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3个精算师
icon
搜索文档
考验保险公司经营能力的时代来到:红利实现率披露已近收官,选公司重于选产品!
13个精算师· 2025-09-02 10:05
行业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总体情况 - 2024年是保险公司第三年披露分红险红利实现率 行业总体水平明显回升 许多新上市产品实现率超过100% [1] - 截至9月1日 73家寿险公司共披露3285款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数据 [2] - 监管要求将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 新产品采用2.0%预定利率 老产品维持2.5%预定利率 [3] - 新产品数量463款 平均红利实现率达106.8% 老产品数量2795款 平均实现率53.8% 中位数50% [3] - 老产品客户收益率仍达3.2% 显示实际收益水平保持稳定 [3] 分红险产品选择标准 - 监管明确要求风险高、特别储备为负的公司需论证分红水平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4] - 选择标准应关注公司长期经营能力 重点考察四个维度:长期历史红利实现率、长期投资收益率、偿付能力充足率(BB级以上)和整体经营稳健性 [7] - 分红险经营是长期过程 需要考察公司抗周期能力和分红政策稳定性 而非单一年度波动 [7] 友邦人寿分红险表现 - 公司95款分红险产品中 5款新产品实现率均为143% 远超行业106.8%的平均水平 高出36.2个百分点 [8] - 90款老产品实现率均为74.2% 较行业53.8%的平均水平高出20.6个百分点 [11] - 近10年红利实现率平均值达112% 体现长期稳定分红能力 [12] - 新老产品客户收益率均达3.5%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7] 友邦人寿经营优势分析 - 2025年第2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410% 在37家公司中排名第1 [13] -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4个季度获得AAA最高评价 [13] - 2024年底保单未来盈余比率21.9% 在37家公司中排名第1 反映强劲未来盈利能力 [15] - 同年ROE达23.9% 在37家公司中排名前5 [18] - 投资策略稳健 坚持长期主义 经营成果不依赖短期波动 [17] 数据平台更新内容 - 增加2025年第2季度各地区保险深度数据 包括全国及各省份GDP、保险深度、财险深度、人身险深度等指标 [28] - 增加2024年美国财险分险种保费、赔款率数据 全行业直接已赚保费1029.2964亿美元 赔款率61.80% [29] - 更新73家公司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数据 包含产品名称、红利分配方式、实现率等详细信息 [30] - 增加最近一周保险公司投连险净值数据 涵盖新华保险、泰康人寿等多家公司投资账户价格 [32]
中国太平2025上半年经营质效持续提升,太平人寿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
13个精算师· 2025-09-01 07:32
集团整体业绩 - 总资产达1.87万亿港元 较上年末增长8.1% [4] - 股东应占溢利67.64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 [4] - 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 同比增长0.2% [4] - 保险服务业绩123.16亿港元 同比增长9.5% [4] - 净投资收益252.68亿港元 同比增长3.1% [9] 偿付能力与客户服务 - 境内子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超1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200% [7] - 太平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94%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94% [7] - 客户服务流程科技赋能 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 [9] 太平人寿核心业务 - 保险服务收入27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 [12] - 原保险保费115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 [12] - 保险服务业绩97.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6% [12] - 合同服务边际余额189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15] 新业务价值表现 - 新业务价值61.8亿元人民币 同口径同比增长22.8% [17]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40.7亿元人民币 同口径同比增长22.4% [17]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19.2亿元人民币 同口径同比增长23.8% [17] - 整体新业务价值率21.6%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19]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率22.7% 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19]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20.0% 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19] 渠道运营效率 - 个险百万人力同比增长5.1% 主管月人均产能8.13万元人民币 [23] - 新人月人均产能2.82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1% [23] - 主管月人均新业务价值1.92万元人民币 同比提升23.1% [23] - 新人月人均新业务价值8031元人民币 同比提升9.9% [23] -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占比31.1% 提升0.3个百分点 [24] - 银保固定费用同比下降1.6% [24] - 银保月人均产能27.5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2% [25] - 银保月人均新业务价值5.5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8% [25] 分红险转型成效 - 分红险在长险新单保费中占比91.3% [29] - 个险分红险占比97.5% 银保渠道分红险占比85.8% [29] - 新业务价值受不利情景影响幅度由30.5%缩减至5.5% [31] 续保品质指标 - 月交13个月继续率87.6% 较2024年提升0.2个百分点 [21] - 不含月交件的个险13个月继续率98.9% 银保98.5% [21] - 不含月交件的个险25个月继续率97.8% 银保98.3% [21]
