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医药(00512)

搜索文档
核药龙头传利好,远大医药(00512)全球创新RDC再获研发进展,或提供脑胶质瘤治疗新选择
智通财经网· 2025-04-16 18:48
文章核心观点 - 远大医药在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领域取得进展,TLX101海外II期临床试验证实患者获益,未来有望为公司提供新业绩增长点,且公司持续深化核药产业布局,创新管线推进将助力业绩增长 [1][2][3][6] 产品TLX101情况 - TLX101可自由通过血脑屏障,靶向癌细胞促使其凋亡,已获FDA孤儿药认定,中国I期临床2023年4月获批,海外有望2025年上半年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并下半年开启试验 [2] - IPAX - Linz研究评估TLX101联合外照射放射治疗在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的安全性等,结果显示治疗耐受性良好,接受治疗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约12.4个月,高于仅接受外照射放射治疗患者的9.9个月 [2] -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约为6.4/10万人,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约为4.03/10万人,占全部原发恶性中枢系统恶性肿瘤的50.1%,TLX101有望成开拓性治疗手段 [2] 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胶质母细胞瘤多形治疗市场容量达75.22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规模达139.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8% [3] - 预计2025年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将达93亿元,2030年增至260亿元 [4] 公司核药产业布局 - 远大医药是国内第一批布局核药赛道企业,进入效益释放期,核药板块重磅产品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推动2024年核药板块收入近6亿港元,同比增长近177% [4] - 公司在核药抗肿瘤领域实现全方位布局,建立完整产业链,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3款创新产品,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7个癌种,产品涵盖诊断和治疗两类核素药物 [4] - 公司储备丰富RDC药物管线,多数具备同类最佳潜力,如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TLX591 - CDx海外上市后两年收入超7亿美元,推动伙伴股价上涨超500%,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金 [6] - 远大医药是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总计储备最多企业,也是全球核药抗肿瘤领域产品管线和诊疗一体化布局丰富的创新药企之一,创新管线推进将加速产品上市,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6]
远大医药20250313
2025-04-15 22:30
普通话的华语声音好嘞 谢谢谢谢大博士大博士 能听到我的密码吗我再确认一下能听到 非常清楚好嘞 讲到我们就开始了各位投资者粉丝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远大医药的总裁周高首先还是请代表我们公司的王雅诚欢迎各位参加远大医药2024年的疫情发挥同时也非常感谢今天阿联酒券 中银公司国际证券 西都证券中信证券 星叶证券 延安证券国盛证券 广华证券 国家安全首先一定要认识作为选举机会的联谊主持人 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有同样的感受吧,就像刚才赵文波所讲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整个大的医药行业进入了改革的这个深水区,行业生态在持续向往重促另一方面呢,整个国产的创新药也迎来了全面调的政策支持,为整个医药行业进入了比较强劲的发展动能 在这样一个大体背景下,我们原来一样的使用了坚实的以创新为驱动,预教我们的核心领域不仅实现了整体业绩的稳定增长,更在创新要领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整个公司的产品管线持续的进行多元化的升级为未来的可视域发展建立了一个比较 坚持着进步然后我们来去看一下那个数据吧可以看到我们学中资全年体现的收入大概是116.4亿港币同比增长了12.8%规模间对外24.7亿港币同比增长了34%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家最为关注的 ...
远大医药(00512):024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1%,核药龙头杨帆启航
国信证券· 2025-04-11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远大医药收入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3%,在外部环境压力下保持业绩良好增长 [2][10] - 五官科和呼吸类产品表现亮眼,核药抗肿瘤板块持续高速放量 [3][12] - 钇[90Y]微球注射液加速落地普及,治疗效果显著,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 [13] - 毛利率受集采拖累下滑,新品推广力度加大提升销售费用率 [4][20] - 公司积极推进战略布局,扩面深耕业务版图,多个业务板块有新进展 [23] - 考虑并购贡献和集采影响,略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期待钇[90Y]微球注射液持续销售放量 [4][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116.45亿港币,同比增长10.6%,扣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约12.8%;归母溢利24.68亿港币,同比增长31.3%;正常化归母溢利约17.61亿港币,同比增长约2.5%,扣除汇率变动影响后同比增长约4.6% [2][10]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2.18/24.65/27.97亿港币,同比增长 - 10.1%/11.1%/13.4%,当前股价对应PE为9.4/8.5/7.5X [4][27]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制药科技板块:2024年收入73.18亿港币,同比增长9.6%;呼吸及危重症业务收入17.09亿港币,同比增长约26.9%;五官科业务收入27.04亿港币,同比增长19.3%;心脑血管急救业务收入21.76亿港币,同比下降9.3% [3][12] - 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板块:2024年收入8.16亿港币,同比增长148.3%,核药抗肿瘤收入5.89亿港币,同比增长176.6% [3][12] - 生物科技板块:2024年收入35.11亿港币,同比增长5.9%,氨基酸板块(含牛磺酸)收入27.62亿港币,同比增长2.2% [3][12] 产品情况 - 钇[90Y]微球注射液:近70家医院完成核素转让手续,手术在22个省市50余家医院展开,建立7个中心,培训超1100名医生,超170名医师获登记;40余名患者肿瘤降期转化并切除,10余名患者桥接治疗后肝移植;客观缓解率65.6%,疾病控制率87.4%;2024年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 [13]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毛利率57.9%( - 4.1pp),销售费用率28.0%( + 3.7pp),管理费用率11.7%( + 0.1pp),财务费用率1.5%( - 0.3pp),净利率为21.2%( + 3.3pp) [4][20] 战略布局 - 三款RDC处于三期临床阶段,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成都温江基地2025年投入运营 [23] - 2024年完成百济制药100%股权变更登记、多普泰科技90%股权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变更登记 [23]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新增5款商业化产品 [23] 传统业务板块综述 - 五官科:瑞珠滴眼液、和血明目系列、金嗓系列等产品有不同特点和竞争优势 [25] - 呼吸及重症抗感染:恩卓润、恩明润、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产品各有优势 [25] - 心脑血管急救:利舒安、诺福康、脉血康系列等产品有相应功效和市场地位 [25] - 原料药:围绕四大领域布局支持制剂生产 [27] - 生物科技:包括氨基酸、生物农药等,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建八大技术平台 [27] 可比公司估值 - 与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石四药集团对比,展示了各公司股价、总市值、EPS、PE、ROE、PEG等指标 [2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29]
