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601138)

搜索文档
工业富联涨0.3%,报53.99元/股,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突破1.07万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39
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股价上涨0.3%至53.99元/股 [1] - 公司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 - 总市值突破1.07万亿元 [1]
双融日报-20250901
华鑫证券· 2025-09-01 09: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综合评分为73分,处于"较热"状态,历史数据显示情绪值低于5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9][13][20] - 近60个交易日全A情绪指数运行显示大盘情绪指数在20分位过冷线和80分位过热线间波动,当前接近高位区间 [13][20]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英伟达即将推出新"大脑"产品催化,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 [6] - GPU主题获工信部政策支持,强调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为龙芯中科(688047)和景嘉微(300474) [6] - 稀土主题因产业链座谈会推动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融合而热度上行,相关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和广晟有色(600259) [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323,685.03万元居首,通富微电(002156 SZ)和宁德时代(300750 SZ)分别以179,799.92万元和144,757.09万元跟随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152,280.83万元领先,宁德时代(300750 SZ)和工业富联(601138 SH)分别以125,009.52万元和118,697.37万元次之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集中于SW计算机(-1,412,334万元)、SW电子(-1,015,754万元)和SW通信(-731,966万元) [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SW电子(480,899万元)、SW通信(299,337万元)和SW电力设备(227,203万元)为主 [18]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为SW电力设备(271,889万元)、SW非银金融(98,747万元)和SW食品饮料(18,175万元) [15] - 融券净卖出前三大行业为SW非银金融(2,785万元)、SW汽车(2,610万元)和SW食品饮料(1,684万元) [18]
科技股全名单来了 请及时收藏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7:29
硬科技板块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硬科技板块(电子、通信和计算机)972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37980.35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2366.18亿元,同比增长16.04% [1]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营收超1000亿元的公司包括中国移动(5437.69亿元)、工业富联(3607.6亿元)、中国电信(2694.22亿元)、中国联通(2002.02亿元)、立讯精密(1245.03亿元)和京东方A(1012.78亿元) [1] - 营收超100亿元公司数量从2024年41家增至2025年49家,新增香农芯创、安克创新、生益科技、移远通信、科大讯飞、深南电路、新易盛和江波龙 [5] - 京东方A营收重回千亿元规模,达1012.78亿元,为史上次高 [5] 高增长企业营收表现 - 21家企业营收实现翻倍增长,寒武纪-U营收同比增长4347.82%至28.81亿元,宏景科技增长567.14%至11.88亿元,亚信安全增长372.81%至31.24亿元 [6][7][9] - 华勤技术营收同比增长113.06%至839.39亿元,排名从第14跃升至第8 [5][8] - 新易盛营收同比增长282.64%至104.37亿元,香农芯创增长119.35%至171.23亿元 [8][10] 归母净利润表现 - 归母净利润50强企业合计实现净利润2038.21亿元,占比86.14%,34家企业净利润超10亿元 [11] - 中国移动归母净利润842.35亿元,中国电信230.17亿元,工业富联121.13亿元 [11][13] - 归母净利润20强入围门槛从2024年12.25亿元提升至2025年15.68亿元,增幅28% [14] 重点企业业绩亮点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61%至121.13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5.58%至3607.6亿元 [4][15] - 寒武纪-U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10.38亿元,因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及与大模型、互联网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9][13] - 胜宏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6.89%,新易盛增长355.68%,TCL科技增长89.26%,中际旭创增长69.4% [15] 行业动态与技术发展 - 工业富联GB200系列产品加速生产出货,效率与良率显著改善,预计三季度出货量延续增长势头,GB300新品有望释放营收与盈利潜力 [4] - 国产AI技术积极适配本土硬件生态,DeepSeek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UE8M0FP8,与芯片半导体国产自主可控逻辑相呼应 [10]
工业富联不是做代工厂的么,怎么突然就变科技股,还市值暴涨呢?