【保险学术前沿】期刊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第70卷3期、71卷1期目录及摘要
13个精算师· 2025-08-31 21:06
跨期决策与个体差异 - 心理学“坚毅”度量中的努力坚持性维度与经济学的不耐性指标显著相关,而兴趣一致性维度与时间不一致性无显著关联 [6][8] - 在预测个体的财务和健康结果及行为时,不耐性和坚毅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但时间不一致性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6][8] - 研究结果表明在跨期决策的实证研究中,同时纳入经济学不耐性指标与心理学坚毅测量具有潜在价值 [2][6][8] 风险偏好的测量与演变 - 基于激励性彩票选择测量的风险容忍度在五年追踪期内呈上升趋势,而基于非激励性调查问题测量的风险容忍度则呈相反方向变化 [9][10] - 在同一组受访者中,基于激励性测量的风险容忍度在面对COVID-19等负面冲击时更为稳定,而基于调查的测量则表现出更高敏感性并出现下降 [2][9][10] - 这些发现强调了在研究风险态度随时间演变时,采用适当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9][10] 决策偏差与视觉呈现 - 当通过图表呈现一系列结果时,人们倾向于偏好“随时间改善”的趋势,即使这种偏好会导致整体福利显著降低,这一现象被称为趋势支配 [12][13] - 趋势支配至少部分源于受访者难以识别序列呈现的总收益,并假设趋势会延续至图表之外,因此并不反映真实偏好 [12][13] - 虽然彩票的图形呈现形式(如水平条宽度或高度变化)对风险偏好参数本身无显著统计影响,但眼动追踪数据不仅与偏好参数相关,还会改变对哪种决策理论更适合解释选择数据的推断 [15][16] 期望管理与参考点理论 - 期望管理理论提出,个体对结果好坏的事前概率评估可作为参考点,塑造彩票结果的事后效用 [19][22] - 基于超过1,000名成年人的实验显示,较低的事前概率与好结果的更高事后效用相关,而较高的事前概率与坏结果的更高事后效用相关 [20][22] - 个体可能故意使概率评估比客观统计视角更悲观,以提高事后效用,这有助于解释前景理论中高概率好事件被低估、低概率坏事件被高估的特征 [21][23] 收入与幸福感研究 - Daniel Kahneman的最后一项研究采用分位回归方法,揭示了收入对幸福感的边际效用存在异质性,包括估计中的“跃点”,这对传统的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假设提出了挑战 [24][25] - 该研究削弱了将收入再分配简单纳入收益成本分析的论点,提示此类政策目标更适合通过财政政策而非监管干预来实现 [2][24][26] 认知偏差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 从进化生物学视角看,自然选择会使决策偏向在祖先环境中理性的选择,但在现代环境中可能不适用,从而产生表面上非理性但规律可预测的结果 [30][32] - 以禀赋效应为测试案例的研究成功预测了新一批物品中禀赋效应幅度的大部分差异,表明许多认知偏差可通过共同的心理过程基础进行关联和预测 [30][32] 时间偏好的环境适应性 - 利用2020年全球收入冲击的研究发现,收入冲击与延迟折现增加密切相关,这一关系独立于负面情绪的影响 [34][36] - 研究表明人们能够直接根据环境约束调整延迟折现,而不依赖情绪系统的输入,这种独立性可能具有适应性,因为情绪仅是环境约束的噪声反映 [35][36]
中国太保2025上半年业绩: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3%,财险综合成本率创近年同期新低,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13个精算师· 2025-08-30 10:03
集团整体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004.96亿元 同比增长3.0% 其中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 同比增长3.5% [4] - 归母营运利润达278.85亿元 创历史最好水平 同比增长11.0% 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 同比增长7.1% [3][6] - 内含价值5889.2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 管理资产规模37729.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 [8][9] 寿险板块表现 - 寿险规模保费1934.70亿元 同比增长13.1% 新单规模保费643.77亿元 同比增长28.7% [12] - 新业务价值率15.0%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 同比增长5.6% 可比口径下增长32.3% [14] - 代理人渠道规模保费1373.80亿元 同比增长0.9% 期末保险营销员18.6万人 同比增长1.6% 新增人力3.9万人 同比增长19.8% [16] - 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 同比增长82.6% 新业务价值36.04亿元 大幅增长156.1% 占比提升至37.8% [18] - 团政渠道规模保费128.92亿元 同比增长9.7% 职域营销新保期缴保费6.11亿元 同比增长21.8% [20] 财险板块优化 - 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 同比增长0.9% 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 同比增长4.0% [22] - 综合成本率96.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创近年同期新低 承保利润35.50亿元 同比增长30.9% [25] - 车险保费536.06亿元 同比增长2.8% 新能源车险保费105.96亿元 同比增长44% 占比达19.8% [26][27] - 非车险保费591.54亿元 同比下降0.8% 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后增长3.8% 健康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下降1.5/1.3个百分点 [29][31] 投资板块表现 - 集团管理资产3.7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 其中投资资产2.92万亿元 增长7.0% 第三方管理资产0.85万亿元 增长5.0% [33] - 债券投资占比62.5% 较上年末提升2.4个百分点 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14.8% 提升0.4个百分点 [35] - 净投资收益425.67亿元 同比增长8.9% 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 同比增长1.5% [36]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 实施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 建设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37]