中金:上调远大医药目标价至7.2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3-20 10:36
文章核心观点 - 远大医药2024年纯利超预期增长 核药板块发展良好 中金上调目标价并维持评级 [1] 公司业绩 - 2024年纯利同比增长31.3%至24.7亿港元 超出预期 [1] - 增长得益于核药销售超预期和Telix股权投资收益 [1] 业务板块 - 核药板块高速增长 RDC管线预计2025年开始贡献收益 [1] - 传统板块保持稳健 [1] 研发进展 - STC3141脓毒症临床结果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布 [1] 评级与预测 - 中金上调远大医药目标价33.3%至7.2港元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维持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0.6港元 [1] - 预计2026年每股盈利0.63港元 [1]
中金:维持远大医药(00512)“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7.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19 16:1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远大医药“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至7.2港元 [1] 公司情况 - 公司核药创新转型顺利,去年纯利同比升31.3%至24.7亿港元,超预期 [1] - 核药放量逾预期及Telix股权投资收益影响公司去年盈利 [1] - 核药板块高速增长,RDC管线有望2025年开始收成,传统板块稳健 [1] - 关注STC3141脓毒症临床结果,料今年上半年取得初步临床结果 [1] 盈利预测 - 保持今年每股盈利预测0.6港元,并引入2026年每股盈利预测0.63港元 [1] 目标价调整 - 目标价上调33.3%至7.2港元 [1]
远大医药(0051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18 22:45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6] - 2024年全球核药相关交易并购总金额超70亿美元,预计2025年中国核药市场规模达93亿元,2025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2.7%,2030年将达260亿元[9] - 预计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2025年达440亿人民币,2030年达1166亿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19.8%[11] 公司股权收购与战略引进 - 公司2024年完成对多普泰制药的战略控股[8] - 公司2024年收购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2024年收购南昌百济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2024年收购江西百安百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2024年战略引进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创新眼用制剂[8] - 公司2024年战略引进用于治疗干眼症的全新作用机制的鼻喷雾剂[8] - 公司以约4.86亿元人民币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31] - 公司以约2.6亿元人民币收购百濟製藥100%股权[31] - 公司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一定金额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GPN01768在大中华区独家权益[31] - 公司完成百济制药100%股权变更登记[56] - 公司完成对重庆多普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收购[56] - 公司完成天津田边100%的股权变更登记[57] - 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公司分别以约1.8954亿元及4.4226亿元收购多普泰医药科技27%及63%股权[165] - 2024年3月,公司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一定金额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眼用制剂GPN01768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166] - 2024年6月,公司附属公司以约2.6亿元收购百济制药100%股权[167] - 2024年7月,公司附属公司以合共约4.86亿元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168] - 2024年12月公司与箕星药业达成合作,获治疗干眼症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169] - 2025年2月21日公司拟行使权利向南京基金及上海洪昇收购股权,收购代价参照预期估值3.57亿元人民币,完成收购后将持有目标公司59.91%的股权[200] 公司基地建设与运营 - 公司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2024年顺利封顶[8] - 公司科诺生物仙桃基地二期2024年落成[8] - 成都温江的甲级核素研发生平台预计今年建成[15] - 成都温江远大医药放射性药物研发及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59] 公司产品销售与收入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9] - RDC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药物TLX591 - CDx海外上市两年累计收入超7亿美元,Telix市值突破100亿澳币[9] - 2024年收益为11,644,892千港元,2023年为10,529,590千港元,2022年为9,562,285千港元,2021年为8,597,975千港元,2020年为6,352,919千港元[4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852,363千港元,2023年为2,344,197千港元,2022年为2,516,893千港元,2021年为2,785,832千港元,2020年为2,073,583千港元[40]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2,466,059千港元,2023年为1,895,442千港元,2022年为2,098,251千港元,2021年为2,405,032千港元,2020年为1,781,209千港元[40] - 公司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2%[45] - 公司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7%[47] - 2024年至报告日期,公司有63项重大里程碑进展,新增14款商业化产品[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收益约116.45亿港元,同比上涨约10.6%,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12.8%[14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68亿港元,同比上涨约31.3%,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34.0%[142] - 剔除Telix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17.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5%,撇除汇率影响上涨4.6%[142] - 期内集团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益约8.1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48.3%[143] - 核药抗肿瘤板块收益约5.8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76.6%[143]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收益约2.27亿港元[143] - 对Telix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7.07721亿港元,2023年为1.62748亿港元[144] - 制药科技产品收益约为73.1784亿港元,较2023年上涨约9.6%;呼吸及危重症、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板块收益分别约为17.0926亿、27.043亿、21.7624亿港元,较2023年分别上涨约26.9%、19.3%、下降9.3%[146] - 生物科技产品收益约为35.1084亿港元,较2023年上涨约5.9%;氨基酸板块(含牛磺酸)收益约为27.6228亿港元,较2023年上涨约2.2%[147]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创新改良型新药CBT - 001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10] - 