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600309)

搜索文档
万华化学涨2.01%,成交额20.5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15.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2: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68.52元/股 成交额20.50亿元 换手率0.97% 总市值2145.0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15.7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7.38%(3.56亿元) 卖出占比15.75%(3.23亿元) 大单买入占比28.94%(5.93亿元) 卖出占比29.74%(6.10亿元) [1] - 年内股价下跌2.9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26%/9.46%/26.56%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聚氨酯系列40.58% 石化系列38.43%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17.19% 其他业务合计12.86% [1] - 行业分类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聚氨酯 概念板块涵盖环氧丙烷/染料涂料/煤化工/装配建筑/山东国资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6.92万户 较上期增长22.10% 人均流通股11665股 较上期减少18.1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6亿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907.54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增持245.42万股至3693.70万股(第七大股东)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71.24万股至3359.42万股(第八大股东)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228.22万股至2393.15万股(第九大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9.01亿元 同比下降6.35% 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下降25.10%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02.4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40.50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8年12月16日 2001年1月5日上市 注册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亚路3号 [1] - 主营业务为异氰酸酯产品及衍生物开发生产、聚氨酯系统料及助剂开发经营 [1]
万华化学(600309):二季度业绩略超市场预期,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华创证券· 2025-08-24 12:4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73.32元 当前价67.17元[2][4] 核心观点 - 二季度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 - 科思创事故驱动TDI价格上涨 聚氨酯板块业绩弹性可期[10] - 石化板块降本提效多线推进 乙烷原料改造提升成本优势[10] -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MDI和TDI供应商 规模优势显著[10]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909.01亿元 同比-6.53% 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25.10%[2] - 2025年Q2收入478.34亿元 环比+11.07% 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 环比-1.34%[2]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6.62亿元(原值145.18亿元)[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62/176.68/191.68亿元 同比增速4.8%/29.3%/8.5%[4]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x/12x/11x[4][10] 业务板块分析 - 聚氨酯板块2025年H1销量收入368.88亿元 同比+4.04% 毛利率25.68% 同比-2.3pct[10] - 石化板块2025年H1销量收入349.33亿元 同比-11.73% 毛利率-0.37% 同比-4.9pct[10] - 新材料板块2025年H1销量收入156.28亿元 同比+20.41% 毛利率9.55% 同比-7.4pct[10] - 聚合MDI/纯MDI/TDI平均价差分别为9914/11115/7478元/吨 同比分别+46%/+9%/-23%[10]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当前MDI年产能380万吨 TDI年产能111万吨[10] - 万华福建70万吨MDI技改扩能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10] - 万华福建33万吨TDI项目本年度将建成投产[10] - 第二套乙烯装置采用乙烷、石脑油混合进料已在2025H1开车成功[10] - 第一套乙烯装置正在进行乙烷进料改造[10] 市场与行业动态 - 科思创德国工厂火灾致30万吨TDI产能遭遇不可抗力[10] - 日本三井化学等企业TDI装置停车检修永久减产[10] - TDI周均价达1.6万元/吨 较7月初涨幅33.40%[10] - 聚合MDI产品市场价格震荡上行 下游冰箱、冷柜行业保持增长[10] - 海外装置退出加速 聚氨酯板块向中国市场集中[10] 成本控制成效 - 2025Q2三费费率1.70% 环比-2.34pct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10] - 公司通过优化产销协同和产能利用率提高石化业务盈利能力[10]
