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600801)

搜索文档
华新水泥(600801.SH):在西藏地区拥有623万吨/年的水泥粉磨能力
格隆汇· 2025-07-31 15:33
产能布局 - 华新水泥控股子公司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及联营企业子公司西藏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有限公司在西藏地区合计拥有623万吨/年水泥粉磨能力 [1]
水泥股集体走低 中国建材跌近5% 水泥市场延续弱势运行
智通财经· 2025-07-31 14:47
水泥行业市场表现 - 水泥股集体下跌:中国建材(03323)跌4.71%至4.65港元 金隅集团(02009)跌4.71%至0.81港元 海螺水泥(00914)跌4.03%至22.6港元 华新水泥(06655)跌2.12%至12.9港元 [1] -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58%至319.64点 同比下跌11.30% [1] 区域市场动态 - 华北市场:京津冀价格弱稳 山西/内蒙古受高库存压力维持低位震荡 [1] - 东北市场:错峰生产难抵需求疲软 价格推涨受阻 [1] - 华东市场:长三角涨价计划搁浅 福建/江西受台风影响需求走弱 [1] 短期行业展望 - 预计本周(7.28-8.1)水泥价格维持弱势 主因高温多雨天气及终端需求疲软 [1] - 天风证券预判8月旺季需求回升将带动价格提涨 当前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2] 水电项目影响分析 - 瑞银测算雅江水电项目对水泥企业盈利影响:西藏天路年均获利约1.6亿元(较2024年亏损1.04亿元) 华新水泥/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2%/0.4% [2]
建筑材料业CFO群体观察:旗滨集团杜海年薪超340万居首 华立股份孙媛媛被出具警示函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46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1] - 建筑材料行业CFO平均年薪为76.78万元 年薪中位数为62.62万元 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为335.64万元[1] - 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CFO约占21.2% 同时有CFO年收入不足20万元[1] 高管任职特征 - 约10.6%的CFO兼任董事会秘书职位 28.8%的CFO兼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职位[1] - 约21.2%的CFO同时担任审计委员会成员 战略委员会成员或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能[1] - 有一半的CFO身兼数职[1] 具体公司CFO薪酬表现 - 旗滨集团CFO杜海以343.64万元年薪位居行业第一 较第二名南玻A财务总监王文欣300.18万元高出14.5%[2] - 科创新材CFO王敏敏年薪最低为13.66万元 但较2023年大幅提高45.9%[2] - 薪酬前十的CFO包括鲁阳节能姚永华230.64万元 中国巨石倪雯瑞176.37万元 北新建材王师144.29万元等[3] 财务合规情况 - 华立股份财务总监孙媛媛因定期报告中财务数据不准确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涉及虚增收入 商誉减值准备不足等问题[3] - 凯盛新能财务总监陈红照因母公司单体会计报表披露不准确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被河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24年薪酬为69.20万元[3]
建筑材料业董秘群体观察:中国巨石丁成车200万年薪居首 海南瑞泽秦庆同比降薪近80万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04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建筑材料行业表现 - 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整体营收7084.49亿元,同比下降12.3% [1] - 归母净利润188.36亿元,较2023年直接"腰斩",不到三成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1] 建筑材料行业董秘薪酬分析 - 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董秘平均年薪66.61万元,中位数63.02万元,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201.66万元 [1] - 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董秘占比18.1%,金晶科技董秘于浩坤年收入不足20万元 [1] - 与2023年相比,建筑材料行业董秘年薪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下降2.2%、3.9% [2] 薪酬变动情况 - 29位董秘薪酬同比减少,海南瑞泽秦庆薪酬下调幅度达79.80万元 [2] - 26位董秘薪酬同比增长,山东玻纤王传秋和国际复材黄敦霞年收入增幅分别为50.15万元、51.82万元 [2] 薪酬排名情况 - 中国巨石董秘丁成车以201.92万元薪酬位列第一,比第二名旗滨集团邓凌云高14.0% [2] - 薪酬前10的董秘中,西藏天路胡炳芳因历史违规问题全年薪酬30.38万元 [3] 薪酬与职位关联 - 中国巨石董秘丁成车同时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代行财务负责人及总法律顾问,并兼任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2] - 金晶科技董秘于浩坤未持有公司股份,2001年加入公司并曾任证券事务代表 [2] 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中国巨石2024年薪酬同比增长6.6%,旗滨集团同比下降0.2% [3] - 海螺水泥营收同比下降35.5%,天山股份归母净利润为-5.98亿元 [3] - 中铁装配营收同比增长27.1%,耀皮玻璃净利润同比增长192.8% [3]
