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银行(600919)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洪磊)
2025-04-18 16:56
2024年会议情况 - 董事会召开11次会议,股东大会召开2次[3] - 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共召开30次会议[4] 独立董事履职 - 应参加董事会会议11次、委员会会议23次,均实际参加[3][4][5] - 对日常关联交易、财务报告审计事项事前认可并披露[12] 董事会决策 - 审议通过提名董事、聘任高管议案[14] - 审查和批准2023年度董高人员薪酬[15]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围绕内外部审计为公司治理作贡献[18]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陈忠阳)
2025-04-18 16:56
2024年会议情况 - 董事会召开11次会议,股东大会召开2次[4] - 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共召开30次会议[5] 独立董事履职 - 应参加董事会会议11次、委员会会议13次,均实际参加[4][5] - 对日常关联交易、聘请审计事务所等事项事前认可[12][13] - 监督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编制披露[13] - 现场工作时间满足监管要求,赴总部实地调研[9][11] 人事与薪酬 - 审议通过提名多名董事、聘任高管议案[13][15] - 审核认为聘任高管程序和手续合法有效[15] - 审议批准全体董事和高管2023年度薪酬[15] 其他事项 - 2024年未涉及多项承诺变更或豁免事项[16]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提升履职能力,聚焦战略评估制订[18]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顾生)
2025-04-18 16:56
2024年情况 - 5月起顾生任江苏银行独立董事[1] - 董事会召开11次会议,股东大会召开2次[3] - 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共召开30次会议[4] 2025年展望 - 顾生将聚焦董事高管选任等方面[15]
江苏银行:2024年报净利润318.43亿 同比增长10.76%
同花顺财报· 2025-04-18 16:5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6500元,较2023年的1.6900元减少2.37%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12.73元,较2023年的11.47元增加10.99%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2.61元,与2023年持平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3.64元,较2023年的3.48元增加4.6% [1] - 2024年营业收入808.15亿元,较2023年的742.93亿元增加8.78% [1] - 2024年净利润318.43亿元,较2023年的287.5亿元增加10.76%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13.59%,较2023年的14.52%减少6.4%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769597.52万股,占流通股比41.94%,较上期增加2321.94万股 [1] - 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28061.4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6.98%,持股不变 [2] -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27214.7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6.93%,持股不变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97960.3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34%,增持2321.94万股 [2]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92345.6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03%,持股不变 [2] - 江苏宁沪高速(600377)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72108.4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93%,持股不变 [2] - 无锡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有71043.5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87%,持股不变 [2] - 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55339.1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2%,持股不变 [2] - 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5057.1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3.00%,持股不变 [2]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5320.9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92%,持股不变 [2] -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5145.9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92%,持股不变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实行10派2.144元(含税)的分红送配方案 [3]
江苏银行(60091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8 1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39,52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各项存款余额21,15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各项贷款余额20,95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17]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加权ROE为13.59%[17]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89%,为上市以来最优水平,拨备覆盖率350.10%,逾期90天以上贷款、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67.98%和84.64%[17][22] - 2024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32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32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3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1%,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23.01%[18] - 2024年绿色金融投融资规模55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22%,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600亿元[18] - 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1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6%;新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超2410亿元[18] - 零售AUM突破1.42万亿元,苏银理财管理规模超6300亿元,托管规模超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公募基金托管规模超5300亿元[19] - 苏银消金资产总额突破500亿元,完成60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非政策金融债及信贷ABS承销规模在城商行排名第1[19] - 数字人民币交易额超1000亿元,服务对公客户近10万户,年交易结算量超8万亿元[20][21] - 2024年营业收入80,815,212千元,同比增长8.78%[4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43,213千元,同比增长10.76%[44] - 2024年末总资产3,952,041,570千元,同比增长16.12%[45] - 2024年末总负债3,638,383,352千元,同比增长15.72%[45] - 