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龙美味(09985)
icon
搜索文档
卫龙美味(09985.HK):拟8月14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快讯· 2025-07-25 17:17
公司动态 - 卫龙美味(09985.HK)计划于8月1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中期业绩 [1]
卫龙美味(09985.HK):我们预计1H25收入端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利润端由于成本压力及高基数同比增速慢于收入
格隆汇· 2025-07-22 02:33
财务预测 - 预计1H25收入同比增速15%-20%区间,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受1H24利润率高基数影响 [1] - 预计1H25毛利率环比2H24有望改善,通过供应链提效、生产人员优化等方式对冲魔芋原料成本上涨 [1] - 预计1H25管理费用率同比收窄,净利率端压力可控,利润有望同增低双位数左右 [1] 业务表现 - 预计1H25魔芋品类保持高增,调味面制品品类因SKU陈列调整使2Q增长承压 [1] - 预计1H25渠道端搭赠促销力度比2H24增加,对收入增速有一定影响 [1] - 预计下半年辣条(小龙虾口味)和魔芋爽(麻酱口味)将增加铺货,臭豆腐等新品有望贡献增量 [2] 渠道拓展 - 7月初在山姆渠道上新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800g(零售价49.9元),下半年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放量 [2] - 预计下半年在山姆、海外渠道有望贡献新增量,增速有望保持与1H25相近 [2] 公司治理 - 彭宏志辞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余风接任CFO,预计高管调整对公司经营影响可控 [2] 估值预测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利润预测,目标价17.5港币 [2]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20.2/16.4倍P/E,目标价对应25/26年约28/23倍P/E [2] - 现价距目标价约38.7%上涨空间 [2]
6月社零增速环比放缓,内需消费仍待提振
开源证券· 2025-07-16 14: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社零数据增速环比回落,主要与618活动错期、部分地区国补政策控制以及可选消费和餐饮收入下滑有关 下半年关税和出口仍有不确定性,内需相关政策或有可能择时推出,食品饮料板块有望受益 [3] - 白酒预期较低,连续回调后估值已在低位,同时基金持仓白酒比例连续回落,筹码结构也相对较好,下半年随着板块进入底部位置,应有布局机会,建议加大关注头部企业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古井贡酒 [3] - 大众品板块在新消费标的中寻找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建议关注西麦食品、百润股份、盐津铺子、万辰集团等,受益品种包括卫龙美味 [3] 月度观察 - 2025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8%,增速环比5月-1.6pct,6月社零增速放缓,一是5月提前开启618活动,6月同比有一定错期因素影响;二是部分地区在6月对国补政策进行控制,部分耐用品增速回落;三是可选消费和餐饮收入下滑 [4] - 2025年6月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0.9%、-0.4%,增速环比5月分别-5.0pct、-5.2pct,餐饮消费承压明显,一方面6月外卖平台加大补贴,影响餐饮实收金额,另一方面八项规定等政策出台,宴请、聚餐等消费场景缺失较多 [4] - 2025年6月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8.7%、-4.4%、-0.7%,增速环比5月分别-5.9pct、-4.5pct、-11.9pct,增速均有明显回落,预计主要与餐饮收入下降和消费场景收缩有关 [4] 季度观察 - 2025Q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5.4%,增速环比2025Q1提升0.8pct,国补政策对社零增长起到较好拉动作用 [5] - 2025Q2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3.9%和+2.5%,增速环比2025Q1分别-0.8pct和-2.2pct,主要系6月餐饮收入下滑拖累Q2增速 [5] - 2025Q2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同比分别+12.4%、-0.7%、+4.5%,增速环比2025Q1分别+0.2pct、-0.2pct、-1.8pct,粮油食品必选消费保持较高增速,饮料类和烟酒类增速环比下降,可选消费增速回落预计主要与餐饮消费降温有关 [5] 产业观察 - 6月白酒行业仍处于探底阶段,一方面八项政策出台后,导致白酒消费场景受限,压缩行业需求,另一方面618电商补贴政策影响,白酒产品批价有所回落,预计随着后续政策纠偏和调整,下半年白酒板块有望看到底部位置 [6] - 大众品板块中,零食龙头企业保持较强的产品和渠道创新能力,产品端魔芋成长性较好,兼具健康和多元化口味,行业保持较快增速扩容,渠道端零食量贩、山姆、抖音电商等新兴渠道仍在贡献增量,零食板块保持较好成长性 [6]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震荡回调,泡泡玛特(09992.HK)跌超5%,古茗(01364.HK)跌近3%,卫龙(09985.HK)跌超2%,毛戈平(01318.HK)、名创优品(09896.HK)均跌超1.5%。
