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富联(601138)
icon
搜索文档
透视上市公司半年报:“科技叙事”迎业绩验证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29
科技股市场表现 - 寒武纪股价创新高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元 通信和电子行业单月涨幅超20% [1] - 科技成长板块在A股行情中表现突出 资产估值修复态势明显 [4] - 美股AI资产重估经验表明估值持续提升需业绩逐季兑现验证 [5] 上市公司盈利表现 - 多家科技类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盈利亮眼 研发投入成效显现 [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43倍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5] - 奥比中光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归母净利润6019万元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业绩增长明显:埃斯顿归母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109.10%) 宏英智能归母净利润1617.47万元(同比增479%) [6] 细分领域业绩增长 - 光模块企业受益AI算力需求:新易盛净利润同比增355.68% 中际旭创增69.4% 天孚通信增37.46% [5] - 工业富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均超35% 云计算等业务快速增长 [5] - 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 服务机器人增25.5% [6] 研发投入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10] - 寒武纪上半年研发投入4.56亿元 较上年同期继续增长 [8] - 思特威研发投入2.55亿元(同比升28.15%) 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3.92亿元(占营收21.92%) [9] 订单与业务进展 - 奥拓电子新签订单4.13亿元(同比增18.22%) 海外订单增31.03% [10] - 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6.56亿元(同比提升38.33%) 芯片设计业务订单增141.32% [10] - 海目星新签订单44.21亿元(同比增117.5%) [10]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国务院部署"人工智能+"六大行动 科技部等七部门推出15项举措支持科技金融体制 [11]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支持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11] - 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发行额超1万亿元(截至8月31日) [12] 金融机构融资支持 - 农行科技贷款余额达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 [12] - 中行科技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350亿元(增速13.18%) 授信企业超16万户 [12] - 蓝箭航天、屹信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11] 技术创新与产业突破 - 南方电网"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实现不停电作业与远程精细化掌控 [4] - 中国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30%左右 [4] - 宇树科技即将发布31个关节新款机器人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 [13]
深市两融余额创纪录!这些股票,被融资客加仓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13:20
两融余额整体情况 - 截至8月29日A股两融余额报22613.49亿元创逾10年新高 其中融资余额22454.72亿元 融券余额158.77亿元 [1][2] - 8月融资余额单月增加2744.45亿元 融券余额增加20.78亿元 [1][11] - 深市两融余额达11020.41亿元创历史新高 [1][2] 交易活跃度 - 8月13日至8月29日连续13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均超2万亿元 [1][5] - 8月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连续6个交易日超11% 8月29日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40% [7] - 8月21个交易日中18个交易日融资余额增加 其中11个交易日单日增加超110亿元 [5] 行业融资变动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784.24亿元居首 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分别净买入248.12亿元和235.51亿元 [7][9]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30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 仅煤炭行业净卖出9.55亿元 [7][9] -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行业融资净买入均超130亿元 [9] 个股融资动向 - 寒武纪-U获融资净买入60.48亿元居个股榜首 胜宏科技 中芯国际分别净买入57.48亿元和53.19亿元 [10] - 融资客对687只股票加仓超1亿元 前十个股包括新易盛 海光信息 东方财富等 [10] - 潞安环能为融资净卖出金额最大个股 82只股票遭减仓超1亿元 [11] 融券市场数据 - 融券余量30.01亿股 贵州茅台以0.87亿元融券余额居首 新易盛 胜宏科技融券余额均超0.83亿元 [11] - 海康威视 宁德时代 五粮液融券净卖出额居前 分别为3743万元 3222万元和2877万元 [12]
科技股大涨:AI给经济注入硬核燃料
第一财经· 2025-09-01 13:17