用于眼科术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并成功达到临床终点[10] - 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1768已向药监局递交NDA并获得受理[10] - 用于脓毒症等重症疾病治疗的全球创新产品STC3141顺利完成国内二期临床全部患者入组并给药[12] - 依普利酮成功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首款国产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获批上市[12] - 用于治疗HPV16型阳性实体肿瘤的mRNA疫苗ARC01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12] - 公司有147个在研项目,其中创新项目47个占比32%,仿制项目及其他100个占比68%[21][23] - 公司研发工作及新项目投入约港币22.7亿元[21] - 公司实现63项重大里程碑[21] - 公司拥有5个技术平台和9个研发中心[21] - 2025年易甘泰®釔[90Y]微球注射液有望进一步快速放量[15] - STC3141国内脓毒症II期临床研究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初步结果[15] - 公司创新眼药业务将迈入“研发攻坚与市场兑现”双轮驱动阶段[15] - 公司在研项目中,核药抗肿瘤诊疗占比30%、呼吸及危重症占比15%、五官科占比15%等[24] - 公司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全球创新RDC药物ITM - 11在中国开展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COMPETE桥接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正式批准和受理[27][28] - 公司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产品GPN00289在中国开展的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注册性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8] - 公司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1768 (TP - 03,洛替拉纳滴眼液,0.25%)向药监局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并获受理[28] - 公司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脓毒症的II期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并给药[28] - 公司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全球创新血管内双模成像系统NOVASYNC HYBRID SYSTEMTM获药监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8] - 公司与箕星药业香港有限公司达成产品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布局用于治疗干眼症的全球首创创新产品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OC - 01)及OC - 02 (Simpinicline)鼻喷雾剂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28] - 公司用于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全球创新RDC药物TLX250 - CDx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并给药[28] - 公司用于眼科术后抗炎镇痛的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完成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并成功达到临床终点[28] - 公司与联营公司南京凯尼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鸬鹚)获药监局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8] - 创新核药产品ITM - 11两项III期临床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批准[51] - 17款仿制药产品获批上市[53] - 3款功能性食品在中国上市[54] - 11款原料药产品获药监局批准上市[55] - 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于2024年7月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2025年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73] - 全球创新的液体栓塞剂KonaTM已向FDA递交上市前审批(PMA)申请[74] - 全球创新的实体瘤消融治疗技术AuroLase®已向FDA递交PMA申请[75] - RDC药物目前有9款在研产品[76] - 全球创新型前列腺癌诊疗产品TLX591影像无进展生存期(rPFS)中位数为8.8个月,TLX591 - CDx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19个欧洲国家上市申请正推进[77] - 全球创新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诊疗产品TLX250 - CDx诊断ccR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6%和87%,阳性预测值达93%,T1a期早期ccRCC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5%和89%,新药上市申请获FDA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78] - 全球创新型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诊疗产品ITM - 11海外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达主要临床终点,TOCscan®于2018年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获批上市[79] - 全球创新型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产品TLX101已获FDA孤儿药认定,海外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2023年4月获药监局批准于中国开展I期临床研究[80] - 全球创新型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产品ITM - 41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81] - 全球创新内源性组织修复产品aXess美国关键性临床研究2024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欧洲2025年1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中国注册工作积极推进[93] - 全球创新二尖瓣置换系统Saturn 2024年6月在美国完成首次人体实验的首例患者入组,中国注册工作积极推进[94] - 全球创新心室辅助器械CoRISMA正与耶鲁大学孵化的公司合作开发[95] - 新型复方鼻喷剂GSP 301 NS于2021年10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II期临床试验,2023年9月到达临床终点,2024年2月NDA获药监局受理[104] - 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在三大洲五国的四个适应症上获七个临床批件,完成三项针对患者的临床研究并达终点,2023年7月在中国获批开展针对脓毒症的II期临床研究,2024年12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给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得初步结果[105] - 治疗脓毒症的全球创新药物APAD于2023年3月获批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研究,目前已成功完成[106] - 公司在眼科领域布局五款创新药物,其中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于2024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11月完成中国III期临床研究[116] - 治疗翼状胬肉改良型新药GPN00153(CBT - 001)2022年6月进入全球III期临床阶段,2024年3月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117] - 干眼症全球创新药物GPN00136(BRM421)海外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2023年4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I期临床研究[118] - 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新型眼用制剂GPN00884于2024年3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8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给药[119] - 