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风股份(600006)
icon
搜索文档
解放破万,福田前三,徐工/奇瑞领涨,牵引车9月实销超5万辆大增124%!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25 22:00
2025年9月牵引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国内牵引车终端实销5.07万辆,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124%,同比增速较上月扩大31个百分点,比2024年9月多销售约2.8万辆 [4] - 9月牵引车销量占整个重卡市场终端销量的60.75%,较上月提升1.45个百分点,比2024年全年占比高7.65个百分点 [6] - 2025年9月5.07万辆的销量是近五年9月份的最高销量,销量最低的2022年9月不足2万辆 [6] - 2025年1-9月牵引车终端市场累计实销31.74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6%,累计增幅较8月过后提升9个百分点,净增长8.45万辆 [1][6][18][29] 2025年1-9月市场走势与企业排名 - 2025年1-9月牵引车终端销量走出增-增-降-增-增-增-增-增-增的走势,4-9月收获同比"6连增" [1][6][29] -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均实现增长,徐工和三一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78%,福田、陕汽、远程、北汽重卡和江淮累计增幅高于36%的市场整体增速 [20] - 从累计市场份额看,前十企业合计份额达96.72%,前五企业份额均超10%,一汽解放以23.92%的份额居首 [21] - 与2024年同期相比,徐工、三一和福田的市场份额提升最为明显,分别提升3.04、2.22和1.97个百分点 [21] 2025年9月主要企业销量情况 - 2025年9月一汽解放销售1.18万辆,同比增长122%,月度份额23.30%,是今年牵引车市场首次有企业月销量破万 [9][12] - 9月中国重汽、福田汽车、陕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分别销售9175辆、7252辆、6251辆,同比分别增长150%、147%、141%和103% [12] - 9月徐工汽车和联合重卡同比增速领先,分别增长211%和280% [12] - 9月牵引车终端销量前十成员和排名与上月完全一致,前十企业占据了整个市场96.30%的份额,前五企业合计份额达80.99% [15][16] 牵引车市场新能源转型趋势 - 2025年1-9月新能源牵引车(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在牵引车终端销量中合计占比达到32.78%,较2024年全年的17.43%大幅提升 [25] - 2025年1-9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同比增长242%,其中纯电动牵引车同比增长266%,混合动力牵引车同比增长252% [25] - 同期柴油牵引车销量同比增长28%,天然气牵引车同比下降3%,甲醇牵引车同比下降48% [25] - 牵引车销量前12企业在2025年1-9月均有新能源车型销售,行业TOP5企业新能源车型占比均超过16%,解放、福田和陕汽均超过20% [27] - 徐工、三一、远程、江淮的新能源车型占比极高,分别达到99.07%、99.50%、86.89%和86.69% [27]
固态电池量产竞速:东风、奇瑞突破千公里续航,成本仍是拦路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9:05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难关,实现性能跨越式升级 [1] - 东风汽车已构建自主可控的固态电池供应链,掌握电解质、隔膜、原位固化等核心技术 [1] - 东风汽车开发出240Wh/kg和350Wh/kg固态电池产品,最高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1] - 奇瑞汽车实现固态电池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展示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的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续航目标1200-1300公里 [5] 产业化进程与示范应用 - 东风汽车于2022年1月全球首发固态电池示范运营,获得国内首款固态电池乘用车公告 [1] - 东风汽车固态电池示范车辆已在6省10市运行超过280万公里 [1][2] - 行业预测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 [6] - 电池比能量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时间预计在2027-2028年,2030年左右可实现量产 [8] 行业标准与政策支持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25年5月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新标准,首次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 [5] - 新标准为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协同提供统一衡量指标,有助于规范市场、加速成果转化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议强化技术创新引领,系统布局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工作,加速产业化进程 [6] 面临的挑战 - 全球范围内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 [8] - 当前最先进的准固态电池产品电解质中液态成分仍占30%以上,成本比传统锂电池高出2-3倍 [8] - 固态电池量产挑战包括原材料供应链不完善、制造设备缺乏、需解决电解质材料选择、锂枝晶抑制、固-固界面接触等难题 [9]
东风股份:回应市值管理疑问,强调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新浪财经· 2025-10-24 17: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系列轻型商用车整车以及动力总成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1] - 公司产品涵盖轻型卡车、VAN车、客车及底盘[1] 公司市值与投资者关系 - 投资者关注公司持有赛力斯的市值远超于自身市值[1] - 公司坚持长期健康发展并努力为投资者创造真实价值[1] - 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价值回报,自上市以来坚持进行分红[1] - 公司持续加强与投资者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可[1]
续航千里的固态电池,为何车企集体“用不起”?