这就是纺织力量!9位行业领袖荣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新华社· 2025-07-31 09:21
表彰活动概况 - 中央统战部等五部门联合授予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1][2] - 表彰旨在激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 [1][2] - 纺织行业有9人获得表彰 [2] 受表彰人士背景 - 受表彰人士来自多个行业,包括纺织、科技、医药、农业等 [5][6][7] - 代表企业包括上海昌强工业科技、江苏沙钢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等 [5] - 部分人士担任企业创始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等职务 [5][6][7]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 - 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2] - 民营经济人士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投身国家战略 [2] - 涌现出一批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的优秀建设者 [2] 表彰名单(部分) - 上海昌强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琪琪 [5]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 [5]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浩宇 [5]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仙德 [5]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7]
华新水泥(600801)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932.7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00:0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5.87元,单日下跌4.11% [1] - 换手率4.77%,成交量64.19万手,成交金额10.3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932.79万元,占成交额5.74%,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661.85万元(占比2.57%)、大单净流出3270.95万元(占比3.16%) [1] - 中小单资金呈净流入状态,中单净流出2061.75万元(占比1.99%),小单净流入3871.05万元(占比3.7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1.62亿元,同比增长1.10% [1] - 归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1.80% [1] - 扣非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55.34% [1] - 流动比率0.889,速动比率0.716,资产负债率50.87%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3年,位于黄石市,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207899.5649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07899.5649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李叶青 [1] 企业投资与经营数据 - 对外投资企业70家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65条,专利信息426条 [2] - 行政许可55个 [2]
国泰海通|水泥 · 观点合集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30 22:37
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 新疆水泥价格维系能力优于全国,受益于"三山夹两盆"地理优势及中吉乌铁路建设需求拉动[5][7] - 中吉乌铁路吉国段+中国段预计催生水泥需求454-640万吨,年化需求81-114万吨[8] - 建材行业反内卷呈现一行一策特征,水泥行业以限制超产为抓手,玻璃行业以光伏玻璃自律减产领先[12] - 海外水泥企业2025年后进入分化期,经营内功决定盈利质量,选址能力和外币负债管理成关键[14][16] - 水泥行业供需关系进入"龟兔赛跑"阶段,需求跌幅放缓即可触发盈利改善[19][20] - 西藏水泥需求逆势增长,雅下+澜上水利工程有望年化拉动260万吨需求(占2023年产量22%)[26] 区域水泥市场分析 新疆市场 - 2025年1-6月新疆固投增速13%,水泥产量1946万吨(同比+5.4%),增速跑赢全国9.7pcts[7] - 南疆阿克苏水泥价格维持470元/吨,较华东区域溢价40-120元/吨[7] - 青松建化已向吉国出口首批4.2万吨水泥用于铁路建设[9] 西藏市场 - 2023年水泥产量1198万吨(同比+51%),大幅跑赢全国-0.7%的增速[26] - CR3达80%,产线分布相距超1000公里,区域流动性低[25] - 2024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1618亿元(同比+13%)[26]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4年水泥错峰进入常态化+差异化阶段,首次实现旺季错峰[30] - 限制超产政策若完全落地,全国产能利用率有望从50%提升至70%[12] - 非洲水泥龙头Dangote单吨EBITDA从80美元降至40美元,主因奈拉贬值[16] - 2021-2024年国内水泥企业海外产能从4503万吨增至8759万吨[16] 重点工程影响 - 中吉乌铁路吉国段341公里由中国企业承建,中国段213公里全在新疆[8] - 西藏水利工程规划投资1.3万亿元,15年工期年化拉动水泥需求260万吨[26] - 华新水泥西藏山南1线1000t/d特种低热水泥与电站大坝需求匹配度最高[27]
