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精算师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17位董事长、14位总经理履新,太平、友邦等将帅齐换
13个精算师· 2025-07-24 18:33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高管变动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共27家保险机构发生高管变动 涉及17位董事长和14位总经理 [1][4] - 太平集团、友邦人寿、中再集团等4家险企出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将帅齐换"现象 [1][5] - 变动原因包括到龄退休、跨界履新、股东派遣等 头部至中小险企均在进行人事重构 [4] 重点险企高管调整详情 太平集团 - 集团层面:尹兆君任董事长 李可东升任总经理 领导班子调整为"一正三副" [7][10] - 寿险板块:原拟任总经理赵峰调任海南省副省长 由王旭泽出任临时负责人 [9][12] 友邦人寿 - 张晓宇由总经理升任董事长 平安老将余宏出任总经理兼CEO [13][18] - 杜嘉祺将于2025年9月接任独立非执行主席 曾推动友邦新业务价值增长27% [17] - 分支机构已扩展至14个省级区域 2024年新增4家省分公司 [19] 中再集团 - 中再寿险:80后精算师李奇升任总经理 田美攀由总经理转任董事长 [20][22] - 管理层精算背景突出 田美攀具有北美及中国精算师双资格 [22] 东吴财险 - 由苏州国资主导成立 苏州国发集团持股33%为第一大股东 [24] - 高管由股东派遣:宋继峰任董事长 夏卫新任总经理 [25] 头部险企关键岗位调整 中国人寿 - 人保副总裁李祝用调任国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及国寿财险董事长 [28][31] - 近一年引入两位人保系高管 黄本尧2024年5月已加盟 [28] 中国平安 - 集团层面:付欣任首席财务官 张智淳转任总经理助理兼审计责任人 [33][37] - 寿险板块:史伟玉升任平安人寿总经理 系第二位女性掌舵者 [33] - 管理团队呈现年轻化(平均年龄47岁)、专业化(精算背景占比60%)特征 [33] 中国太保 - 集团层面:苏罡任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 张卫东任审计责任人 [39][40] - 产险板块:俞斌接替顾越出任董事长 与总经理陈辉组成新班子 [40][41] 中小险企人事重组动态 - 中信保诚:华泰系李存强出任董事长 接替原董事长职位 [44] - 瑞众人寿:国寿副总裁赵国栋空降董事长 [44] - 信泰人寿:新股东背景下涉及16人次调整 9位高管卸任部门管理职务 [44][45]
近16年寿险公司增资与分红盘点:有11家公司分红金额超过股东投入,有62家公司股东累计投入金额高达3423亿元,但从未分过红!
13个精算师· 2025-07-23 08:33
寿险行业分红与增资概况 - 2009-2024年寿险行业累计向股东分红8506亿元,累积分红次数180次,其中2024年分红855亿元 [7][13] - 同期行业新增股东投入5877亿元(366次),2024年新增267亿元 [8][9][13] - 行业累计净利润19899亿元,2024年达3201亿元创历史新高 [10][11][13] - 行业净资产从2009年初3000亿元增长至2024年,新增投入与利润转化效率显著 [13] 寿险公司经营分化现象 - 87家公司中有27家曾分红,其新增股东投入占比42%(2454亿元),而62家未分红公司投入占比58%(3423亿元) [14][15][16] - 27家分红公司累计净利润20465亿元,62家未分红公司累计亏损566亿元 [16][17] - 头部公司如平安寿险、中国人寿等11家累积分红金额已超过股东累计投入,进入红利期 [19][20] - 2024年首次分红公司包括平安健康、人保健康等3家,仅分红一次的公司有富德生命等2家 [20] 头部寿险公司分红表现 - 平安寿险以累积分红3511亿元居首,分红/投入比达8.8倍,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分列二三位 [19] - "老三家"(平安、国寿、太保)连续16年分红,累积分红占比超行业总额的76% [19][20] - 友邦人寿分红/投入比达9.1倍,泰康人寿、新华保险等8家公司比值超1倍 [19] - 分红前十公司合计分红占比超行业90%,集中度极高 [19][20] 行业动态数据更新 - 2025年6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新增2000余条数据,中国人寿多款产品结算利率2.5%-2.7% [28] - 2024年34家公司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披露,平安寿险部分产品实现率35%-52.5% [29] - 2024年6月高管任职批复及近期处罚数据更新,反映行业监管动态 [30]
12家上榜!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国寿、平安、人保、太保、泰康,位列TOP100,友邦、新华等险企排名上升!