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及相关睑板腺功能障碍的GPN01768(TP - 03)于2023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已向中国药监局递交NDA并获受理[120] - 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在研产品超20款[121] - 针对HPV - 16阳性实体瘤的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 (A002) 2024年1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132] - 回顾期内,硫酸羟氯喹片等13种仿制药获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160] - 公司共有48个产品获批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另有20个产品在审评[161] 公司各板块业务情况 - 公司核心业务横跨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制药科技、生物科技三大领域[20]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约有800名员工,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2款创新产品,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64]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在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人次使用[66]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客观缓解率达65.6%,疾病控制率达87.4%[68] - 已对70家医院超1100名医生进行易甘泰®手术理论或技能培训,超170名医师获手术医师登记[69] - 70名医师获独立手术操作资格,85名医师具备助理手术操作资质,16位专家获培训导师资格[69]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进入45个惠民保和3个特药险,覆盖21个省、30余个城市[69] - 全球创新的液体栓塞剂LavaTM于2023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并实现商业化[6
远大医药2024年归母净利润24.7亿港元 拟分红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3-13 07:51
文章核心观点 - 远大医药2024年度收入盈利双增并拟分红,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约116.4亿港元,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约12.8%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24.7亿港元,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约34.0% [1] 分红情况 - 公司拟分红总计约9.1亿港元 [1] 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核药板块实现收入近5.9亿港元,同比增长近177% [1] - 2024年呼吸及危重症板块录得收入约17.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6.9% [1]
远大医药(0051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2 22: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约116.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05.3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6%,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12.8%[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68亿港元,较2023年的18.80亿港元上涨约31.3%,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34.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研发工作及项目投入约22.74亿港元[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6港元,共约9.10亿港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益约116.45亿港元,同比上涨约10.6%,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12.8%;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68亿港元,同比上涨约31.3%,撇除汇率影响上涨约34.0% [144] - 期内,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益约8.1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48.3% [145] - 期内,公司制药科技产品收益约73.1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9.6% [148] - 期内,公司生物科技产品收益约35.1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5.9% [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销成本及行政费用分别约为32.57亿港元及13.6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加约6.89亿港元及1.31亿港元 [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财务费用约为1.80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 [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约为34.55亿港元,较2023年结余增加约3.87亿港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约为29.28亿港元,较2023年结余增加约0.98亿港元 [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80.26亿港元(2023年:70.16亿港元),流动负债为65.73亿港元(2023年:57.3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22 [1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3.41亿港元(2023年:13.40亿港元),11.9%以多种外币列值,88.1%以人民币列值[18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银行贷款约43.59亿港元(2023年:32.85亿港元),年利率2.20% - 5.58%(2023年:2.50% - 7.07%),19.92亿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1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部分银行贷款以资产抵押,账面价值约8514万港元(2023年:1.21亿港元),负债比率约26.4%(2023年:21.5%)[1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作为出租人有经营租赁承担222万港元,2023年为38万港元[1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资本承担约22.396亿港元,2023年为12.466亿港元[192] 公司业务布局与战略发展 - 2024年公司完成对多普泰制药战略控股,收购天津田边、南昌百济制药和江西百安百煜医药科技100%股权[8] - 2024年公司战略引进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创新眼用制剂和治疗干眼症的鼻喷雾剂[8] - 公司自2018年起在核药领域加速拓展,已完成向创新核药龙头转型[9] - 2024年至公告日期,公司共有63项重大里程碑进展,包括创新产品23项、仿制产品17项、功能性食品3项、原料产品认证11项、产品及产业布局5项、重大建设项目4项[23] - 2024年公司新增14款商业化产品,核药抗瘤诊疗、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呼吸及危重症、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分别新增1款、5款、1款、2款、5款[23] - 公司建立了武汉光谷国际研发中心、澳洲糖组学研发中心以及南京奥罗mRNA研发中心[84] - 公司寻找机会进入新市场及开拓产品组合,如投资Grand Pharma Sphere进入核药抗肿瘤领域[159] - 公司寻找现有产品及市场协同效应,如旭东海普产品与公司制剂产品产生协同效应[159] - 公司寻求与早期研发阶段公司合作,获取有潜力产品经营权[159] - 