虎嗅· 2025-10-24 12:52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加速 -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方向,行业预计在2027年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 [2][4] - 2024年下半年中国全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是日本的三倍 [14]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远超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约350Wh/kg的上限 [15] 技术性能优势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可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例如科学家攻克技术后,100公斤电池续航从5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 [3][10] - 固态电池安全性更好,解决了液态电池易燃的问题 [16] - 长安汽车全固态电池样车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约1500公里,安全性比最安全液态电池提高70% [10] 产业链企业布局 - 电池制造巨头宁德时代主攻硫化物路线,样品进入20Ah试制阶段,研发团队超1000人 [2] - 国轩高科全固态金石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 [2] - 上游材料企业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方案,恩捷股份投建年产1000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项目 [7][8] 车企应用规划 - 东风汽车掌握固态电池核心技术,产品能量密度达240Wh/kg和350Wh/kg,续航突破1000公里 [10] - 长安汽车计划2026年规模化装车验证全固态电池,2027年逐步量产 [10] - 吉利计划2026年量产400Wh/kg全固态电池,上汽集团新一代全固态电池2024年底量产装车 [11][12] 国际竞争态势 - 丰田计划最早2027年推出量产全固态电池车型,三星SDI聚焦硫化物路线计划2027年量产 [13] - 奔驰搭载全新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已开启道路试验 [13] 技术路线多元化 - 电池企业技术路线各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走硫化物路线,德尔股份、欣旺达走聚合物复合路线,南都电源选择氧化物路线 [9] - 容百科技固态电解质业务聚焦硫化物与卤化物路线,正极材料产品处于吨级验证阶段 [2] 当前技术挑战 - 全固态电芯成本达5元/Wh,是主流液态电池0.5-0.55元/Wh的10倍,80kWh电池包电芯成本高达40万元 [20] - 全固态电芯运行时需维持兆帕级压力环境,对电极与电解质界面接触要求极高 [24] - 行业尚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存在半固态或准固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的本质区别 [26]
荣耀董事长吴晖:已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AI研发;阿里巴巴将开启夸克AI眼镜预售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24 11:34
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商业化 - 阿里巴巴集团将于周四午夜开启夸克AI眼镜预售,售价为4,699元人民币,产品支持免提通话、音乐流媒体、实时翻译和会议转录,计划于12月开始交付 [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晖强调“得AI者得天下,得终端者得未来”,并透露公司已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AI研发,智能体被视为新的“超级入口” [2] 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合作 -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三星电子将与台积电共同生产特斯拉当前一代人工智能芯片AI5,这意味着三星进入由台积电主导的市场领域 [2] 汽车制造技术突破 - 东风汽车万吨级一体化压铸工厂正式进入调试生产阶段,该工厂为全球最大吨位,压铸吨位达1.6万吨,生产出的新能源电池托盘长约2.1米、宽约1.6米、重约60公斤,生产周期为两分钟 [2]
超越单点智能!“人-车-路-云-星”联合创新体行业首发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1:05
行业技术发展动态 - 中汽创智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公司发布了汽车行业内首个"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 [1] - "车路云一体化"是车端、路侧和云端智能协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通过路口部署的智能化路侧单元将红绿灯状态、行人、被遮挡来车等关键信息实时发送给车辆 [1] - 该平台明确"车为终端、路为延伸、云为中枢、星为链接"的定位分工 通过天地协同推动智能汽车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全场景"生态 [1] 政策与规划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并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支持共建可信数据空间 [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的时间表 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 L5级开始进入市场 [2] 未来出行生态展望 - 未来的出行生态将是全方位的、立体的 包括平面汽车、低空飞行汽车及航空器等有机组合 [2] - 未来汽车将与社会、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和人的生活深度交融 构建立体全方位的三维系统 实现各种场景的深度整合 [2] 商业化挑战 - 车路云一体规模化商业化落地面临挑战 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不同系统之间如何实现高效连接 [2] - 高效连接涉及通信技术、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同时需要交通部门、车企、城市管理部门、通信运营商等多方协同配合 [2]
