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战略

搜索文档
润本股份(603193):婴童护理表现亮眼 多品类、全渠道战略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9-08 08: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20.31%,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16%,扣非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0.86%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13.46%,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0.85%,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3.94% [1] - 上半年毛利率为58.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0.9%,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 - 驱蚊产品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3.4%,婴童护理产品营收4.05亿元,同比增长38.7%,精油产品营收0.92亿元,同比下降14.6% [2] - 公司升级或推出40款以上新品,成功切入儿童防晒和青少年护肤等细分赛道 [3] - 坚持"大品牌、小品类"战略,巩固婴童护理和驱蚊两大基本盘 [3] 渠道发展 - 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 [2] - 线下渠道拓展取得进展,新增与山姆渠道合作,非平台经销业务快速增长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30.3%,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主要因加大费用投放力度 [2] - 管理费用率1.8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8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0.4%,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 [2] 产能与投资 - 规划建设"润本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和"润本智能智造未来工厂项目" [3] - 持续加大资本投入,增强研产销一体化壁垒,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3] 增长前景 - 青少年系列和线下渠道持续开拓,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3] - 多品类、全渠道战略稳步推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4.2亿元和5.3亿元 [3]
索菲亚(002572) - 2025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18: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1亿元,净利润3.19亿元,扣非净利润4.29亿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5.13亿元,净利润3.07亿元,扣非净利润2.78亿元 [2] - 销售费用率9.27%(4.22亿元),管理费用率9.00%(4.10亿元),财务费用率0.29%(0.13亿元),研发费用率2.67%(1.22亿元) [4] - 家具制造业毛利率33.94%(同比下降0.98%),衣柜及配套产品毛利率38.24%(同比提升0.88%),橱柜及配件毛利率20.13%,木门产品毛利率12.22% [5] 品牌运营 - 索菲亚品牌:1794位运营商/2517家专卖店,营收41.28亿元,客单价22340元 [2] - 米兰纳品牌:544位经销商/572家专卖店,营收1.76亿元,客单价17285元 [2] - 司米品牌:132位经销商/135家专卖店,经销商重叠率降低,向整家门店转型 [2] - 华鹤品牌:216位经销商/260家专卖店,营收0.56亿元 [2][3] 渠道结构 - 经销商渠道营收35.39亿元 [3] - 整装渠道营收8.52亿元(集成整装合作装企270个/覆盖211城/711家上样门店;零售整装合作装企2425个/覆盖1450区域/2272家上样门店) [3] - 大宗业务营收6.46亿元,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 - 直营渠道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7.59%) [3] - 海外市场:26家经销商覆盖23国,219个工程项目覆盖31国 [3] 战略布局 - 存量市场聚焦产品扩容(橱柜/系统门窗/卫浴/电器)与渠道下沉("1+N+X"模式) [6][7] - 海外发展坚持"品牌出海+质量优先",核心优势为供应链效率、团队管理、数字化系统 [8] - 终端专卖店约3500家覆盖1800城,索菲亚/米兰纳门店数量净增长 [9] - 未来业绩三大抓手:多品牌差异化定位、产品力优化、创新渠道模式(装企/线上/1+N+X) [11] 公司治理 - 保持稳定可持续现金分红政策,重视股东回报 [11]
甘源食品(002991):不破不立,有望逐季改善
东兴证券· 2025-08-26 22:2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4][8]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渠道改革阵痛期 2025年H1收入同比-9.3% 归母净利润同比-55.2% 但改革成功后有望突破渠道与新品不匹配的桎梏 [1] - 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增长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761.54% 越南市场销售额超1亿元 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潜力巨大 [1][118] - 产品创新优势显著 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5年CAGR达32.37% 2024年保持39.8%高增速 成为第一大品类(营收占比31.23%) [2][92] - 全渠道布局成效显现 零食量贩渠道收入占比超20% 电商渠道2025年H1逆势增长12.42% 山姆渠道年销售额超2.5亿元 [2][109][11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结构 - 公司以青豌豆、蚕豆、瓜子仁"老三样"起家 现已拓展至坚果炒货、豆果套餐、烘焙膨化等多品类组合 [1][25] - 2018-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6年CAGR分别为16.32%和21.00% 展现出较强成长力 [1][29] - 股权结构集中 实控人严斌生持股56.24% 有利于战略稳定执行 [2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22.57亿元(同比+22.18%) 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14.32%) [9][29] - 毛利率保持35.46%较高水平 销售费用率降至12.67%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61] - 分产品看 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营收占比31.23%增速39.80% 青豌豆系列占比23.21%增速12.56% [37] 产品创新与竞争优势 - 擅长口味研发 推出黑金蒜香菜味翡翠豆、鲜萃冻干榛果等创新产品 符合山姆等高端渠道调性 [3][92] - 口味型树坚果市场规模约55亿元(占树坚果市场10%) 预计未来将超150亿元 公司在该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2][96] - 产品单价带持续上移 熔岩脆片坚果黑巧系列单价达0.62元/克 显著高于传统品类 [93] 渠道拓展战略 - 建立8大事业部体系 覆盖袋装、散装、零食直营、高端会员、电商、流通、特渠及出口全渠道 [102][105] - 零食量贩渠道与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头部品牌合作 2024年收入占比超20%且保持两位数增长 [3][109] - 山姆渠道表现亮眼 芥末味夏威夷果2024年终端销售额超2.5亿元 新推两款产品具备亿元级单品潜力 [3][114] 海外市场布局 - 越南市场成功验证商业模式 建立胡志明和河内双仓库 覆盖1600公里城市带 [121] - 2024年境外经销商增加16家达31家 实际海外收入推测约2亿元(报表端8318.66万元) [118] - 正加速印尼本地建厂 东南亚总人口6亿且消费结构升级 印尼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达22.3亿美元 [12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9720亿元 近5年CAGR4.64% [67] - 行业集中度CR5为15.8% 较美国(40.9%)日本(27.6%)仍有提升空间 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提高 [78] - 坚果炒货行业规模2285亿元(同比+7.6%)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3.1pct 公司在线下青豆/豌豆销售额排名第一 [83][8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54/3.72/4.39亿元 对应EPS为2.73/3.99/4.71元 [8][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2/15/13倍 估值具备吸引力 [8]
卫龙美味中期营收超34亿元 魔芋爽引爆辣味零食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8-15 15: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上升18.5% [1] - 增长主要源于蔬菜制品爆发式增长及全渠道战略深化执行 [3] - 公司通过多品类战略、产能扩张及品牌营销构建系统性护城河 [10][11][14] 财务表现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44.3%,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3] - 线下渠道收入31.47亿元,同比增长21.5% [6][7] - 全渠道总收入超34亿元 [6] 产品战略 - 以魔芋爽为核心的蔬菜制品驱动结构性增长,形成"面、菜双雄"双品类驱动模式 [3] - 遵循"辣味+X"创新逻辑,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品 [11] - 布局海带零食细分赛道,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6] - 中国魔芋零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28% [3] 渠道建设 - 线下渠道覆盖1777家经销商,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渗透 [7] - 线上渠道通过短视频、直播触达Z世代消费者,实现品效合一 [7][8] - 线上线下协同形成"飞轮效应",线上内容为线下引流,线下铺货提升购买便利性 [8] 产能与供应链 - 河南漯河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投产,产能翻倍且效率提升80% [11] - 通过自动化生产巩固成本优势,建立产能护城河 [11] 品牌与营销 - 延续跨界联名策略,与肯德基、五芳斋、白象等品牌合作制造刷屏事件 [14] - 联手王安宇、管乐等新生代明星精准触达Z世代群体 [14] - 通过低卡健康概念(如8大卡热量)拓展产品生命周期 [14] 行业背景 - 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9.6% [10] - 海带零食产业获政策支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6] - 行业竞争加剧推动企业重回线下布局 [7]
