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联通(600050)
icon
搜索文档
运营商免费手机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7:12
运营商"免费送手机"业务模式分析 - 核心观点:运营商"免费送手机"实为分期贷款业务,通过话费套餐捆绑用户并隐藏金融风险 [1][4] 业务运作机制 - 用户每月缴纳的话费实际包含手机分期还款金额,运营商将部分话费转至关联支付平台(如电信的"翼支付")用于向金融机构还款 [2] - 合约期通常为3年,提前终止需支付违约金,欠费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1][4] - 业务推广话术刻意规避"分期""贷款"等敏感词汇,采用"0元购""续约有礼"等诱导性表述 [1][4]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架构 - 中国电信通过全资子公司甜橙融资租赁开展"橙分期"业务,资金流向涉及翼支付账户 [2] - 中国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持牌机构),2024年营收居消费金融行业首位 [5] - 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类金融机构合作,资金流转链路复杂涉及多机构 [2][5] 销售环节问题 - 规范流程要求用户手持告知书拍照留存,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代签、偷拍等违规行为 [3][4] - 第三方代理营业厅销售人员底薪仅500-2000元,主要依赖业务提成驱动 [2] - 隐瞒金融属性的动机包括:防止用户套现转卖手机(如苹果合约机历史案例)、降低销售沟通成本 [4] 监管与行业治理 - 类金融机构(如融资租赁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存在监管差异,运营商合作方多属前者 [5] - 2023年"退金令"要求央企收缩类金融业务,中国电信已出售部分金融子公司股权 [5] - 专家建议重点约束金融机构合作行为,持牌机构应落实《金融消保法》要求的消费者回访制度 [5]
eSIM有望重启,迎网联化+智能手机无卡时代
民生证券· 2025-08-16 15: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eSIM行业给予"推荐"评级,认为其将引领智能手机进入"无卡时代"并加速物联网发展[5][40] 核心观点 eSIM技术优势 - eSIM通过芯片集成实现远程配置运营商信息,具备灵活便捷、安全可靠、节省空间三大优势,占用空间仅为Nano SIM卡的1/3[1][14][18] - 相比传统SIM卡,eSIM可提升设备防水防尘性能,并支持多终端协同与全球化漫游[17][20][34] 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预计2025年达10亿,2030年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总数76%)[2][33] - 美国eSIM渗透率从2020年12%提升至2024年38%,欧洲车载eSIM出货量从2018年120万增长至2023年1100万[34][35] - 国内eSIM渗透率较低,主要集中于可穿戴设备场景,产业链生态尚未成熟[2][36] 运营商动态 - 中国联通已在25省市重启eSIM业务,中国移动处于系统优化阶段,中国电信进度滞后[1][24] - 苹果iPhone 17 Air将采用eSIM方案(机身厚度仅5.5mm),倒逼国内运营商加速布局[30][40] 产业链投资机会 技术演进路径 - SIM卡历经四代尺寸变革(Standard→Mini→Micro→Nano),现向eSIM/vSIM演进[10][20] - vSIM通过软件实现通信功能,彻底消灭实体卡体,代表未来技术方向[20] 重点公司布局 - **芯片厂商**:紫光国微(市占率60-70%)、汇顶科技(eSE技术领先)[39][40] - **封测/平台**:新恒汇(eSIM芯片封测)、东信和平(管理平台)[39][40] - **苹果供应链**:高伟电子(PE 18x)、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4][40] 商业化进展 - 中国联通推出eSIM Pad包年套餐(年费100-500元,含80-500GB流量)[31] - 全球271款消费级eSIM设备中智能手机占比63%,123个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32][33] 注:数据引用均来自原报告标注段落,关键公司估值及预测参见原表[4][40]
5G-A支撑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北京联通打造人与具身智能共生网络
证券日报网· 2025-08-16 11:48