水泥板块7月30日跌0.27%,华新水泥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0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水泥板块整体下跌0.27%,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上涨0.17%)和深证成指(下跌0.77%)[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韩建河山以10%涨幅领涨,华新水泥以4.11%跌幅领跌[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120.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21亿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韩建河山(10%,收盘价7.37元)、西藏天路(3.95%,收盘价17.91元)、尖峰集团(1.55%,收盘价12.48元)[1] - 跌幅显著个股:华新水泥(-4.11%,收盘价15.87元)、三和管桩(-3.63%,收盘价9.03元)、西部建设(-2.96%,收盘价6.55元)[2] - 权重股海螺水泥微涨0.12%,收盘价24.23元,成交额14.03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主力资金集中流出华新水泥(成交额10.34亿元)和三和管桩(成交额3.13亿元)等跌幅较大个股[2] - 散户资金呈现逆势净流入态势,净流入金额达6.21亿元,与主力资金动向形成反差[2] - 成交活跃个股包括西藏天路(成交额94.96亿元)、海螺水泥(成交额14.03亿元)和华新水泥(成交额10.34亿元)[1][2]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30





华宝证券· 2025-07-30 16:02
新股上市 - 悍高集团于2025年7月30日上市,发行价格15.43元[1] 内地市场权益提示 - *ST紫天、*ST苏吴、*ST新潮等多只股票发布权益提示公告[1] 异常波动提示 - 横河精密、上纬新材等多只股票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基金相关提示 - 标普消费ETF、纳指科技ETF等基金出现溢价停牌或风险提示[5] - 券商ETF、有色龙头ETF将于2025年8月1日进行份额拆分[5] 可转债相关提示 - 合兴转债、爱玛转债等多只可转债进行转股价格调整[5] - 楚江转债、濮耐转债等多只可转债进行赎回登记[5] - 英科转债、好客转债等多只可转债有最后转股日或交易日提示[5] 债券回售提示 - 21绿景02、星球转债等多只债券进入回售申报期[5] 香港市场(港股通)权益提示 - 微创脑科学、猫眼娱乐有以股代息申报期提示[5]
2025年中国加固材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建筑加固改造的需求增加,加固材料市场规模近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9 09:24
加固材料行业概述 - 加固材料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对原结构件进行加固补强的关键材料,核心功能包括补强承重构件、修复结构损伤和延长使用寿命 [3] - 常见加固材料包括结构胶粘剂、裂缝注浆料、水泥基灌浆料、聚合物砂浆、纤维复合材、钢丝绳等8大类 [4] - 碳纤维布作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的代表,具有高强度、密度小、厚度薄的特点,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77.13亿元 [14]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早期发展、发展和现代发展三阶段,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普及、化学灌浆材料升级和煤矿巷道支护材料变革是现代阶段的重要突破 [5] - 中国碳纤维布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已实现自主生产能力并满足建筑加固多样化需求 [5] - 化学灌浆材料领域自1978年起步,已发展出纳米水泥、改性黏土浆材等多元复合环保型产品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碳纤维、树脂、钢材、水泥等,其中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达14亿吨,1-5月同比增长5.2% [7][9]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涵盖建筑加固、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领域 [7] - 桥梁工程是重要应用场景,中国道路桥梁总里程从2019年575.6万公里增至2024年646.6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2.35% [11] 市场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中国加固材料市场规模914.2亿元,同比增长7.7%,城镇化加速和基础设施老化是主要驱动因素 [1][13] - "双碳"战略推动加固改造替代拆除重建,交通强国建设释放基础设施维护需求 [1] - 建筑功能升级和抗震标准提高对结构加固提出更高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技术持续创新 [13] 竞争格局与企业分析 - 国际品牌如Sika、HILTI、TORAY在高端市场占优,本土企业悍马、固特邦通过差异化竞争崛起 [17][20] -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主营碳纤维布等产品,案例超90000例,产品销往80多国 [21] - 湖南固特邦依托湖南大学技术优势,拥有多项专利并参与2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23]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物联网传感器碳纤维布实现应力实时监测,AI算法优化材料配比 [25] - 绿色化方向:生物基树脂、再生纤维替代传统材料,低挥发性胶粘剂需求上升 [26][27] - 服务模式:从材料供应向设计-施工-维护全链条延伸,BIM技术助力全生命周期管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