中国人寿2025上半年业绩稳进提质:资产规模首破7万亿,总保费增速创近五年新高,新业务价值引领行业
13个精算师· 2025-08-29 12:56
核心业绩表现 - 总资产达7.29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7% 首次突破7万亿关口 [1][3][5] - 内含价值1.4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5.5% 稳居行业首位 [4][7] - 归母净利润409.31亿元 同比增长6.9% [9] - 中期现金股息每10股2.38元 分红总额67.27亿元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2277亿元 [9] 保费收入与业务价值 - 总保费收入5250.88亿元 同比增长7.3% 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14][15] - 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 同比提升20.3% 继续引领行业 [17] - 首年期交保费812.49亿元 稳居行业榜首 其中十年期及以上占比37.3% [15] 渠道业务表现 - 个险渠道总保费4004.48亿元 同比增长2.6% 续期保费3265.63亿元 同比增长10.4% [19] - 个险首年期交保费640.85亿元 十年期及以上占比超45% 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19] - 个险新业务价值243.37亿元 同比提升9.5% [19] - 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增长45.7% 新单保费358.73亿元 同比增长111.1% [23] - 团险渠道总保费144.37亿元 短期险保费131.62亿元 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 [25] - 其他渠道总保费377.59亿元 同比增长8.1% [27] 销售队伍与产能 - 总销售人力64.1万人 个险销售人力59.2万人 其中营销队伍37.6万人 收展队伍21.6万人 [17][21] - 优增人力同比提升27.6% 13个月留存率提升3.8个百分点 5年资以上人群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21] - 银保渠道客户经理1.8万人 人均产能同比大幅提升51.8% [23] - 团险渠道销售队伍3.1万人 人均产能同比增长6.7% [25] 投资管理 - 投资资产规模7.13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7.8% 首家突破7万亿的寿险公司 [31][32] - 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 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 [34] 生态建设与服务体系 - 协同销售财产险保费125.84亿元 保单件数同比增长9.5% [29] - 广发银行代理银保首年期交保费13.02亿元 养老险业务规模88.76亿元 [29] - 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 推出四款旅居产品 [30] - 承办超200个大病保险项目、70多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4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 [27] 数智化运营 - 寿险APP注册用户超1.6亿人 柜面改造超760家 空中客服服务人次同比增长30.3% [39][40] - 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 智能客服机器人应答准确率超95% [39] - 商业保险理赔案件超1200万件 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超75% 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无人工率达25% [39] - 赔付人次超4800万 赔付支出1609亿元 其中健康保险责任赔付支出超340亿元 [39] 未来战略方向 - 重点挖掘养老、健康、理财领域增长点 优化产品服务供给 [43] - 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 注重价值长期稳定 [43] - 聚焦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加大降本增效、营销体系改革、康养生态建设和科技赋能力度 [43]
中国人保2025上半年业绩出炉,财险综合成本率近10年最优,人身险新业务价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13个精算师· 2025-08-28 18:01
集团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35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5] - 合并总资产3895亿元创历史新高[5] - 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2.7%[5][35] - A股股价创6年新高 H股股价创13年新高 中国财险股价创22年新高[4] 人保财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3233亿元同比增长3.6% 市场占有率33.5%[9] - 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5][12] - 车险保费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3.4% 新能源车险保费272亿元同比增长38.4%[13] - 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3.8% 个人非车险保费267亿元同比增长16.6%[17][19] - 承保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53.5% 车险承保利润87亿元占比75%[12][15] 