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601138)

搜索文档
逼近2.3万亿元!A股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股民是“留”还是“去”?
华夏时报· 2025-09-03 13:33
A股两融余额创新高 - A股两融余额于9月1日达2.297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15年6月2.27万亿元的前峰值[2] - 自8月5日突破2万亿元后 连续20多个交易日稳定在该水平之上 9月2日略降至2.288万亿元仍处高位[2][4] -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维持在2.3%-2.4%区间 9月2日为2.44%[3] 科技板块成为资金焦点 - 半导体 电子 计算机等科技赛道获杠杆资金集中追捧 成为领涨先锋[2][5] - 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前十大个股中科技公司占主导 包括胜宏科技(72.76亿元) 寒武纪(69.53亿元) 新易盛(55.89亿元) 中际旭创(50.24亿元)[5][6] - 半导体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最高 通信设备 消费电子 元件 计算机设备等科技相关行业紧随其后[7] 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 A股出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连续"双双破2万亿"现象 8月27日总交易量达3万亿元[4] - 43只个股8月以来获融资净买入额超10亿元 10只个股超20亿元[6] - 半导体 通信设备 证券 消费电子等板块同时出现在融资净买入和交易活跃度前十榜单[8] 资金呈现结构性分化 - 资金流向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 科技赛道持续吸引流入 传统周期板块面临资金观望或流出[7] - 融资资金偏好新兴产业和成长风格 持仓分散度较2015年更高[9] - 资金在聚焦科技赛道的同时 对证券 电池 汽车零部件 小金属 软件开发等细分领域进行多元布局[7] 与2015年行情对比 - 当前市场与2015年存在相似产业背景和经济弱复苏阶段 赚钱效应推动融资余额攀升[2] - 但本轮两融规模上升节奏更平稳 A股市场体量更大 杠杆资金占市值比例相对较低[9] - 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预期 是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的关键因素[9]
AI火了 带动消费电子龙头业绩大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12:55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分化趋势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1% 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期同比下降4% [1] - 中国1-5月手机出货量1.18亿部 同比下降2.8% [1] - 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大增110% 其中AI智能眼镜占比达78% 显著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下半年的66% [3] AI眼镜成为新增长引擎 - AI眼镜被产业分析师认定为消费电子最具潜力赛道 预计下半年企业交付量将进一步提升 [4] - 端侧AI加速向用户贴身场景渗透 AR眼镜和智能穿戴设备成为关键载体 竞争焦点在于生态整合和新型交互能力 [4] - 行业正从功能迭代走向体验革命 类似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跨越 [3] 产业链企业业绩表现 - 工业富联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5][6] - 立讯精密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6][7] - 华勤技术营业收入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06% 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 同比增长46.30% [6] - 歌尔股份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下降7.02%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4][6] - 蓝思科技营业收入329.60亿元 同比增长14.18% 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 同比增长32.68% [4][6] 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 - 蓝思科技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实现突破 已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 [4] - 立讯精密在AR/VR 消费级3D打印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与客户加深合作 [7] - 工业富联表示北美四大云服务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将高速增长 AI云基础设施投入占比显著提升 带动高端AI服务器需求激增 [6]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 2025年消费电子行业正式迈入由AI驱动的全新创新周期 AI PC AI手机 智能声学 智能穿戴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 [7] - 终端品牌 芯片 软件应用等产业链龙头共同投入AI技术 手机/PC/可穿戴/机器人/汽车/XR/家居等终端有望迎来AI创新浪潮 [7] - 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 部分环节渐进式升级将引领行业成长 重点关注AI手机硬件升级 AI可穿戴新终端形态创新 光学行业重启升规升配三大机会 [7]
