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美味(09985)

搜索文档
跨界开卷卫龙盐津铺子!洽洽陈先保:内卷不猛就没生意做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6:13
洽洽食品新品战略 - 公司推出冰淇淋产品及新品牌"魔芋公主",跨界进入魔芋休闲零食市场,采用海外提前布局与国内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 [2][5] - 新品包括山野系列瓜子、全坚果系列、鲜切薯条、洽洽瓜子仁冰淇淋和魔芋千层肚,其中冰淇淋和魔芋千层肚为全新跨界品类 [3][5] - 冰淇淋产品已于6月上市,新品预计2026年1月全渠道上市,魔芋制品8月下旬开始铺货,海外优先布局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已上市) [5][6]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休闲食品需求转向健康化、功能化与场景化多元融合,零食行业增长双引擎为"新"(品牌敏捷度与内容创造力)和"心"(品牌长期信任与价值积累) [3] - 魔芋食品行业过去10年保持20%年复合增长率,2024年终端市场规模达269亿元,其中休闲零食占比183亿元,魔芋爽/素毛肚细分市场规模85亿元 [7] - 卫龙和盐津铺子在魔芋爽品类市占率达60%-70%,卫龙蔬菜制品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9 1%至33 71亿元,盐津铺子休闲魔芋制品营收同比增长76 09%至8 38亿元 [7][8][9] 竞争格局与市场机会 - 卫龙将魔芋爽、风吃海带、小魔女列为大单品,蔬菜制品业务营收占比53 8%成为第一大支柱,调味面制品业务增速仅4 6% [8] - 盐津铺子辣卤零食中休闲魔芋制品营收增速76 09%,占比15 81%,仅次于蛋类零食(81 87%增速)和果干坚果(81 5%增速) [9] - 盐津铺子计划投资3000万美元在泰国建魔芋生产基地,推出本地化口味Mowon品牌产品,加速东南亚市场拓展 [10] 公司创新与差异化 - 魔芋千层肚采用创新冷冻和切花工艺提升脆嫩口感,未来计划通过IP塑造和品牌联名打造年轻化形象 [5] - 冰淇淋品类聚焦瓜子坚果脆皮差异化,重新定义辅料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好瓜子+冰淇淋"结合的需求 [6] - 公司强调创新而非价格内卷,认为消费者需要物美价优的创新产品 [7]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7:32
南向资金净流入 - 小米集团-W净流入16.65亿港元 净流入比12.37% 收盘价55.300港元下跌2.64% [1][2] - 腾讯控股净流入8.30亿港元 净流入比8.94% 收盘价555.000港元微跌0.09% [1][2] - 阿里巴巴-W净流入7.47亿港元 净流入比10.60% 收盘价120.700港元微涨0.08% [1][2] - 石药集团净流入6.54亿港元 净流入比21.81% 收盘价9.870港元大涨8.46% [2] - 信达生物净流入5.22亿港元 净流入比19.73% 收盘价99.950港元上涨6.44%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泡泡玛特净流出3.54亿港元 净流出比10.47% 收盘价261.800港元上涨5.91% [1][2] - 中国人寿净流出3.51亿港元 净流出比11.90% 收盘价22.900港元下跌1.08% [1][2] - 金山云净流出3.00亿港元 净流出比24.18% 收盘价7.580港元下跌5.25% [1][2] - 美团-W净流出2.91亿港元 净流出比5.32% 收盘价128.600港元微跌0.62% [2] - 中国移动净流出2.78亿港元 净流出比21.15% 收盘价86.500港元微跌0.35% [2] 高净流入比个股 - 秦港股份净流入比78.68% 净流入34.00万港元 收盘价2.270港元微跌0.87% [1][2] - 重塑能源净流入比76.94% 净流入1053.09万港元 收盘价164.000港元下跌3.19% [1][2] - 沧港铁路净流入比65.01% 净流入439.67万港元 收盘价1.330港元下跌3.62% [1][2] - 美中嘉和净流入比61.71% 净流入4431.44万港元 收盘价6.100港元下跌4.39% [2][3] - 伟禄集团净流入比61.11% 净流入963.16万港元 收盘价8.410港元微跌0.83% [3] 高净流出比个股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净流出比61.37% 净流出1.04亿港元 收盘价6.340港元下跌3.50% [1][3] - 中银航空租赁净流出比53.31% 净流出1537.28万港元 收盘价74.100港元微涨0.41% [1][3] - 太古地产净流出比45.99% 净流出2946.62万港元 收盘价20.950港元上涨1.21% [1][3] - 联想控股净流出比45.72% 净流出2954.70万港元 收盘价10.380港元微跌0.76% [3] - 耐世特净流出比44.31% 净流出5245.95万港元 收盘价6.060港元下跌2.88% [3] 资金流向特征 -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势 信达生物净流入5.22亿港元且股价上涨6.44% 百济神州净流入5.17亿港元且股价上涨2.48% [2] - 国有大行出现分化 建设银行净流入4.54亿港元 而农业银行净流出2.53亿港元且净流出比达31.27% [2] - 汽车板块资金流向分化 吉利汽车净流出2.69亿港元且净流出比29.95% 但收盘价微涨0.31% [2] - 港股通资金数据采用T+2结算机制 存在延迟披露特性 [3]
