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精算师

搜索文档
新规!金融监管总局:禁止混淆存款和保险!销售保险产品,要考虑客户需求、收入,提出适当性匹配意见!不适配要建议终止投保...
13个精算师· 2025-07-14 23:04
金融监管总局《产品适当性管理》新规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正式下发《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核心要求保险机构做到"产品-渠道-客户"三匹配[7][8][11] - 新规明确保险产品单独分类,与理财等投资型产品区分,强调其保障功能和收益确定性[17][18][19] - 行业背景:利率下行推动分红险等"保底+浮动收益"产品发展,需防范销售误导问题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9] 产品分类与销售管理 - 人身险产品拟分五级(P1-P5),按保单利益确定性和复杂程度划分,如P1为一年期以下寿险/意外险,P3包含分红险/万能险等[33][36][37] - 财产险分三级,一年期以下人身险和团体险免于投保人财务评估[40][52] - 销售人员分级管理,按资质(知识/履历等)实行差别授权销售对应等级产品[29][30][31] 客户适当性匹配要求 - 需评估客户需求/财务状况,若产品不匹配应建议终止投保;客户坚持需书面确认风险[21][26][50] - 浮动收益类产品(如分红险)额外要求:趸交保费超家庭年收入4倍或期交保费超20%时需客户二次签字确认[53][54] - 禁止代客评估、混淆产品类型、承诺保本保收益等五类销售行为[42][43] 监管执行与行业影响 - 适当性管理纳入年度消保监管评价,违规机构将面临监管措施[61][62][63] - 保险行业协会需建立自律规范,强化全流程消费者权益保护[11][62] - 新规覆盖"售前-售中-售后"全链条,推动行业从粗放向高质量发展转型[9][11][65]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应性管理办法》;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增五年周期指标;险资扎堆举牌港股获15%超额回报;|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12 10:56
监管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应性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划分投资型产品风险等级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类分级管理[5][6] - 七部门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责任险和企业财产保险[7] - 四部门开展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赠送互助保险[8] - 国办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9] - 国务院推进再保险国际化进程[10] - 财政部对国有商业险企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增加五年周期指标[11] - 发改委表示"十四五"期间长护险参保人超1.8亿[12] - 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14] - 截至6月30日已有337个地区开通医保钱包[15] - 人社部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6]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2026年扩至全国[17]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18][19] 公司动态 - 友邦保险收购上海松江2252套公寓,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21] - 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5.55%[22] - 众安在线完成配售2.15亿股新H股,募资39.24亿港元[23] - 友邦保险遭科威特投资局清仓3.7%股份,套现268亿港元[24] - 锦泰财险获批增资8亿余元[25] - 太保寿险上半年商保赔付99.2亿,其中重疾赔付52.3亿[27] - 太平人寿上半年完成理赔44.7万件[28] - 中国太保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8元[29] - 新华保险与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0] - 大家保险不再设立监事会[31] -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商标获批,6家在营社区综合入住率超80%[32][33] 人事变动 - 金融监管总局甘肃局局长调整[35] - 童天喜出任中意人寿董事长[36] - 牛增亮担任华泰人寿总经理[38] - 田耕担任中国人保副总裁[39] - 国富人寿高管调整,刘先云任副总经理[40][41] - 建信财险董秘张启航拟升任副总裁[42] - 大滨辉久出任长生人寿副总经理[43] - 席岳担任华泰人寿总精算师[44] - 张浩菁担任中宏人寿审计责任人[45] 行业动态 - 上半年保险业88起核心高管变动[47][48] - 上半年保险业罚单600余张,罚没金额1.16亿元[49] - 上半年"保险版ABS"登记规模超1800亿,同比增长46%[50] - 险资年内举牌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51] - 险资举牌港股获15%超额回报,总规模达7622亿[52] - 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53] - 5家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获批[54] - 2025年保险毕业生平均薪资23.18万[55] - 特朗普税改法案或致120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56] - 汇丰人寿推出带黄金追踪功能的指数型万能寿险[57] 产品服务 - 太保产险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出"商保码·太平洋产险服务专区"[59] - 新华保险推出"强基工程产品组合能量魔方"理念[60] - 华泰人寿升级"康养3.0"战略,推出"泰享旅居"服务[61]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62] - 平安产险推出北极星(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63]
财政部发布考核新规: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实施“当年+3年+5年”长周期考核!