人保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8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7%[5][23] - 原保险保费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4.5% 期交保费719亿元同比增长15.8%[2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9.24亿元同比增长107.7%[25] - 内含价值1306亿元较年初增长9.0%[23] 人保健康业务 - 新业务价值38亿元同比增长51.0%[28] - 保费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12.2% 医疗保险保费204亿元占比超50%[28] - 护理保险保费74.13亿元同比增长63.2%[28] - 互联网保险保费110亿元同比增长9.5% 累计客户7900万人[30] 投资业务表现 - 保险资金投资规模1.76万亿元同比增长7.2%[35] - 固收类资产占比66.6% 国债及政府债占比27.6%较上年末提升1.8个百分点[36][38] - OCI股票投资规模增长60.7% 综合收益率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7.8个百分点[35][36] - 净投资收益303亿元同比增长13.2%[35]
中国平安2025上半年业绩出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大涨39.8%,产险承保利润翻倍,股东回报持续提升
13个精算师· 2025-08-27 12:21
整体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5001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归母营运利润777亿元 同比增长3.7% [2][3] - 归母净资产9440亿元 较年初增长1.7%(分红前增长4.8%)[2][3] - 总资产规模突破13.5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4.3% [3] - 中期每股股息0.95元/股 同比增长2.2% [2][3]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9.8% [2][8] - 新业务价值率30.5% 同比提升9.0个百分点 [8] - 分红险业务规模保费499.2亿元 同比增长40.94% [7][8]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96.9%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0]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1.6% [13]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 同比增长168.6% [16] 财产保险业务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 同比增长7.1% [21] - 综合成本率95.2% 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2][21] - 承保利润79.78亿元 同比增长125.9% [21] - 新能源车承保575万辆 同比增长49.3% [23] - 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46.2% 市场份额27.6% [23] 综合金融与客户经营 -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 较年初增长1.8% [2][5]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 留存率97.8% [5] - 服务5年以上客户占比73.8% 留存率94.6% [5] 医疗养老生态布局 - 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合作覆盖率100% [5] - 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近70% [5]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85个城市 服务客户近21万名 [5] 投资业务表现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6.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28] - 综合投资收益率3.1%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30] - 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30] - 固收类资产占比79% 权益资产占比13% [28] 科技赋能与创新 - 开发1741款产品 为161万小微企业提供189万亿元风险保障 [28] - 平安好车主注册用户2.51亿 月活峰值3850万 [28] - 鹰眼系统预警25.9万场灾害 发送预警42.6亿次 [28]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7位 全球金融企业第9位 [7] - 《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27位 中国保险企业第1 [7] - 连续九年蝉联全球保险品牌价值100强榜首 [7]
资产规模超6000亿,阳光保险2025年上半年多板块展现转型深化新进展
13个精算师· 2025-08-26 18:25
整体业绩表现 - 总资产达6255.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5% [2] - 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 同比增长5.7% [2] -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7.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 - 内含价值1284.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0% [2] 寿险板块 - 总保费收入554.4亿元 同比增长7.1% [4] - 新业务价值40.1亿元 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7.3% [4] - 内含价值1062.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8% [5] - 个险总保费153.4亿元 同比增长12.1% [6] - 银保业务总保费354.4亿元 同比增长4.2% [6] - 职域营销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8.3% [6] 财险板块 - 原保险保费收入252.7亿元 同比增长2.5% [8] - 非车险保费占比提升至50.6% 同比增4.5个百分点 [8] - 承保综合成本率98.8% 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 [9] - 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8.1% 同比优化1.6个百分点 [10] - 非车险保费收入127.8亿元 同比增长12.5% [10] 投资板块 - 总投资资产规模5918.