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fans

搜索文档
岚图FREE+:还没上市就客流暴涨,华系SUV这么吃香吗?
车fans· 2025-07-04 11:00
最近新能源SUV的热度大部分都集中在小米YU7身上,但在此之外,不管是评论区还是私信也经常有小伙伴提 及其他几款车型,其中岚图FREE+的关注也很高。 岚图FREE+ 是 6月24日开启预售的,比小米YU7上市早两天,能在这个时间点前后发布产品的,要么是底气 足,要么就是弃疗了……反正横看竖看 FREE+肯定不是后者。 这车 正式上市日期是7月12日,问了下一线销售,最近有很多奔着这车到店的客户,也拉动了额外进店量 ,比 销售门店自己预计的要夸张很多,甚至刚开始都有点措手不及 。 岚图本身作为东风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已经打造出梦想家这个爆款MPV 。这个品牌有点反直觉,通常提 起 背靠大厂的子品牌 ,给人的印象都是偏 保守 、 产品节奏 慢, 但岚图貌似就没有这种"通病",甚至在产品 思路上很灵活,也知道现在消费者在乎什么,需要什么。 岚图FREE+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现在看来是个非常正确的决策。终端表现具体如何,我们还是直 接找了岚图的小伙伴来聊。 岚图FREE+的预售情况如何? 提供情报的销售所在门店在三线城市,每天看车的客户在 25组左右, 岚图FREE+开启预售后,门店客流量 直 接 翻了两 ...
小鹏MONA车主分享:看车试驾半年多,最后终于等到MAX版
车fans· 2025-07-04 11:00
今天参与分享的车主是老张,也是车fans的老伙伴,选购车型是:小鹏MONA M03 MAX,实际用车人是他媳妇。 车主:老张的媳妇 购车地区:河北廊坊 购车经销商:小鹏汽车廊坊安次销售服务中心 购车时间:5月28日锁单,6月4日提车 购买型号:小鹏MONA M03 600超长续航MAX 买车花了多少钱? 车型指导价13.98万,原计划做小鹏厂家金融,打算一年后还清,多花不到两千的利息,但后来因为孩子妈没社保,审批比较麻烦,改全款。 对比了非常多的竞品,并且几乎全部都试驾过,一方面是想买个不太大的车,市区开灵活方便,另一方面还能拍拍照片、写写试驾总结,给自己的号多出点内容。 从打算换车的那天起,就只考虑纯电,不打算买插混或者增程。孩子妈主要用车场景就是市区上下班代步,没有跑远路的需求,另外虽然小区不能装家充,但有公 用桩,周边充电设施也还行。 简单罗列一下我们对比过的竞品,没选择的不代表不好,只是可能不适合。 厂家置换补贴3000,拿呼和浩特省补14000,旧车卖了22000,算下来就是添了10万多点换了台车。 顺便纪念一下旧车: 2017年上牌,5万块的自动挡奥拓,2.2万成交,8年保值率44%。 油耗低、保 ...
专访特斯拉销售:小米YU7说要挑战Model Y,你有什么看法?
车fans· 2025-07-03 08:29
最近市场如何? 现在每天进店看Model Y和3的客户大概八二开,自然进店量工作日4-5组,周末翻倍吧。 这个客流量倒也不是受小米YU7影响了,而是我们店一直都差不多这样,最近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想买YU7的也早就来对比过Model Y了,想买Model Y的也基本早就来看过了,政策上也没变化,客户到店量也没啥波动。 特斯拉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线上下单的比例很高,很多都是已经试驾过几次的客户了,有合适的政策就直接下单,不太会再来试驾。 别人都是怎么买这车的? 大家好,我是特斯拉销售,这个专访太有意思了,最近也收到不少同行朋友的"慰问",刚好借此机会聊一聊。 不过想了想要说的也不多,那就干脆连Model Y最近的销售情况一并写写吧。 最近Model Y畅销的是白色后驱版,因为白色免费。新订单10台里面估计一半都是白色,现在提车周期是2-4周。 最难卖的是红色,一方面选配的价格贵,另一方面路上这个颜色的车也不多。 做一个五年分期的预算单: 263500车价,5年免息,首付79900,月供3060。首付+保险+上牌费直接上路了,没有其他额外费用。 | SHITTELE Model Y 后轮驱动版 | | | ...