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集团分别以约1.8954亿元及4.4226亿元收购多普泰医药科技27%及63%股权[172] - 2024年3月,集团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一定金额注册里程碑费用取得眼用制剂GPN01768在大中华区独家权益[174] - 2024年6月,集团附属公司以约2.6亿元收购百济制药100%股权[175] - 2024年7月,集团附属公司以合共约4.86亿元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177] - 2024年12月,集团与箕星达成合作,将获治疗干眼症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权益[178] - 2025年2月21日,公司拟行使权利向南京基金及上海洪昇收购股权,收购代价参照预期估值3.57亿元人民币,其中向二者合计收购1.093848亿元人民币,完成后目标公司将由公司持有59.91%股权[196] - 2025年2月28日,集团场外出售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约45.2%持股(494.7181万股股份),价值约1.43亿澳元[196]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益约5.89亿港元,较2023年的2.17亿港元上涨约176.6%(撇除汇率影响)[3] - 截至2024年末,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11] - RDC有3款产品处于临床III期阶段,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RDC药物TLX591 - CDx预计今年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海外上市两年累计取得超7亿美元收入[11] - 用于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RDC药物TLX250 - CDx新药上市申请获FDA受理并进入优先审评,国内正进行三期临床[11]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的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和液体栓塞剂LavaTM等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23] - 创新核药产品TLX250 - CDx在中国完成I期临床研究并达临床终点,开展确证性临床研究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24] - 创新核药产品ITM - 11两项III期临床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批准[26]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约有800名员工[42]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在研发注册阶段储备12款创新产品,涵盖5种放射性核素、7个癌种[42]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早期研发阶段产品储备达12款[42]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2022年1月获批上市,5月正式投入应用,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人次使用,已进入多项国内外权威指南[45][47][48]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客观缓解率达65.6%,疾病控制率达87.4%,已有40余名患者肿瘤降期转化并切除,10余名患者桥接治疗后肝移植[48] - 公司已对70家医院超1100名医生进行易甘泰®手术理论或技能培训,超170名医师获手术登记,70名获独立手术资格,85名具备助理手术资质,16位专家获培训导师资格[49] - 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进入45个惠民保和3个特药险,覆盖21个省、30余个城市[49] - 全球创新液体栓塞剂LavaTM 2023年4月在美国获批上市,10月正式商业化,制备只需2分钟[51] - RDC药物方面,已有四款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三款进入III期临床[44] - 全球创新温度敏感性栓塞剂GPN00289 2024年7月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阶段,2025年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44][55] - 全球创新液体栓塞剂KonaTM已向FDA递交上市前审批申请,适用于脑动静脉畸形术前栓塞[56] - 公司正在有序推进甲级资质核素生产平台的建设[44] - 公司有9款在研RDC药物,多款取得重要进展[58] - TLX591海外早期临床研究影像无进展生存期(rPFS)中位数为8.8个月,2023年11月完成海外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首例患者入组[60] - TLX591 - CDx于2021 - 2025年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在19个欧洲国家上市申请推进中,2023年8月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60] - TLX250 - CDx海外Ⅲ期临床研究诊断ccR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6%和87%,阳性预测值达93%,针对T1a期早期ccRC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5%和89%[61] - ITM - 11海外III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达主要临床终点,在中国获批多项临床研究[63]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已布局27款产品,通路管理方向20款、结构性心脏病方向1款在中国获批上市[67] - 多款创新产品于2024 - 2025年获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包括国产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鸬鹚、国产血管内双模成像系统NOVASYNCTM等[67]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员工超220人,研发团队超50人,硕士和博士占比超60%[68] - AuroLase®已向FDA递交PMA申请[57] - ITM - 4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65] - 透析通路药涂球囊APERTO® OTW术后六个月靶病变通畅率比普通高压球囊有显著优势[72] - 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鉑睿時IberisTM相关研究成果在影响因数为35.5的国际心血管顶级学术期刊Circulation上全文发表[76] - 国产外周冲击波系统DEEPQUAKETM可治疗血管狭窄程度≥50%的成人患者髂动脉等部位的钙化病变[78] - 全球创新内源性组织修复产品aXess在美国获批开展的关键性临床研究于2024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在欧洲开展的关键性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80] - 全球创新二尖瓣置换系统Saturn于2024年6月在美国完成首次人体实验的首例患者入组[82] - 冠脉药涂球囊RESTORE DEB®是中国首款具有原发冠脉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双重适应症的药涂球囊[71] - 血管内双模成像设备NOVASIGHTTM是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的血管内超声光学双模成像系统[74] - 首款国产可调节颅内取栓支架产品鸬鹚®采用圆丝编织结构设计,可体外手动调控直径,提高血管再通率[75] - 多极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鉑睿時IberisTM是全球范围内唯一获得欧盟CE认证且具备桡动脉与股动脉双入路设计的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产品[76] - 国产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NeoNova®采用弹性自锁机制,可规避瓣膜被撕裂风险[79] 呼吸及危重症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恩卓潤®比斯海樂®III期臨床研究顯示,24周中度急性發作風險的年化發生率較高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聯合噻托溴銨吸入噴霧劑開放三聯降低了43%[89] - 恩明潤®比斯海樂®III期臨床研究顯示,對比常規高劑量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重度、中重度和所有急性發作類別風險分別降低約26%、22%和19%[89] - 切諾於2017年進入中國國家醫保目錄,2018年進入中國國家基藥目錄[88] - 新型複方鼻噴劑GSP 301 NS於2021年10月獲批在中國開展III期臨床試驗,2023年9月成功到達臨床終點,2024年2月NDA獲得藥監局受理[93] - 