快讯· 2025-07-16 10:58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表现 - 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下跌超过5% [1] - 古茗(01364.HK)股价下跌接近3% [1] - 卫龙(09985.HK)股价下跌超过2% [1] - 毛戈平(01318.HK)和名创优品(09896.HK)股价均下跌超过1.5%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普遍呈现震荡回调态势 [1]
上架好丽友沪溪河等引争议,山姆变成普通超市?沃尔玛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8:34
核心事件概述 - 山姆会员商店近期上架好丽友、盼盼、徐福记、溜溜梅等多品牌产品引发部分会员质疑 会员质疑普通超市可购产品为何需付费开卡购买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1] - 沃尔玛回应称已关注社交网络关于选品问题的讨论 将反馈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14] - 好丽友确认相关产品为山姆特供 盼盼、溜溜梅、徐福记未予回应[15] 产品调整详情 - 山姆近期上架好丽友、沪溪河、盼盼、卫龙、溜溜梅等品牌产品 其中沪溪河坚果桃酥(28包×30g/包)售价48.9元 好丽友低糖派(48小包)售价49.9元 徐福记低GI蛋糕(760g)售价49.9元[5] - 盼盼全麦坚果面包脆片售价59.9元 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800g)售价49.9元[7][9] - 部分产品包装及价签未显著标注品牌名称 如盼盼产品仅标注福建龙岩产地 卫龙产品包装正面无logo[7][9] 会员制度与商业模式 - 山姆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年费260元)和卓越会员(年费680元)[4] - 专家指出付费会员模式需提供普通渠道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 差异化是生存关键[18] - 零售分析师认为山姆需通过规格和内容差异化服务特定客群 当前质疑反映采购标准可能出现放松[18] 品牌合作与定制化策略 - 盼盼食品2024年10月首次在山姆上线子品牌"三方面季"雪梨枇杷露产品[16] - 溜溜梅为山姆独家开发高端定制产品皇梅 该产品曾登新品热度榜第一[16] - 品牌方透露上山姆产品均为特别定制款 根据会员消费习惯和选品要求进行健康化、品质化改造[15] 市场反应与动态调整 - 部分会员反映山姆下架回购率高产品同时上新大众品牌产品 质疑选品策略[1] - 溜溜梅皇梅产品已在APP端下架 但广州线下门店仍有销售[16] - 山姆工作人员称产品下架包括售罄情况(如低糖蛋黄酥) 百威啤酒并非新品[5]
半年内两高管离职:卫龙CEO、CFO接连换帅,回归家族化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06
人事变动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将于8月31日辞任 由执行董事余风自9月1日起接任首席财务官及授权代表[2] - 四个月前公司更换了CEO 频繁的人事变动或预示公司正面临产品、市场等多方面挑战[4] - 市场分析认为人事变动或与公司想要提升股票市值有关[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 年内利润同比增长21.1%至10.6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8%至11.04亿元[4] - 毛利率由2023年的47.7%微增至48.1%[4] - 截至7月15日 公司股价报12.800港元/股[4] 产品结构变化 - 调味面制品(辣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2.3%下降至2024年的42.6% 收入仅增长4.6%至26.67亿元[7][8] - 蔬菜制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3.5%大幅提升至53.8% 同比增长59.1%至33.71亿元[7][8] - 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2%下降至3.6%[8] 辣条业务挑战 - 辣条销量持续下滑 2021-2023年销量分别为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12] - 健康消费理念盛行 传统辣条高油、高盐、高热量的产品特性与健康风潮背道而驰[9] - 新世代消费者对辣条缺乏情感链接 老一代消费者出于健康考虑转向更健康的替代品[10] - 三四线市场量贩零食店更愿意采购低价白牌辣条 削弱了品牌溢价优势[11] - 竞争加剧 麻辣王子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以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麻辣辣条全国销量榜首[12] 