蔬菜矩阵再发力 品类双螺旋稳推卫龙美味业绩18.5%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2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总营收3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 [1] - 净利润7.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8.5% [1] 增长驱动因素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44.3%,以魔芋爽为核心的产品线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4] - 全渠道战略深化执行,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1.5%,贡献31.47亿元收入 [8]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形成"面、菜双雄"双品类驱动的经营结构,魔芋爽成功案例验证爆品孵化能力 [4][7] - 遵循"辣味+X"创新逻辑,推出麻酱魔芋爽、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品 [10] - 布局海带零食细分赛道,2025年7月推出清爽酸辣味风吃海带新品 [7] 渠道策略 - 线下渠道覆盖1777家经销商,新兴零食量贩渠道快速渗透 [8] - 线上通过短视频、直播精准触达Z世代,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飞轮效应" [8][9] 产能与供应链 - 2025年6月投产第七代魔芋生产设备,产能翻倍且效率提升80% [10] - 通过自动化生产巩固成本优势,建立产能护城河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 - 中国魔芋零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28% [4] - 辣味休闲食品市场2022-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9.6%,但面临产品同质化挑战 [9] 品牌与营销 - 2025上半年与肯德基、五芳斋、白象等品牌开展跨界联名营销 [11] - 联手王安宇、管乐等新生代明星精准触达Z世代消费者 [11] 战略定位 - 从产品驱动转向"品类+渠道"飞轮增长模式 [12] - 通过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和品牌营销构建多维护城河 [9][10][11]
紫燕百味鸡携手淘宝闪购,全域新零售战略引爆卤味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23 16:25
品牌营销与渠道拓展 - 公司与淘宝闪购平台合作开展限时特惠活动 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并扩大线上市场渗透力 [1] - 通过"总部赋能+区域联动"直播战略构建新型产销生态 例如五城同步"五一七拌菜节"活动实现超137万累计曝光和38万元直播带券成交额 [6] - 采用"区域直播引流+消费券到店核销"模式打破线上线下壁垒 形成消费闭环并实现流量向门店业绩转化 [6] 全渠道战略布局 - 公司实施"全渠道覆盖+长周期运营"核心策略 覆盖天猫 京东 抖音等电商平台及盒马鲜生 朴朴超市等商超渠道 [3] - 在ToB端以预制菜 凉拌菜为突破口与老娘舅 陈香贵等一线品牌合作 通过高效供应链为品牌赋能 [3] - 已完成传统线下门店 外卖平台 O2O生鲜电商到商超渠道的全方位覆盖体系 [3] 数字化体系建设 - 引入销售中台 OA TMS WMS等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核心业务全系统化管理和跨系统集成整合 [5] - 数字化系统实时获取终端销售数据并反馈至生产研发端 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并为线上活动提供产销协同保障 [5] - 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包括布局五大中央工厂 构建覆盖华东 华中 西南的冷链网络实现"次日达"高效配送 [5] 供应链与物流能力 - 通过物联网和GPS技术对冷链物流全程实时监控 实现运输过程中精准控温控湿以保障产品新鲜度 [5] - 济南 武汉 连云港 宁国 重庆五大中央工厂支撑覆盖多区域的冷链配送网络 [5]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6月份销售情况简报
证券日报· 2025-07-12 06:58
2025年6月份销售情况 - 公司2025年6月实现销售收入16.39亿元,同比增长8.61%,环比增长6.44% [2] - 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4.28%,环比增长1.06% [2] - 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29.77%,环比增长17.27% [2] - 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数量12.32万吨,同比增长3.17%,环比增长3.36% [2] - 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数量4.17万吨,同比增长42.76%,环比增长11.48% [2] 2025年1-6月经营情况 - 公司各板块销量稳健增长,深加工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3] - 全渠道战略持续发力,零售C端、出口等渠道保持高速增长,带动销售结构优化 [3] - 产品价格展现出更强韧性 [3] - 成本端优势进一步巩固,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 901Plus"已完成全面替换 [3] - 公司继续推进经营管理的精益化,2025年1-6月综合造肉成本同比下降 [3]
曼卡龙(300945):差异化珠宝品牌定位 引流黄金年轻化潮流趋势
新浪财经· 2025-06-30 10:43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公司定位为"每一天的珠宝",聚焦年轻都市女性消费群体,构建多元产品体系包括素金饰品、镶嵌饰品及IP联名产品 [1] -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全渠道零售体系,线上覆盖天猫、抖音、快手等平台,线下全国布局超230家门店 [1] - 持续推进自研产品策略、"一口价"黄金推广与数字化系统建设,打造高频珠宝消费新生态 [1] 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57亿元,同比+22.55%;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20.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13.47% [3] - 分季度看,Q1~Q4营收分别为5.00/7.27/4.47/6.84亿元,同比+45.12%/+49.91%/+14.86%/-3.