食饮:二季报前瞻及当前如何看待板块投资机会?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包含零食、速冻食品、啤酒、调味品、白酒、软饮料、乳制品) - **公司**:盐津铺子、卫龙、万辰、安井、立高、三全、千味央厨、芭比食品、燕京、珠江、华润、百润、海天、中举、美味鲜、千禾、天卫、安琪、茅台、五粮液、汾酒、古井、银价、水晶坊、酒鬼、舍得、珍酒、农夫山泉、华润饮料、东鹏饮料、康师傅、统一、伊利、蒙牛、中国食品、IFBH、妙可蓝多、飞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零食板块 - **整体情况**:预期回调至合理位置,景气度维持,下半年新品铺货加速,三季度动销旺季短期数据有望改善,2026 年一季度春节旺季低基数下增速预计亮眼[1][3] - **魔芋品类**:持续增长,卫龙和盐津二季度主动调整 SKU 和渠道致短期业绩承压,盐津下半年有望维持 20 - 25%增长,新品三养火鸡口味重点推广且产能释放[1][4] - **万辰公司**:董事长辞任新聘管理层完善治理结构是利好,预计上半年开店约一两千家,利润率环比略降但同比改善,归母净利润预计 2.5 亿左右,利润率约 3.5 - 3.85%[1][5] - **其他公司**:行业内公司分化,盐津、卫龙有大单品支撑,甘源二季度收入同比个位数下降、利润下滑,进展预计收入持平或略降;西麦二季度收入预计接近 20%,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后利润同比增长 40%以上;友友全年零食量贩翻倍增长,下半年收入增速约 30%[6] 速冻食品板块 - **整体情况**:需求承压,安井二季度收入个位数增长、利润下滑,受禁酒令、促销增加和小龙虾价格波动影响,下半年希望维持高端或接近 10%收入增速,加大 C 端布局;立高稳健增长但有成本压力;三全与千味央厨二季度有压力,千味央厨利润下滑幅度更明显[1][7] - **下半年展望**:基数走低且开拓新渠道,预计环比上半年改善,建议关注芭比食品,其门店已转正受益于外卖大战,中长期关注门店运营和供应链整合[8] 啤酒板块 - **二季度情况**:受外部环境和禁酒令影响收入端表现较弱,但成本端红利释放和费用投放克制,行业利润平稳,推荐燕京、珠江、华润和百润[2][9] - **各公司情况**:燕京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21% - 33%;珠江纯生同比增长 25%以上,整体盈利同比增长 10% - 23%;华润啤酒业务低单增速,白酒业务上半年超 20%下滑[12] 调味品板块 - **各公司情况**:海天二季度收入中高单位增长,利润双位数增长;中举二季度收入中单位下滑,美味鲜利润持平;千禾二季度收入承压,归母净利润持平;天卫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5 - 20%,上半年内生收入下滑;安琪二季度收入增长略快于一季度,利润增速快于收入;百润预调酒业务 5 - 6 月下滑,二季度整体收入高单到双位数左右下滑[10][11] 白酒行业 - **二季度业绩**:报表预计是低点,三季度有望逐步修复,新条例冲击工序结构,探底程度和底部时间不确定,主要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承压,部分头部公司希望保持报表平稳[14] - **各公司情况**:茅台稳健增长;五粮液上半年收入利润增长,二季度收入略下滑、利润持平略增;汾酒回款好但动销承压,收入持平利润略负;古井上半年正增长,二季度中高个位数下滑;银价业绩明显下滑;舍得有望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珍酒下半年业绩有望企稳[14] - **投资建议**:股价从低点反弹,建议在情绪和估值低时布局波段机会,长期关注龙头公司股息率进行长期布局[15] 软饮料和乳制品行业 - **乳制品**:上半年景气度高,受出行、天气和新品创新驱动,新赛道表现突出,PET 价格下降利好利润率[16] - **软饮料**:农夫山泉上半年恢复高速增长,各品类均录得增长,PET 价格下降利好毛利率[16] - **各公司情况**:华润饮料上半年利润下滑 20% - 30%,启动渠道变革;东鹏饮料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 34%左右,利润增长 30%左右;康师傅上半年方便面和饮料收入小幅下行,利润预计增长 15% - 20%;统一上半年收入预计高个位数增长,利润预计增长 25%左右;伊利二季度收入中低个位数增幅,利润显著提高;蒙牛上半年收入可能下滑,利润或下滑[17][18][19][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食品有望 8 月底宣布纳入港股通,9 月初进入,新上市的 IFBH 也可能受益[21] - 妙可蓝多发布 2030 战略目标,飞鹤全年维持低个位数收入增长目标,关注儿童补贴政策利好[22]
食品饮料周观点:关注中报成长标的,白酒底部看绝对价值-20250727
