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01024)
搜索文档
智通ADR统计 | 7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6:43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271.92点,较前日下跌252.53点(跌幅0.99%),盘中最高25,554.41点,最低25,232.19点,振幅1.26% [1] - 当日成交量为6,691.27万股,平均价格为25,393.30点 [1] - 52周最高点为25,638.77点,52周最低点为16,445.94点 [1] 大型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报102.137港元,较港股收盘上涨1.33% [2][3] - 腾讯控股ADR报550.482港元,较港股收盘下跌0.81% [2][3] - 阿里巴巴ADR报117.114港元,较港股下跌3.586港元(跌幅2.97%) [3] - 建设银行ADR报8.156港元,较港股下跌0.034港元(跌幅0.42%) [3] 金融板块ADR表现 - 交通银行ADR报7.520港元,较港股上涨0.310港元(涨幅4.30%),为涨幅最大金融股 [3] - 工商银行ADR报6.024港元,下跌0.046港元(跌幅0.75%) [3] - 中国银行ADR报4.593港元,下跌0.027港元(跌幅0.57%) [3] - 招商银行ADR报51.806港元,下跌0.744港元(跌幅1.42%) [3] 科技与互联网板块表现 - 京东集团ADR报126.455港元,下跌3.945港元(跌幅3.03%) [3] - 百度集团ADR报85.167港元,下跌2.083港元(跌幅2.39%) [3] - 美团ADR报126.886港元,下跌1.714港元(跌幅1.33%) [3] - 网易ADR报206.488港元,上涨0.288港元(涨幅0.14%) [3] 新能源汽车板块波动 - 理想汽车ADR报107.459港元,大幅下跌12.441港元(跌幅10.38%) [3] - 比亚迪股份ADR报126.396港元,下跌1.904港元(跌幅1.48%) [3] 地产与消费板块表现 - 华润置地ADR报28.878港元,下跌1.272港元(跌幅4.22%) [3] - 新鸿基地产ADR报95.057港元,上涨0.107港元(涨幅0.11%) [3] - 安踏体育ADR报91.883港元,下跌0.267港元(跌幅0.29%) [3] - 泡泡玛特ADR报261.057港元,下跌0.743港元(跌幅0.28%) [3] 特殊波动个股 - 中信股份ADR报10.262港元,大幅下跌2.058港元(跌幅16.70%),为当日跌幅最大个股 [3] - 百济神州ADR报184.607港元,下跌1.293港元(跌幅0.70%) [3]
AI并非替代创作者而是激发想象力 生成式AI应用迎来爆发
广州日报· 2025-07-29 21:36
公司业务进展 - 可灵AI在全球拥有超过4500万创作者 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2][6] - 产品自发布以来迭代升级30余次 服务超过2万家企业客户[2][7] - 通过API为超过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覆盖广告营销 影视动画 游戏制作等行业[4] 技术能力突破 - 推出多图参考 灵动画布等新功能[4] - 可灵1.6版本在动物生成 场景还原方面展现强大能力 新模型更好支持复杂动作生成[6] - 持续输出技术成果 探索数字人交互 游戏内容生成等新场景[7] 行业应用实践 - AI重构传统影视制作流程 从剧本到分镜 生成 剪辑均可在计算机快速完成 大幅降低时间与成本风险[6] - 华策影视2024年已尝试用AI生成场景辅助短剧制作 2025年下半年重点短剧项目将全流程应用AI视频生成技术[7] - 短剧赛道显现AI驱动的"从点到链到面"全产业渗透趋势[7] 生态建设成果 - 举办"生成式AI应用元年"生态论坛 探讨AI赋能影视 创作领域 电商及游戏等行业[2] - 汇聚影视行业 艺术行业和AI创作领域代表 包括知名导演薛晓路 AI TALK主理人"汗青" 当代艺术家吴亦深等[6] - AI催生新的人机协作模式 为艺术产业带来新的表达形式和创作可能[6]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662.2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金蝶国际等
金融界· 2025-07-29 20:14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TMT主题指数报4662.29点 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 基点为3000点[1] - 近一个月上涨6.80% 近三个月上涨19.43% 年初至今上涨36.87%[1] 指数构成 -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50只TMT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十大权重股包括:腾讯控股(14.6%)、小米集团-W(13.92%)、中国移动(13.46%)、中芯国际(8.79%)、快手-W(7.43%)、长和(4.91%)、联想集团(3.07%)、中国电信(2.86%)、金蝶国际(2.11%)、舜宇光学科技(2.04%)[1] - 全部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1] - 行业分布为通信服务占比55.41% 信息技术占比44.59%[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新上市TMT企业市值排名前十且纳入港股通范围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2] -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进行相应调整[2]