蔬菜制品业务表现 - 蔬菜制品产能利用率同比大幅提升至96.3% 几乎达到满负荷运行[15][16] - 魔芋爽在同类产品中市场渗透率高达78% 远超竞争对手[18] - 魔芋爽2022年累计销售额已突破29亿元 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超级爆款单品[18] - 公司陆续推出"小魔女素毛肚""风吃海带""脆椒小鱼"等细分新品[19] 营销投入与竞争压力 - 2024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突破10亿元 同比增长27.2% 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16.4%[20] - 魔芋零食竞争壁垒不高 技术门槛较低、口味容易模仿[21] - 盐津铺子、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品牌都推出了魔芋制品 盐津铺子的大魔王麻酱素毛肚在今年3月单品销量破亿[21] 供应链与品质问题 - 2024年5月有消费者曝出标称15g的小包装魔芋爽实际只有8.9g[22] - 截至7月14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735条关于魔芋爽产品的投诉 主要集中发霉、异物等方面[2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为家族式企业 执行董事中有多名刘氏亲属[24][25] - 2024年3月首席执行官孙亦农辞任 副董事长、创始人之一刘福平重新出山担任CEO[24] - 暴露出家族企业传统管理与职业经理人现代管理之间的冲突[24] 渠道结构 - 2024年约88.8%的收入依赖线下经销体系[27][29] - 线上收入占比仅11.2% 远低于行业新锐品牌[28][29] - 线上渠道中 线上经销占比4.5% 线上直销占比6.7%[29] 存货管理 - 2024年底存货金额达8.7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9.2%[29] - 公司称是因增加原材料储备 且存货周转天数保持稳定[29]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业务同比下降约18.9%至7921.6万元 占总营收比下降至1.3%[30] - 辣条的"重口味"属性在欧美市场接受度较低 东南亚等潜力市场面临本土品牌的低价围攻[30]
卫龙魔芋爽难解辣条困境,漯河首富向高层开刀
36氪· 2025-07-14 19:32
高管变动与治理结构 - 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将于8月31日生效 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首席财务官[1] - 孙亦农于3月辞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由副董事长刘福平自4月30日起兼任首席执行官[1][6] - 高管团队家族化特征显著:余风为刘福平表弟 彭宏志为刘忠思表兄 核心管理层均由创始人亲属担任[8][9][10] - 2022年引入的职业经理人洪星容、李卫洪已被边缘化 创始人家族重新掌控销售与供应链核心职能[5][11] 融资活动与资本运作 - 5月15日完成8000万股新股配售 募集资金净额约11.67亿港元 占扩大后股本约3.29%[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10.68亿元[12] - 蔬菜制品收入大涨59.1%至33.71亿元 占比升至53.8% 取代调味面制品成为最大营收来源[13][15] - 调味面制品收入仅增4.6%至26.67亿元 占比从52.3%降至42.6%[15] - 辣条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1-2023年分别销售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15] - 调味面制品均价五年累计上涨43.36% 从2019年14.3元/千克升至2023年20.5元/千克[16] 产品战略与竞争格局 - 魔芋爽在魔芋零食品类市占率约42% 辣味蔬菜制品品类市占率约70%[17] - 辣条品类面临健康饮食趋势冲击 预计2024-2026年行业增速回落至个位数[15] - 蔬菜制品赛道增长强劲 预计2021-2026年辣味休闲蔬菜制品复合增长率达17.2%[17] 渠道结构与销售策略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88.8% 达55.62亿元 同比增长27.5%[20] - 线上渠道收入7.05亿元 同比增长38.1% 但占比仅11.2%[20] - 量贩零食渠道快速增长 万辰集团2024年零食业务营收317.90亿元 同比增长262.94%[21] - 线上运营能力较弱 对比三只松鼠2024年线上营收74.07亿元(占比70%)存在明显差距[22] 运营挑战与战略调整 - 面临渠道串货乱价风险 量贩渠道低价策略可能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21] - 产品品控问题频发 包括"暗中减重"和"发霉异物"等消费者投诉[2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升级生产设施、拓展经销网络及加强品牌建设[23]
卫龙CEO和CFO接连请辞,刘氏家族收权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14 16:00