AI火了,带动消费电子龙头业绩大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12:45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分化趋势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1% 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期同比下降4% [2] - 2025年1-5月中国手机出货量1.18亿部 同比下降2.8% [2] - AI智能眼镜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同比大增110% 其中AI智能眼镜占比达78% 显著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下半年的66% [4] AI眼镜产业链企业表现 - 蓝思科技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 同比增长32.68% 实现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突破 完成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 [4] - 歌尔股份同期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其精密零组件业务及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的AI智能眼镜、智能可穿戴等产品线进展顺利 [4] - 工业富联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创同期新高 [5][6] 消费电子龙头企业营收格局 - 消费电子板块2025年上半年共11家企业营收突破百亿元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华勤技术营收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 歌尔股份营收375.49亿元 蓝思科技营收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 [7] - 立讯精密表示行业正式进入AI驱动创新周期 AI PC、AI手机、智能穿戴等终端加速普及 公司在AR/VR、消费级3D打印及机器人领域深化客户合作 [7] - 华勤技术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 同比增长46.30% 领益智造归母净利润9.30亿元 同比增长35.94% 安克创新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 同比增长33.80% [6] AI技术对行业生态的重塑 - 端侧AI加速向用户贴身场景渗透 AR眼镜和智能穿戴设备成为关键载体 竞争焦点集中于生态整合(支付/导航/OS/芯片)和新型交互能力(视觉/听觉/环境感知) [5] - 北美四大云服务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高速增长 AI云基础设施投入占比显著提升 带动高端AI服务器需求激增 [6] - 终端品牌、芯片及软件应用产业链龙头共同投入AI技术 手机/PC/可穿戴/机器人/汽车/XR/家居等终端有望迎来创新浪潮 [7]
AI火了,带动消费电子龙头业绩大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9-03 12:39
市场冷热不均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1% 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4]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4%[4] - 中国1-5月手机出货量1.18亿部 同比下降2.8%[5] - 全球智能眼镜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大增110%[7] - AI智能眼镜占比达78% 显著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下半年的66%[7] AI眼镜成为消费电子新增长点 - AI眼镜占比接近八成 成为消费电子新"顶流"[2][7] - 消费电子正从"功能迭代"走向"体验革命" 类似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跨越[7] - AI眼镜 VR/AR等智能穿戴产品成为新一轮增量需求重要来源[7] - 下半年各企业交付量或将进一步提升[7] - 竞争焦点在于生态整合和新型交互能力[8] 产业链公司业绩表现 - 蓝思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 同比增长32.68%[7] - 歌尔股份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8] - 工业富联营业收入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9]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9] - 立讯精密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10][11] - 华勤技术营业收入839.39亿元 同比增长113.06%[10][11] AI技术推动行业创新 - AI成为推动电子行业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9] - 消费电子行业正式迈入由AI驱动的全新创新周期[11] - AI PC AI手机 智能声学 智能穿戴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11] - 端侧AI多终端落地及逐步下沉将引领行业成长[11] - 北美四大云服务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将实现高速增长[10]
新易盛获资金净流入超51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0:55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0.45%收于3858.13点 最高3885.31点 [1] - 深证成指下跌2.14%收于12553.84点 最高12857.16点 [1] - 创业板指下跌2.85%收于2872.22点 最高2979.73点 [1] 融资融券动态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22811.21亿元 较前日减少85.37亿元 [2] - 融资余额22650.35亿元 融券余额160.85亿元 [2] - 沪市两融余额11692.6亿元减少25.08亿元 深市11118.61亿元减少60.29亿元 [2] - 3442只个股获融资买入 新易盛51.06亿元、中际旭创50.48亿元、胜宏科技50.25亿元位列前三 [2][3] - 融资买入前十个股包括东方财富44.85亿元、寒武纪39.92亿元、华工科技22.09亿元等 [3] 基金发行情况 - 新发行2只基金:招商均衡优选混合A(024027.OF)与招商均衡优选混合C(024028.OF) [4][5] 龙虎榜交易 - 巨轮智能获营业部净买入4.37亿元居首 长春高新2.75亿元次之 [6][7] - 供销大集2.58亿元、江海股份2.52亿元、白银有色1.30亿元进入前五 [7] - 科新机电1.14亿元、京运通0.74亿元、斯菱股份0.66亿元等位列前十 [7]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结:营收5821亿,盈利301亿,传统巨头与AI新锐谁能最终胜出?