科技股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涨幅居前,阿里开盘一度涨超18% [2] - 工业富联市值超越比亚迪跻身万亿俱乐部,寒武纪股价曾超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中芯国际股价创历史新高 [2] - 科技股今年整体上扬,腾讯股价站上600港元/股创4年新高,阿里港股今年涨幅超60% [2][3][4] AI驱动的市值重估 - 工业富联借AI服务器实现市值跃升,半导体板块崛起源自AI算力需求爆发 [2] - 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驱动云业务增长26% [3] - 寒武纪近一个月股价翻倍,中芯国际8月累计上涨超28%,工业富联当月涨幅超55% [5] 行业结构变迁 - 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从2016年不足8%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19%,成为第二大行业 [7] - 市值前50企业中科技企业数量从2016年8家增至2025年16家,占比从16%提升至32% [7] - 半导体企业崛起,工业富联、中芯国际、寒武纪进入市值前30名,科技股组成从互联网向硬件转型 [9] 企业排名变化 - 腾讯保持市值排名第一,阿里巴巴从2016年未列前五升至第五 [10] - 比亚迪从2016年第60名升至第14名,网易从第34名升至第25名 [10] - 中芯国际从五年前80多名提升至第32名,寒武纪从2020年第321名跃升至第29名 [5][10] 技术实力突破 - 中国与美国同属AI第一梯队,差距从2023年22分缩小至2024年近20分 [11][12] - 中国成为全球开源开放重要推动力量,2025年实现开源大模型群体性突破 [12] - 中国互联网公司储备足够高端GPU支持9-12个月AI发展,国产芯片设备商受益本土化进程 [14] 资本投入与收益预期 - 腾讯、阿里等厂商2024年资本开支激增,预计2025年中报起国产AI产业链业绩释放 [14] - AI年化营收机会约1.5万亿美元,是目前年5000亿美元资本支出的三倍 [15] - 算力景气度爆发带动算力卡、光通信、PCB、液冷等细分领域成长机会 [16] 细分领域机会 - 算力需求从训练侧转向推理侧,推动IDC建设需求增加,利好光模块与边缘计算芯片 [13] - A股在半导体设备、操作系统国产化及智能驾驶、工业软件等应用场景具深度布局优势 [16] - 人形机器人走向量产,无人驾驶、eVTOL等新兴硬件领域有望放量成长 [16]
行情割裂!千亿市值投机盛行!周末迎来重磅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2:48
大盘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临近6124点与5178点的历史高点连线 突破前通常有小幅震荡或平台整理 [2] - 若突破该连线 历史经验显示市场可能再上涨8-15个交易日后进入至少两个月的宽幅震荡 [2] - 突破后将面临4006点和4184点的关键压力位 [2] - 当前陷入宽幅震荡的概率偏小 需重点关注能否再创年内新高 [2] 市场行情特征 - 8月上证指数上涨7.97% 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大涨28%和24.13% [3] - 但六成个股未跑赢大盘 四分之一个股出现下跌 行情呈现显著割裂 [3] - 微盘股指数出现三连阴 跌幅达4.75% [4] - 资金流向千亿市值大盘股 带动板块内数百亿市值公司上涨 [5] 板块表现与资金动向 - AI硬件成为超级主线 资金从白酒、银行、煤炭转向科技板块 [7] - 工业富联成为首家万亿市值AI公司 标志科技板块地位提升 [7] - 资金流向医药、汽车、商业航天、有色、固态电池、消费电子等板块的千亿市值品种 [5] -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药明康德等大盘股受资金青睐 [5] AI产业动态 - 阿里巴巴AI芯片传闻及业绩大增推动股价跳空上涨12.9% [8] - 多家科技公司发布异动公告或停牌 资金可能流向其他AI科技股 [8] - 芯片半导体企业如沐曦、摩尔线程等加速上市进程 中期利好AI科技 [9] - 美国撤销三星等企业在华授权可能促使国内供应链获得新增量 [9] 重点关注板块 - AI硬件中的中大市值核心品种 尤其是业绩爆发式增长的标的 [7] - 固态电池板块涨幅显著 核心品种值得关注 [9] - 商业航天行业出现拐点 中大市值公司走强 [10] - 有色板块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关注国际金价能否创新高 [11] - 其他关注领域包括非银金融、金融科技、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 [11] 投资策略建议 - 优先选择产业趋势明确且业绩爆发式增长的核心品种 [7] - 其次关注产业趋势明确但涨幅不大的核心标的 [7] - 可考虑行业即将放量且涨幅未翻倍的核心品种 [7] - 行情割裂背景下可逢低关注相关行业ETF [11]
工业富联股价涨5.02%,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45.16万股浮盈赚取391.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2:21
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9月1日股价上涨5.02%至56.53元/股 成交额达106.68亿元 换手率0.99% 总市值11226.56亿元 [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18.36%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为3C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 占比达99.85% 依托工业互联网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 - 成立日期2015年3月6日 2018年6月8日上市 总部位于深圳富士康科技园 [1] 机构持仓 - 南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159602)二季度持有145.16万股 占基金净值3.09% 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391.94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1212.11万元 [2] 基金产品 - 南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成立于2021年10月29日 最新规模10.05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20.35% 近一年收益率40.85% 成立以来收益率0.27% [2]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李佳亮累计任职9年30天 管理规模53.28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44.86% 最差基金回报-29.58% [3]
工业富联成交额破百亿
格隆汇APP· 2025-09-01 11:21
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股价上涨近4% [1] - 单日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1]
东方财富上周获融资资金买入超226亿元丨资金流向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0:53