2024年末股东权益313,658,218千元,同比增长21.05%[45] - 2024年末各项存款2,115,851,101千元,同比增长12.83%[45] - 2024年末各项贷款2,095,202,704千元,同比增长10.67%[45] - 2024年资本充足率为12.99%,2023年为13.31%[46]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0.89%,与2023年持平[46]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350.10%,2023年为389.53%[46]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9,172、20,625,785、20,678,090、18,512,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042,302、9,688,552、9,504,039、3,608,320[4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379,132千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65,696千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93,243千元等[50] - 2024年末较2023年末,拆出资金从97,340,987千元增至148,507,595千元,增幅52.56%;衍生金融资产从2,667,228千元增至7,055,496千元,增幅164.53%等[52]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合计从2023年末的844,627,145千元增至2024年末的1,096,532,017千元,增幅29.82%;负债合计从10,477,516千元增至10,975,282千元,增幅4.75%[55] - 2024年末集团总资本净额340,127,249千元,本行315,305,238千元;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2%,本行8.78%[57] - 2024年末集团杠杆率6.92%,本行6.71%;较2023年末集团6.64%,本行6.41%均有提升[59] - 2024年末集团流动性覆盖率113.89%,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199,494,506千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75,167,721千元;本行流动性覆盖率115.49%[61] - 2024年末集团净稳定资金比例108.19%,可用的稳定资金2,174,448,411千元,所需的稳定资金2,009,893,367千元[64] - 报告期内集团净息差1.86%、净利差1.86%;生息资产收益率4.05%,计息负债付息率2.19%[66] - 2024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322.93亿美元,利息收入13.07亿美元,平均利率4.05%;总计息负债平均余额341.05亿美元,利息支出7.47亿美元,平均利率2.19%;利息净收入5.60亿美元,净利差和净息差均为1.86%[67] - 2024年末其他权益工具较2023年末增加3000万美元至6.99亿美元,变动幅度75.05%;其他综合收益增加711.44万美元至928.31万美元,变动幅度328.03%[69]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较2023年末增加5317.98万美元至30358.98万美元,变动幅度21.24%;股东权益合计增加5454.22万美元至31365.82万美元,变动幅度21.05%[6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952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各项存款余额2115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各项贷款余额2095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80]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81]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89%,创上市以来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350.1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8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9%,保持行业优秀水平[81] - 2024年利息净收入559.57亿元,同比增长6.2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4.17亿元,同比增长3.29%[82] - 2024年发生营业支出395.09亿元,同比增长11.17%;其中业务及管理费199.83亿元,同比增长12.11%[82] - 2024年利息净收入559.57亿元,同比增长6.29%;利息收入1307.02亿元,同比增长3.75%;利息支出747.46亿元,同比增长1.93%[8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4.17亿元,同比增长3.29%;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2.82亿元,同比增长1.19%;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8.65亿元,同比下降3.47%[89] - 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99.83亿元,同比增长12.11%,成本收入比24.73%[90]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95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负债总额363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2%[94] - 发放贷款及垫款203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4%;各项贷款209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94][98] - 衍生及金融投资153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50%[94]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42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76%[94] - 同业资产2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49%;同业负债59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6%[94] - 已发行债务证券64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88%;向中央银行借款13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7.77%[94] - 2024年末各项贷款账面价值2038.66亿元,2023年末为1835.97亿元[99] - 报告期末集团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9.19%[109] - 报告期末集团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8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99%,其中投资基金33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78%,债券投资104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63%[112] - 报告期末集团债权投资账面价值59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0%,其中债券投资53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2%,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投资2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0.21%[114] - 2024年末公司贷款和垫款以摊余成本计量为12664.63亿元,2023年末为10744.75亿元[99] - 2024年末个人贷款和垫款以摊余成本计量为6748.04亿元,2023年末为6525.92亿元[99] - 报告期末,集团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44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48%,其中债券投资42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64%[117] - 报告期末,集团吸收存款账面价值216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各项存款21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其中对公存款11618亿元,占比54.91%,较上年末增长24.74%;个人存款8229亿元,占比38.90%,较上年末增长16.21%[121] - 