行业周报:“反内卷”政策持续强化,化工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有望改善-20250824
开源证券· 2025-08-24 12:03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持续强化,化工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有望改善,韩国石化企业同意每年削减270万至370万吨石脑油裂解产能,相当于全国1470万吨年产能的25% [4][22] - 多部门具体政策逐步落地,化工行业部分落后产能有望出清,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优化,产品进入有序竞争,盈利水平或将修复 [4][23] - 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5][45] 行业走势与行情跟踪 - 截至2025年08月22日,化工行业指数报4019.63点,较上周五上涨2.86%,跑输沪深300指数1.32% [16] - 化工板块545只个股中,413只周度上涨(占比75.78%),118只下跌(占比21.65%) [16] - 跟踪的226种化工产品中,53种价格较上周上涨,104种下跌;跟踪的72种产品价差中,27种价差较上周上涨,41种下跌 [17][62] 重点产品价格与价差变化 - 化纤产业链:涤纶长丝POY市场均价6785元/吨,较上周上涨50元/吨;FDY上涨50元/吨至7100元/吨;DTY上涨55元/吨至7985元/吨 [25][26] - 化肥产业链:尿素市场均价1761元/吨,较上周上涨14元/吨(涨幅0.80%);氯化钾市场均价3279元/吨,环比上涨0.28% [38][42] - 价差表现:PTA-0.655×PX价差扩大,涨幅599.46%;PS-1.01×苯乙烯价差跌幅明显,下跌30.60% [62][64] 受益标的与推荐公司 - 推荐标的包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化工龙头白马 [6][23] - 氟化工推荐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化纤行业推荐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 [6][23] - 受益标的包括卫星化学、聚合顺、恒逸石化、东岳集团、云天化、川恒股份、新安股份等 [6][24] 行业新闻与政策动态 - 韩国十家最大石化企业签署全行业重组协议,同意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 [4][2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5][45] - 要求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 [5][45]
2025年中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呈现“二超多强”的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4 07:42
核心观点 -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行业在传统应用领域(如鞋材、汽车)需求稳定增长,同时新兴领域(如3D打印、智能穿戴、医疗)带来新增长空间 [1][16] - 2024年中国TPU消费量达72万吨,产能15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9.70% [1][16] - 行业竞争呈现"二超多强"格局,万华化学和华峰集团为国内领军企业,国际巨头仍主导高性能市场 [19] - 未来行业将向环保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生物基TPU、可降解TPU等产品研发加速 [2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TPU消费量72万吨,产能150万吨,产能利用率59.70% [1][16] - 鞋材为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近30%,2023年中国鞋类需求量46.08亿双,制鞋行业市场规模5311.18亿元,同比增长7.9% [14] - 汽车行业应用包括内饰件、密封件、软管等,汽车产业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1][16] - 新兴应用领域快速拓展:3D打印(柔韧性和可定制性)、智能穿戴(表带、柔性屏保护材料)、医疗(医用导管、伤口敷料) [1][16] 产品特性 - 按硬段分类:芳香族TPU(MDI等)、脂肪族TPU(HDI等) [3] - 按软段分类:聚酯型、聚醚型、聚己内酯型、聚碳酸酯型等 [3] - 核心优势:硬度范围广(邵氏A50-D85)、机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温(-40°C至高温)、加工性能好(注塑/挤出等)、环保可降解、可与其他材料共混改性、透明度高、耐油耐水 [5][7] 竞争格局 - "二超"企业:万华化学(国内最大TPU生产商,MDI规模化生产,2024年营收1821亿元,聚氨酯系列收入758.4亿元占比41.65%)、华峰集团(原材料优势) [19][21] - "多强"企业:美瑞新材(专注TPU研发,2024年营收16.58亿元,聚氨酯新材料收入16.53亿元占比99.70%)、汇得科技、一诺威、道恩股份等 [19][23] - 国际巨头: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等在高性能TPU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1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煤、原油、苯、小分子醇、乙二酸等原料,核心包括MDI、多元醇、BDO、己二酸 [12] - 中游:TPU生产 [12] - 下游:鞋材(最大应用)、薄膜、密封材料、软管、汽车、3D打印、智能穿戴、医疗等 [1][12][16] 未来趋势 - 市场供应保持宽松,产能扩张放缓,出口量有望提升 [25] - 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25] - 环保方向:生物基TPU、可降解TPU研发加速 [25] - 多功能化发展:通过纳米技术、复合材料提升阻隔性、导电性等性能,拓展包装、传感器、组织工程等领域 [25]