13个精算师· 2025-07-22 18:27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保险公司榜单分析 - 12家保险公司上榜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包括中国人寿(第12名)、中国平安(第13名)、中国人保(第39名)、中国太保(第65名)、泰康保险(第83名)、友邦保险(第101名)、新华保险(第129名)、国泰金融(第131名)、富邦金融(第133名)、中国再保险(第189名)、阳光保险(第214名)、众安在线(第410名) [7] - 所有上榜保险公司排名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中国人寿上升6位至第12名,中国平安上升1位至第13名,中国太保上升19位至第65名,泰康保险上升14位至第83名,友邦保险上升20位至第101名,新华保险上升133位至第129名 [10][11][12] - 4家保险公司入围最赚钱40家公司榜单:中国平安以176亿美元利润位列第10,友邦保险以68亿美元利润位列第22,中国太保以63亿美元利润位列第24,中国人保以59亿美元利润位列第26 [18][19] 保险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73家人身险公司合计盈利3180亿元,创近年最佳记录并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同比增长133% [19] - 泰康保险2024年营业收入达4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3%,增速居首;中国太保营收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中国人保营收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10][22] - 头部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显著提升,泰康人寿、友邦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等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14][15] -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突出:中国人保15.9%、中国太保15.7%、友邦保险16.9%、富邦金融16.2% [22] 潜在入围保险公司 - 非上市公司申报机制下,中信保诚(408亿元)、中邮人寿(318亿元)、中美联泰(301亿元)等营收超260亿元门槛的险企具备入围潜力 [30] - 未披露年报的瑞众人寿(总保费2368亿元)、大家保险集团(原保费1377亿元)、富德生命(1092亿元)等按往年营收应可入围500强 [33][34] - 泰康保险作为非上市公司已连续三年上榜且排名持续上升,2025年排名第83位 [30] 行业发展趋势 - 寿险公司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提升和资产端投资收益增长共同推动净利润大幅增长 [19] - 2024年泰康人寿、友邦人寿等公司保费增速超过10% [13] - 保险行业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2%,头部公司抓住资本市场机遇实现投资收益总额上升 [14][36]
184款终身寿险保费榜!1款超550亿,3款超200亿,中邮超1千亿,平安、太保、太平超500亿,分红型产品增多...
13个精算师· 2025-07-21 23:58
终身寿险市场概况 - 2024年终身寿险市场热度持续,184款产品保费收入超7000亿,创历史新高[17][24][26] - 头部产品表现突出:中邮年年好邮保一生C款终身寿险保费586.73亿,平安盛世金越(尊享版)终身寿险保费304.63亿[1][2] - 终身寿险自2022年起超越年金险成为寿险公司最热销产品[22][23] 产品结构变化 - 传统型产品仍占主导:167款传统型终身寿险保费6603.83亿,占比91.7%[27] - 分红型产品加速渗透:13款分红型终身寿险保费合计600.74亿,新产品中占比显著提升[27][40][43] - 产品迭代明显:63款2023年8月后上市的"新产品"保费2375.08亿,占总量33%[13][28] 公司竞争格局 - 头部险企优势显著:平安寿险两款产品合计保费超550亿,中邮人寿三款产品合计保费1025.09亿[30][37] - 第二梯队表现:太保寿险长相伴(传世版)保费177.69亿,太平人寿两款产品合计保费249.81亿[30][34] - 银保渠道贡献突出:55.3%的终身寿险保费来自银邮渠道,分红型产品在该渠道占比达55.2%[45][46] 行业发展趋势 - 利率下行推动转型:3.0%定价产品停售后,2.5%定价产品仍保持热销,但增速从2022年的62%降至26%[26][34][39] - 产品创新加速:分红型终身寿险数量增至13款,中邮、中宏等公司相关产品单款保费超60亿[40][42][44] - 渠道结构优化:个代渠道保费占比15.9%,专业代理/经纪渠道占比2.7%,显示多元化销售趋势[46]