行业动态 -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办 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国际级体育赛事 汇聚了来自全球近280家队伍的500多个人形机器人 在田径、表演、工业、医疗等多场景展开竞技 [1] - 赛事成为5G-A等前沿通信技术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场 为行业技术落地与商业化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1] - AI产业正经历快速迭代 多模态交互、跨设备协同等方式重塑用户体验 物联连接数呈指数级增长 AI技术逐步融入核心生产环节并重构生产流程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AI产业重要分支 在环境交互、实时决策、精准定位、多机协同等核心能力上 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明确且高度定制化的要求 [1] 技术应用 - 5G-A技术的成熟与应用 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通信需求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1] - 北京联通完成了赛场内外的5G-A网络全覆盖 场馆外借助5G-A高中频1:1立体组网技术 赛场上下行体验峰值速率分别达到4Gb/s和11.2Gb/s 场馆内通过LampSite300MHz超大带宽 将网络峰值提升至2.4Gb/s [4] - 5G-A网络实现了大上行、高可靠、广连接的多维网络能力输出 为机器人的稳定运行与数据传输筑牢根基 [4] - 北京联通推出的5G-A场馆加速功能 为观众保留专属网络通道 同时为机器人预留可弹性扩容的"第二通道" 有效满足了低时延控制与远程连接等核心需求 [4] 企业表现 - 中国联通作为赛事全球独家通信服务合作伙伴 凭借5G-A、AI、全光网络等核心技术优势 携手生态伙伴打造出"毫秒级响应、零故障运行"的智能赛事环境 [5] - 此次实践印证了5G-A技术在支撑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应用上的可行性 为机器人产业加速走向全面商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5] - 通信技术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5]
运营商不会告诉你的“免费手机”的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10:29
运营商分期购机业务模式 - 运营商通过"免费送手机"等营销话术吸引用户 实际背后是分期贷款合同 用户每月话费相当于还款[2][3] - 合约期内无法取消套餐 提前终止需支付违约金 欠费可能影响个人征信[2] - 中国电信通过旗下天翼支付控股的甜橙融资租赁推出"橙分期" 用户话费部分转入翼支付账户用于还款[4] - 中国联通与招商永隆银行合资成立招联消费金融 中国移动与四川世纪银通等分期公司长期合作[4] 销售环节操作问题 - 营业员底薪500-2000元 主要依赖业务提成 分期购机业务成为重要业绩完成途径[3] - 规范流程要求用户手持告知书拍照留存 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代签、隐瞒分期性质等违规行为[5] - 老年人及金融知识薄弱群体易被误导签约 部分工作人员刻意回避"贷款""分期"等关键信息[5][6] 行业监管与合规挑战 - 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分属不同监管部门 营业厅成为监管灰色地带[8] - 专家建议重点约束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合作行为 对类金融机构和持牌机构分类治理[9] - 持牌机构如招联消费金融2024年营收行业第一 但存在消费者回访与贷款意愿确认等合规缺失[9] - 2023年"退金令"要求央企退出类金融业务 中国电信已出售部分金融子公司股权[9] 业务设计底层逻辑 - 分期模式可防止用户套现转卖手机 确保3年以上使用周期[7] - 运营商作为业务场景方 金融机构负责资金流转 形成复杂资金链路[4][8]
8个8联通靓号5000元起拍,工作人员称号码正常可过户
36氪· 2025-08-16 00:48
拍卖信息 - 甫拍(重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于2025年08月28日10时至2025年08月29日10时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公开拍卖一个中国联通四川省归属地的1788*888888手机号码 [1] - 该手机号码起拍价为5000元 保证金为30000元 增价幅度为1000元 [1] - 号码目前套餐为600元 过户后消费协议年限为20年 *号非数字4 [1] 号码详情 - 该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不详 实际情况以其运营商规定为准 [1] - 号码为正常号码 可以正常过户 不涉及任何民事、刑事案件 [1] - 号码原来的主人没有问题 中间数字要拍完才能看到 不是数字4 [1]
三大运营商A股半年报出炉,中国移动日均狂赚4.6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3:02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5438亿元同比下降0.5%,中国电信2694亿元同比增长1.3%,中国联通2002亿元同比增长1.5% [2] - 中国移动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电信230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联通63.49亿元同比增长5.1% [2][3] - 中国移动日均净利润达4.65亿元,营收规模相当于联通电信两倍 [2][3] 业务结构变化与新兴领域布局 -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4] - 