对手有话说:小米YU7上市爆单,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车fans· 2025-07-02 08:30
小米YU7的竞品横评来了,这次我们邀请了鸿蒙、蔚来、理想、极氪、小鹏五个品牌的销售来参与话题。 在收集话题的时候,我们会建议竞品销售们"real"一些。(狗头保命) 至于特斯拉,因为小米不是直接宣战嘛,所以单搞一篇专访,既聊一下现在model Y的销售情况,也回应一下被挑战的感受,文章很快也会和大家见面。 鸿蒙智行 小米YU7 标准版25.35万起售,和鸿蒙智行的问界M5与智界R7是直接竞争关系,尤其是智界R7,定位中大型纯电运动型SUV,问界M5的客户人群画像也与小米 YU7有较高的重合度。 毫无疑问小米YU7的车型破圈了,不管是否产生车型对比,客户都会提到小米YU7以及小米品牌。客户会觉得小米卖爆了,小米营销做的很强,车型外观很帅,创 始人自带流量光环,但是普遍也有担心小米产能的。像M8和M9的一些客户也会提到小米YU7,觉得外观造型有点浮夸,另外也会担心小米的安全(来源于之前网 络上总刷到的信息)。 智界R7对比小米YU7,优势是安全性更高,不管是主动安全还是被动安全,以及动力电池安全性,都是比YU7要更好的。尤其是智能驾驶辅助,华为ADS3.3版本的 智界R7目前可以说国内妥妥第一。另外就是车内空间大 ...
问界M9:只要预算不是问题,同级就很难有对手
车fans· 2025-07-01 08:29
市场表现 - 四线城市商超门店目前处于传统淡季,日均进店量15-20组,其中问界M9关注度占比40% [2] - 相比端午假期前25-30组的进店量有所下滑,主要受高考/中考季家长陪考(目标客群重合)和极端天气影响 [2] 产品结构 - 六座增程Ultra版占销量70%,等车周期6-8周,纯电版因续航焦虑(全尺寸SUV电耗高)和实用性不足(标配52度电池的增程版纯电续航已达250km)销售较弱 [3] - 六座布局更受欢迎源于:全尺寸SUV空间优势(第三排可纯平放倒)、商务场景需求(客户60%为私营企业主/高管)超过行李装载需求 [3] 价格体系 - 六座增程Ultra版官方指导价53.98万,热门选配组合(鎏金黑外观+杏/棕内饰+21寸轮毂+高阶驾驶辅助)增加2.8万成本 [5] - 按揭方案显示:首付16.285万(含选配),贷款43.184万,60期月供8273元,总利息6.456万 [6] - 限时权益含2万智能驾驶抵扣券(原价3万)、6000元交车礼包及2000元卫星通信套餐,6月30日截止 [8] 竞争格局 - 核心竞品结构:宝马X5和问界M8各占对比客户30%,理想L9占20%,奔驰GLS/GLE各10% [11] - 战败案例显示:预算不足转向理想L9(等车周期更短),品牌忠诚度导致选择宝马X5(对智能驾驶效率存疑) [12] - 战胜案例:蔚来ES8潜在客户因产品力(座椅/音响品质、系统流畅度、NVH表现)和增程技术优势转化 [14][16] 客户画像 - 典型客群为私营企业主(40%)、民企高管(30%)、律师等精英阶层,兼具商务接待与家庭用车需求 [9] - 购车决策受圈层文化显著影响,存在"跟随性消费"特征(见奔驰GLE车主因同行换车而转化案例) [9] 现存问题 - 交付周期长引发客户抱怨(6-8周等待期),部分客户强烈要求现车供应 [17] - 设计风格反馈:部分客户认为外观内饰科技感不足,期待更多款型选择 [17]
小米YU7 72小时新车上市一线快报
车fans· 2025-06-30 08:29
