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讯
icon
搜索文档
从国宴到Z世代,山西汾酒2024年财报勾勒高质量发展路径
和讯· 2025-04-30 18: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3亿元,同比增长7.72%,归母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显示超预期盈利韧性 [1] - 自2017年国企改革以来,通过产品优化、引入华润战略投资者、实施激励政策等措施,为全国化扩张储备战略势能 [1]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产品路线,各系列产品稳步增长 [2] - 青花系列品牌凭借品牌势能和清香型差异化优势,带动全国化及全球化推进 [1] - 竹叶青酒实施招商育商扶商工程,打造样板市场提升竞争力 [2] - 杏花村酒强化"诗酒第一品牌"定位,开展消费者培育活动 [2] 市场拓展 - 2024年省外销售收入占比达68.67%,销售151,480千升,同比增长13.81% [3] - 长三角、珠三角市场稳健增长,持续优化经销商机制和渠道精细化管理 [2] - 国际化营销坚持"差异化、试点化、场景化"策略,酒类创汇同比增长超50% [3] - 填补11个国家市场空白,组织700多场海外推广活动 [3] 年轻化与消费者 - 90后、00后消费者最爱的网红酒中,汾酒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名 [3] - 玻汾年销量2亿多瓶,其中1亿瓶被90后消费 [3] - 青花30复兴版在年轻白领群体复购率同比增长82% [3] - 线上渠道25-35岁消费者占比达47%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制定者之一,在中高档清香领域几无竞争对手 [2] -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大奖章,1949年成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 [2] - 清香型酒体天然贴近国际烈酒消费习惯,低刺激性更易突破海外口感壁垒 [3] - 25-35岁群体在清香型消费占比达43%,显著高于其他香型 [4] 未来发展方向 - 建设与传播汾酒"活态文化",挖掘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4] - 提升三大品牌影响力,坚持差异化运营,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5] - 打造全国一流白酒产业集群,提升全球市场文化影响力 [5]
A股城商行2024财报揭秘
和讯· 2025-04-30 18:39
行业资产质量 - 2024年末A股上市城商行整体资产质量提升 不良贷款率下降主要源于加大公司类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但个人贷款不良率明显增加 [2] - 东南沿海地区城商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 厦门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沿海城商行不良率绝大部分低于1% 而兰州银行、郑州银行等西部城商行不良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6% [3][5] -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11家不良贷款率下降 3家持平 3家上涨 上涨的为兰州银行、西安银行和长沙银行 [5] 公司类贷款不良情况 - 12家披露数据的城商行公司类贷款不良率全部下降 其中重庆银行与齐鲁银行降幅最大 达0.4个百分点以上 [8] - 郑州银行公司类贷款不良率最高达2.05% 但较2023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齐鲁银行从1.35%降至0.95% 降幅0.4个百分点 [7][8] - 公司类贷款不良率超过1%的城商行共4家 除郑州银行外还包括兰州银行(1.85%)、上海银行(1.37%)和贵阳银行(1.35%) [7] 个人贷款不良情况 - 14家城商行中12家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 仅南京银行(-0.21%)和郑州银行(-0.15%)下降 [9][10] - 贵阳银行、重庆银行、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超过2% 其中重庆银行从1.98%升至2.71% 增幅0.73个百分点 [9] - 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成本高 催收追偿效率低 零售类批量转让业务仅11个省份试点 导致城商行面临较大拨备计提压力 [10] 区域分化特征 - 沿海9家城商行资产质量显著优于西部5家 兰州银行(1.83%)、郑州银行(1.79%)等西部银行不良率高于北京银行(1.31%)、上海银行(1.18%)等沿海银行 [3][4] - 苏州银行(0.83%)、南京银行(0.83%)、杭州银行(0.76%)等长三角地区城商行不良率最低 成都银行以0.66%成为行业最低 [4][5]
黄金“不跪”
和讯· 2025-04-29 18:39