搜狐财经· 2025-09-01 01:08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从传统消费电子代工转型为AI服务器核心制造商 成为英伟达GB200/GB300系列超过70%份额的独家代工商 [3] - 与OpenAI 微软 亚马逊等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 订单排产周期已至2027年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37% 占整体营收比例达52.5% [5]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5] 股价表现 - 股价从4月9日的13元上涨至53元 四个月内涨幅达4倍 [1] - 市盈率从传统制造业的10-15倍提升至40倍 接近英伟达50倍水平 [5][7] 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规模化制造能力在AI硬件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全球范围内缺乏同等规模的替代供应商 [7] - AI产业链持续景气 上下游企业估值随行业发展趋势同步提升 [7]
说了赏饭给大陆吃后,大陆股民把郭台铭送回首富宝座
搜狐财经· 2025-08-31 23:23
公司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股价从2023年7月初的20.85元/股上涨至8月29日的53.83元/股 两个月内大幅上涨158% [3] - 公司股价在4月9日曾跌至14.3元/股低点 随后几个月内市值增长近3倍 [5] - 公司当前市值达到10690.35亿元 突破万亿大关 [1][6] 股权结构与财富变动 - 鸿海集团通过多家实体公司合并持有工业富联84.06%股权和84.08%表决权 [6] - 郭台铭间接持有工业富联10.54%股份 对应市值1126.76亿元 [8] - 在此轮上涨中 郭台铭个人财富增长784.95亿元 [8] 历史背景 - 郭台铭30年前在深圳创办大陆第一家工厂 [3] - 早期员工王来春后来创办立讯精密 成为广东女首富 [3] - 公司曾用名富士康 现为工业富联 [6]
行情割裂!千亿市值投机盛行!周末迎来重磅消息——道达对话牛博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17:24
大盘指数表现 - 8月A股主要指数上涨 上证指数涨幅7.97% 连破3700点和3800点关口 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大幅上涨28%和24.13% [1][3] - 上证指数临近6124点与5178点历史高点连线 突破前可能面临小震荡或平台整理 突破后可能上涨8-15个交易日 随后宽幅震荡至少两个月 [2] - 需重点关注上证指数能否再创年内新高 突破历史高点连线前陷入宽幅震荡概率偏小 [2] 市场结构特征 - 8月行情呈现显著割裂特征 约60%个股未跑赢大盘 25%个股收跌 [1][3] - 微盘股指数三连阴 跌幅达4.75% 权重蓝筹和科技成长领涨对小盘股和微盘股不友好 [3][4] - 出现千亿市值个股投机现象 带动板块内数百亿市值公司股价上扬 资金流向医药、汽车、商业航天等板块龙头 [5] AI科技主线 - AI硬件成为超级主线 工业富联成为首家万亿市值AI公司 电子行业市值位居第一 寒武纪成为"股王" [5][6] - 资金从白酒、银行、煤炭转向AI科技 体现新陈代谢 应积极拥抱AI硬件主线 [6] - 重点关注AI硬件分支板块中大市值核心品种 尤其是业绩爆发式增长标的 [7] 板块机会分析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突出 涨幅超9%个股比例较高 核心品种值得关注 [9] - 商业航天迎来行业拐点 板块内中大市值公司明显走强 [9] - 有色板块受益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 COMEX黄金创历史收盘新高 白银创13年多新高 [9][10] 资金流向与事件驱动 - AI战线资金因部分科技股停牌可能流向其他AI科技股 阿里巴巴AI芯片传闻和业绩大增推动股价跳涨12.9% [7][8] - 芯片半导体明星企业上市进程提速 包括沐曦、摩尔线程等 中期利好AI科技 [9] - 美国撤销三星等在华半导体企业授权可能促使相关工厂寻求中国大陆供应链支持 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供应链有望迎新增量 [9] 策略建议 - 关注AI硬件核心品种三大思路:产业趋势明确且业绩爆发式增长标的、产业趋势明确但涨幅不大标的、行业即将放量且涨幅未翻倍标的 [7] - 可逢低关注AI硬件、固态电池、商业航天、非银金融、金融科技、创新药、有色、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板块ETF [10]
证监会降温疯牛!8月30日,股市很可能会重演历史?