9月预定利率或再下调!监管:保险销售全面分级倒计时;中国人寿清仓杭州银行或套现39亿|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19 09:59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保险销售全面分级,建立资质分级管理体系,提升服务专业性[4] -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被禁止帮助金融机构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5] - 人身险公司需建立标准化数据报送责任制,确保数据与业务一致性[6] -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银发消费三大驱动力为刚需、健康、悦己,养老服务收入增长显著[7] - 国家统计局显示上半年保险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8] -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M2同比增长8.3%,上半年社融增量同比增加4.74万亿[9][10] - 医保局数据显示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24年长护险覆盖近1.88亿人[11][12] - 深圳金融监管局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无人机保险全流程理赔规范[13] - 浙江金融监管局推动"保险+智能科技"在货运交通风险治理中的应用[14] 公司动态 - 大家保险增持大唐环境2967.54万股,持股比例升至24.06%[15] - 中国人寿清仓杭州银行,四次减持或套现39亿[16] - 中国人寿20亿战略投资华电新能,成为第三大股东[17] - 中国太保获批1.8亿投资上海国智技术有限公司[18] - 中国太保上半年原保费收入2820.08亿,同比增长5.94%[19] - 新华保险上半年原保费收入1212.62亿,同比增长23%[20] - 众安在线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66.59亿,同比增长9.32%[21] - 阳光人寿上半年赔付20.8亿,服务47.9万人次[22] - 中国人寿阿里分公司开业,填补西藏寿险机构空白[23] - 中国人寿集团第一届董事会正式履职[24] - 国寿财险累计垫付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14.6亿[25] 人事变动 - 李伦兵任中国太平纪检监察组组长[26] - 李可东获批担任太平养老董事长[27][28] - 靳超任平安养老总经理[29] - 瑞华健康保险总经理田凯辞职[30] 行业动态 - 二季度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或低于2.25%,部分险企8月底完成产品切换[31] - 年内险企增资发债超740亿,补血方式多元化[32][33] - 险资加码布局不动产,上半年大额投资规模增幅近600%[34] - 1338只保险资管产品净值增长,最高涨幅超30%[35] - 中再资产发布保险资管行业首个金融"五篇大文章"主题债券指数[36] - 国金证券:银保高增驱动25H1寿险正增,财险增速整体放缓[37][38] - 宏利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在健康管理和财务规划方面存在不足[39] - 深圳完成保险类协会学会"三合一"重组[40] - 友邦保险董事会主席谢仕荣看好银发市场和财富管理业务潜力[41] - 美团将在全国落地骑手养老保险,设立基金保障大病关怀和子女教育[42] 产品服务 - 中国人保发布九大产业链保险创新产品[44] - 全国首个专门面向旅游企业的公众责任险产品落地河北[45] - 中国信保创新易货保单落地绥芬河[46]
成立至今再保险公司累积回报率排行榜:德国通用再保险、中再寿险和慕尼黑再保险累积回报率超过200%!
13个精算师· 2025-07-18 17:23
再保险行业累积回报率研究 核心观点 - 再保险行业2017-2024年净利润规模达319亿元,2024年股东分红27.7亿元创历史新高 [10][12] - 行业累积回报率85.3%(年化8.0%),剔除中农再影响后提升至115.0%(年化10.0%)[14][15][16] - 德国通用再保险以803%累积回报率居首,中再寿险、慕尼黑再保险等5家公司回报率超100% [17][19][27] 指标定义与行业数据 - 累积回报率公式:(期末净资产-股东投入+累积分红)/股东投入×100%,反映成立至2024年的综合盈利效率 [1][9] - 行业总投入资本633亿元,净资产1059亿元,2017-2024年累积分红114亿元 [12] - 中再寿险累积分红51.3亿元居首,中再产险(33.3亿)、瑞士再保险(24.4亿)分列二三位 [13] 公司排名与表现 - 年化回报率TOP4:德国通用再保险(11.0%)、太平再保险(6.2%)、中再寿险(6.0%)、慕尼黑再保险(5.7%)[23][27] - 15家公司中位数回报率24.9%,两极分化显著(最小值-56.9%,最大值803%)[17] - 中农再因161亿元新增投入拉低行业回报率,剔除后年化回报提升2个百分点 [15][16] 数据更新动态 - 新增2025年6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数据,涵盖2000余条产品记录 [33][34] - 补充34家公司2025年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数据,包括平安寿险等多款产品历史表现 [35] - 同步更新2024年6月高管任职批复及近期处罚、投连险净值数据 [36]
