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fans
icon
搜索文档
那些停工的品牌,销售和车主过得怎么样?4位从业者聊聊真实情况
车fans· 2025-06-24 08:29
哪吒汽车 - 公司曾经历短暂销量高峰,单店月销达几十台,但随后迅速下滑[3] - 门店生命周期极短,从开业到关闭仅半年多时间,员工陆续离职转投其他品牌[3][4] - 门店关闭导致车主售后无门,部分员工购买的自有车型也面临维护困境[4] - 离职过程未出现工资拖欠情况,但展厅突然关闭造成车主服务断层[4] 合创汽车 - 母公司广汽在2024年会议后决定放弃品牌,原直营体系解散[8][9] - 公司尝试通过新成立"氖威"实体延续运营,但仅维持4个月[8][9] - 停摆前出现管理松懈迹象,停止常规会议和销售督导[9] - 存在多项财务问题:拖欠员工工资/补偿金、未报销垫付款项、部分订单无法交付[10] - 售后服务体系由广汽埃安接管,但具体交接情况不明[10] 高合汽车 - 停摆前出现明显财务危机:拖延报销款项、拖欠各地门店租金[16] - 售后体系采取收缩策略,每个网点保留3名基础人员维持基本服务[16] - 部分员工被欠薪达5个月,金额约10万元[16] - 停摆前月销量仅1-2000台,市场声量微弱[16] - 采用非传统方式维持运营,如通过售卖牛排获取现金流[9] 极越汽车 - 停工前主要征兆为厂家停止车辆供应[13] - 售后服务体系由集团接管,定金退款工作仍在进行中[13] - 裁员过程规范,赔偿全部到位,无劳动纠纷[13] 行业特征 - 新势力品牌普遍存在生命周期短、运营不稳定的特点[1] - 品牌停摆对员工和车主造成双重冲击:员工面临失业,车主失去售后服务[1][4] - 月销量低于2000台的品牌难以维持正常运营[16] - 成熟车企集团旗下品牌(如东风)资金链相对稳定,月销可达1万台左右[16]
一些内容上的调整和思考,跟大家交代下
车fans· 2025-06-19 11:25
内容创作调整 - 车fans每日车型文章已持续更新七年左右 期间仅不定期休更进行内容沉淀和备稿 [1] - 行业变化和用户关注点变化导致近几个月公众号流量明显下滑 部分车型内容索然无味或质量不足被用户反馈 [1] - 公司将进行两项核心调整:1)公众号改为不定期更新模式 淘汰低关注度车型内容 2)拓展内容形式 聚焦热点+实用+专业领域结合的内容 例如"假车险"科普案例 [1] 用户内容偏好调研 - 公司公开征集用户偏好内容形式 包括新车资讯/行情变化/竞品对比/购车问题/政策解读/防骗知识等方向 [2] 用户关系维护 - 公司特别强调对长期支持用户的感谢 [3]
皓影:贷款让70000好像还没到底,靠着看CRV走错店的客户截胡几张订单
车fans· 2025-06-17 08:29
销量情况 - 当地两家同品牌店上月总销量50+台 其中皓影占比36%达18台 销售顾问个人贡献3台 [2] - 现车库存10台 全部为星空蓝1.5T豪华版单一配置 其他配置及颜色库存极少 [2] - 每日进店客户5-6组 周末10组 客户中30%为皓影潜在买家 [2] 客户画像 - 目标用户以40岁以上男性为主 职业集中于工薪阶层和小企业主 核心需求为家庭代步及接送孩子 [3] - 购车决策关键因素包括后排空间舒适性 底盘高度 以及外观设计认可度 [3][5] - 典型客户案例显示 部分用户因导航错误接触产品 最终因便利性及促销氛围促成交易 [3][8] 竞品对比 - 主要竞品为本田CR-V(40%对比率)和大众途观L/探岳(合计40%对比率) [5] - 战败案例显示 CR-V凭借品牌认知度优势及价格竞争力分流客户 部分用户因亲友推荐改变决策 [8] - 存在客户误将皓影与CR-V混淆的情况 其中50%可通过销售挽留 [5] 产品配置偏好 - 星空蓝豪华版占据销量90% 低配精英版(无倒车雷达/织物座椅)和高配尊贵版(溢价14000元)各占5% [10] - 混动版因定价较燃油版高20000元(含优惠差异) 7座版因第三排实用性差 两者销量占比极低 [10] 促销金融政策 - 当前优惠达70000元 较此前65000元优惠幅度提升7.7% [4] - 90%客户选择5年分期2年提前还款方案 需注意银行政策变化导致的服务条款差异 [12][15] 产品使用反馈 - 主要客户投诉集中在行驶噪音问题 部分经销商通过调高试驾车音乐音量缓解负面体验 [14] - 基础保养周期6个月/5000公里 单次费用约500元 [14]
“假车险”到底是什么?普通人能不能买到实惠的车险?