黄金市场行情 - 伦敦现货金近期围绕3300美元/盎司震荡,4月22日触及3500美元/盎司历史新高后回落至3400美元/盎司以下,当日收跌1.3% [2] - 2024年以来国际金价累计涨幅超过26%,表现优于全球大类资产 [2] - 国内千足金饰价格从年初600元/克上涨至当前千元/克水平 [2] 黄金供需分析 - 2022-2024年全球黄金总供给量4780-5000吨/年,其中矿山生产稳定在3600-3700吨/年 [3] - 中国2025年一季度黄金矿产61.772吨,同比增产1.581吨 [4] - 2024年全球珠宝用金2004吨,较2023年减少187吨,中国一季度金饰消费134.531吨,同比减少50吨 [4] 投资交易动态 - 2025年前三月上期所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5.54万吨(同比+91.17%),成交额30.52万亿元(同比+143.69%) [4] - 中国黄金ETF持有量138.21吨(截至2025年3月末),较年初增加23.47吨 [4] 价格驱动因素 - 全球央行连续三年每年增持千吨黄金,作为对冲美元信用风险的工具 [3] - 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美元信用风险,美联储鸽派态度强化降息预期 [4] - 矿山在高金价环境下出现惜售现象,供给端存在结构性收紧 [4]
甘肃凭什么后来居上
和讯· 2025-04-28 17:14
文 /高歌 之外,二季度宏观层面将要应对的另一个压力。 一季度开门红,基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成果,甘肃将重大项目作为短期内的增长引擎,为实现全年既定 目标需要进一步压实基础。甘肃省二季度计划聚焦"两重""两新"领域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抓住 二季度施工黄金期,加速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激发民间投资 活力等。 稳存量,抢增量。长期 而言 ,甘肃仍需要在产业焕新、消费回暖、培育增量等内生因素方面下足功 夫。同时抓住扩内需、稳外贸的政策机遇,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方面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01 "两重"项目挑大梁 去年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开始显效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反映至经济表 现,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总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势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码效果最为 明显。 一季度财政前置发力,结合社融数据来看,1-3月政府债净融资3.87 万亿,比2024年同期高出 2.51万亿元(其中有一些是要置换的),广义财政支持也呈现温和上升趋势。 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 比增长5.4%。除经济大省继 ...
44位80后掌控超7000亿,2025中国科创新锐力量榜单发布
和讯· 2025-04-27 17:22
2025科创新锐力量榜核心数据 - 榜单筛选44位45岁以下科创板上市公司青年领导者,按2025年一季度末市值排序 [2][5] - 平均年龄42岁,男性占比88.64%,研究生学历占70.45%,博士占25% [2] - 47.73%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40.91%)、工业制造(29.55%)、医疗保健(22.73%) [2] - 相比科创板整体,新锐领导者女性比例更高、高学历背景更突出、一线城市集中度更高、行业分布更集中 [2] 行业分布特征 - 信息技术领域占比最高达40.91%,涵盖半导体、硬件设备、软件服务等细分领域 [2][6][9][11][12] - 工业制造占比29.55%,包括电气设备、机械、激光加工控制系统等 [2][12][23] - 医疗保健占比22.73%,涉及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设备与服务等 [2][13][22] 典型企业案例 - 寒武纪:市值2600亿元,科创板排名第2,专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 [6] - 石头科技:市值449亿元,科创板排名第19,主营智能清洁机器人 [7][8] - 迈瑞医疗:市值375亿元,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战略布局 [9] - 柏楚电子:市值374亿元,激光加工控制系统领域技术领先 [9] - 佰维存储:市值308亿元,专注存储产品研发生产 [9] 领导者背景特征 - 70.45%具有研究生学历,25%为博士研究生 [2] - 88.64%为男性领导者,女性占比11.36% [2][9][12][22] - 47.73%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2] - 多数具有技术背景,约30%被标注为"核心技术人员" [6][9][11][12][13] 市值分布情况 - TOP10企业市值均超过179亿元,最高达2600亿元 [6][9][11] - 市值100-200亿元区间企业数量最多,共14家 [9][11][12] - 榜单尾部企业市值集中在20-50亿元区间 [16][22][23]