万华化学,7大项目动作
DT新材料· 2025-08-24 00:05
产能扩张与项目动态 - 福建工业园新建TDI二期装置36万吨/年产能投产 总TDI产能达147万吨/年 [1] - 匈牙利TDI装置25万吨/年复产 MDI装置40万吨/年待复产 [1] - 烟台产业园30万吨/年TDI装置停产检修40天 [1] - 光学级MS树脂5万吨/年项目投产 实现国产高端光学材料规模化 [3] - 聚氨酯固化剂产能由3万吨/年扩至4万吨/年 [4] - 蓬莱新建40万吨/年丁醛项目(含正/异丁醛) [5] - 烟台PTBP产能扩至2万吨/年 副产OTBP 2000吨/年和2,4-DTBP 400吨/年 [6] - 福建新建96万吨/年PVC项目 配套MDI/TDI装置副产氯化氢利用 [7] - 四川磷酸铁产能由5万吨/年扩至12万吨/年 投资1.19亿元 [7] 产品应用与市场定位 - 光学级MS树脂适用于液晶显示导光板、光学透镜 可替代PC材料 [3] - 正丁醛用于树脂、增塑剂、杀虫剂中间体 正丁醇用于增塑剂及溶剂 [5] - PTBP用于环氧树脂改性、PVC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工业领域 [6] - PVC项目受房地产行情影响 2025年上半年行业震荡下行 [7] 电池材料业务布局 - 已建成5万吨磷酸铁锂配套5万吨磷酸铁装置 [8] - 在建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及6万吨磷酸铁锂改建项目 [8] - 规划形成50万吨磷酸铁锂和30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能 [8] 行业竞争与供应格局 - 科思创削减中国市场15% TDI供应 德国工厂停产 美国工厂9月检修 上海工厂四季度大修 供应紧张持续至2026年2月 [1] - 全球光学级MS树脂主要生产商包括日本Denka和台湾奇美 [3] - TDI价格8月18日基准价16066.67元/吨 短期市场偏强运行 [2]
2025年中国环保胶黏剂行业发展政策、发展现状、企业布局及未来趋势研判:水性生物智能突破,环保胶黏剂行业迈向千亿规模[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09:59
环保胶黏剂行业概述 - 环保胶黏剂采用天然、可再生或低毒原料制成,具有低VOC、无甲醛、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涵盖天然胶黏剂(如淀粉胶、大豆胶)和合成环保胶黏剂(如水性胶、UV固化胶)等类型 [1][2] - 按应用分为包装、家具、电子等行业专用胶,按固化方式分为物理固化、化学固化和光固化等 [2] - 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市场需求增长,环保胶黏剂正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2] 政策背景 - 中国密集出台政策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下降20% [5][7] - 配套出台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专项规范,构建覆盖生产、应用、排放全流程的环保监管体系 [5][7] - 政策倒逼产业升级,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胶粘剂产品 [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以有机硅、合成树脂、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等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商为核心,生物基原料(如淀粉、大豆蛋白)崛起提供替代选择 [8] - 中游生产环节通过自动化升级(如机器人涂胶系统)和环保技术(如RTO焚烧炉)提升效率与合规性 [8]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行业需求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对高性能环保胶黏剂需求爆发式增长 [8] 行业发展现状 - 胶黏剂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十四五"期间保持产量年均4.2%、销售额年均4.3%的稳健增长,2024年产量约855万吨,消费量约756.2万吨 [10] - 进出口呈现"进口收缩、出口扩张"态势,2024年出口量117.01万吨(同比增长23.93%),2025年1-6月出口量63.78万吨(同比增长18.46%) [12] - 行业销售额承压下行,2023年销售额1140.9亿元(同比下降0.91%),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1097亿元(同比下降3.85%) [14] 环保胶黏剂发展现状 - 行业沿高性能突破、低碳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加速迈进,技术创新聚焦生物基材料合成、水性化技术迭代及可降解体系构建 [16] - 水基型胶粘剂成为市场支柱,2023年市场规模480亿元,预计2025年攀升至65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6.3% [16] - 热熔胶作为重要品类,2024年销售量突破180万吨达180.10万吨(同比增长11.45%),销售额319.81亿元(同比增长5.06%) [18] 竞争格局 - 国际化工巨头(如汉高、3M)凭借技术专利壁垒占据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维持40%以上毛利率 [20] - 本土龙头企业(如回天新材、硅宝科技)在新能源、光伏等中端市场实现50%-60%国产化替代,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与智能化产线 [20] - 