单日新高!外资疯狂涌入!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20:03
海外被动资金回流中国股票市场 - 海外被动资金加速回流中国股票市场 部分海外中国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创年内新高 [1] - 美国上市最大中国股票ETF KWEB在7月17日至25日7个交易日累计获净流入8.76亿美元(约62.88亿元人民币) 其中7月17日单日净流入2.64亿美元创近五个月新高 [2] - MSCI中国指数ETF MCHI于7月25日获净流入2.01亿美元 创年内单日净流入新高 规模达72.2亿美元 [3] - 富时中国50指数ETF FXI于6月17日获净流入7690万美元 扭转长期净流出局面 规模65.8亿美元 [3] - 沪深300指数ETF ASHR最近一个月获净流入9600万美元 规模21.2亿美元 [4] - 中国科技类ETF CQQQ近一个月获净流入7230万美元 其中6月27日净流入4840万美元创近三个月新高 [5] 主动管理基金加仓互联网科技股 - 首域盈信中国成长基金(规模27亿美元)6月增持腾讯控股2.75%和携程集团9.18% 减持网易12.45% [9] - 富达中国焦点基金(规模25亿美元)6月加仓阿里巴巴12.46%和携程集团6.32% 减持招商银行24% [10] - 施罗德中国机会基金(规模11亿美元)6月增持阿里巴巴5.92% 减持小米集团14.06% [11] - 瑞银中国机会基金(规模32亿美元)6月加仓腾讯控股1.34% [13]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票前景 - 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调高至90 预示11%上行空间 维持超配态度 [14] - 外资基石投资者参与港股IPO程度创五年新高 显示战略性重新平衡投资组合趋势 [15] - 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攀升受五大因素驱动:美国市场外多元化需求 人民币走强预期 中国AI应用涌现 私营部门支持政策 估值折价优势 [14]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16.5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0:0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554.92亿港元 其中买入841.06亿港元 卖出713.86亿港元 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71.48亿港元 净买入68.42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983.44亿港元 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83.68亿港元 净买入16.59亿港元 股价下跌2.64% [1][2] - 腾讯控股成交45.43亿港元 净买入8.33亿港元 股价下跌0.09% [1][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7.53亿港元 股价上涨0.08% [1][2] - 泡泡玛特净卖出3.51亿港元 股价上涨5.91% [1][2] - 美团-W净卖出2.88亿港元 股价下跌0.62% [1][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56.02亿港元 [1] 资金连续流向 - 4只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 [2] - 腾讯控股连续4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0.89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3.0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3天净买入 [2] - 小米集团-W累计净买入24.46亿港元 [2] 相关金融产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4][5] - 该ETF近五日上涨5.21% [5] - 最新份额51.0亿份 减少50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632.1万元 [5]
7月29日港股通净买入127.2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9:57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15%,报收25524.45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554.92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983.4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571.48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以53.6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国泰君安国际(41.48亿港元)和腾讯控股(30.04亿港元)紧随其后 [1] - 腾讯控股获最大单日净买入10.60亿港元,股价微跌0.09% [1] - 