报告期末,集团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32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6%[123] - 报告期末,集团正常贷款20471.58亿元,占比97.71%,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86.85亿元,不良贷款比例0.89%,较年初持平[125] - 2024年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2.36%,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21.75%,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65.56%,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67.34%[126] - 采矿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2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上升0.4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升0.50个百分点等;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建筑业下降0.25个百分点等[128] - 报告期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例67.98%;逾期6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例84.64%[130] - 报告期末,重组贷款余额178.95亿元,所占比例0.09%;逾期贷款余额235.52亿元,所占比例1.12%[13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期初余额653.24亿元,期末余额648.51亿元[13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期初余额5.06亿元,期末余额5.64亿元[134] - 报告期末对公存款余额116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74%;对公贷款余额131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2%[137] - 报告期末制造业贷款余额3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1%,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23.01%;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2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10%,占对公贷款余额比例40%[138] - 报告期末集团口径绿色融资规模55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绿色信贷余额3635亿元[139] - 报告期末供应链金融业务余额超2200亿元,服务对公客户近10万户,年交易结算量超8万亿元[140] - 报告期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05亿元,较上年末新增370亿元,增速21.36%[142] - 报告期末科技贷款余额2326亿元,新增432亿元,授信支持江苏专精特新、高企、科小企业数量均列全省第一[142] - 报告期末新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超2410亿元,连续三年获评人行乡村振兴评估“优秀”等次[142] - 报告期内江苏省内国际结算市场份额提升1个百分点[142] - 报告期内,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金额2591亿元,居城商行前列[143] - 报告期末,零售AUM规模超1.42万亿元,居城商行首位,零售存款余额8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1%[144] - 报告期末,全行财私客户突破10万户,增速超20%[145] - 报告期末,个养账户合计开立突破100万户[146] - 报告期末,江苏银行App月活客户数超700万户,保持城商行首位[148] - 报告期末,金融投资资产余额152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0%[149] - 2024年,非政策金融债及信贷ABS承销规模在城商行排名第1,票据经纪业务规模全市场排名第2,CFETS同业存款全市场排名第7[150] - 报告期末,托管资产余额4.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9%,总规模继续排名城商行第1位[150] - 2024年托管绿色中收达6.84亿元,居城商行第1位[150]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21.5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4.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亿元[161] - 抵债非金融资产期末金额321,705千元,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63,168千元,期初金额314,593千元,计提减值准备金额163,168千元[181] -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履职情况报告
2025-04-18 16:49
审计会议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7次[1] 审计职责 - 检查风险、合规等并提建议[1] - 监督评估外部审计机构并提聘用建议[2] - 审阅财务报告并发表意见[3] 内部管理 - 审议内部审计计划并提建议[4] - 评估内部控制并提建议[5] - 督促完善相关制度流程[1]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董事会关于2024年度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18 16:49
独立董事情况 - 江苏银行第六届董事会在任独立董事有李心丹等5人[1] - 独立董事自查并确认满足独立性要求[1] - 董事会评估并出具独立董事独立性专项意见[1] 意见时间 - 董事会出具意见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2]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2024年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暨社会责任报告
2025-04-18 16:49
业绩数据 - 2024年总资产39520.42亿元,2023年为34033.62亿元,2022年为29802.95亿元[54] - 2024年营业收入808.15亿元,2023年为742.93亿元,2022年为705.70亿元[5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18.43亿元,2023年为287.50亿元,2022年为253.86亿元[54] - 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030亿元,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060亿元[22] - 2024年末服务科技企业近2.2万户[22] - 2024年度全行国际结算量突破3000亿美元[22] - 2024年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23] - 2024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全国、江苏全省平均水平,涉农贷款余额保持全国城商行首位[24] - 2024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为21.36%,2023年为25.30%,2022年为29.32%[54] - 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3635.21亿元,2023年为2870.24亿元,2022年为2014.67亿元[56] - 2024年绿色信贷支持项目折合节约标准煤200.33万吨,2023年为167.06万吨,2022年为137.61万吨[56] - 2024年绿色信贷支持项目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562.27万吨,2023年为499.48万吨,2022年为373.45万吨[56] - 2024年个人网银交易金额3489.53亿元,2023年为3634.16亿元,2022年为5068.70亿元[56] - 2024年手机银行交易金额43361.95亿元,2023年为43448.38亿元,2022年为45045.60亿元[56] - 2024年公司网银交易金额124300.00亿元,2023年为76648.33亿元,2022年为59962.84亿元[56] - 2024年光伏发电量达到20.2万度[129] - 2024年全行类别1排放量为9504.93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16.10%;类别2排放量为49533.59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83.90%[138] - 