中小型企业深陷低端建筑、包装胶领域价格竞争,面临环保政策倒逼的产能出清压力 [20] 企业布局 - 回天新材重点发展新能源车用胶黏剂,计划2025年扩建5万吨产能 [22][23] - 硅宝科技光伏密封胶市占率超25%,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2][23] - 万华化学推进8万吨CO₂聚醚项目(2026年投产) [22][23] - 永冠新材投建30万吨可降解胶项目应对欧盟禁塑令 [22][23] - 汉高在华布局生物基结构胶生产(60%生物基),烟台"鲲鹏工厂"2025年投产 [22][23] 发展趋势 - 技术端聚焦水性化、生物基化与智能化突破,预计2030年水性胶市场份额突破50%,生物基聚氨酯固化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15% [24] - 市场端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结构胶单车用量从2020年2.5公斤增至2025年4.2公斤,2030年高性能水性热熔胶需求量预计达35万吨 [24][25]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30年行业CR10超65%,海外产能占比达25%,形成"国内研发+海外生产"全球化布局 [26]
7家锂电企业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
高工锂电· 2025-08-22 16:43
榜单概况与行业意义 - 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揭晓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大族激光 万华化学 欣旺达 新能安 远景等7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入选 评选标准涵盖科技创新实力 市场影响力 全球化布局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 - 7家企业覆盖锂电产业链上游材料 中游设备和下游电池制造及应用环节 形成完整且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印证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强劲实力与重要地位 [2] 上游材料环节 - 万华化学作为中国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并具备独立生产能力的企业 在锂电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025年上半年第四代磷酸铁锂完成量产供应 第五代实现定型首发 [4] - 新一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通过工艺创新提升压实密度与能量密度 满足新能源汽车强动力 长续航需求及储能电芯长循环 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 [5] - 产能扩张持续推进 投资1.1891亿元在眉山厂区新增2条产线 以铵法与铁法工艺将磷酸铁产能从5万吨/年提升至12万吨/年 夯实国内锂电池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产业根基 [5] - 利用海外生产基地供应链优势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6月与欧洲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商ElevenEs签署谅解备忘录 携手在欧洲建立本地化电池正极材料供应链 [5] 中游设备环节 - 大族激光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全自动四工位激光切割设备 专门针对陶瓷基板高精度加工需求 填补国产设备在该领域空白 [6] - 设备以自动化优势打破国外企业垄断格局 解决进口设备价格高昂 操作界面不适配 制造周期长 维护成本高 售后响应滞后等问题 推动国产高端锂电装备产业化进程 [6] 下游电池制造及应用环节 - 宁德时代 比亚迪 欣旺达 新能安 远景5家企业覆盖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新能源汽车应用及零碳能源解决方案等核心领域 [6] - 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投入186亿元 近十年累计超700亿元 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钠新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为全球最高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37.6%连续七年第一 储能电池装机量占比29.1%位列全球第二 海外工厂深度绑定特斯拉 宝马等全球主流车企 [6] - 比亚迪实现电池与整车垂直整合优势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7万辆 海外累计销量超40万辆 2025年上半年完成550万辆年度目标近40% 14年间有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海外工厂布局将中国锂电技术以产品加生态形式输出至全球市场 [7] - 欣旺达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 十一大全球生产基地支撑过去四年中国HEV混动电池装机量第一地位 自主研发闪充技术解决行业痛点 欣星驰2.0千安极充版充电电流提高至1400A 实现1分钟150公里 5分钟450公里续航突破 [7] - 新能安昆仑系列磷酸铁锂电池具备高安全 长循环 耐低温特性 技术指标和商业模式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为储能应用场景提供中国方案 客户覆盖美 日 德等主要市场 与全球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企业合作 为超过5000万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 [8] - 远景科技以零碳为核心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 在内蒙古赤峰打造全球最大绿色氢氨工程 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高效耦合 将锂电技术与氢能 新能源发电等领域深度融合拓展应用边界 [8] 产业链关联企业 - 金发科技可为锂电领域提供关键高分子材料 天合光能在锂电材料应用与电池系统集成领域持续布局推动光储一体化技术落地 盛虹控股集团聚焦锂电相关材料生产 [8] 产业链整体实力 - 中国锂电全产业链实力集中彰显 上游材料自主可控 中游设备打破垄断 下游应用全球领跑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主导 从本土扎根到全球布局 企业从产业链参与者成长为引领者 [8][9]