车fans· 2025-06-16 08:29
假车险的定义与起源 - 假车险通常指"机动车辆安全统筹",起源于2012年,最初由运输公司为挂靠车辆提供风险均摊服务,费用低于正规保险[3] - 小型运输公司抗风险能力差,可能因大额事故赔偿跑路,导致货车车主逐渐失去信任[4] - 近年转向家用车市场拓展业务,通过低价和名称擦边球误导消费者[5][7] 假车险的运营模式 - 主攻续保市场,避开新车首年保险(因新车多在门店投保)[6] - 仅销售商业险或搭配真实交强险,利用电话推销报价仅为正规保费的40%(如5000元正规保费对应2000元假车险报价)[7] - 通过仿冒保险公司名称/LOGO(如自称"人保"、"平安")及虚构合作关系增强可信度[7][9] - 报价单规避"保险"字样,改用"服务/保障"等表述(如"机动车损失保障"代替"机动车损失保险")[12][13] 假车险的支付与理赔特征 - 支付流程简化:无需实名认证或条款阅读,支持二维码/微信转账等快捷方式[14] - 分拆收款:交强险与商业险分两笔支付(正规保险为一次性支付)[14] - 小额理赔指定低成本维修厂(使用副厂件/二手件),大额理赔常拖延或拒赔[16] - 对方全责时建议通过自身保险公司申请代为追偿[16] 消费者应对策略 - 维权途径:报警处理(非银保监会),需按经济纠纷向统筹公司注册地警方报案[17] - 退费机制:运营中的公司可能扣除30-40%业务员提成后退还剩余费用(如2000元保费中700元为提成)[17] - 诉讼局限性:即便胜诉,对方可能已转移资产导致执行困难[18] 正规车险购买建议 - 新车首年保险:4S店投保为主,部分车主采用"退保重购"策略但面临流程限制[20] - 续保比价:通过4S店续保优惠、保险代理点询价、电商平台比价等方式获取最优报价[20] - 价格影响因素:包括返点、大数据定价(无出险记录也可能涨价)、地区差异及系统系数调整(0.8-1.3倍浮动)[22] - 核心鉴别方法:查验保单是否含"保险"字样,确认平台/主体资质,避免陌生推销[23]
小米YU7起售价会是多少?让竞品销售猜一猜
车fans· 2025-06-13 08:29
定价预测 - YU7预计起售价23.99万 基于当前纯电市场竞争激烈 小米需通过定价扩大市场份额[3] - 特斯拉预测YU7定价比Model Y低2万 约25万 参考SU7与Model 3的定价策略[6] - 理想预计定价23万左右 延续价格战策略 通过低价高配吸引消费者[10] - 蔚来预测起售价24.88万 因800V平台和激光雷达配置导致成本上升[12] - 鸿蒙智行经销商认为定价区间23-28万 符合新势力跨界SUV主流价位[14] 核心竞争力 - 品牌号召力与雷军个人营销能力是首要优势 能创造产品溢价和情绪价值[3][6][14] - 产品定位为五米长运动SUV 空间优于SU7 外观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3][12] - 配置方面搭载800V平台和激光雷达 技术参数领先同级[12] - 市场热度持续高位 预热期长且自带流量 形成虹吸效应[3][4][12] 竞品分析 - 鸿蒙智行体系中 智界R7在智能驾驶和空间占优 但品牌和外观落后[3] - 问界M5优势在于智能驾驶辅助和价格 但空间和产品力弱于YU7[3] - 特斯拉Model Y三电系统成熟且保有量大 但缺乏营销热度[6][8] - 蔚来6系车型依靠换电补能和设计 但能耗和市场声量不及小米[12] - 理想车型用户群体差异明显 主打家庭场景而非年轻个人用户[10] 销量预测 - 鸿蒙智行预计月销2万台 初期会撑大25-30万纯电SUV市场[4] - 特斯拉预测月销2-3万台 部分SU7客户可能转移[8] - 理想预估月销3万台 主要抢夺Model Y市场份额[10] - 蔚来预测月销超2.5万台 依靠造型和品牌热度[12] - 经销商认为首销爆发后 平销期维持2-3万/月[14] 市场影响 - YU7上市将压缩SU7销量 形成内部产品替代[4][8] - 同级纯电SUV市场容量可能被撑大 产生虹吸效应[3][4] - 智界R7和Model Y将承受最大竞争压力[3][6][10] - 问界M5因用户群体差异受影响较小[14]
宋PLUS DMI:客户对比宋L没相中,喜提宋PLUS不是我卖的
车fans· 2025-06-11 08:29