徽商银行:六年回A未果,内部现新裂痕
和讯· 2025-04-27 17:22
核心观点 - 徽商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信贷业务违规行为增多 监管罚款超2000万元 [2][3] - 不良贷款率降至1%以下但零售业务不良贷款金额增加 关注类贷款潜在不良风险上升 [4][5] - A股上市因公司治理问题 股权纠纷和职工超额持股等障碍延迟六年未果 [6][7][8][9] 资产规模与信贷业务 - 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20137.53亿元 同比增长11.49% 位列上市城商行第七位 [2]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10021.66亿元 同比增长14.64% 增速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 [3] - 净息差收窄至1.71% 同比下降17个基点 利息净收入减少1.29亿元至285.91亿元 [3] - 信贷业务违规导致42张罚单 处罚金额2161.63万元 含6张百万级罚单 最高单笔550万元 [3] 资产质量与不良贷款 - 不良贷款余额98.76亿元 同比减少11.46亿元 不良率降至1%以下 [4] - 关注类贷款增加43.56亿元 潜在不良风险4.4亿-8.7亿元 占关注类贷款10%-20% [4] -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44.99亿元 同比增加15.62亿元 处置成本高于公司贷款 [5] - 房地产不良贷款从25.41亿元降至3.98亿元 全年处置不良资产88.75亿元 含核销69.02亿元 [5] A股上市障碍 - 2019年启动A股上市辅导 因董事会监事会超期未换届 部分董事监事任期超3年 [7][8] - 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股权纠纷涉及14.71亿股(10.59%股权) 最高院仍在立案审查 [9] - 职工持股超50万股违反监管规定 当前上市辅导已完成二十一期但进展受阻 [9]
中联重科詹纯新:穿越周期靠什么
和讯· 2025-04-26 09:44
核心观点 - 中联重科通过"航空港模式"实现海外业务突破,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51%,首次超过国内收入 [3][6][7] - 公司业务结构从传统工程机械向多元化转型,新兴板块收入占比接近50%,与房地产相关业务降至13% [4] - 数字化管理体系和透明工厂模式支撑海外扩张,实现端对端全流程管控 [8][9] - 人形机器人成为新战略方向,已推出样机但尚未量产,未来可能再造一个中联重科 [10][11][12] - 公司成功穿越基建和房地产周期,2024年净利润40.09亿元,同比增长6.31% [4][14][15] 独特的出海模式 - 2020年定为出海元年,首创"航空港模式":本地"地面部队"+国内"飞行部队"的混合管理体系 [3][6] - 全球布局30余个一级航空港和390多个二三级网点,覆盖170+国家和地区 [7] - 海外本土员工超4400人,服务备件仓库210多个 [7]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51%,同比提升13.37%,预计2025年达60-70% [7] - 所有事业部一分为二,总经理每月至少一周在海外 [6] 业务转型 - 2024年营收454.78亿元,新兴板块(土方/矿山/高空作业/农业机械)占比近50% [4] - 传统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占比下降,房地产相关业务仅占13% [4] - 产品智能化转型,95%技术问题可在设计阶段解决,个性化需求3个月内完成验证 [9] 数字化管理 - 建立透明工厂体系,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人员、工期等全流程数据 [8] - 数字化打通研产供销服全链条,实现"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盯" [9] - 自创"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管理模式,避免代理制弊端 [7] 人形机器人布局 - 已推出轮式和双足人形机器人样机,具备基础服务功能 [10] - 技术路径:工业机器人→农业/特种消防机器人→康养机器人 [10] - 2025年计划推出多款轮式机器人并建立训练场 [10] - 未来可能再造一个中联重科,但当前未产生实质收入 [11][12] 周期穿越 - 经历2013年和2022年两次行业低谷,通过出海摆脱周期依赖 [7][13] - 2024年净利润40.09亿元(+6.31%),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增长18.39% [4] - 公司认为已走出周期性陷阱,与基建/地产关联度大幅降低 [15]
房地产纾困持续:只靠钱恐难解决问题
和讯· 2025-04-25 17:53