高管变动 - 四个月内CEO孙亦农和CFO彭宏志接连辞职,彭宏志将于2025年8月31日正式离职,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CFO [1][4] - 彭宏志2010年加入公司,任职15年,2024年总薪酬达1821.5万元(含564.1万元酌情花红和1044.7万元股份支付) [2][3] - 现任核心管理层均为创始人亲属:董事长刘卫平与副董事长刘福平为兄弟,执行董事刘忠思、余风分别为堂弟和表弟 [7] 股权结构 - 刘卫平及刘福平兄弟合计控制公司78.33%股权,彭宏志/刘忠思/余风分别持股0.25%/0.28%/0.22% [7] - 彭宏志在离职前曾减持23.66万股套现超300万港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突破60亿元(62.66亿元),年内利润超10亿元 [7] - 核心产品结构显著变化:调味面制品收入占比从52.3%降至42.6%,蔬菜制品占比从43.5%升至53.8% [8][9]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大增59.1%至33.71亿元,调味面制品仅增长4.6% [8] 产品与市场 - 魔芋爽成为明星产品但面临激烈竞争,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品牌均布局同类产品 [10] - 2024年5月魔芋爽陷入"缺斤短两"风波,实际净含量仅为标注值(15克)的59.3% [10] - 行业分析师指出质量问题反映生产管理体系存在纰漏 [10] 股价表现 - 高管变动公告次日股价单日下跌13%,收盘价12.62港元/股,总市值306.81亿港元 [4]
CEO辞任三个多月后,卫龙美味CFO辞任
第一财经· 2025-07-11 21:22
高管变动 - 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辞任,自9月1日起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首席财务官及授权代表 [1] - 余风在休闲食品行业拥有超过14年经验,对公司业务及运营具有深入了解 [1] - 余风名下关联21家企业,涉及商贸、电商、食品等领域,其中10余家为开业状态,担任总经理、执行董事等重要职位 [2] - 这是公司今年上半年第二次高管变动,3月27日首席执行官孙亦农辞任,由副董事长刘福平接任CEO [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为家族式企业,新任CFO余风为CEO刘福平的表弟,彭宏志为刘福平堂弟刘忠思的表兄 [2] - 前任CEO孙亦农与创始人无亲属关系,曾推动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此前在可口可乐、银鹭食品等快消企业任职 [3] - 创始人重新接管集团,在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接近4年后回归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10.68亿元 [3] - 每股基本盈利约0.46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1元和特别股息每股0.18元,共计特别股息约4.23亿元 [3]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2.560港元/股,跌0.48% [4]
CEO辞任三个多月后,卫龙美味CFO辞任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51
高管变动 - 卫龙美味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辞任,自9月1日起生效 [2] - 公司执行董事余风将接任首席财务官及授权代表,余风在休闲食品行业有14年经验,历任多个管理岗位 [4] - 这是公司2024年第二次高管变动,3月27日首席执行官孙亦农辞任,副董事长刘福平接任CEO [4] - 新任CEO刘福平为卫龙集团创始人之一,创始人重新接管集团 [6] 公司治理结构 - 卫龙为家族式企业,彭宏志为CEO刘福平堂弟刘忠思的表兄,余风为刘福平的表弟 [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为创始人亲属,如刘卫平、刘福平、刘忠思、余风等 [6] - 前CEO孙亦农与创始人无亲属关系,曾推动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 [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 [8] - 年内利润同比增长21.1%至10.68亿元 [8]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8%至11.04亿元 [8] - 毛利率由2023年的47.7%微增至48.1% [8] 市场反应 - 截至7月11日中午12:00,卫龙美味股价报12.580港元/股,跌0.32% [9] 行业分析 - 专家认为高管频繁变动显示公司对战略的焦虑 [7] - 创始人重新接管可稳定军心但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信心 [7]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魔芋爽产品,但核心产品辣条销售持续下滑 [7] - 面临竞争对手快速跟进模仿等挑战 [7] - 有分析认为人事变动或与提升股票市值有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