] - 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42%升至2024年50% 首次接近建筑业用钢比重 [4] 钢铁行业中长期展望 - 下半年"金九银十"或带动钢铁需求温和复苏 房地产用钢降幅有望收窄 基建将形成支撑但依赖资金到位率 [4] - 机械 汽车 家电等领域在"两新"政策下呈现增长潜力 造船和电子设备产业推动高品质钢材需求 [4] - 制造业用钢需求结构分化将持续 高技术产业对高附加值钢材需求提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