AMC角色演变与业务模式创新 - AMC从单纯地产项目"输血"角色发展为项目资产管理人和资源整合者[4] - 业务模式从类信贷延伸出代建代管、联合行业龙头操盘、SPV隔离+市场化带资代建等[4] - 典型案例:长城资产纾困武汉当代集团"当代南湖壹品"项目,提升新户型得房率至95%以上[5] 房地产纾困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2年11月央行和银保监会发文鼓励AMC参与房地产风险化解[6]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好房子"概念,要求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宅[6] - 房地产行业仍处低谷,纾困需平衡政策性、市场化和风险控制[7] AMC纾困路径演进 - 从类信贷单一业务发展为"AMC收购+代建代管"等综合施策模式[10] - "实质性重组+风险隔离+代管代建"成为新型纾困模式,典型案例:长城资产纾困泰禾"深圳院子"[11] - 共益债应用增加:长城资产广西分公司2024年10月为北海项目提供共益债资金[12] 项目运营与风险控制 - 纾困项目需把控城市等级、资产区位和群众认可度[9] - 通过SPV进行股权和资产隔离,实现风险防控[6] - 工程造价透明但需考虑城市区划周期成本,拆迁补偿等是大头支出[9] "好房子"建设实践 - 将烂尾楼改造为热销盘是关键,如"深圳院子"修改九年前过时规划[13] - "绿城桂湖云翠"项目得房率95%以上,洋房实现负公摊[14] - 长城资产累计投放超100亿元,带动1000亿元货值项目复工复产[14] 行业挑战与政策建议 - 部分项目土地滞纳金过高(如某项目25亿元出让金对应18亿元滞纳金)[15] - 新老政策衔接不畅影响调规,建议明确"好房子"技术规范过渡细节[16] - 需地方政府在土地用途、容积率、预售监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16]
渠道绞杀:洽洽瓜子崩盘,三只松鼠逆袭
和讯· 2025-04-25 17:53
洽洽食品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净利润8.49亿元同比增长5.82%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3.76%至15.7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67.88%至7724.78万元 [6] - 核心产品葵花子收入43.82亿元占比61.45%,坚果类收入19.24亿元占比26.97% [5] - 海外市场同比增长10.28%,高端瓜子"葵珍"取得突破 [6] - 股价4月24日收盘23.99元日跌7.37%,触及近三年最低水平 [3] 三只松鼠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6] - 扣非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大增214.3% [6] - 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营收21.88亿元同比增长81.73% [6] - 坚果产品营收53.66亿元占比超50%,烘焙类15.01亿元,综合类20.17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5.3%,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仅5.9% [7] - 坚果种子零食市场规模2889.5亿元 [7] - 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17.90亿元同比暴增262.94%,占总营收98.33% [8] - 量贩渠道成为行业拓展方向,万辰集团市值突破249亿元 [8] 渠道与供应链 - 洽洽食品拥有1380个经销商,线下渠道为主线上发展滞后 [8] - 三只松鼠线上渠道收入占比69.73%,线下占比30.27% [8] - 三只松鼠提升自产比例,建设华东零食产业园和七大零食工厂 [9] - 洽洽食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3%,三只松鼠营业成本增长47.50% [6][9]
关税战拉响美国衰退预警,特朗普频繁改口下的缓兵之计
和讯· 2025-04-24 17:48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杂志 ,作者成孟琦 黄慧玲 编辑|杨秀红 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因为"改口",而使全球资产出现风险偏好的转换,还带动中国资产上涨。 受特朗普对中国关税"松口"的影响,4月22日,避险情绪消退下,传统避险资产黄金、日元和瑞士 法郎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美国股市则出现回升,美股三大股指均上涨超2.5%。 4月23日,美股三大 股指数续升,纳指收涨2.5%,道指收涨1.1%,标普500指数收涨升1.7%。 现货黄金在回调后反弹,4月22日-23日,现货黄金连续走低,伦敦金现一度跌至3291美元/盎司, 4月23日下跌2.71%。不过,4月24日,金价开始反弹,截至上午11时,伦敦金现反弹至3350美 元/盎司左右,涨幅近2%。 财经杂志 .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 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 必读刊物。 机构认为,贸易紧张局势最糟糕阶段可能已过去,市场焦点将集中在中美谈判及中国自身政策上。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成孟琦 记者 黄慧玲 中国资产方面,4月23日,A股直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