13个精算师· 2025-07-11 23:03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 - 财政部下发通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开始执行[6][7] - 考核指标调整为"当年+3年+5年"周期组合,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当年权重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12][14][15] - 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样调整为多周期考核,当年权重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15][18] - 调整目的是引导险企长期稳健经营,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10][16] 人身险行业盈利表现 - 人身险行业近五年平均ROE达13.7%,近三年稳定在10%以上[24][27] - 头部公司表现突出:平安寿险近五年ROE24.8%,泰康人寿20.3%,太保寿险19.2%[29][33] - 71家寿险公司净利润波动显著,从2020年2460亿降至2023年1330亿后,2024年回升至3200亿[26] - 长周期ROE指标稳定性显著高于当年指标,波动幅度减少9-10个百分点[27][28]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动向 - 2025年一季度险企股票投资2.82万亿,较年初增长16%;长期股权投资2.74万亿,增长11%[41][42] - 保险公司年内已举牌20次,涉及16家上市公司包括工行、招行等,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43][44] - 金融监管总局推出政策组合: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36][37] - 保险公司需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优化权益投资比例,把握风险收益平衡[18][20] 头部险企市场地位 - 保险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公司多为国有或国有法人股东控股[21] - 前六大寿险公司(国寿、平安、太保等)市场份额集中,长期ROE表现稳定[29][33] - 75家寿险公司中超60%近三年投资收益率超3.2%,头部机构表现更优[51]
【保险学术前沿】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5年(上)保险精选文章目录与摘要
13个精算师· 2025-07-11 10:57
期刊介绍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是专注于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涉及税收政策、公共支出、社会保障等主题 [2] - 该刊每年发行12期,平均每期发表10篇左右,2024年影响因子为3.5 [2] 失业保险 - 美国黑人领取失业保险的可能性比白人低30%,领取金额少46% [3][9][10] - 在可能符合领取条件的群体中,种族差距幅度相似 [9][10] - 黑人工人较低的失业前收入水平和更高的南部居住比例可解释37%的领取概率差距和65%的金额差距 [9][10] - 失业保险福利撤回导致就业率上升,在财务受限个体中最为显著,但伴随其他政府服务需求上升和更高违约率 [13][14] 残疾保险 - 将"现金断崖"机制改为"福利递减坡道"机制对受益人收入、总收入和福利金额均无显著影响 [4][16][17] - 覆盖逾10,000名受益人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政策影响有限 [16][17] - 行政负担、激励幅度有限及就业障碍是影响有限的主要原因 [16][17] 医疗保险 - Medicaid外包给私人保险公司初期略微降低财政成本,但随后几年支出持续上升 [18][19] - 实施强制政策的县四年后成本比未实施县高出9.8% [18][19] - Medicaid管理式医疗强制政策实施后医疗质量提升,常规门诊和儿童疫苗接种率上升 [27][28] - 非Medicaid私人投保人群的常规门诊也增加,外溢效应在低收入地区更显著 [27][28] - 标准化特定疾病医疗保障改革使相关疾病死亡率平均下降4.4% [24][25] 遗产动机 - 已婚夫妇一方去世后的遗产分配与单身人士非常相似 [20][21][22] - 不动产通常平均分配,但人寿保险和住房资产倾向于不平均分配给照料过父母的子女 [20][21][22] - 选择性剥夺继子女等特定子女继承权的现象较为普遍 [20][21][22]
2024年医疗险理赔报告:总赔付超860亿,富德、新华、友邦的5个赔案超300万!8人获赔超100次!理赔直付、特药...
13个精算师· 2025-07-10 23:16
医疗理赔整体情况 - 2024年68家寿险公司医疗理赔金额超860亿,近十年年均增长21% [1][2] - 健康险保费从2014年1588亿增长至2024年9773亿,十年复合增长率20% [8] - 健康险赔付支出从十年前增至4052亿,十年复合增长率超21% [12] 医疗险产品特点 - "百万医疗"产品凭借低保费、高保额特点成为基础保险产品之一 [6] - 医疗险具有"小额、高频"特点,60家公司理赔件数超8500万件,占寿险总理赔件数85% [18] - 80%公司件均赔款低于3000元,但百万医疗险件均赔款显著高于普通医疗险 [19][34] 高额赔付案例 - 5个医疗险案例累计赔付超300万,涉及富德生命、新华保险、友邦保险等公司 [1][26] - 8人医疗险赔付超100次,最高达374次 [1][30] - 平安健康特药支付超19亿,太保健康赔付单笔120万的CAR-T特效药 [1][44] 理赔服务创新 - 国寿和平安实现"一站式"理赔直付超40亿 [1][48] - 11家寿险公司理赔直付金额合计超120亿 [50] - 太保健康提供住院垫付服务,2024年垫付超3400万 [54] 医疗理赔人群特征 - 高发年龄段集中在30-50岁和0-17岁 [1][56] - 少儿医疗理赔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65] - 女性医疗理赔占比普遍高于男性,16家公司中10家女性占比超50% [62] 理赔原因分析 - 疾病类医疗理赔占比达79%,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 [72][76] - 意外类医疗理赔以动物抓咬伤、扭伤和骨折为主 [81] - 恶性肿瘤次均住院金额最高达2.59万元,远超呼吸系统疾病的1.03万元 [88]
2024年度寿险行业负债成本估算:占行业资产规模76%的实施新准则寿险公司负债成本约为3.7%!