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收入1955亿元同比下降4.7%,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5.9% [4]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454亿元占比提升至26%,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86% [4][5] - 运营商全面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电信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 [5] - 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573亿元,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71.1%,卫星收入同比增长20.5% [5] 研发投入与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联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中国电信研发费用47.8亿元同比增长2.6%,中国移动研发费用104亿元同比下降13.3% [6] - 运营商行业竞争加剧,出现大流量数据卡和低价数据卡等恶性竞争现象 [6][7] - 中国移动董事长指出携号转网演变为恶性竞争手段,存在不合规竞争现象 [6]
伊利集团携手中国联通:“通信+乳业”共通共荣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5 19:50
战略合作签约 - 伊利集团与中国联通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安润生、工商联副主席史圣平出席见证 [1] -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与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举行座谈并共同见证签约 [1] - 伊利集团副总裁马飞与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常务副总裁冯华骏代表双方签约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伊利集团作为全球乳业领军者持续推动乳业数智化创新 [3] - 中国联通凭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3] - 合作标志着"通信+乳业"两大行业翘楚开启跨界融合新篇章 [3] - 合作将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科技便捷与健康理念交融 [3] 五大合作行动 - 双方将通过"门店互进、权益互通、产品互用、公益互促、文创互融"五大行动深化合作 [3] 联合实验室建设 - 双方成立"人工智能+智慧乳业联合试验室"并举行揭牌仪式 [3] - 实验室旨在打造全球智慧乳业标杆范式,将AI深度融入乳业全产业链 [3] - 未来将整合产业链运营经验、核心数据、专家智库及通信技术等资源 [3] - 计划共同搭建智慧乳业的"超级创新平台"推动乳业科技革新 [3] 行业趋势展望 - 数字浪潮席卷全球为实体经济带来变革机遇 [4] - 合作是顺应市场趋势之举,可释放协同效应 [4] - 伊利将持续与优秀企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 [4]
5G-A为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添助力,北京联通打造人与具身智能共生网络
环球网· 2025-08-15 18:25
行业趋势 - AI产业快速迭代,多模态交互、跨设备协同重塑用户体验,物联连接数呈指数级增长,AI技术逐步融入核心生产环节并重构生产流程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AI重要分支,在环境交互、实时决策、精准定位、多机协同等核心能力上对通信网络提出高度定制化需求 [1] - 5G-A技术成熟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需求提供可行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技术落地与商业化 [1] 技术应用 - 北京联通实现赛场5G-A全覆盖,场馆外上下行峰值速率达4Gb/s和11.2Gb/s,场馆内通过LampSite 300MHz超大带宽提升至2.4Gb/s [2] - 5G-A网络输出大上行、高可靠、广连接能力,为机器人稳定运行与数据传输提供基础 [2] - 北京联通推出5G-A场馆加速功能,为观众保留专属通道同时为机器人预留弹性扩容通道,满足低时延控制与远程连接需求 [4] 产业实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全球280家队伍500多个人形机器人,覆盖田径、表演、工业、医疗等多场景竞技 [1] - 中国联通作为独家通信服务商,联合生态伙伴打造"毫秒级响应、零故障运行"的智能赛事环境 [4] - 赛事验证5G-A支撑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为产业商业化提供网络基础 [4] 技术升级 - 通信网络从"为人而建"向"人+具身智能共生"结构性升级,5G-A展现复杂场景适应性与灵活性 [4] - 中国联通通过5G-A、AI、全光网络等技术优势推动通信与新兴产业融合,树立行业新标杆 [4]