订单情况 - 均店新增锁单量达800~900台 锁单率维持在75~80%的高水平 进店量占比高达90% [1] - 上市效果远超门店预期 普遍超额完成厂家任务 人口密集区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1] - 3月预热后展车6月到店 大量配置展车和试驾车使客户能一次性看全实车 门店反馈效果极佳 多数客户上市前已看过实车 下定决策坚决 周末试驾确认迎来进店量高峰 [1] 客户画像 - 目标客户年龄集中在22~35岁 男性占比55% 增换购比例达60~70% 小米SU7转单占比仅5~7% [2] - 客户年龄比小米SU7稍大 以95后及年轻家庭为主 因价格差距小米SU7转单率明显低于预期 [2] - 外观内饰对女性吸引力强 一二线城市女性主动购车及现场决策比例更高 [2] 配置选择 - 标准版(YU7 253500元)占比55% PRO版(279900元)占比25% MAX版(329900元)占比20% [3] - 主销颜色为钛金属外观 松石灰/鸢尾紫内饰 主要选装项为25扬声器豪华音响(6000元)和20英寸长续航旋涡轮毂(6000元) [3] - 家庭客户偏好标准版+常规颜色 倾向选装轮毂和音响 MAX版客户预算高 选装率近100% 女性偏爱流金粉/丹霞紫等特殊色 [4][5] 产品竞争力 - 客户核心关注点为外观内饰设计、续航表现 天际屏科技感获认可 试驾后底盘调教超预期 防晕车模式对家庭客户体验显著 [4] - 松石灰/鸢尾紫内饰与钛银外观搭配度受家庭客户青睐 [4] 竞品对比 - 仅10%客户会进行竞品对比 其中特斯拉Model Y占10% 其他品牌占10% [6] - 一二线城市基本无实质竞品对比 看车时虽提及特斯拉/蔚来但未形成实际竞争 [7] - 三四线城市极小比例对比特斯拉Model Y/极氪/问界等主销车型 实际战败率接近零 [8]
小米YU7门店情报:日均2000客流展车被薅秃,订车失败急哭女客户
车fans· 2025-06-30 08:29
门店客流与销售情况 - 绿色展车到店后日均客流从1000+飙升至2000+ 周末展厅人流量过大导致车漆被刮花 [2] - 店内陈列10台全配置全颜色YU7家族车型 试驾资源充足 [2] - 上市当晚营业至凌晨3点 日均客流超2000人 周末数据无法统计 试驾车持续处于充电状态 [5] - 后台系统因订单激增频繁崩溃 客户因无法下单情绪激动 [9] 产品定价与配置 - YU7标准版/Pro版/Max版售价分别为25.35万/27.99万/32.99万 [3] - 首发福利包括零重力座椅/电动前备箱/Nappa真皮 Max版额外赠送碳纤套件 [4] - 80%客户选装轮毂 50%客户加装6000元音响 女客户80%选择粉色或紫色外观 [4] 客户画像与竞品对比 - 70%原SU7 Pro用户转单YU7 部分门店转单率差异显著 [4] - 70%客户认为价格符合预期 10%客户不考虑定价直接下单 [9] - 主要竞品为Model Y/鸿蒙R7/极氪7X Model Y潜客转化率最高 蔚来客户存在流失案例 [9] - 3分钟大定数据达200000台 创行业记录 [21] 产品优势与用户反馈 - 提供9种外观颜色+4种内饰颜色 轮毂选项丰富引发选择困难 [11] - 车机扩展性强 自带社交属性 用户满意度高 [13] - 客户高频询问提车时间 静态体验聚焦前备箱/车机/冰箱等功能 [7] - 典型客户评价包括"颜值惊艳"但"空间不足" 三天内流失3个理想L7客户 [13][15] 销售团队状态 - 销售团队超负荷工作 女性员工承担高强度任务 [5] - 销售人员自发产生购买意愿 但面临订车难/交付周期长的问题 [21] - 客户投诉集中在系统稳定性 催促提车是最高频诉求 [15][21] 市场策略建议 - 首发福利具有时效性 建议潜在客户立即下单以锁定权益 [19] - 需优先解决系统承载能力不足问题 优化订单处理流程 [5][9] - 空间设计成为家庭用户主要顾虑点 需针对性改进或推出衍生车型 [13]
专访小米销售:YU7上市后,你们经历了什么情景,有什么感受?