泡泡玛特遭最大净卖出2.72亿港元,但股价逆势上涨5.91%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68.42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以30.0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美团-W(16.85亿港元)和阿里巴巴-W(16.45亿港元)分列二三位 [2] - 小米集团-W获最大净买入6.70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64% [2] - 美团-W遭最大净卖出5.09亿港元,股价下跌0.62% [2] 个股表现 - 石药集团单日涨幅最高达8.46%,获沪市净买入3.88亿港元和深市净买入2.64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获深市最大净买入5.14亿港元,股价上涨6.44% [2]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分别获净买入2.43亿港元和1.24亿港元,股价上涨0.47% [2] - 南方恒生科技ETF遭沪市净卖出6787.71万港元,价格下跌0.54%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9:03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01810)以53.64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 净买入额达+9.89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41.48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二 净买入+1.69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30.04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 净买入+10.60亿元为当日最高净流入 [1][2] - 石药集团(01093)净买入+3.88亿元 在沪港通十大活跃股中净流入额排名前列 [2] - 泡泡玛特(09992)出现显著净卖出 沪港通净流出-2.72亿元 [2] 深港通南向交易特征 - 小米集团-W(01810)以30.04亿元成交额同时位居深港通南向首位 净买入+6.70亿元 [1][2] - 美团-W(03690)深港通成交额16.85亿元位列第二 但出现-5.09亿元净卖出 [1][2] - 阿里巴巴-W(09988)深港通成交额16.45亿元排名第三 净买入+5.51亿元 [1][2] - 信达生物(01801)获得+5.14亿元净买入 在深港通十大活跃股中净流入额突出 [2] - 腾讯控股(00700)在深港通呈现净卖出状态 净流出-2.27亿元 [2] 科技与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中芯国际(00981)双市场活跃 沪港通成交21.86亿元(净买入+2.43亿元) 深港通成交11.60亿元(净买入+1.24亿元) [2] - 生物医药板块石药集团(01093)双市场获资金流入 沪港通净买入+3.88亿元 深港通净买入+2.64亿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出现净流出-6787.71万元 反映部分资金对科技板块分歧 [2] 跨市场交易差异 - 腾讯控股(00700)在沪港通获+10.60亿元净买入 而在深港通遭-2.27亿元净卖出 显示资金偏好分化 [2] - 美团-W(03690)在深港通遭-5.09亿元净卖出 与沪港通+2.21亿元净买入形成鲜明对比 [2] - 泡泡玛特(09992)双市场均遭净卖出 沪港通-2.72亿元 深港通-7973.47万元 [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些新品最值得关注!一文看懂→
第一财经· 2025-07-29 18:47
机器人成为WAIC2025主角 - 机器人首次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角 几乎所有主要人形机器人公司如智元、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灵初均设展台展示进展[2][3] - 机器人硬件形态变化不大 仍以双足人形和轮式人形为主 但软件出现范式变化 从遥控进化到自主行走[3] - 腾讯已投入机器人领域7年 比现有多数人形机器人公司更久 成为今年领域最大变量[3] 具身智能模型突破 - 智元发布行业内首个面向真实世界双臂机器人的世界模型Genie Envisioner 整合预测-控制-评估环节 使机器人能预演动作后操作[9][11] - 生数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全球首个基于视频模型的具身基座模型Vidar 实现视频理解能力向物理决策能力迁移[12] - 商汤科技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核心是世界模型 使机器人能理解三维空间与时序 生成动作方案完成任务[13] - 腾讯发布并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 可根据文本或图片在几分钟内生成360度3D场景 支持导出标准化3D Mesh资产[15][16] 大模型公司动态 - 大模型公司在WAIC2025相对低调 因上半年刚完成追赶DeepSeek的模型发布 MiniMax发布类DeepSeek R1的推理模型M1 月之暗面发布类DeepSeek V3的模型K2[5] - MiniMax称M1在Artificial Analysis开源模型榜单排名第二 月之暗面称K2在LMArena榜单综合表现超过DeepSeek R1成为第一[8] - 大模型公司竞争焦点转向争夺专业开发者注意力而非C端用户[8] AI应用产品进展 - 阿里巴巴公布首款自研AI眼镜研发进展 产品融合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AI能力 