【保险学术前沿】文章推荐:保险科技及其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概述
13个精算师· 2025-07-18 14:38
保险科技概述 - 保险科技(Insurtech)指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现有保险模式效率的技术应用,涵盖数据分析、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3][5] - 核心理念是解决传统保险行业创新不足的问题,提供高度定制化保单和动态保费定价 [7] - 与金融科技(Fintech)相似,均通过现代技术推动传统行业变革 [3] 保险科技的核心应用 - **产品定价**:利用车载GPS、智能手环等实时数据构建精细风险模型,实现竞争力定价 [8] - **流程优化**:覆盖理赔处理、风险评估、合同管理及保单承保等环节效能提升 [3] - **创新模式**:包括AI替代经纪人、统一保单管理平台、按需保险和P2P团体保险 [8] 保险科技的重要性 - **客户体验**:自助式在线服务使客户无需线下接触即可完成交易 [10] - **运营效率**:移动应用突破营业时间限制,实现快速信息获取 [11] - **个性定制**:基于创新数据采集技术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12] - **成本控制**:远程运营模式显著降低传统实体网点开支 [14] - **反欺诈**: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异常数据和行为 [15][16] 保险科技解决的问题 - **理赔管理**:自动化流程实现智能审核和欺诈识别,减少人工干预 [18] - **核保流程**:自动化采集数据并动态比对,自主决策承保与定价 [19] - **合约执行**: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触发执行,确保公正性 [20] - **风险缓释**:大数据分析识别欺诈行为并精准定位风险敞口 [21] 关键技术驱动 - **AI/机器学习**:自动化客服与动态保费计算模型优化 [24] - **大数据**:多维度实时数据分析客户风险特征 [26] - **区块链**:不可篡改账本支持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27] - **物联网**:车载设备监测驾驶行为实现UBI保险定价 [29] - **无人机**:应用于物业查勘和危险区域损失评估 [28] 代表性企业案例 - **Lemonade**:全数字化理赔平台,绕过传统经纪人渠道 [31] - **Dacadoo**:集成智能设备API实时调整风险评估 [31] - **Bdeo**:AI聊天机器人引导索赔流程,计算机视觉辅助核损 [31] - **Etherisc**:区块链自动触发农业保险理赔 [32] - **Avinew**:车载OBD设备实现基于驾驶行为的保费折扣 [34] 盈利模式与行业挑战 - **盈利核心**:极简运营架构与高效流程管理降低人力成本 [35] - **监管壁垒**:传统保险公司因合规要求对合作初创企业存疑 [37] - **隐私争议**:数据采集涉及位置轨迹等敏感信息引发隐忧 [39]
伪造保险合同,吊销许可证!出借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3家停新,1人撤职:2025上半年保险中介罚款超1.3千万!
13个精算师· 2025-07-17 22:47
保险中介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中介机构罚款总额约1355万元,同比减少860万元,降幅近40% [11][12] - 监管开出160余张罚单,包含2张80万元罚单和4张50万元罚单 [11][28] - 平安创展3家分公司合计被罚超260万元,其中佛山和东莞分公司均被罚超80万元 [30] 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变化 - 2019-2024年保险中介机构数量从2642家降至2539家,减少103家 [14][15] -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减少最多,五年减少89家 [16] - 2025年已有11家专业保险中介注销许可证 [17] 重点处罚案例 - 1家保险代理公司因伪造保险合同被吊销许可证 [20][23] - 3家机构被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包括1家停新2年、1家停新车险业务1年 [23][26] - 河南丰泰代理时任总经理被撤销任职资格 [27] 细分领域处罚情况 - 56家保险代理公司被罚约1110万元,平安创展以263万元罚款居首 [36][37][38] - 15家保险经纪公司被罚231万元,金世纪经纪以50万元罚款最高 [40] - 7家保险公估公司被罚约15万元,海南科正公估4.4万元最高 [42] 区域监管态势 - 广东监管局处罚金额最高达297.3万元,山东237.4万元次之 [43][45] - 深圳、湖北、河南等地罚款金额均超100万元 [45] - 36个地区监管局参与处罚,显示监管覆盖面广 [42][45]
2025半年度249个投连险投资账户加权收益率为2.5%,安联平衡型账户领衔,泰康则在权益型账户拔得头筹!
