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涨2.08%,成交额6.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24.9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5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上涨2.08%,报12.77元/股,成交金额6.23亿元,换手率0.16%,总市值4064.5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24.96万元,特大单净买入821.19万元,大单净买入22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9.25%,但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下跌5.96%和6.79%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为股份制银行,主营业务涵盖存贷款、结算、票据贴现、外汇业务等广泛的银行金融服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信托概念、长期破净、低市盈率、破净股、证金汇金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61万户,较上期减少6.69%,人均流通股增加10.50%至260,655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8.89亿股,较上期减少9844.84万股 [4]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38.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24亿元 [4]
A股银行股拉升,重庆银行涨超4%
格隆汇· 2025-10-14 10:48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板块整体呈现拉升态势 [1] - 重庆银行涨幅超过4% [1] - 江苏银行涨幅超过3% [1] - 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厦门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沪农商行涨幅均超过2% [1]
A股银行股普跌,农业银行跌超1%
格隆汇· 2025-10-14 09:4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出现普遍下跌 [1] - 渝农商行、浦发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青岛银行、农业银行跌幅均超过1% [1] - 中信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跌幅接近1% [1]
债市应对低利率挑战专辑丨新形势下利率走势与债券投资机遇
新浪财经· 2025-10-14 08:24
近期利率走势三大特征 - 经济周期与低通胀环境压制利率上行空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以下形成明确顶部,2025年5月制造业PMI为49.5%,PPI同比跌幅扩大至3.3% [2] -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运用重塑利率中枢,2021年1月至2025年7月累计降准350个基点,7天逆回购利率累计降低80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枢 [3] - 市场情绪与避险需求拉低利率下限并加剧波动,例如2024年12月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多下行近30个基点,2025年4月“对等关税”政策导致收益率两天下行15个基点 [4] 后续投资交易的三大机遇 - 债券交易从程序化向智能化变迁,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新技术将应用于交易策略,捕捉市场波动率成为交易重心 [5][6] -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达2.5万亿元,支持项目减排效果相当于种植50亿棵树,2023年科创债平均成本约3.2%,2024年加权平均成本下降约80个基点 [7] - 跨境债券市场发展迅速,2024年点心债发行近1.2万亿元且较上年增长27%,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达878亿美元且较上年增长37%,2023年中资美元债整体回报率接近6.7% [8] 未来市场展望和创新发展 - 离岸债券市场扩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上海浦东自贸区离岸债对标新加坡与中国香港,旨在掌握人民币离岸定价权并建立资产定价新渠道 [9][10] - 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年化分红收益率稳定在3%至5%,部分产品年化换手率超200%,未来将探索抵押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与跨境互联互通 [11][12] - 浮息债存量规模约6054亿元但在债券市场占比仅0.38%,远低于美国的13%,其具备利率风险管理与通胀保护功能,可与其他金融工具构建套利策略 [13]
银行App“瘦身”进行时: 直销银行、信用卡等 独立应用持续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5:48
银行App整合趋势 - 近期多家银行持续推进旗下直销银行、信用卡、企业银行及生活服务类App的功能与服务整合至手机银行App [1] - 行业曾推崇功能聚焦的轻量级App以精准服务客户,但面临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的现实困境 [1] - 整合App旨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风险的集中管控 [1][5] 具体整合案例 - 北京银行宣布其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功能已迁移至“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2]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其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完成后将关停服务 [2] - 今年3月底,北京农商行与江西银行已分别关停“凤凰信用卡”和“惠享精彩”App,相关功能并入手机银行App [2] - 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在去年也已关停旗下信用卡App [2] -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告,多家银行的企业银行App与生活服务类App因停止服务主动申请注销备案,例如浦发银行旗下“甜橘”App已被注销 [3] 整合驱动因素 - 整合主要原因为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 [4] - 银行数字化转型初期路径不明确,内部业务条线划分清晰,各部门主导App以掌握直达客户渠道及运营自主权 [4] - App过多对消费者构成负担,占用手机内存且使用不便 [4] -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对低活跃度、体验差的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4] 整合的益处 - 通过整合App打造统一便捷的“超级App”可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5] - 整合能有效降低多个App带来的运营维护成本 [5] - 有利于实现风险的集中监测与防控,App数量越多安全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敞口越大,整合后便于对所有交易进行集中监控以识别和防范风险 [5]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3:1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0000 证券简称:浦发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5-060 优先股代码:360003360008 优先股简称:浦发优1浦发优2 重要内容提示: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 移动)的通知,获悉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公司普通股股份。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基本信息 1.身份类别 ■ 2.信息披露义务人信息 转债代码:110059 转债简称:浦发转债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公司股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中国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0张可转债转为公司普通股450,156,195股。转股后,中 国移动持股比例由17.00%增加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具体情况如下: ■ 注: (1)本公司可转债"浦发 ...