呼吸及危重症板塊在售產品覆蓋鼻炎、支氣管炎等多個適應症[86] - 切諾有成人裝和兒童裝,榮登「2024年健康產業品牌榜」等多個榜單[88] - 恩卓潤®比斯海樂®是中國國內首款獲批哮喘適應症的三聯複方吸入製劑[89] -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為國內首仿,有望改變同通用名產品市場上外資企業獨佔的競爭格局[91] - 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已在三大洲五个国家的四个适应症上获批七个临床批件,完成三项临床研究并达终点,2024年12月完成脓毒症II期临床全部患者入组给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出初步结果[95] 五官科板块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五官科板块治疗领域覆盖多科室疾病,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形成全国营销网络,秉持中西结合与药械同治战略[98] - 五官科核心产品包括和血明目片、金嗓系列、脉血康、瑞珠、诺通等[99] - 和血明目片为全国独家、中药保护、医保和基药目录品种,上市30余年积累大量临床资料和经验[100] - 金嗓系列为全国独家产品,覆盖喉科全病种,多款产品被纳入多个指南和共识,金嗓散结和金嗓开音胶囊为医保目录产品[102] - 脉血康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医保和基药目录品种,是国内唯一标注抗凝血酶活性单位的中成药,每粒/片相当于14个抗凝血酶活性单位[103] - 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为单支装无防腐剂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一线用药,获多个专家共识推荐,2017年获中国驰名商标,2016 - 2024年连获九年西普金奖[105] - 酒石酸伐尼克蘭鼻噴霧劑(「OC - 01」)2021年10月在美国获批上市
远大医药:创新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创新药RDC管线丰富
国元国际控股· 2024-12-27 11:14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8 28港元 较现价4 74港元有74 6%的上涨空间 [1][6][13][19][27] 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药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核药抗肿瘤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表现突出 [4][17][22] - 易甘泰®钇[90Y]微球疗效显著 客观缓解率达62 6% 疾病控制率约85% [5][36] - 公司拥有5大技术平台和8大研发中心 141个在研项目 其中创新药49个 [5][22] - 创新药研发顺利推进 管理效率高 RDC市场空间广阔 [6][27] 财务表现 - 2024年中期营收60 47亿港元 同比增长1 0%(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5 4%) [4][8] - 2024年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 58亿港元 同比增长51 4%(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58 0%) [4][8]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13 5亿 123 5亿 137 9亿港元 [6][27]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 60 0 61 0 68港元 [6][27] 产品管线 - 核药抗肿瘤诊疗产品线丰富 包括TLX591 TLX250 TLX101等 [9] - 心脑血管介入领域布局20款产品 其中14款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24] - NOVASYNC获批上市 是全球创新的血管内双模成像系统 [11][25] - 制药方面 Ryaltris®已递交上市申请 STC3141完成临床二期患者入组 [12] 研发投入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 8亿港元 [5] - 国内已有四款RDC创新产品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3款处于临床研究III期 [5]
远大医药(0051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46
并购与收购 - 公司以约4.88亿元人民币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进入慢病市场,扩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13] - 公司以约2.6亿元人民币收购百济制药100%股权,成为中国治疗过敏性鼻炎产品管线最全的企业之一,并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鼻喷制剂平台[13] - 公司以总计约6.318亿元人民币收购多普泰医药科技90%的股权,布局脉血康胶囊/肠溶片系列产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15] - 公司完成對南昌百濟製藥有限公司和江西百安百煜醫藥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獲得鼻噴製劑平台[29] - 公司完成對重慶多普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90%股權的收購,獲得脉血康系列產品權益[29] - 公司完成對天津田邊製藥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進一步鞏固心腦血管急搶救市場領導地位[29] - 公司以约6.318亿元人民币收购重庆多普泰医药科技90%股权,获得其核心中药产品脉血康系列产品的权益[103] - 公司与Tarsus Pharmaceuticals达成协议,以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费用获得TP-03眼用制剂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104] - 公司以约2.6亿元人民币收购百济制药100%股权,获得其鼻喷制剂平台,进一步布局呼吸及危重症板块[105] - 公司累计以约4.88亿元人民币收购天津田边100%股权,进一步布局心脑血管急救板块[106]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田边,加快其核心产品的原料制剂一体化进程,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106]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田边,迅速进入慢性疾病市场,节省开拓新市场的时间成本[106]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田边,实现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从急抢救到慢性疾病管理的全方位覆盖[106]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田边,进一步完善心脑血管急救板块的产品组合[106]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田边,巩固和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106]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田边,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慢性疾病平台,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10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全球创新眼科药物GPN00884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组给药[14] - 公司用于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全球创新RDC药物ITM-11获得药监局批准开展III期临床研究[14] - 公司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全球创新药Ryaltris®复方鼻喷剂的NDA申请获得了药监局的受理[15] - 公司用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诊断的创新核药产品TLX250-CDx在中国完成了I期临床研究,并顺利进入了确证性临床研究[25] - 公司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创新产品GSP 301 NS(Ryaltris®)复方鼻喷剂已向药监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26] - 公司用于治疗翼状胬肉的创新改良型新药CBT-001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完成了首例患者入组给药[27] - 公司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阳性的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性肿瘤疫苗ARC01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28] - 