今日24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6:1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25.76点,当日涨幅1.45%,A股总成交额达25788.42亿元 [1] - 24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其中诺瓦星云、纳思达、卓胜微乖离率居前,分别为7.19%、4.59%、4.07% [1] 个股突破年线表现 - 诺瓦星云(301589)最新价174.84元,较年线163.12元上涨7.19%,单日涨幅8.82%,换手率8.25% [1] - 纳思达(002180)最新价26.55元,较年线25.38元上涨4.59%,单日涨幅7.45%,换手率3.57% [1] - 卓胜微(300782)最新价84.73元,较年线81.42元上涨4.07%,单日涨幅5.89%,换手率6.72% [1] - 金域医学(603882)最新价31.57元,较年线30.57元上涨3.28%,单日涨幅4.02%,换手率3.23% [1] - 招商轮船(601872)最新价6.59元,较年线6.39元上涨3.08%,单日涨幅6.12%,换手率2.81% [1] 中等乖离率个股 - 京东方A(000725)最新价4.18元,较年线4.09元上涨2.18%,单日涨幅3.47%,换手率3.54% [1] - 新点软件(688232)最新价30.85元,较年线30.35元上涨1.65%,单日涨幅2.32%,换手率2.22% [1] - 万华化学(600309)最新价67.17元,较年线66.09元上涨1.63%,单日涨幅2.39%,换手率1.80% [1] - 中公教育(002607)最新价3.11元,较年线3.06元上涨1.61%,单日涨幅4.01%,换手率9.18% [1] - 古井贡酒(000596)最新价164.33元,较年线161.75元上涨1.59%,单日涨幅2.57%,换手率1.03% [1] 低乖离率个股 - 贵州茅台(600519)最新价1463.95元,较年线1462.05元上涨0.13%,单日涨幅1.08%,换手率0.36% [2] - 中材国际(600970)最新价9.20元,较年线9.19元上涨0.11%,单日涨幅0.66%,换手率0.86% [2] - 瑞斯康达(603803)最新价9.05元,较年线9.03元上涨0.27%,单日涨幅1.23%,换手率2.90% [2] - 中国中铁(601390)最新价5.78元,较年线5.76元上涨0.31%,单日涨幅0.87%,换手率0.78% [2] - 启明信息(002232)最新价19.08元,较年线19.01元上涨0.38%,单日涨幅1.76%,换手率4.55% [2]
上证50等权重指数上涨2.73%,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康德等
金融界· 2025-08-22 16:01
指数表现 - 上证50等权重指数当日上涨2.73%至2309.57点,成交额1806.4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4.63%,近三个月上涨7.16%,年初至今上涨6.14% [1] - 指数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3.09%)、洛阳钼业(2.7%)、药明康德(2.59%)、农业银行(2.37%)、中国银行(2.18%)、万华化学(2.18%)、中国船舶(2.17%)、恒瑞医药(2.15%)、三一重工(2.14%)、中信证券(2.14%) [1] - 全部样本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24.45%,工业占比17.45%,信息技术占比14.91% [2] - 原材料占比9.06%,能源占比7.50%,可选消费占比5.67%,主要消费占比5.54% [2] - 通信服务占比5.41%,医药卫生占比4.75%,公用事业占比3.47%,房地产占比1.78%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 [2] - 设置缓冲区机制:排名前40的候选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前60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2]
【盘中播报】17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4:3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06.05点 位于年线上方 单日涨幅0.93% [1] - A股总成交额达20258.59亿元 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1] 突破年线个股概况 - 当日共17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 反映部分个股技术面走强 [1] - 诺瓦星云以6.98%乖离率位列首位 卓胜微3.66% 纳思达3.06% 显示强势突破特征 [1][2] - 瑞斯康达 中国通号 亿联网络乖离率均低于0.12% 属刚站上年线类型 [1][2] 个股具体表现 - 诺瓦星云(301589)最新价174.50元 较年线163.12元上涨8.61% 换手率7.53% [2] - 卓胜微(300782)最新价84.40元 较年线81.42元上涨5.47% 换手率5.60% [2] - 招商轮船(601872)最新价6.57元 较年线6.39元上涨5.80% 换手率2.52% [2] - 京东方A(000725)最新价4.15元 较年线4.09元上涨2.72% 换手率3.00% [2] - 万华化学(600309)最新价66.98元 较年线66.09元上涨2.10% 换手率1.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