车fans· 2025-06-27 11:00
小米YU7上市表现 - YU7上市3分钟订单突破20万 1小时达28 9万创中国汽车市场记录 [1][3] - 门店现场下单客户超50人 70%客户认为27 99万中配Pro版定价"非常划得来" [3][10] - 客户价格预期普遍在25-25 99万区间 实际定价导致部分标配客户升级中配或顶配 [10] 产品定位与市场反馈 - YU7定位中型SUV 主打运动外观 丰富选装及内饰设计 品牌力与创始人魅力成为核心卖点 [8] - 安全性投入不遗余力 NVH性能显著提升 相比SU7更侧重家庭出行舒适性 [14]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辅助驾驶系统升级至1000万clips版本 复杂路况处理能力增强 [7][16] 竞品影响与行业格局 - 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发布会公开宣战导致特斯拉销售团队承压 [7][16] - 预计Model Y订单将短期下滑 但后续可能通过保险补贴 五年免息等组合策略回升 [16] - 极氪001 7X和智界R7等同价位自主新能源SUV受冲击更大 [7][16] 产能与交付情况 - 首批车主预计8月交付 工厂扩产仍难满足订单增长 部分客户或错过年度补贴 [7][16] - SU7开放限时转配至YU7 缓解了产品线内部竞争 交付进度提速 [5][12] - 去年SU7交付延迟问题可能在YU7上重演 产能成为制约销量的关键因素 [16] 团队与渠道动态 - 小米汽车中层员工70%来自特斯拉 销售团队工作至凌晨应对订单高峰 [1][7] - 南方与北方地区销售均反映客户转化率极高 离店后电话下单现象普遍 [3][12]
零跑C16:二胎家庭看车挪不动步,新款断货老款也卖光了
车fans· 2025-06-26 08:29
销量表现 - 四线城市单店日均客流5批 其中40%客户专程咨询C16 [2] - 当月累计签单30台 C16占比36.7%(11台含5台老款+6台新款) [2] - 经销商采用订单制库存管理 新款仅保留试驾展车 无压货压力 [2] 用户画像 - 核心客群为35岁二胎家庭 增购/置换占比超80% 职业以个体商户/体制内领导/民企高管为主 [3] - 典型案例:高新技术企业创始人放弃宝马X6选择老款顶配 因"车是代步工具"理念 [3] - 决策关键因素:6座布局+后排娱乐系统(如动画片播放功能)直接促成家庭用户下单 [5] 竞品对比 - 主要对标东风奕派008 70-80%客户会横向对比 [5] - 性价比优势显著:同价位6座新能源SUV选择有限 舒适性配置突出 [5] - 流失案例:50+岁客户因华为ADS智驾转投贵4万的深蓝S07 [7] 产品配置 - 畅销款:纯电630激光雷达版(占新款销量66.7%) 银色/白色最受欢迎 [13] - 滞销款:纯电630激光雷达智尊版 因5座设计背离6座需求 [13] - 新款升级点:顶配增压缩机冰箱 车身长度维持5米内 [15] 价格政策 - 新款指导价较老款降1万 无现金优惠 [9] - 贷款优惠:最高5000元贴息 8.3万可享2年免息(需主动申请) [11] - 老款清库政策:综合优惠1.8-1.9万(现金+置换补贴+门店让利) [18] 售后成本 - 纯电车型年保300-400元 增程版500-600元 周期1年/1万公里 [17]
那些停工的品牌,销售和车主过得怎么样?4位从业者聊聊真实情况
车fans· 2025-06-24 08:29
哪吒汽车 - 公司曾经历短暂销量高峰,单店月销达几十台,但随后迅速下滑[3] - 门店生命周期极短,从开业到关闭仅半年多时间,员工陆续离职转投其他品牌[3][4] - 门店关闭导致车主售后无门,部分员工购买的自有车型也面临维护困境[4] - 离职过程未出现工资拖欠情况,但展厅突然关闭造成车主服务断层[4] 合创汽车 - 母公司广汽在2024年会议后决定放弃品牌,原直营体系解散[8][9] - 公司尝试通过新成立"氖威"实体延续运营,但仅维持4个月[8][9] - 停摆前出现管理松懈迹象,停止常规会议和销售督导[9] - 存在多项财务问题:拖欠员工工资/补偿金、未报销垫付款项、部分订单无法交付[10] - 售后服务体系由广汽埃安接管,但具体交接情况不明[10] 高合汽车 - 停摆前出现明显财务危机:拖延报销款项、拖欠各地门店租金[16] - 售后体系采取收缩策略,每个网点保留3名基础人员维持基本服务[16] - 部分员工被欠薪达5个月,金额约10万元[16] - 停摆前月销量仅1-2000台,市场声量微弱[16] - 采用非传统方式维持运营,如通过售卖牛排获取现金流[9] 极越汽车 - 停工前主要征兆为厂家停止车辆供应[13] - 售后服务体系由集团接管,定金退款工作仍在进行中[13] - 裁员过程规范,赔偿全部到位,无劳动纠纷[13] 行业特征 - 新势力品牌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运营不稳定的特点[1] - 品牌停摆对员工和车主造成双重冲击:员工面临失业,车主失去售后服务[1][4] - 月销量低于2000台的品牌难以维持正常运营[16] - 成熟车企集团旗下品牌(如东风)资金链相对稳定,月销可达1万台左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