国盛证券· 2025-07-27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中报成长标的,白酒底部看绝对价值,建议关注白酒和大众品投资机会 [1] 各行业总结 白酒行业 - 酒企从管理、产品、渠道多维度改善强化内功,但行业处于淡季需求端压力仍在,飞天茅台原箱批价下降25元/瓶至1915元/瓶,散瓶批价稳在1870元/瓶,其余单品批价基本平稳 [2] - 当下白酒板块估值与预期均处低位,后续随着动销端与报表端释放压力,有望逐步筑底企稳 [2] - 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涉及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多家企业 [1] 啤酒饮料行业 - 珠江啤酒更换总经理,建议关注旺季板块销量、结构表现,优选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标的 [3] - 东鹏饮料25H1营收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华润饮料25H1预计净利润同比-30%至-20% [3] - 饮料板块中报窗口期延续高景气度但旺季竞争激烈,建议优选渠道网点领先且有大单品增长潜力企业 [3] - 2025年包装水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农夫山泉和华润饮料有望受益 [3] 食品行业 - 山姆舆论事件舆论大于实质,其70 - 80%供应链已本土化,下架长尾特供产品调整至全国化大单品,MM自有品牌占比从40%下调至30% [4] - 25Q2乳制品低温表现好于常温,白奶中低温、常温销售额分别同比+19.4%、-14.4%,酸奶中低温、常温销售额分别同比+3.3%、-18.9% [4][7] - 劲仔食品拟回购股份用作激励计划,万辰集团人事变动,蒙牛发行境外债券,安井食品完成股权收购 [7] - 安井食品收购股权假设并表半年有望贡献2025年收入同比增速约2pct、净利润同比增速约2pc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1pct,后续关注新品动销 [7]
卫龙美味(09985.HK):拟8月14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快讯· 2025-07-25 17:17
公司动态 - 卫龙美味(09985.HK)计划于8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中期业绩 [1]
卫龙美味(09985.HK):我们预计1H25收入端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利润端由于成本压力及高基数同比增速慢于收入
格隆汇· 2025-07-22 02:33
财务预测 - 预计1H25收入同比增速15%-20%区间,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受1H24利润率高基数影响 [1] - 预计1H25毛利率环比2H24有望改善,通过供应链提效、生产人员优化等方式对冲魔芋原料成本上涨 [1] - 预计1H25管理费用率同比收窄,净利率端压力可控,利润有望同增低双位数左右 [1] 业务表现 - 预计1H25魔芋品类保持高增,调味面制品品类因SKU陈列调整使2Q增长承压 [1] - 预计1H25渠道端搭赠促销力度比2H24增加,对收入增速有一定影响 [1] - 预计下半年辣条(小龙虾口味)和魔芋爽(麻酱口味)将增加铺货,臭豆腐等新品有望贡献增量 [2] 渠道拓展 - 7月初在山姆渠道上新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800g(零售价49.9元),下半年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放量 [2] - 预计下半年在山姆、海外渠道有望贡献新增量,增速有望保持与1H25相近 [2] 公司治理 - 彭宏志辞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余风接任CFO,预计高管调整对公司经营影响可控 [2] 估值预测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利润预测,目标价17.5港币 [2]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20.2/16.4倍P/E,目标价对应25/26年约28/23倍P/E [2] - 现价距目标价约38.7%上涨空间 [2]
6月社零增速环比放缓,内需消费仍待提振