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25/0.20/0.19亿元 [3] - 分业务看,素金饰品业务营收22.81亿元/同比+28.91%;镶嵌饰品业务营收0.68亿元/同比-53.51%;其他业务营收0.08亿元/同比+6.44% [3]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3.38%/同比-1.26pct,镶嵌饰品业务毛利率37.26%/同比-5.74pct [3] - 2024年整体费用率8.33%/同比-1.0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5.83%/同比-0.48pct,管理费用率2.88%/同比-0.55pct [3] - 2024年净利率4.11%/同比-0.04pct [3] 2025年一季度表现 - 25Q1实现营收7.14亿元/同比+42.87%,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33.52% [4] - 25Q1毛利率15.78%/同比-1.39pct,环比+4.23pct;费用率7.77%/同比-0.68pct;净利率6.02%/同比-0.42pct [4] 线上渠道发展 - 2024年电商业务收入12.93亿元/同比+40.76%,占总营收54.83% [4] - 天猫渠道收入8.53亿元/同比+32.23%,快手渠道同比+807.26%,抖音渠道同比+173.68% [4] - 2025年Q1线上收入同比+60%,增长动能持续 [4] 线下渠道拓展 - 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达235家,净增17家,其中直营店54家、专柜60家、加盟店121家 [5] - 省外营收同比+87.28%,新增门店中省外占比66% [5] - 直营与专柜平均单店毛利同比+6.15% [5] 产品结构优化 - 2024年素金饰品收入22.81亿元/同比+28.91%,占总营收96.76%,毛利率同比+0.43pct至12.37% [6] - 推出"未来东方主义"主题新品系列,在多个城市开展线下展览 [6] - 通过提升自研率、产品差异化与快速迭代能力优化盈利结构 [6] 数字化运营 - 构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全渠道数字化运营系统 [7] - 新品从设计到推广周期由1-3个月缩短至2-3周 [7][8] - 通过AI+RPA系统在多个环节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8]
返璞归真,亿滋中国架构调整,线上线下全渠道战略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6-24 15:15
公司战略调整 - 亿滋国际正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 计划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组织架构优化措施 核心变动是将电商团队从市场与发展部划归至销售部门 同时整合战略发展职能 [1] - 调整核心在于减少内部复杂性 聚焦战略重点 电商业务整体并入销售体系 由现任全国商贸计划负责人王靖出任电商部门总监 直接向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黄新峰汇报 [1] - 战略发展职能并入品牌冷冻蛋糕业务负责人朱磊的管理范围 表明公司进一步聚焦核心增长领域 将战略规划与业务执行更紧密地结合 [2] 渠道整合 - 此次调整标志着亿滋中国正从渠道分立向一体化运营转型 以应对日益碎片化的消费市场 [1] - 电商渠道管理回归销售体系是因应当今线上消费占比不断攀升的必然选择 旨在打破线上与线下渠道的割裂状态 实现资源的高效调配 [2] - 调整后销售策略将更趋一体化 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尤其是在即时零售(O2O)领域表现突出 奥利奥、炫迈等品牌在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的销售额持续攀升 [2] 行业影响 - 此次架构调整是对全渠道战略的深度重构 通过将电商业务回归销售体系 企业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精准调配 在O2O近场零售等新兴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3] - 一盘棋的运营模式符合当下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消费习惯 能推动传统经销商数字化转型 随着渠道壁垒的打破 公司有望构建更敏捷的业务生态 [3] - 调整给予快消行业积极参考样板 为奥利奥、炫迈等核心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3]
天创时尚业绩会:借助大数据、AI技术赋能行业升级与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19:42
行业现状 - 国内时尚鞋服行业销售增幅逐渐放缓 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竞争 [1] - 消费需求持续分级与分化 受代际迁移、穿着场景变化、消费渠道分化等因素影响 [1] - 行业面临存量竞争和消费需求分化的双重压力 [1]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0 99亿元 同比下降13 74% 归母净利润-9081 41万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 57亿元 同比下降9 73% 归母净利润-96 08万元 同比减亏 [1]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 得益于品牌力与产品力提升 以及关停低毛利率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2]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流入 为主营业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公司战略 - 以用户为中心 实施品类聚焦战略、品牌战略与人才战略 [2] - 借助AI设计、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 提升全产业链价值管理和创造能力 [2] - 聚焦打造爆品 利用大数据分析预判潮流爆品 建立敏捷反应机制 [4] - 拓宽运动品类 加大自主研发、生产和营销资源投入 [4] - 推动全渠道战略升级 线下向"优质百货+城市购物中心"转型 线上向"货架电商+内容电商"转型 [4] - 提高产业链协同 加强精细化管理 优化业务流程 降本增效 [4] 核心竞争力 - 差异化定位的时尚多品牌矩阵 包括四个自有女鞋品牌和一个代理品牌 [1][3] - 全渠道运营 涵盖线下实体店铺和线上第三方平台电商业务 [3] - 数字化研发 实现研发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 [3] - 数字化智造与数字化系统 率先启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 自主研发新零售系统和新智造系统 [3] 行业趋势 - 消费需求分化 个性化、多元化、注重性价比和质比趋势明显 [2] - 产品力成为行业竞争重要因素 [2] - 大数据和AI技术持续赋能行业升级 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 提升运营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