公司有5款仿製產品獲批上市[29] - 公司有3款功能性食品在中國上市[29] - 公司有6款原料藥產品獲得藥監局批准上市[29] - 公司目前有9款RDC藥物在研,多款產品於期內取得了重要進展[41] - TLX591的海外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于2023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为8.8个月[42] - TLX250-CDx在诊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6%和87%,阳性预测值可达93%[42] - TLX250-CDx针对T1a期早期ccRCC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5%和89%[42] - ITM-11于2023年5月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开展I期临床研究,并于2024年3月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43] - TLX101于2023年4月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开展I期临床研究[43] - 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已布局14款产品,其中8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44] - Novasight Hybrid System于2023年5月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44] - RESTORE DEB®是中国首款具有原发冠脉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双重适应症的药涂球囊[47] - APERTO® OTW在术后六个月靶病变通畅率具有显著优势,显著延长内瘘使用时间[47] - Novasight血管内双模成像设备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并在加拿大和日本上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8] - LEGFLOW® OTW药涂球囊已完成注册性临床的全部患者入组[49] - LONG神经取栓支架已递交上市注册申请并获得药监局受理[49] - aXess内源性组织修复产品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49] - Saturn二尖瓣置换系统于2024年6月在美国完成首次人体实验的首例患者入组[50] - HeartLight X3激光消融平台已递交中国上市注册申请并获受理[51] - CoRISMA心室辅助器械正在与耶鲁大学孵化的创新性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开发[51] - 公司在呼吸及危重症板块拥有多款市场份额领先的高壁垒产品和独家品种[52] - 切诺®粘液溶解性祛痰药已进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和基药目录,并获得多项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54] - 恩卓潤®比斯海樂®在III期臨床研究中,24周中度急性發作風險的年化發生率降低了43%[55] - 恩明潤®比斯海樂®在III期臨床研究中,重度、中重度和所有急性發作類別風險分別降低約26%、22%和19%[55] - 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為國內首仿,有望改變外資企業獨佔的市場格局[56] - Ryaltris®在中國的III期臨床試驗已於2023年9月成功到達臨床終點,療效優於單方原研製劑[57] - STC3141已在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英國、波蘭等國家獲批七個臨床批件,並完成三項臨床研究達到臨床終點[58] - APAD於2023年3月獲批在中國開展I期臨床研究,並成功達到臨床終點,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9] - 公司五官科板塊在售產品管線數量位居行業前列,覆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多科室疾病[60] - 公司五官科核心產品包括和血明目片、金嗓系列、脈血康、瑞珠、諾通等[61] - 和血明目片为中国全国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版)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收载品种[62] - 金嗓系列产品中,金嗓散结胶囊和金嗓开音胶囊为国家医保目录产品,金嗓开音、清音属于兼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属性的双跨品种[63] - 脉血康胶囊及脉血康肠溶片为国内唯一标注了抗凝血酶活性单位的中成药,每粒/片相当于14个抗凝血酶活性单位[63] - 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为单支装无防腐剂人工泪液,现为治疗干眼的一线用药,2017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至2023年连续八年获得西普金奖[64] - 诺通鼻用喷雾剂为国产独家剂型,在同通用名产品中处于领跑地位[65] - 眼科术后抗炎镇痛改良型新药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已于2024年3月在美国获FDA批准上市,2023年10月在中国完成III期临床研究首例患者入组给药[66] - 治疗翼状胬肉改良型新药GPN00153(CBT-001)全球开发于2022年6月进入III期临床阶段,2024年3月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67] - 干眼症全球创新药物GPN00136(BRM421)海外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2023年4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I期临床研究[67] - 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新型眼用制剂GPN00884于2024年3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同年6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67] - GPN01768(TP-03)已在美国完成两项关键性临床研究,均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并于2023年7月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FDA批准的首款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药物[68] - GPN01768(TP-03)在中国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后续注册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68] - 公司心脑血管急救板块拥有近30个品种,其中14个品种纳入中国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16个品种纳入短缺药品目录[69] - 公司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在研产品超过20款,涵盖急救与慢性疾病治疗领域[69] - 利舒安(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为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急救用药,并被多个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70] - 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预灌封)”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肾上腺素预灌封制剂[71] - 诺复康(盐酸甲氧明注射液)为公司国内首仿产品,上市三十余年,被多个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使用[73] - 能气朗(辅酶Q10片)上市三十余年,被20篇指南与专家共识推荐,用于改善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74] - 力美通®依普利酮片于2023年8月获药监局批准上市,2024年5月完成首张处方开具,填补了中国国内二代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药物的空白[75] - 公司mRNA平台已完成mRNA生产技术和脂质体纳米颗粒(LNP)递送技术的平台搭建,ARC01 (A002)于2024年1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期临床研究,是中国首款针对HPV阳性相关肿瘤的mRNA治疗性肿瘤疫苗[77] - 公司在氨基酸领域拥有近110名研发人员,已拥有发明专利近300项,主导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60余项,已发布标准近50项[78] - 