销量表现 - 宋PLUS DMI在本地三线城市占比亚迪总销量的16%(130台中的21台)[2] - 112KM尊荣款(非智驾版)为最畅销配置,占现车库存50%(10台中的5台),灰色为主销颜色[2] - 160KM旗舰型滞销,优惠超2万仍月均销量不足2台,指导价16.58万[12] 客户画像 - 目标客群以家庭用户为主,职业分布无显著特征[3] - 价格敏感型客户占比高,降价促销对成交驱动明显(客户因"背刺好几万"案例快速下定)[7] - 年轻消费者偏好竞品外观设计(案例:客户因星舰7外观放弃宋PLUS)[10] 市场竞争 - 主要竞品为宋L DMI(对比率60%)、银河星舰7/L7等国产新能源[10] - 吉利采取贴身竞争策略,星舰7对宋PLUS形成直接冲击(海鸥/宋PLUS销量被星愿/星舰7压制)[10] - 渠道内卷加剧:同城海洋网门店间存在客户抢夺现象(案例:客户跨店提车)[5] 价格策略 - 非智驾版优惠2.5万,智驾版优惠2万,两月内多次降价[9] - 置换补贴最高1万(本品),可叠加政府补贴[20] - 金融方案采用银行高息高返模式,支持两年后一次性结清[14] 产品反馈 - 油耗表现与预期存在差距,轮胎噪音被多次提及[18] - 保养成本400-500元/次,首保周期5000混动里程或半年[19] - 产品力被部分客户认为"中庸",但价格优势仍为核心竞争力[7][18] 渠道管理 - 海洋网与王朝网存在内部竞争,销量落后将面临处罚[10] - 现车库存压力显著,大区对宋PLUS销量高度关注[10] - 销售人员流动性大,存在竞品间跳槽现象(案例:销售转投吉利)[10]
汽车行业内卷有多严重?一线销售聊聊真实情况
车fans· 2025-06-10 08:29
行业现状 - 2025重庆汽车论坛聚焦"反内卷"议题 价格战和无序竞争受关注 [1] - 一线城市汽车销售人员收入普遍下降 降幅最高达40% 新能源从业人员转行现象增多 [3] - 行业整体成交价格同比下降1万元 但优惠力度保持稳定 [3] 长城汽车 - 魏牌蓝山将1万元选装屏幕改为标配 产品质量稳定无减配 故障投诉较少 [4] - 魏牌高山MPV订单火爆 等车周期3周 无库存压力 [4] - 销售提成改为阶梯式 多数销售无法达到最高阶梯 工作压力导致团队氛围压抑 [4] - 客户购车专业性提升 销售需精通竞品参数 电池品牌等细节成为客户关注重点 [4] 比亚迪 - 海洋网车型多次降价 宋plus非智驾版降3万 海豹06降2万 海豹07降3万 [5] - 库存压力大 积压200多台海鸥及旧款车型 销售政策调整滞后 [5] - 竞品对标激烈 每周与王朝网/吉利银河进行政策对比 输方需述职 [5] - 销售人员工资大幅下降 加班时间增加 需频繁更新智驾和服务话术 [6] 吉利汽车 - 促销政策效果有限 如29900元帝豪/59800元银河L6引发客户不满 [8] - 竞品对标比亚迪 消费者对其品牌效应认可度下降 沃尔沃技术成为宣传重点 [8] - 新款帝豪减配明显 包括固定后排头枕等 但故障率未增加 [8] - 库存健康 但销售人员收入下降 考核加重 自愿加班现象普遍 [9] 奇瑞汽车 - 瑞虎8/艾瑞泽8系列销量同比下降30% 价格下调2000-4000元 [11] - 品控问题突出 如瑞虎5X高能版盖板暴晒后易卡住 [12] - 销售人员收入下降33% 加班至晚上9点成为常态 考核压力大 [13] 零跑汽车 - 24款C系列车型最高降价2万元 26款将升级800V平台和电池续航 [15] - 采用订单式生产 库存系数控制在0.5-1 无压库现象 [15] - 销售人员收入结构为店端绩效+厂家奖励 工作强度适中 [15]
三个故事,告诉你买奔驰GLC的都是哪些人
车fans· 2025-06-09 08:29
销售情况 - 5月份累计交车112台,其中GLC销量32台,占比28.6% [2] - 日均客流量25组,GLC潜在客户占比25%-30% [2] - 现车库存16台,主力配置为300 L动感型5座(6台,5黑1白) [2] 客户画像 - 核心客群为28-45岁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创业者,公务员占比提升 [3] - 购车决策体现家庭经济实力与情感需求,典型案例为创业夫妻为结婚纪念日购车 [3][5][6] - 客户普遍对品牌有深度认同,新能源置换客户反馈GLC底盘/做工/驾驶体验显著优于竞品 [9][11] 竞品对比 - 