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9% [14] - 固定收益类资产规模4103.18亿元 占比69.4% [15] - 权益类资产规模1294.4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3% [15] - 总投资收益107.0亿元 同比增长28.5% [15]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4.0% 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16] 科技创新应用 - 车险AI智能报价使批量出单效率提升3倍以上 [12] - 构建个人非车险保障方案智能推荐模型 [12] - 阳光人寿升级客户家庭保障需求建议系统 [12] - 打造理赔服务机器人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13] - 建立医疗发票真伪鉴别机制防范保险欺诈 [13] 客户服务与产品战略 - 个人车险客户非车险产品购买比例提升至60.9% [11] - 为1.8万家企业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11] - 养老金融领域丰富个养产品矩阵 [7] - 健康保障布局创新药与特药保障 [7] - 构建4大类13款浮动收益财富管理产品 [7]
2025年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
13个精算师· 2025-08-25 18:09
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 - 排行榜涵盖173家保险公司 市场价值总额达88202.23亿元[3][8] - 采用保险公司定价模型(ICPM) 基于40多个显著性变量进行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9] - 榜单数据基准日为2025年7月31日 未披露2024年报的公司未纳入研究[12] 头部企业市场价值表现 - 阳光集团以744.49亿元位列第19位 阳光人寿以737.53亿元紧随其后[4] - 国寿财险以725.65亿元排名第21位 中华财险以415.45亿元位列第22位[4] - 平安养老以406.86亿元排名第23位 中华保险集团以400.02亿元位列第24位[4] 中游企业市场价值分布 - 中信保诚以379.38亿元位列第25位 大地财险以352.16亿元排名第26位[4] - 中再财再以343.41亿元位列第27位 中英人寿以341.35亿元排名第28位[4] - 华泰集团以339.79亿元位列第29位 民生人寿以338.18亿元排名第30位[4] 尾部企业市场价值情况 - 瑞再企商以9.45亿元排名第161位 海峡金桥以8.28亿元位列第162位[7] - 合众财险以8.23亿元排名第163位 建信财险以8.14亿元位列第164位[7] - 安盛环球再保险以2.07亿元位列榜单末位 市场价值最低[8] 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头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提升运营效率[11][13] - 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风险评估与定价 推动个性化产品定制[13] - 线上化服务模式普及 提升客户购买及理赔便捷性[13] 健康险与养老险市场发展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健康险/养老险市场快速增长[14] - 健康险领域重疾险/医疗险持续升级 长期护理险等新险种受关注[14] - 养老险领域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社区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涌现[14] 监管环境变化影响 - 偿付能力监管强化 产品开发销售行为规范 信息披露要求加强[15] - 头部企业凭借合规优势更好适应监管要求 实现稳健发展[15] - 监管政策促进行业整合优化 提升整体竞争力[15] 绿色保险新兴领域 - 绿色保险作为支持环保的金融工具逐渐受到关注[16] - 环境污染责任险/可再生能源险等产品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6] - 绿色保险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 拓展新业务领域[16] 排行榜应用场景 - 为二级市场投资及一级市场投资入股提供参考[18] - 用于增资/IPO/并购定价/换股对价等资本运作场景[18] - 辅助股东/董事会评估管理层经营业绩[18] - 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行业研究基础数据[18]
【保险学术前沿】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 2025年第3期目录与摘要
13个精算师· 2025-08-24 10:03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法律与经济挑战 需在创新与监管间寻求平衡 [4][5][6] - 数字技术提升保险效率与普惠性 但伴随算法偏见与隐私风险 [5] - 政府参与的多层次保险安排可解决网络战争风险承保难题 [9] 网络风险保险 - 战争除外条款限制网络攻击保险可得性 需政府作为最后再保险人 [9] - 多层次保险安排可保障网络战争受害者赔偿 同时限制保险公司风险敞口 [9] 健康数据隐私 - 数字时代健康数据收集加剧告知义务与隐私保护的冲突 [10] - 需平衡高风险人群保险可及性与保险人风险评估需求 [10] 人工智能风险 - 欧盟新AI法律框架影响风险可保性 可能加剧法律不确定性与道德风险 [11] - 保险在分散AI风险中作用关键 但新规可能降低风险可预见性 [11] 机器人投顾监管 - 欧盟监管框架影响保险机器人投顾用户自决权 [13] - 需确保数据驱动决策过程中用户获得高水平保护 [13] 数字平台责任 - 保险比价平台在德国被认定为经纪行为 需承担相应义务 [15] - 平台需披露排名排除的市场主体 否则责任转移至保险公司 [15] 保险需求演变 - 1850-2020年人寿保险需求呈双峰曲线 非S曲线 [16] - 两个高弹性阶段:19世纪末死亡率风险保障与20世纪末储蓄型产品转型 [16] 可持续保险产品 - 消费者强烈偏好可持续保险产品 即使价格较高 [18] - 偏好源于对品牌价值、产品质量和感知效能的积极认知 [18] 员工关系投资 - 员工关系投资与财务表现正相关 投资增加418万美元带来ROA升0.36% ROE升1.10% [19][20] - 规模较小、资本较低的保险公司从投资中获益最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