开源证券· 2025-07-16 14: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社零数据增速环比回落,主要与618活动错期、部分地区国补政策控制以及可选消费和餐饮收入下滑有关 下半年关税和出口仍有不确定性,内需相关政策或有可能择时推出,食品饮料板块有望受益 [3] - 白酒预期较低,连续回调后估值已在低位,同时基金持仓白酒比例连续回落,筹码结构也相对较好,下半年随着板块进入底部位置,应有布局机会,建议加大关注头部企业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古井贡酒 [3] - 大众品板块在新消费标的中寻找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建议关注西麦食品、百润股份、盐津铺子、万辰集团等,受益品种包括卫龙美味 [3] 月度观察 - 2025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8%,增速环比5月-1.6pct,6月社零增速放缓,一是5月提前开启618活动,6月同比有一定错期因素影响;二是部分地区在6月对国补政策进行控制,部分耐用品增速回落;三是可选消费和餐饮收入下滑 [4] - 2025年6月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0.9%、-0.4%,增速环比5月分别-5.0pct、-5.2pct,餐饮消费承压明显,一方面6月外卖平台加大补贴,影响餐饮实收金额,另一方面八项规定等政策出台,宴请、聚餐等消费场景缺失较多 [4] - 2025年6月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8.7%、-4.4%、-0.7%,增速环比5月分别-5.9pct、-4.5pct、-11.9pct,增速均有明显回落,预计主要与餐饮收入下降和消费场景收缩有关 [4] 季度观察 - 2025Q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5.4%,增速环比2025Q1提升0.8pct,国补政策对社零增长起到较好拉动作用 [5] - 2025Q2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3.9%和+2.5%,增速环比2025Q1分别-0.8pct和-2.2pct,主要系6月餐饮收入下滑拖累Q2增速 [5] - 2025Q2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12.4%、-0.7%、+4.5%,增速环比2025Q1分别+0.2pct、-0.2pct、-1.8pct,粮油食品必选消费保持较高增速,饮料类和烟酒类增速环比下降,可选消费增速回落预计主要与餐饮消费降温有关 [5] 产业观察 - 6月白酒行业仍处于探底阶段,一方面八项政策出台后,导致白酒消费场景受限,压缩行业需求,另一方面618电商补贴政策影响,白酒产品批价有所回落,预计随着后续政策纠偏和调整,下半年白酒板块有望看到底部位置 [6] - 大众品板块中,零食龙头企业保持较强的产品和渠道创新能力,产品端魔芋成长性较好,兼具健康和多元化口味,行业保持较快增速扩容,渠道端零食量贩、山姆、抖音电商等新兴渠道仍在贡献增量,零食板块保持较好成长性 [6]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震荡回调,泡泡玛特(09992.HK)跌超5%,古茗(01364.HK)跌近3%,卫龙(09985.HK)跌超2%,毛戈平(01318.HK)、名创优品(09896.HK)均跌超1.5%。
快讯· 2025-07-16 10:58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表现 - 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下跌超过5% [1] - 古茗(01364.HK)股价下跌接近3% [1] - 卫龙(09985.HK)股价下跌超过2% [1] - 毛戈平(01318.HK)和名创优品(09896.HK)股价均下跌超过1.5%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普遍呈现震荡回调态势 [1]
上架好丽友沪溪河等引争议,山姆变成普通超市?沃尔玛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8:34
核心事件概述 - 山姆会员商店近期上架好丽友、盼盼、徐福记、溜溜梅等多品牌产品引发部分会员质疑 会员质疑普通超市可购产品为何需付费开卡购买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1] - 沃尔玛回应称已关注社交网络关于选品问题的讨论 将反馈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14] - 好丽友确认相关产品为山姆特供 盼盼、溜溜梅、徐福记未予回应[15] 产品调整详情 - 山姆近期上架好丽友、沪溪河、盼盼、卫龙、溜溜梅等品牌产品 其中沪溪河坚果桃酥(28包×30g/包)售价48.9元 好丽友低糖派(48小包)售价49.9元 徐福记低GI蛋糕(760g)售价49.9元[5] - 盼盼全麦坚果面包脆片售价59.9元 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800g)售价49.9元[7][9] - 部分产品包装及价签未显著标注品牌名称 如盼盼产品仅标注福建龙岩产地 卫龙产品包装正面无logo[7][9] 会员制度与商业模式 - 山姆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年费260元)和卓越会员(年费680元)[4] - 专家指出付费会员模式需提供普通渠道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 差异化是生存关键[18] - 零售分析师认为山姆需通过规格和内容差异化服务特定客群 当前质疑反映采购标准可能出现放松[18] 品牌合作与定制化策略 - 盼盼食品2024年10月首次在山姆上线子品牌"三方面季"雪梨枇杷露产品[16] - 溜溜梅为山姆独家开发高端定制产品皇梅 该产品曾登新品热度榜第一[16] - 品牌方透露上山姆产品均为特别定制款 根据会员消费习惯和选品要求进行健康化、品质化改造[15] 市场反应与动态调整 - 部分会员反映山姆下架回购率高产品同时上新大众品牌产品 质疑选品策略[1] - 溜溜梅皇梅产品已在APP端下架 但广州线下门店仍有销售[16] - 山姆工作人员称产品下架包括售罄情况(如低糖蛋黄酥) 百威啤酒并非新品[5]