截至2024年末,科技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普惠科创贷款超800亿元,服务科技企业近2.2万户[150] - 2024年“科创融”全生命周期产品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1.6万户,授信规模超1400亿元[152] - 截至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2100亿元,乡村振兴投入金额超3000亿元[167] - 年度内新服务小微客户超3.4万户,涉及资金总额超830亿元[169] - 截至2024年末,江苏银行对公实贷余额超1.3万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030亿元,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060亿元[192] - 2024年公司累计支持江苏省重大项目95个,金额390亿元[200] 排名荣誉 - 在2024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列第66位[32][33][34] - 入选《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166位,列国内城商行首位[32][35] - 2024年公司明晟ESG评级提档,万得ESG评级连升两档达A等级[11] - 2024年,公司作为中资银行代表入选UNEP FI PRB“气候适应试点工作组”[77] - 2024年,公司入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发布的《PRB全球优秀案例》,成中国首家参与该案例研究的银行[80] 业务布局 - 公司下辖17家分行和4家子公司,机构实现江苏省内县域全覆盖[32] - 公司业务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32] ESG相关 - 2024年是公司发布第12份ESG/社会责任报告[2] - 公司连续12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连续4年披露ESG报告[47] - 公司打造涵盖十二大业务板块、共50余项产品与服务的“可持续金融产品服务体系”[67] - 公司制定《江苏银行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政策》,完善ESG风险管理架构[84][85] - 公司将绿色金融集团化发展列入“十四五”规划,形成“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体系[66] - 公司将ESG风险管理嵌入投融资业务流程保障业务发展[87] - 2024年公司基于GCAM构建包含1.5℃、2℃和现有政策情景的气候情景框架[98] 产品与服务 - “环基贷”按1%贴息,截至2024年末为企业贴息超350万元[106] - 2024年3月1日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全年累计发行规模达50亿元,预计支持超50笔绿色租赁项目,每年碳减排超100万吨[109] - 2024年苏银理财公司新增投资绿色债券46.8亿元,新发9期绿色ESG理财产品,存续14期,规模64.17亿元[111] - “绿色工厂贷”支持省级、市级绿色工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利率与绿色工厂属性和企业ESG评级挂钩[105] - “绿电贷”支持企业加大可再生能源消费,额度灵活,贷款利率与企业ESG评级结果挂钩[107] 其他策略 - 公司出台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18条举措[14] - 围绕全省“产业强链”行动出台45条产业链服务方案[150] - 在科技资源集聚区设立23家科技支行,选聘超1500人的科技金融顾问队伍[150] - 年度内已成立超150个县区级支行工作专班[168] - 产品定价推出阶段性利息优惠,单笔贷款利率降幅可达70BP[169] - 江苏银行成立养老金融工作组,联动12个职能部门和4家子公司[182] - 江苏银行印发的行动方案制定23项具体工作举措推动养老金融发展[182]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公告
2025-04-18 16:49
授信额度 - 2025年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拟申请授信类预计额度115亿元[6] - 2025年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拟申请授信类预计额度120亿元[6] - 2025年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拟申请授信类预计额度93亿元[6] - 2025年江苏省国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拟申请授信类预计额度15亿元[6] 资产负债与利润 - 截至2024年6月末,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296.53亿元,总负债24.44亿元,资产负债率8.24%,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6.69亿元,净利润15.59亿元[9]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2293.34亿元,总负债1126.48亿元,资产负债率49.12%,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65.75亿元,净利润57.57亿元[10]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504.59亿元,总负债214.66亿元,资产负债率42.54%,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6.33亿元,净利润24.63亿元[11]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270.27亿元,总负债244.16亿元,资产负债率90.34%,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41亿元,净利润1.06亿元[13] - 截至2024年9月末,华泰证券总资产8474.58亿元,总负债6616.26亿元,资产负债率78.07%,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26亿元,净利润127.38亿元[14] - 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总资产992.52亿元,总负债683.56亿元,资产负债率68.87%,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2.35亿元,净利润9.05亿元[15] - 截至2024年6月末,南方基金总资产157.24亿元,总负债51.81亿元,资产负债率32.95%,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4.13亿元,净利润10.36亿元[17] - 截至2024年6月末,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资产101.06亿元,总负债10.39亿元,资产负债率10.28%,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6.29亿元,净利润4.84亿元[18] - 截至2024年9月末,无锡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1006.23亿元,总负债661.97亿元,资产负债率65.79%,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8.66亿元,净利润6.27亿元[19] - 截至2024年9月末,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2530.87亿元,总负债2303.08亿元,资产负债率91%,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9.39亿元,净利润17.7亿元[21] - 截至2024年9月末,无锡地铁集团总资产948.84亿元,总负债544.44亿元,资产负债率57.38%,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36亿元,净利润1.55亿元[22] - 截至2024年9月末,无锡财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资产509.37亿元,总负债395.47亿元,资产负债率77.64%,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8.89亿元,净利润6.64亿元[24] - 截至2024年9月末,无锡城建发展集团总资产829.95亿元,总负债371.48亿元,资产负债率44.76%,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0.46亿元,净利润 - 0.22亿元[25] - 截至2024年9月末,南京银行总资产25470.37亿元,资产负债率92.83%,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67.72亿元[30][31] - 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交通控股总资产8710.55亿元,资产负债率60.06%,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33.96亿元[29] - 截至2024年9月末,无锡市太极实业总资产327.89亿元,资产负债率72.37%,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97亿元[28] - 