证券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周内上涨0.84%收于3857.93点 深证成指周内上涨4.36%收于12696.15点 创业板指周内上涨7.74%收于2890.13点 [1] - 全球主要指数多数下跌 纳斯达克综指下跌0.19%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19% 标普500下跌0.1% [1] - 恒生指数下跌1.03% 日经225指数上涨0.2% [1] 新股发行情况 - 上周共发行2只新股 华新精科(603370.SH)申购日期8月25日 三协电机(920100.BJ)申购日期8月26日 [2] 融资融券动态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22539.77亿元 较前一周增加1062.47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2381.01亿元 融券余额158.77亿元 [3] - 沪市两融余额11519.36亿元增加570.99亿元 深市两融余额11020.41亿元增加491.48亿元 [3] - 融资买入金额超10亿元个股达331只 东方财富(226.77亿元) 胜宏科技(197.72亿元) 寒武纪(175.57亿元)位列前三 [3][4] - 融资买入前十个股集中分布于电子(5只) 通信(3只) 非银金融(1只) 有色金属(1只)行业 [4] 基金发行概况 - 上周新发行11只基金 涵盖混合型(5只) 债券型(3只) 货币型(2只) 股票型(1只) [5] - 华商基金 景顺长城基金 诺安基金 平安基金 银华基金 兴业基金 华夏基金等机构参与新发 [5] 上市公司回购 - 上周共23条回购公告执行 达华智能(9733.49万元) 奥飞娱乐(8080.20万元) 鲁西化工(3778.20万元)金额居前 [6][7] - 计算机行业回购金额最高(达华智能9733.49万元/南天信息3017.63万元) 传媒(奥飞娱乐8080.20万元) 基础化工(鲁西化工3778.20万元)紧随其后 [7]
20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1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0:16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20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达48.09亿元 [1] - 通信 电力设备 非银金融 交通运输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10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1] - 56股净买入金额超1亿元 [1] - 11股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1] - 东方财富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达15.23亿元 [1] - 宁德时代 工业富联 新易盛 中际旭创 顺丰控股 天孚通信 胜宏科技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6亿元 [1]
工业富联20250831
2025-09-01 10:0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工业富联(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及AI服务器产业链[1] * 行业涵盖AI服务器、GPU芯片、液冷技术、ASIC芯片领域[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工业富联业绩与市值 * 公司2026年净利润预计达600亿元 PE估值20-25倍 目标市值1.2-1.5万亿元[3] * 2026年AI服务器贡献净利润350-400亿元 主要来自英伟达GPU服务器[4] * 机柜生产满负荷 每周约1,000个 下半年GB300广泛供应[2] * 公司份额占行业50%-70% 预计出货5-6万个机柜[16] 英伟达GPU业务 * 2025年芯片销量预计650-700万颗 其中Blackwell架构超500万颗占比80%以上[5] * Blackwell平台2025年Q2环比Q1增长17%[4] * 2026年行业出货量预计9.6-12万台[5] * 采用Cordia全液冷架构 GPU300功耗突破3,000瓦[6] 市场需求与资本开支 * 黄仁勋预计未来五年资本开支达3-4万亿美元[5] * 谷歌2025年GPU需求150-200万颗 Meta目标100-150万颗 亚马逊140-150万颗[11] * 主权AI领域:英伟达2025年收入预计200亿美元(占总收入20%+) 欧盟计划投资200亿欧元建设AI工厂[13] 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加速导入 推动机柜净利润提升至90万元以上[16] * 谷歌IRONWORD GPU单节点芯片数量从4,609颗增至9,216颗 HBM内存达1.7PB 能效提升超两倍[10] 竞争对手动态 * AMD计划2026年推出AI机架"黑牛子" 提前量产MI350芯片 全年AI收入超百亿美元[7] * 红海2026年将导入谷歌ASIC产品 ASIC合作伙伴从1家增至3家[9] 产业链支持 * 台积电COWAS产能2024年月产3.5万片 2025年7.5万片 2026年13.5万片(年产能160万片)[14] * 每片晶圆可生产14-16颗Blackwell芯片或8-12颗鲁饼芯片[14] 其他重要内容 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 * 谷歌2025年CAPEX上调至850亿美元(原750亿美元) Q2收入224.46亿美元同比增长71%[12] * 微软Q2 CAPEX 242亿美元 Q3将超300亿美元(同比增30%)[12] * Meta 2025年CAPEX上调至660-720亿美元 AI设施投入200-230亿美元[12] 风险提示 * 需关注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 AI产业发展布局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16]
中金公司 电子掘金
中金· 2025-09-01 10:01
中金公司 电子掘金 20250831 摘要 英伟达预计中国大陆 AI 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巨大,约为 500 亿美元,并 以每年 5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芯片端潜力可达 200 至 300 亿美元, 为国产算力芯片厂商带来发展机遇。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大幅增长,三年投资目标 3,800 亿元,显示其对算力 投资的决心,市场对阿里自研芯片的预期乐观,为国产算力市场提供支 撑。 2026 年国产算力需求主要驱动力来自核心互联网公司和大模型厂商的 tokens 消耗量增长,以及视频生成、代码工具等新兴多模态应用,流量 效应将推动二次算力抢筹。 端侧 AI 在消费电子领域关注度较低,但随着云端算力爆发和苹果、 Meta 等巨头推动,手机、眼镜等 ToC 产品将成为重要入口,端侧 AI 硬 件发展周期值得关注。 服务器组装方面,工业富联受益于 AI 服务器量增长和单机柜利润增加, GB200 放量及 GB300 预期驱动业绩增长,需关注 ASIC 链量增长逻辑 及国产客户份额。 Q&A 国产算力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目前国产算力市场正处于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阶段。英伟达在业绩会上指出, 尽管短期内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