支持高德导航、淘宝比价等功能 预计年内发布[14]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 3 针对国产芯片优化 计划7月31日面向全球开源 公司今年收入目标10亿元人民币[17] - 千里科技联手阶跃星辰、吉利汽车发布智能座舱Agent OS预览版 具备自然语言交互和长短期记忆能力[18] - 快手可灵上线"灵动画布"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创作 用户数量已达4500万[19] 行业专家观点 - 星动纪元CEO陈建宇认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在今明两年 规模化生产标准线为万台级别[21] - 宇树科技推出3.99万元人形机器人面向拳击文娱场景 星动纪元专注于工业方向全尺寸机器人[21] -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指出机器人需要高精度执行器、多维度传感器融合和高自由度本体构型[21][22] - 前腾讯技术负责人刘威认为世界模型需具备模拟预测探索能力 与多模态模型在交互方式和输出序列长度存在差异[23] - 亚马逊陈曦强调真实环境自主运行采集的数据最具价值[24] - UC Berkeley教授Sergey Levine提出将强化学习融入VLA模型可提升鲁棒性与性能[25] AI投资与商业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投资热度大幅提升 融资额同比增加45.3% 投资事件数同比增加59.9% 财务投资人占比58.6%[34] - 光源资本郑烜乐指出创业公司机会在于成为"船"而非"礁石" 通过专业数据循环和场景理解建立壁垒[34] - 九合创投王啸认为AI应用需要闭环数据形成独立机会 编程数据过于公开难以建立壁垒[35] - 云启资本陈昱指出视频领域和SaaS重做是确定机会 通用型AI应用面临基模公司下场竞争和token成本挑战[36] - 蓝驰创投曹巍表示国内大B生意需要复合能力 工具类小B生意更市场化 AI应用国内市场生存艰难[40] - 无问芯穹汪玉指出AI 2.0时代token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端侧算力需求与现有能力存在10倍差距[42]
快手72 元關口拉鋸戰!短線反彈動力從何而來?
格隆汇· 2025-07-29 18:46
股价表现与市场情绪 - 7月25日快手股价下跌4.86%至72.5港元 成交额达49.52亿港元 显示明显卖压 [1] - 7月28日上午股价企稳72港元附近 短期底部形成与否仍需观察 [1] - 近5日股价振幅达13.2% 波动率较高 投机空间充足 [3] 技术指标分析 - 综合技术信号显示"买入" 强度评级12 属较强水平 [1] - 多条移动平均线呈现"强力买入"信号 反映中长期走势向好 [1] - RSI指标位于57 处于中性区域 震荡指标偏"中立" 显示短期市场存在犹豫 [1] 关键价位与概率评估 - 第一支撑位66.2港元 第二支撑位61.1港元 [3] - 第一阻力位78.7港元 第二阻力位83.9港元 [3] - 当前股价处于中间位置 系统评估上升概率为55% [3] 衍生品投资机会 - 国君认购证(25903)提供7倍杠杆 行使价72.05港元 溢价与引申波幅最低 [5] - 瑞银认购证(25723)提供6.8倍杠杆 行使价72.05港元 引申波幅相对较低 [5] - 汇丰牛证(59410)实际杠杆7.5倍 收回价66港元 兼具最高杠杆与最低溢价 [6] - 瑞银熊证(62938)杠杆7.3倍 收回价80港元 实际杠杆最高且溢价较低 [6] - 汇丰熊证(55042)杠杆7.4倍 收回价80港元 溢价最低且实际杠杆较高 [6] 历史产品表现 - 7月23日推荐的法兴熊证(59208)两日后上涨60% [3] - 同期推荐的摩通熊证(53656)两日后上涨70% [3] - 同期快手股价下跌6.93% 充分体现杠杆产品的放大效应 [3]
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报2415.5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快手-W等
金融界· 2025-07-29 16:59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报2415.57点 近一个月上涨6.47% 近三个月上涨16.56% 年初至今上涨23.41%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系列包含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及相对价值指数四条指数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样本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20% 设置缓冲区机制保障样本稳定性 [2] 权重结构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35% 腾讯控股(10.19%)、友邦保险(9.91%)、美团-W(8.29%)位列前三 [1] - 比亚迪股份(5.94%)、京东集团-SW(5.22%)、网易-S(5.21%)、携程集团-S(4.31%)、中国海洋石油(4.22%)、快手-W(2.75%)、泡泡玛特(2.51%)进入前十 [1] - 全部持仓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行业占比最高达41.76% 通信服务占比19.27% 金融行业占比10.57% [2] - 医药卫生占比9.78% 能源占比6.85% 原材料占比4.39% [2] - 主要消费(1.99%)、公用事业(1.70%)、工业(1.65%)、信息技术(1.35%)、房地产(0.70%)占比较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