13个精算师· 2025-07-09 17:59
寿险行业负债成本估算 - 2024年度实施新准则的17家寿险公司加权负债成本为3.7%,占行业总资产规模的75.8% [7][8] - 负债成本具有刚性特征,尤其受增额终身寿险热销影响,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形成挑战 [1] - 负债成本是分析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较低成本通常反映更强的市场地位 [1] 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指标 - 新保险合同准则引入"承保财务损失"科目,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及金融风险导致的负债账面价值变动 [2][5] - 新华保险2024年合并报表中承保财务损失达61,185百万,同比增加128% [2] - 企业可选择将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全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拆分至其他综合收益 [3] 负债成本计算方法 - 计算公式为:负债成本=承保财务损益/保险合同负债,采用再保前数据 [5] - 实际成本包含三部分:传统业务刚性成本(如万能险保证利率)、浮动收益业务的保证与非保证部分 [5] - GMM与VFA合同处理方式不同,VFA下保险财务费用与对应资产投资收益相互抵消 [18] 行业数据分布与排名 - 17家公司负债成本简单平均值3.4%,中位数3.6%,5家公司成本超4% [11] - 中国人寿等头部公司披露了承保财务损益的详细拆解,但业务结构差异导致横向比较需谨慎 [14][16] - 分位数统计显示25%公司成本低于2.8%,75%公司低于4.2% [13] 利率环境与投资压力 - 当前市场利率下行导致行业财务投资收益率仅3.48%,与3.7%负债成本形成窄利差 [9] - 综合投资收益率7.45%含资产重分类一次性影响,不可持续,利差损风险需警惕 [9] - 投资收益未达预期可能直接冲击盈利和财务稳定性 [9]
2025上半年保险公司罚款1.8亿:10张百万罚单,2家许可证被吊销,28人终身禁业,11人撤职!
13个精算师· 2025-07-08 22:29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监管处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共有97家保险公司被金融监管总局和人民银行处罚,罚款总额达1.8亿元 [1][6][13] -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开出1305张罚单,总罚款超1.72亿元,人民银行对一家保险公司处罚766万元 [13] - 大额罚单明显增多,问责到人力度加大,10张"百万罚单" [1][39] 重点公司处罚情况 - 天安财险和天安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涉及公司治理报告不真实、违规关联交易等问题 [1][14][15][22] - 天安财险涉及违规资金运用、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等,4名高管被终身禁业 [15][17][25] - 天安人寿涉及高管未取得任职资格履职、违规担保等问题,3名高管被终身禁业 [15][18][25] 人员处罚情况 - 28人被终身禁止进入保险业,37人被禁业3年及以上 [24][25][32] - 11人被撤销任职资格,涉及易安财险、华夏资管、天安财险等公司 [36][42] - 对责任人开出736张罚单,人司并罚88张,罚款总额超7351万元 [35] 财险公司处罚情况 - 46家财险公司被罚超1.15亿元,涉及339个分支机构 [2][43] - 人保财险罚款最高达2579.13万元,太保财险1185万元,泰康在线954.36万元 [2][44][45] - 广东、河南、江苏等地监管局开出罚单金额较高 [58][59][60] 寿险公司处罚情况 - 51家寿险公司被罚超5440万元,涉及289个分支机构 [2][50] - 平安寿险罚款530.7万元,中国人寿492.6万元,新华保险419.9万元 [2][52][53] - 重庆、广西、贵州等地分支机构罚款金额较大 [52][53][54] 监管趋势分析 - 监管持续强化"资负联动管理"和"降本增效"要求 [11] - 人身险业保费增速放缓,产品向"保底+浮动收益"类转型 [8][9][10] - 金融监管总局"四级垂管"架构形成,属地化监管力度加大 [39]
十年镜鉴,百年人寿股权投资再启航: 新时期下符合保险资金特点的股权投资策略
13个精算师· 2025-07-08 22:29
引言与背景 - 百年人寿是中国东北地区首家中资寿险法人机构,2014年即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累计投资金额近百亿元人民币,涉及医疗健康、TMT、大消费、先进制造及硬科技等领域 [2] - 公司曾与红杉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头部机构合作,树立专业投资者声誉,经历"黄金时代"后进入调整期,现正战略重构 [2] - 当前推进股权投资策略调整,旨在建立更契合保险资金特性的投资框架 [3] 历史发展与经验积累 - 作为行业先行者,百年人寿坚持市场化原则和严格风控,前瞻布局医疗健康、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调整期内系统梳理投资案例,完善投资决策机制、风控体系和投后管理流程,为重启奠定基础 [6] - 持续研究政策动向和行业趋势,结合保险资金特点制定发展规划,保持对股权投资事业的信心 [6] 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4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政策引导保险资金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放宽权益类资产比例限制 [8]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为股权投资提供广阔空间 [8] - 保险资金"长钱"特性(来源稳定、规模大、周期长)适合作为耐心资本支持长期价值投资 [9] 新战略与实施路径 - 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注重企业内在价值和长期潜力,加强基本面分析 [11] - 