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金融租赁总资产1345.21亿元,资产负债率82.31%,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2.27亿元[32] - 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宁沪高速公路总资产840.01亿元,资产负债率44.04%,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3.39亿元[33] - 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省港口集团总资产619.45亿元,资产负债率44.06%,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0.51亿元[35] - 截至2024年9月末,东部机场集团总资产382亿元,资产负债率50.74%,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 - 3.62亿元[36] - 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省铁路集团总资产3398.02亿元,资产负债率42.56%,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3亿元[38] - 截至2024年9月末,紫金信托总资产110.57亿元,资产负债率15.18%,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11亿元[39][40] -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2566.98亿元,总负债1842.49亿元,资产负债率71.78%,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9.77亿元,净利润23.66亿元[41] -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6771.84亿元,总负债6266.57亿元,资产负债率92.54%,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51.82亿元,净利润43.3亿元[42] -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1790.77亿元,总负债1380.25亿元,资产负债率77.08%,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3.73亿元,净利润18.36亿元[43] - 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348.68亿元,总负债250.24亿元,资产负债率71.77%,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6.41亿元,净利润4.81亿元[44] - 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总资产579.53亿元,总负债527.89亿元,资产负债率91.09%,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2.57亿元,净利润2.11亿元[46] - 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512.22亿元,总负债462.87亿元,资产负债率90.37%,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99亿元,净利润2.9亿元[47] - 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总资产548.43亿元,总负债501.09亿元,资产负债率91.37%,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2.26亿元,净利润1.86亿元[49] - 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238.82亿元,总负债143.16亿元,资产负债率59.94%,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2.47亿元,净利润2.47亿元[50] - 苏州信托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73.43亿元,总负债5.05亿元,资产负债率6.88%,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3.6亿元,净利润2.8亿元[52] - 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总资产415.73亿元,总负债167.43亿元,资产负债率40.27%,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7.3亿元,净利润6.77亿元[53] -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9月末总资产104.62亿元,总负债62.4亿元,资产负债率59.65%,前三季度净利润1.57亿元[54][55] - 江苏省国际租赁有限公司2024年9月末总资产123亿元,总负债102亿元,资产负债率82.93%,前三季度净利润1.56亿元[56] - 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9月末总资产592.15亿元,总负债284.42亿元,资产负债率48.03%,前三季度净利润1.57亿元[57] - 镇江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9月末总资产1628.79亿元,总负债1051.21亿元,资产负债率64.54%,前三季度净利润3.79亿元[58][59] - 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2月末总资产1180.53亿元,总负债1023.60亿元,资产负债率86.71%,全年净利润25.2亿元[59] - 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4年12月末总资产513.59亿元,总负债460.65亿元,资产负债率89.69%,全年净利润5.28亿元[61] -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三季度末总资产737.17亿元,总负债219.05亿元,资产负债率29.72%,前三季度净利润31.81亿元[62]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末总资产571.97亿元,总负债394.2亿元,资产负债率68.92%,前三季度净利润7亿元[63][64] - 江苏南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末总资产970.57亿元,总负债885.63亿元,资产负债率91.25%,前三季度净利润2.09亿元[65] 注册资本 - 无锡市太极实业注册资本21.06亿元[28] - 江苏交通控股注册资本168亿元[29] - 南京银行注册资本100.07亿元[30] -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47亿元[54] - 江苏省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56] - 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57] - 镇江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58][59] - 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亿元[59] - 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2亿元[61] -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亿元[62]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6.86亿元[63][64] - 江苏南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65亿元[65] 关联交易 - 本行与关联方交易遵循一般商业原则,关联交易对本行正常经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67][68]
江苏银行(600919) - 江苏银行估值提升计划
2025-04-18 16:49
业绩总结 - 2024年末股票收盘价9.82元/股,年涨幅56.49%[14] - 2024年末总市值1802亿元,较年初提升46.74%[14] - 2024年末市净率0.78倍,较年初提升30%[14] - 2024年度半年度已分配现金股利56.19亿元,年度拟分配现金股利39.35亿元[14] - 2025年拟分配现金股利95.54亿元,占集团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0%[14] 未来展望 - 2025年4月18日审议通过估值提升计划[4] - 2025年定期举办业绩交流会,与投资者深入交流[12] - 长期破净时每年评估估值提升计划实施效果[16] 其他新策略 - 聚焦“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力度[6] - 以客户为中心,聚力分层分类经营[7] - 统筹量价平衡,推进稳存增存优存,压降高息负债占比[7] - 拓展非息收入,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保持托管市场份额领先优势[8] - 提升风控能力,完善“1 + 3 + N”风控管理体系[9] - 规范高效披露信息,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