中国联通(600050):算网数智提能升级,股东回报持续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8-15 18: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长期看好公司的投资价值 [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02.02亿元,同比+1.45%,归母净利润63.49亿元,同比+5.12% [1] - 每股拟派股息人民币0.1112元(含税),同比+16.0%,股东回报持续提升 [1] - 联网通信业务收入1319亿元,联接用户规模突破12亿,移动和宽带用户净增1100万,总量达4.8亿 [2] - 算网数智业务收入454亿元,占比提升至26%,其中联通云收入376亿元,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同比+9.4% [2] - 资本开支202亿元,同比下降15%,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超过70%,算力总规模达30EFLOPS [3] 业务表现 联网通信业务 - 移动和宽带用户净增1100万,总量达4.8亿,物联网连接数净增6000万,总量达6.9亿,车联网8600万 [2] 算网数智业务 - 联通云收入376亿元,AIDC签约金额同比+60%,累计打造5G工厂7500个 [2] - 数据中心能力储备2650MW,智算总规模30EFLOPS,推动算力枢纽节点高速互联 [3] 网络投资 - 资本开支同比下降15%,年化节省OPEX近10亿元,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优化 [3]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7亿元(-7%)和106亿元(-8%),新增2027年预测113亿元 [4] - 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17X、16X、15X [4] - 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4086.88亿元,同比+4.90%,归母净利润预计97.25亿元,同比+7.70% [5] 盈利能力 - 2025年毛利率预计24.0%,EBITDA率24.9%,归母净利润率2.4% [12] - ROE(摊薄)预计从2025年的5.66%提升至2027年的6.23% [12] 股东回报 - 每股红利从2023年的0.13元提升至2027年的0.25元,股息率从2.4%提升至4.6% [13]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 中国联通网络创新赋能“冰丝带”梦幻开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5 16:55
赛事合作与技术展示 - 公司作为全球独家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亮相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提供5G-A、AI及全光网络技术支持 实现毫秒级响应和零故障运行的智能赛事环境 [1] - 通过高可靠网络保障数百台人形机器人实现精准协同调度 支撑开幕式歌舞、鼓乐表演及科技走秀等环节 [1] 网络基础设施升级 - 将传统网络升级为"人+具身智能共生"的新型智慧底座 满足人形机器人对毫秒级甚至亚毫秒级超低时延的严苛要求 [3] - 全光网络具备低时延、大上行、高可靠和广连接特性 有效避免网络波动导致的机器人动作偏差或安全事故 [3] - 5G-A场馆加速功能为观众保留专属高速通道 同时为机器人竞技预留弹性扩容的"第二通道" 可应对万人参观的极端流量冲击 [4] AI技术能力建设 - 在AI基础设施领域实现250余个城市的"一市一池"算力覆盖 推出400G算力智联网AINet 达成超3000公里无损数据传输 [6] - 依托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IT系统沉淀400TB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为AI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持 [6] - 构建"多模共生"模型家族并推出可定制MaaS平台 智能体服务覆盖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 [6] - 打造覆盖基础设施、数据集、大模型及应用的全链条AI安全防护体系 [6] 场景化应用与体验创新 - 在1.2万平方米赛场部署综合空间全光网络 结合AI算力保障赛事运行 设置模拟工厂、医院、酒店等场景赛区 [7] - 展出5G-A场馆加速包、智家通通产品及5G-A&金融支付二卡合一服务 实现通讯+支付+交通三合一应用 [7] - 京通平台接入300家医疗机构 联通云服务完成全栈AI升级 [7] - 通过5G-A大上行直播、云游戏及机器狗互动等体验项目 向公众展示万兆网络的高速率与低延迟特性 [7] 战略方向与技术布局 - 实施"算网为基、数据为脉、模型为核、应用为要"的融合创新战略 推进算、网、数、模、用一体化发展 [9] - 攻关广域无损和算间调度等关键技术 提升算力智联网的通量、性能及智能化水平 [9] - 通过大型运动会场景构建高质量数据采集体系 加速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进程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