128股获券商推荐 中芯国际目标价涨幅超86%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2:47
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中芯国际目标价涨幅最高,达86.01%,最新目标价为238.00元,属于半导体行业 [1][3] - 稳健医疗目标价涨幅为41.99%,最新目标价为56.00元,属于个护用品行业 [1][3] - 统联精密目标价涨幅为38.96%,最新目标价为80.50元,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1][3] - 浦发银行获得两家机构覆盖,浙商证券给予目标价16.45元,目标涨幅38.94%,中国国际金融给予目标价16.06元,目标涨幅35.64% [1]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浦发银行、比亚迪、赛力斯均获得3家券商推荐,是期内获得推荐次数最多的公司 [4][5] - 浦发银行收盘价为11.84元,属于股份制银行行业 [5] - 比亚迪收盘价为107.79元,赛力斯收盘价为167.67元,两者均属于乘用车行业 [5] - 金风科技、西子洁能、特变电工等7家公司均获得2家券商推荐 [5] 评级调高情况 - 期内券商调高上市公司评级共3家次 [5] - 光大证券将九号公司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5][6] - 东北证券将江丰电子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5][6] - 方正证券将西子洁能评级从“推荐”调高至“强烈推荐” [5][6] 首次覆盖情况 - 期内券商共给出36次首次覆盖 [6] - 维尔利获得长江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属于环境治理行业 [6][7][8] - 东珠生态获得国盛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属于基础建设行业 [6][7][8] - 润建股份获得中邮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属于通信服务行业 [6][7][8] - 北方稀土获得兴业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属于小金属行业 [6][7][8] - 统联精密获得国泰海通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6][7][8]
股市必读:中国移动(600941)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08.94万元,占总成交额1.57%
搜狐财经· 2025-10-14 01:17
股价及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中国移动股价报收于106.95元,当日上涨0.34% [1] - 当日换手率为1.53%,成交量为13.8万手,成交金额为14.72亿元 [1] 资金流向 - 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08.94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57% [1][3] - 当日游资资金净流出2466.7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68% [1] - 当日散户资金净流入157.76万元,占总成交额的0.11% [1] 重大资产转换交易 - 广东移动于2025年10月13日行使换股权,将其持有的面值人民币56.31亿元(约合61.71亿港元)的浦发银行A股可转债转换为A股股份 [1][3] - 转换股份数量为4.50亿股浦发银行A股,转股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2.51元(约13.71港元) [1] - 此次转股价格是基于初始转股价每股15.05元经除权除息调整后确定 [1] - 转换完成后,中国移动集团持有的浦发银行A股总数增至约57.85亿股,占浦发银行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8.18% [1][3] - 根据规定,广东移动自转换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此次新转换的股份 [1]
关停、迁移!多家银行加速APP“瘦身”
中国证券报· 2025-10-13 23:11
银行APP整合趋势 - 北京银行宣布其直销银行APP及网站于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1]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该APP将逐步停止服务 [4] - 北京农商行与江西银行已于今年3月底分别关停“凤凰信用卡”和“惠享精彩”APP,相关功能并入手机银行APP [4] 整合范围与案例 - 银行整合应用的范围不仅限于直销银行与信用卡APP,还包括企业银行APP与生活服务类APP [4] -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告,浦发银行旗下专注于按揭贷款与车贷业务的“甜橘”APP已注销 [4] - 去年已有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关停了旗下信用卡APP [4] 整合驱动因素 - 银行进行APP“瘦身”的主要原因是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等问题 [3][5] - 数字化转型初期,行业普遍采取“垂直化”经营,推出功能聚焦的专业APP [5] - 实践中APP过多对消费者构成负担,占用手机内存且使用不便 [6] 政策引导与整合效益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去年9月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 [6] - 政策强调需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移动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6] - 整合APP可打造统一便捷的“超级APP”,提升用户体验并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更利于风险集中监测与防控 [6]
银行股逆势涨超5%!这次轮到谁了?
第一财经· 2025-10-13 21:2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3日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75%,浦发银行以5.66%涨幅领涨,渝农商行和南京银行涨幅分别超过4%和3% [2] - 当日银行板块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位列第五,26家上涨银行中包括1家国有大行、4家股份行和21家城商行与农商行 [3] - 自7月10日高点至10月13日,银行板块指数累计下跌14%,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超11%和15% [5] 个股表现差异 - 农业银行自7月10日以来逆势上涨近14%,而光大银行同期跌幅最大接近23%,多家银行跌幅超过20% [5] - 在10月13日的反弹中,多数国有大行如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出现下跌,跌幅分别为0.88%、0.57%和0.55% [3] - 浦发银行当日市净率为0.58倍,股息率为3.16%,农业银行市净率为0.90倍,股息率为3.50% [8] 资金动向与市场风格 - 此次银行股反弹由股份行和区域行领涨,与此前国有大行领涨的风格明显不同,或由公募基金避险资金推动 [2][5] - 银行板块PB估值回落至0.67倍,处于近五年73%分位数,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11%,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为2.26% [7] - 部分业绩增速较高的城商行股息率在5.5%以上,防御性配置需求提升 [7] 行业基本面与外部环境 - 若美国对华加征100%关税落地,银行经营受影响整体可控,但沿海区域银行因外贸依赖度较高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6] - 五家国有大行境外营收平均占比约10.5%,长三角、珠三角等出口导向型经济区域银行的信贷需求与资产质量可能承压 [6] - 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达0.8%,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中向好,银行息差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 [9] 信贷市场与未来展望 - 9月对公贷款预计同比多增,票据贴现同比少增,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7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6万亿元 [8][9] - 四季度信贷"资产荒"环境可能出现拐点,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始落地,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恢复仍不明显 [8][9] - 银行中期分红时间临近,业绩确定性较高,若年底市场风格趋于均衡,板块或有补涨机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