半年内两高管离职:卫龙CEO、CFO接连换帅,回归家族化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06
人事变动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将于8月31日辞任 由执行董事余风自9月1日起接任首席财务官及授权代表[2] - 四个月前公司更换了CEO 频繁的人事变动或预示公司正面临产品、市场等多方面挑战[4] - 市场分析认为人事变动或与公司想要提升股票市值有关[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 年内利润同比增长21.1%至10.6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8%至11.04亿元[4] - 毛利率由2023年的47.7%微增至48.1%[4] - 截至7月15日 公司股价报12.800港元/股[4] 产品结构变化 - 调味面制品(辣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2.3%下降至2024年的42.6% 收入仅增长4.6%至26.67亿元[7][8] - 蔬菜制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3.5%大幅提升至53.8% 同比增长59.1%至33.71亿元[7][8]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2%下降至3.6%[8] 辣条业务挑战 - 辣条销量持续下滑 2021-2023年销量分别为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12] - 健康消费理念盛行 传统辣条高油、高盐、高热量的产品特性与健康风潮背道而驰[9] - 新世代消费者对辣条缺乏情感链接 老一代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转向更健康的替代品[10] - 三四线市场量贩零食店更愿意采购低价白牌辣条 削弱了品牌溢价优势[11] - 竞争加剧 麻辣王子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以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麻辣辣条全国销量榜首[12] 蔬菜制品业务表现 - 蔬菜制品产能利用率同比大幅提升至96.3% 几乎达到满负荷运行[15][16] - 魔芋爽在同类产品中市场渗透率高达78% 远超竞争对手[18] - 魔芋爽2022年累计销售额已突破29亿元 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超级爆款单品[18] - 公司陆续推出"小魔女素毛肚""风吃海带""脆椒小鱼"等细分新品[19] 营销投入与竞争压力 - 2024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27.2% 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16.4%[20] - 魔芋零食竞争壁垒不高 技术门槛较低、口味容易模仿[21] - 盐津铺子、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品牌都推出了魔芋制品 盐津铺子的大魔王麻酱素毛肚在今年3月单品销量破亿[21] 供应链与品质问题 - 2024年5月有消费者曝出标称15g的小包装魔芋爽实际只有8.9g[22] - 截至7月14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735条关于魔芋爽产品的投诉 主要集中发霉、异物等方面[2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为家族式企业 执行董事中有多名刘氏亲属[24][25] - 2024年3月首席执行官孙亦农辞任 副董事长、创始人之一刘福平重新出山担任CEO[24] - 暴露出家族企业传统管理与职业经理人现代管理之间的冲突[24] 渠道结构 - 2024年约88.8%的收入依赖线下经销体系[27][29] - 线上收入占比仅11.2% 远低于行业新锐品牌[28][29] - 线上渠道中 线上经销占比4.5% 线上直销占比6.7%[29] 存货管理 - 2024年底存货金额达8.7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9.2%[29] - 公司称是因增加原材料储备 且存货周转天数保持稳定[29]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业务同比下降约18.9%至7921.6万元 占总营收比下降至1.3%[30] - 辣条的"重口味"属性在欧美市场接受度较低 东南亚等潜力市场面临本土品牌的低价围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