燃油车竞品集中于奥迪Q5L/宝马X3,预算充足客户多选择GLC [7] - 新能源竞品涉及理想/问界等品牌,但客户仍保留对奔驰的品牌信赖 [7][9] - 二手车市场GLC保值率领先,新能源车残值普遍"打骨折" [11] 销售服务 - 非促销类活动注重体验(如包粽子/插花),物料品质严格把控 [12] - 交付流程高效:支持临牌打印/验车上牌一站式服务,优于部分新势力 [14] - 售后采用专人跟进机制,事故车辆处理满意度促成复购 [14][15] 促销政策 - 2024年国补/省补/区补叠加,GLC专属重购补贴8000元+报废补贴1万元(可叠加国补) [16] - 续保优惠包含保养/京东卡,店内保险报价长期保持竞争力 [16]
昂科威Plus:年轻人买车对比吉利星越,电话谈价同行神助攻
车fans· 2025-06-09 08:29
销量表现 - 昂科威Plus是别克中型SUV的销量担当,上个月单店销售19台中有12台为该车型,占比63% [2] - 最畅销配置为28T白金版黑色,占该车型销量的80%,四驱版和艾维亚版本销量较低 [2] - 目前日均进店量8人,较去年同期下降50%,其中50%客户专程来看昂科威Plus [2] 客户画像 - 主要客群为在外务工人群,其中纺织厂工人占比达50% [4] - 典型客户月收入约15K,购车决策受亲友影响显著,案例显示亲友拥有别克车辆达7-8人 [6] - 年轻消费者存在品牌认知差异,部分认为别克"老气",更倾向选择吉利等新锐品牌 [10] 竞品对比 - 官方竞品定位为大众探岳、途观L,实际客户对比中红旗HS5和吉利星越占比达50% [8] - 流失客户主要被吉利星越吸引,原因包括价格优势(预算15万内)、年轻化设计和社交圈层影响 [10] - 在终端竞争中,销售服务质量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案例显示因竞品销售态度导致订单转化 [12] 购车偏好 - 金融方案显示:贷款购车占比高,典型60期方案贷款额10万元,总利息15,000元 [19] - 现车库存全部为黑色,颜色选择单一成为客户主要抱怨点 [21] - 当前促销政策为交1000抵3000,被描述为半年来最佳优惠 [16] 消费心理 - 家庭决策中子女偏好权重提升,案例显示母亲最终妥协于小儿子的车型选择 [14] - 情感营销有效,销售通过"将来儿媳妇会喜欢"等话术促成四驱版升级 [14] - 客户存在明显价格观望行为,典型客户持续询价长达一年才下单 [6] 售后服务 - 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半年,单次基础保养费用约500元 [21] - 当前购车可叠加国补/省补政策,具体额度需咨询当地门店 [22]
ID4 CROZZ:买车客户的都是中年人,跑去看元PLUS难回来
车fans· 2025-06-05 08:29
销量表现 - 单店月销量86台车中ID4仅占2台 销售个人贡献50%销量 [2] - 主销配置为纯享版 现车库存2台 颜色以星黛蓝为主(占比50%) 白色和星河灰为辅 [2][11] - 销售提成结构:全款300元 分期600元 [2] 用户画像 - 核心客群为中年人(占比显著高于年轻人) 职业集中于政府职工/私企业主/传统产业从业者 [3] - 典型用户特征: - 王先生:退休人士 子女资助购车 原燃油车用户 接受子女建议转投合资新能源 [5] - 陈先生:高频用车(年里程4万公里+) 受配偶使用体验影响选择ID4 看重宁德时代电池背书 [7] 市场竞争 - 主要竞品为上汽大众ID4和比亚迪元PLUS 对比率达50% [8] - 流失客户案例:黄先生因朋友质疑配置(鼓刹/智能化不足)转购比亚迪 [8][10] 产品配置 - 全系仅销售纯享版 指导价13.99万元 实际优惠后12.76万元 [11][12] - 配置短板:缺失电尾门/后视镜折叠 车机冬季易黑屏 后视镜调节设计不佳 [18] - 续航表现:冬季实际续航衰减达50% [18] 金融政策 - 主推5年期分期方案 年利率5% 总利息成本27,980元 [11][12] - 金融优惠:利息返点11% 允许2年后提前还款免剩余利息 [11] 售后维护 - 保养成本约500元/次 周期1万公里或1年 主要项目为电路检查+滤芯更换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