机器人圈· 2025-09-02 18:3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行业整体处于高景气度上升通道 75家公司营业总收入5829.94亿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300.97亿元[4] - 5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家公司实现盈利[4] - 7家公司净利润超过十亿元 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大于100%[4]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遥遥领先 同比增长35.58%[9] - 海康威视营收418.18亿元 同比增长1.48%[9] - 汇川技术营收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9] - 三花智控营收162.63亿元 同比增长18.91%[9] - 营收前十名企业多为业务多元化的综合型制造商 主营业务反哺机器人现象普遍[9] 领先企业盈利水平 - 工业富联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11] - 海康威视净利润56.57亿元 同比增长11.71%[11] - 汇川技术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11] - 大华股份净利润24.76亿元 同比增长36.8%[11] - 寒武纪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增长295.85%[11] 亏损企业状况 - 商汤亏损14.89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35.6%[12] - 黑芝麻智能亏损5.49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40.4%[12] - 优必选亏损4.4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27.5%[12] - 埃夫特-U亏损1.52亿元 营收同比下降25.2%[12] - 工业机器人整机和集成领域面临市场竞争白热化挑战[12] 高增长企业表现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同比增长295.85%[14] - 奥比中光-UW营收同比增长104.14% 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14] - 远大智能净利润同比增长375.52%[14] - 海得控制净利润同比增长234.32%[14]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领域迎来盈利能力集体改善[14] 行业格局特征 - 行业呈现主流向好、强者恒强、新星闪耀、分化加剧的四重分化格局[2] - 技术迭代与市场洗牌中持续演进 生成式AI与3D视觉驱动部分企业爆发式增长[2] - 传统机器人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部分企业深陷亏损困局[2] - 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分水岭[16] - 行业在AI大模型、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新动能驱动下保持增长[16]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4.99%,主力资金净流出20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7:09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日收盘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4.99%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跌幅居前个股包括中石科技下跌10.57% 领益智造下跌8.10% 东山精密下跌7.50%[1][2]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上涨1.87% PEEK材料上涨0.80% 工业母机上涨0.62%[2] - 跌幅居前概念板块包括F5G概念下跌5.20% WiFi 6下跌5.15% 共封装光学(CPO)下跌5.05%[2]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4.99% 在跌幅榜中排名第四[2] 资金流向情况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3.01亿元[2] - 板块内2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5只净流出超亿元[2] - 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净流出10.12亿元居首 工业富联净流出9.37亿元 立讯精密净流出8.72亿元[2] - 长电科技净流出6.59亿元 蓝思科技净流出4.98亿元[2] 相关ETF表现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近五日上涨3.96%[4] - 最新份额为30.4亿份 减少286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879.9万元[4]
“AI+”全面提速,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经济新动能
环球网资讯· 2025-09-02 14:27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务院部署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 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1]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 人工智能成为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力量 [1] - 人工智能有望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新潜力 [1] 行业应用渗透 - 人工智能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 数博会超过60%参展企业带来AI+产品服务方案 [2] - 海光信息上半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 因AI大模型产业需求增长 [2] - 工业富联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2] - 睿创微纳等企业表示人工智能算法显著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 算力基础设施 - 中国算力总规模达302EFLOPS 稳居世界第二 [2][4] - 国家发改委持续发放人工智能券降低创新成本 加速技术普惠 [4] - 华为在贵安等地建设超大规模算力中心 提供稳定高性能算力服务 [4] - 国家数据局强调加速算力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消费领域影响 - 人工智能与消费提质深度融合 激发新消费潜力推动智能经济核心产业增长 [5]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快速普及 构建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 [5] -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 [5] - 消费是人工智能+影响总需求核心路径 推动需求结构向体验化个性化情感化演进 [5]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十年中国AI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5] - 乐观情景下2035年中国AI市场规模有望达36.63万亿元 [5] -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全链条多层次长期化特征 蕴含广阔投资机会 [5]
工业富联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5G通信ETF(515050)强势翻红,最新规模超8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4:17
苹果发布会及产业链表现 - 苹果将于太平洋时间9月9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新品发布会 主题为"Awe dropping"(中文主题"前方超燃") 按照惯例发布会重头戏为新一代iPhone [1] - 8月29日A股苹果产业链股强势翻红 工业富联总市值盘中突破1万亿元 东山精密、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纷纷走强 [1] - 截至13:56 5G通信ETF(515050)强势翻红涨0.42% 盘中成交额突破5亿元 [1] 消费电子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进入新品发布旺季 Q3为传统旺季 各大终端将密集发布AI手机、AR眼镜等新品 板块进入量产高峰 产业链稼动率将迅速提升 [2] - 截至2025年8月21日 申万消费电子板块PE(TTM)为36.9倍 较2025年4月7日回升46.9% 相对全体A股估值溢价率为71.2% [2] - 关税引发的市场情绪已反映到股价中 市场担忧的短期风险点落地 有助于板块估值重塑 [2] 5G通信ETF产品特征 - 5G通信ETF(515050)跟踪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 最新规模超80亿元 深度聚焦英伟达、苹果、华为产业链 [2] - 覆盖多个AI算力硬件、6G产业链龙头个股 其中光模块CPO概念股权重占比31% PCB电路板概念股权重占比15.95%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立讯精密、工业富联、中兴通讯、兆易创新、沪电股份、东山精密、歌尔股份、生益科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