三一/解放/徐工超2000辆争冠!9月充电重卡销近1.6万辆 连续21个月翻倍涨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23 14:4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新能源重卡整体销量达2.41万辆,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206% [4] - 2025年3月起新能源重卡销量连续6个月超1.5万辆,其中充电重卡自4月起月销量保持超万辆水准 [1] - 纯电动重卡(含换电和充电)是新能源重卡最主要组成部分,9月销量2.35万辆,占比97.33% [4] - 充电重卡在纯电动重卡中占比自2024年6月起一直高于60%,2024年全年占比62.76%,2025年1-9月占比提升至68.03% [7] 充电重卡市场动态 - 2025年9月充电重卡销售1.5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220%,连续第21个月实现翻倍增长 [4] - 充电重卡连续第25个月跑赢新能源重卡市场“大盘”,9月在纯电动重卡中占比67.46% [4][5] - 2025年1-9月充电重卡累计销售9.17万辆,同比增长228%,累计销量已比2024年全年(4.84万辆)高出4.33万辆 [19][34] - 2025年充电重卡表现显著优于2024年,1-9月月平均销量超万辆,其中3-9月平均销量超1.2万辆 [9] 细分车型分析 - 2025年1-9月充电重卡以牵引车、自卸车和混凝土搅拌车为主,销量分别为6.45万辆、1.18万辆和1.04万辆,占比70.37%、12.82%和11.35% [11] - 充电牵引车1-9月累计销量同比大增311%,增幅远高于充电重卡市场整体增幅(+228%)和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增速(+184%) [27] - 充电自卸车1-9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2%,增速低于充电重卡市场整体增幅但高于新能源自卸车市场整体增速(+82%) [31] - 与2024年全年相比,2025年1-9月充电牵引车占比提升而自卸车占比下降 [27] 区域市场分布 - 2025年1-9月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有新能源重卡上牌,充电重卡进入了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 [13] - 全国有充电重卡上牌的城市达317座,上牌量超百辆的城市有157座 [13] - 上海、深圳、成都、广州、长沙、郑州等6座城市上牌量已超过2000辆 [13] 主要企业竞争格局 - 2025年9月充电重卡销量破千企业有6家,三一集团销售2915辆居首,一汽解放和徐工汽车分别销售2697辆和2365辆排名2、3位 [17] - 2025年1-9月累计销量前12企业有11家实现增长,9家企业销量翻倍,其中江淮汽车和联合重卡同比分别大涨3578%和1329% [19][21] - 市场份额方面,三一、徐工、解放、陕汽和重汽5家企业份额超10%,其中解放和陕汽份额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5.13和5.18个百分点 [25] - 在充电牵引车细分市场,三一、解放和徐工累计销量均超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19.80%、18.45%和17.01% [29] - 在充电自卸车细分市场,三一、重汽和徐工位列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21.48%、19.62%和18.53% [32]
东风与本田联手!凯普特EV400燃料卡车启动示范运行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10-23 10:39
合作项目启动 - 东风集团股份与Honda中国于10月22日携手启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社会示范运行 [1] - 项目基于东风在商用车领域的积淀、Honda的燃料电池技术及东本储运的实际运输需求展开三方合作 [1] - 项目旨在为实现碳中和社会做出新贡献 [1] 项目目标与规划 - 核心目标包括验证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实际运输环境中的适用性、掌握车辆实际使用状态并核算运行成本、评估车辆市场竞争优势与接受度 [10] - 项目将率先在武汉市的现有物流配送线路中展开示范运行,并计划进一步拓展至广州、上海等地区 [10] - 此次合作是从“技术验证”到“实际运作”的重要一步,是对“研发-制造-运营”全链条模式的探索 [8] 技术基础与验证 - Honda拥有30多年氢能技术和燃料电池研发经验,自2023年以来与东风共同开展的技术验证工作已充分验证其燃料电池技术的卓越性能 [6] - 示范运行的东风凯普特EV400燃料卡车是基于新一代轻卡平台研发的首款氢燃料示范车型,测试结果表明搭载Honda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综合性能优异,满足市场使用需求 [12] 物流生态构建 - 东本储运已通过组建专业团队、搭建保障体系等举措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项目提供支撑 [3] - 东风物流集团将全力赋能示范运行,并以此为基础推广氢能源及各类清洁能源技术,着力构建“绿色运输、智能调度、循环利用”三位一体的新型物流生态 [3][4] - 此举旨在推动物流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可持续化转型 [4]
东风奕派双车焕新上市
每日商报· 2025-10-23 06:2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东风奕派推出2026款纳米01和2026款eπ008五座版两款新车 [2] - 2026款纳米01推出初心款与挚爱款双版本共计8款车型,限时焕新指导价为5.88万至8.88万元 [2] - 2026款eπ008五座版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超阔版和超尊版两种配置,共计四款产品,限时焕新指导价为15.99万至17.16万元 [2] 产品特性与定位 - 2026款纳米01新增“精灵绿”车色,采用豪华品牌同源的“变色龙”车漆工艺和纳米级硅烷薄膜底漆技术,定位为面向年轻用户的时尚单品 [2] - 2026款eπ008五座版定位为“大舒适家”,拥有超5米车身和3025mm超长轴距,旨在为品质家庭提供超大乘坐空间 [2] - 2026款eπ008五座版配备同级唯一的二排电动魔毯座椅,可形成0.8平方米休息空间,后备箱空间可实现783L至1876L的灵活拓展 [2]
以责任铸就品牌力量,东风汽车践行央企担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2 11:30
10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重磅打造的《ESG会客厅》节目新一期节目开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董事、党 委副书记刘艳红作为受邀嘉宾,与责任品牌建设领域权威专家展开对话,讲述东风汽车通过持续优化ESG管理,将履责融入战略和生产经营全过程,传递可 信赖、有温度、具国际影响力的央企责任品牌形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 责任品牌,从理念到行动的系统构建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成为责任品牌不可或缺的底色。东风汽车主动加压,制定了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将从绿色制造、 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层面推动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节能减排,展现央企在绿色转型中的先锋姿态。 在绿色制造方面,东风汽车已有15家单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东风猛士科技园作为"净零碳工业园区",通过铺设2万余平方米光伏面板,在光照充足 时可满足生产用电,年减碳达4600吨;东风岚图实现电池包材料100%回收,并在车身材料中广泛采用绿色铝材,推动轻量化与减排协同。 "责任品牌"并非新词,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战略内涵。节目中,刘艳红以"责任+绿色+创新"三位一体概括了东风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她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