通过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完善、研究体系构建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 [11] - 修订投资制度与流程指引,建立全面风控体系,强化投决、投后等关键环节管理 [11][12] - 分步实施策略:先完善管理体系,再逐步恢复投资活动,从低风险项目起步扩大规模 [17] 协同发展与社会责任 - 注重股权投资与分红险业务协同,通过多元化组合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优化 [14][15] - 践行ESG理念,投资具有积极社会影响的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15] 未来愿景 - 计划通过3-5年努力重新确立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领域领先地位 [17] - 以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大数据、AI等技术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打造新竞争优势 [17] - 目标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
2025一季度车险榜&非车险榜:平安增速快,泰康、众安等车险增速超20%,众安、京东等非车增速连续3年超10%
13个精算师· 2025-07-07 22:51
车险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财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155亿元,增速持续提升[11] - 车险市场"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达69.92%,承保车辆数量同比增长超2%[25][23] - 人保财险车险签单保费716.96亿元居首,平安产险569.51亿元次之,太保财险284.43亿元第三[3][17] - 比亚迪保险作为新进入者,车险保费达7.49亿元排名第22位,其手续费率为0,综合赔付率高达96%[35][22] - 泰康在线车险增速达28.8%,众安财产增速22.9%,众诚保险增速21.8%,显著高于行业3.03%的平均增速[32][18] 非车险市场格局 - 非车险保费增速达5.71%,占比持续提升至55.54%[40][11] - 平安产险非车险增速14.4%领跑"老三家",众安财产连续3年增速超10%[37][42] - 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1091.58亿元居首,太保财险348.79亿元次之[3][37] - 中小险企表现突出:中原农业增速26.5%,紫金财产增速32.6%,京东安联增速16.5%[37][47] - 部分新兴险企增速惊人:众惠相互增速78.8%,长江财产增速112.7%,阳光信保增速744.8%[39][40] 市场结构变化 - 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6.1%和12.9%,带动车险需求增长[24][21] - 30亿以下规模险企车险增速显著,32家公司增速超行业平均,其中泰康、都邦等增速超20%[31][33] - 非车险领域呈现分化:50亿规模公司增速放缓,而10亿规模公司如锦泰财产连续3年增速超10%[46][48] - 行业转型态势明显,车险市场份额持续下降,非车险成为主要增长引擎[11][41] - 数据口径差异需注意:部分公司采用含税/不含税不同统计标准,影响可比性[13][14]
机构预测三季度人身险预定利率或将迎下调50bp;北京率先试点医保商报同步结算|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05 10:50
监管动态 - 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医保调整方案,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 [5] - 金融监管总局拟定非车险业务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不得通过特别约定等方式实质改变条款责任或变相降低费率 [6][7]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非车险业务"见费出单",原则上首期保费不低于总保费的25%,分期期数根据保险期限设定 [8][9] - 2025年5月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3.06万亿,江苏以3151亿居首,广东、山东等9地破千亿 [10] - 浙江支持保险公司开发大宗商品特色保险产品,北京试点医保商保直赔实现秒级报销 [12][13][14] 公司动态 - 泰康人寿百亿试点资金完成首笔交易,重点布局高股息资产和产业升级领域 [18][19]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5.03%股份,中邮人寿受让东航物流5%股权 [20][21] - 瑞众人寿减持中信银行H股套现2330万港元,持股比例降至4.99% [22] - 国寿资产首只全球配置产品成立,涵盖五大资产类别并首次布局黄金ETF [23] - 平安人寿成立33.01亿私募股权基金,中国人保全年分红79.6亿 [24][25] - 中国人寿上半年寿险赔付302亿,新华保险赔付73亿 [27][28] 行业趋势 - 2025年险资举牌达19次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主要追求长期稳定收益 [40] - 三季度人身险预定利率或下调50bp,上半年行业增资近500亿 [41][42] - 险资上半年调研A股9335次,重点布局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 [43] - 保险系私募加速入市,总规模预计达2220亿,聚焦高股息标的 [44] - 2024年全球保费增长8.6%,中国市场增长11.2%达7540亿欧元 [46] - 健康险市场向"服务型产品"转型,带病体保险规模突破120亿 [51][52] 产品创新 - 众安保险发布"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拓展门诊手术保障 [55] - 全国首单"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落地江苏,覆盖运营管理风险 [56] - 国寿财险在武汉首创"药研保"综合保险,覆盖药品研发关键环节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