公司氨基酸板块已深耕20余年,承担中国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和产业基础再造项目,保障国内高品质氨基酸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79] - 公司已建成合成生物学、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八大技术平台,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新型氨基酸发酵技术和酶表达系统[80] - 公司氨基酸产品通过欧盟EU GMP认证、日本医药品外国制造业者认定、韩国KFDA注册等多项国际认证,展现出在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强大竞争力[81] - 公司累计在研項目141個,其中創新項目49個,分佈於臨床前到新藥上市申請的不同階段[95] - 公司研發團隊超過700人,其中碩士及博士高學歷人才450名,佔比超過60%[97] - 公司新增專利授權50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1項,累計有效專利數708項[9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6,047,240,000港元,同比增长1.0%,撇除汇率影响后增长5.4%[8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557,950,000港元,同比上升51.4%,撇除汇率影响后增长58.0%[85] - 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产品收益为342,750,000港元,同比增长140.8%[85] - 呼吸及危重症板块收益为962,550,000港元,同比增长21.0%[86] - 氨基酸板块(含牛磺酸)收益为1,502,070,000港元,同比增长2.2%[86] - 公司分销成本下降25,730,000港元,行政费用下降89,690,000港元[87] - 公司财务费用下降至86,120,000港元,主要因置换美元贷款降低借债成本[88] - 公司研发及项目投入约14.80亿港元[89]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增加1,451,300,000港元,主要因业务增加[90]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增加688,060,000港元,主要因业务扩展[90] - 公司於聯營公司之權益總額為7,918百萬港元,佔本集團資產總值的31.8%[92] - Grand Pharma Sphere在2024年上半年虧損23,301,000港元,較2023年全年虧損89,070,000港元大幅減少[92] - 旭東海普在2024年上半年貢獻利潤46,690,000港元,較2023年全年利潤104,700,000港元有所下降[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6,047,236千港元,同比增长1%[13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591,309千港元,同比下降7%[13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587,707千港元,同比增长50%[13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44.41港仙,同比增长53%[1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4,902,042千港元,同比增长13%[139][14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34,503千港元,同比下降45%[13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604,627千港元,同比增长72%[14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5,718,490千港元,同比增长4%[14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34,5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93,612千港元有所增加[1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26,98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49,142千港元大幅下降[1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871,416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机器及设备以及收购附属公司[1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为183,994千港元,主要来自新增贷款所得款项[1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5,104,854千港元,占总收益的84.4%,较2023年同期的5,098,716千港元略有增长[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美洲市场的收益为403,33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6,090千港元增长16.5%[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欧洲市场的收益为275,75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9,345千港元略有下降[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亚洲(不包括中国)市场的收益为236,09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7,392千港元增长13.8%[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036,592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9,794,455千港元增长12.7%[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没有来自单一客户的收益占总收益的10%或以上[1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6,047,23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989,486千港元增长1%[150] - 制药科技产品收益为3,772,943千港元,同比下降5.2%,生物技术产品收益为1,931,540千港元,同比增长3.9%[150] - 诊疗科技产品收益大幅增长130.7%,达到342,753千港元[1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44,17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8,926千港元下降9.2%[1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00,67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55,976千港元下降15.5%[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57,94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9,354千港元增长51.3%[1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股息922,89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96,940千港元增长85.7%[1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物业、机器及设备投资192,41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7,780千港元下降30.7%[15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2,583,131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958,261千港元增长169.6%[1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587,596千港元,较2023年底的1,134,590千港元增长39.9%[160]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829,697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6月30日的3,517,761千港元,增长24.3%[162] - 应付贸易账款中90天以内的部分从2023年12月31日的361,607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6月30日的434,463千港元,增长20.1%[163]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198,173千港元减少到2024年6月30日的102,929千港元,下降48.1%[162]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数量保持不变,为3,549,571千股,金额为35,496千港元[164] - 公司作为出租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