13个精算师· 2025-07-16 19:03
投连险市场概况 - 2025半年度投连险投资账户数量达249个,其中货币型38个、偏债型91个、平衡型47个、权益型73个 [18] - 账户总资产规模达1902亿元,偏债型占比最高达1017亿元,权益型次之为723亿元 [23] - 行业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5%,权益类账户表现最佳达4.8%,货币型最低为0.7% [25] 分类型账户表现 货币型账户 - 加权收益率0.73%,中位数0.48%,恒安标准现金型账户以1.21%居首 [27] - 仅1个账户出现负收益(-0.52%),体现稳健特征 [29] - 前十名收益率区间0.71%-1.21%,泰康货币避险型账户规模最大达28.53亿元 [34] 偏债型账户 - 加权收益率1.0%,两极分化明显:瑞泰财智增值账户4.2%最优,最低达-29.1% [34] - 剔除两个极端负收益账户后,8个账户收益率仍为负值,呈现正态分布特征 [37] - 前十名收益率2.05%-4.22%,泰康稳健收益型账户规模38.5亿元居前列 [41] 平衡型账户 - 加权收益率1.4%,中德安联安赢慧选2号账户以26.1%领跑 [43] - 11个账户(占比1/4)收益为负,剔除极端值后分布更趋合理 [43] - 前十名收益率4.62%-26.08%,泰康平衡配置型账户规模23.6亿元 [47] 权益型账户 - 加权收益率4.8%显著领先,泰康沪港深精选账户以13.2%夺冠 [48] - 16个账户(约1/5)收益为负,符合权益市场波动特征 [48] - 前十名收益率7.28%-13.21%,泰康行业配置型账户规模184亿元最大 [53] 行业格局 - 35家寿险公司开展业务,泰康人寿以20个账户数量居首,太平人寿(17个)、中美联泰(16个)分列二三位 [20] - 头部效应明显:泰康在权益型账户领先,安联在平衡型账户表现突出 [1][43] - 与上证指数2.8%收益率相比,权益型账户超额收益显著 [16]
2025年百万圆桌 (MDRT)会员:友邦保险回归第一,友邦人寿COT蝉联第一,明亚TOT和COT均进TOP25!
13个精算师· 2025-07-15 23:53
2025年MDRT全球100强排名 - 友邦保险以4110名MDRT会员排名全球第一,友邦人寿以3892名排名第二[1][4][15] - 明亚保险经纪以2169名MDRT会员排名全球第八,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前十[7][8][15] - 大都会人寿排名第17,大家人寿排名第26,中宏人寿排名第28,三家公司排名均有所上升[9][10][15] - 周大福人寿和中银集团人寿首次上榜全球100强[14][15] 中国保险业MDRT表现 - 中国共有34家保险公司入围全球MDRT百强榜[3][6] - 中国MDRT会员总数14945人,继续位居全球第一,但同比下降6661人[11] - 中国香港MDRT会员11233人,中国台湾9169人,分别位居全球第三和第四[11] - 赴港保险热潮推动友邦保险MDRT人数增长247人至4110人,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628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18] 会员结构与质量 - 友邦人寿以3503名COT会员蝉联全球第一,明亚保险经纪以259名COT会员排名全球第五[19][21][22] - 友邦人寿以79名TOT会员成为中国内地最多,明亚54名和中信保诚40名TOT会员进入全球前25[24] - 友邦人寿拥有1200名5-9年会龄MDRT会员,占比31%,均为中国内地公司最高[25][26][27] - 友邦人寿以259名资格终身会员排名全球第六,中信保诚以71名排名第24[29][30] 行业发展趋势 - MDRT门槛逐年提高,2026年普通会员标准将提升15%至847000元[36][38][40] - 代理人数量下降速度放缓,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代理人数量企稳回升,行业向精英化转型[43][44][45] - 保险行业协会将建立中国特色销售人员职业荣誉评价体系,推动个代改革[46][48][50] - 2024年香港长期业务新造保单保费达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1%,其中内地访客贡献2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