搜狐财经· 2025-08-31 03:08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寒武纪发布公告预计全年营收50-70亿元 并提示供应链风险且未提及新产品[1] - 半导体板块整体下跌2.5% 芯片板块同步下跌2.5% 寒武纪及中芯国际股价大幅下挫[1] - 科创50指数下跌1.7% 板块内个股跌幅普遍控制在5%以内[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微涨0.37% 盘中最低回踩3839点后反弹 收盘报3857点[3][5][7] - 深证成指上涨0.99% 创业板指大幅上涨2.23% 创三年半新高[5][7] - 沪深两市成交额2.8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1725亿元[5] 权重股异动 - 工业富联涨停 市值突破1万亿元 成为市场焦点[3] - 宁德时代盘中大涨13%-14% 带动创业板指数走强[3][5] - 寒武纪市值日前超越贵州茅台 但次日出现明显回调[1][3] 技术走势分析 - 市场对3845点关键位置进行回踩确认 该点位被视作反弹强度观察位[7] - 3760点被认定为潜在止跌位置 目前反弹已收复3845点[7] - 日均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元水平 显示市场具备较强承接能力[7] 板块轮动特征 - 银行 保险与白酒板块推动大盘低开高走[3] - 科技板块内部出现显著分化 工业富联与寒武纪走势呈现鲜明对比[1][3] - 市场热度集中于头部企业 资金流向呈现集中化特征[1][3]
13只万亿股,4只“深圳造”
第一财经· 2025-08-30 23:14
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现状 - 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扩容至13家上市公司 包括7家"国字号"企业和6家地方国企、民企或混合所有制企业[3] - 工商银行以24597亿元市值位居榜首 农业银行(23882亿元)和贵州茅台(18591亿元)分列二三位[5] - 宁德时代市值14085亿元位列第八 较年初11713亿元增长20%[5] - 招商银行(10856亿元)、工业富联(10690亿元)、中国人寿(10391亿元)、中国平安(10266亿元)和比亚迪(10038亿元)组成万亿市值梯队后段[5] 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深圳拥有425家A股上市公司 总市值10.39万亿元 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和第二位[6] - 深圳境外上市公司达159家 居全国第三 另有4家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6] - 加上H股市值5.47万亿港元的腾讯控股 深圳成为除北京外万亿市值企业最多的城市[4]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分析 - 工业富联8月末收盘涨停 总市值达10700亿元 上市7年来首次突破万亿关口[8] - 7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120% 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58% 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1%[8] - 二季度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AI服务器营收增长超60% 受益于全球云服务商AI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开支扩张[8] 比亚迪业绩与市值表现 - 比亚迪总市值10038亿元 位居A股第13名 于2024年6月10日成为国内首家市值破万亿的汽车企业[8] - 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30.41万辆和427.21万辆 营收7771.02亿元 净利润402.54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2.8亿元首次超越特斯拉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10] - 2025年前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245.5万辆(同比增长25.71%) 累计销量249.02万辆(同比增长27.35%)[9] 金融企业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10] - 中国平安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净利润680.47亿元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同比大增39.8%)[10] - 腾讯控股二季度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 净利润556.3亿元(同比增长17%) 增值服务收入914亿元(增长16%) 广告收入358亿元(增长20%)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555亿元(增长10%)[10] 华为未上市体量评估 - 华为2025年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 净利润371.95亿元 研发投入969.50亿元(占营收22.7%)[11] - 总资产1.25万亿元 总负债7121亿元 资产负债率56.9%[11] - 研究机构认为若上市 比照小米集团1.38万亿港元市值 有望跻身万亿市值企业阵容[11] 深圳产业生态优势 - 金融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4710.5亿元(增长4.2%) 占GDP比重约12.8% 平安和招行早于2007年和2020年就突破万亿市值[13] - 2024年以来11家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IPO上市 募资93.92亿元 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14]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每平方公里密度12家居全国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15] - 拥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15] 政策与产业链支持 - "链主"企业(华为、腾讯等)带动形成完善产业链 吸引中小企业聚集并相互成就[16] - 2023年9月推出《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条政策措施[16] - 2025年3月发布人工智能系列行动计划 目标到2027年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独角兽企业80家[17]
A股英伟达产业链狂奔,大牛股飙升5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1:59
AI算力成为基础设施核心 - AI浪潮下算力需求急速膨胀 AI算力成为基础设施中的硬通货 [2] - 英伟达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 算力周期红利沿产业链释放 [2] - 算力赛道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主线之一 [2] A股算力产业链表现强劲 - 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高端PCB与高速连接等环节全面点燃 [2] - 龙头公司半年报普遍超预期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 [2] - 新易盛股价三年累计飙升逾28倍 胜宏科技股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0% [2] 光模块龙头业绩狂飙 - 新易盛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6]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 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6][7]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 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7][8] - 新易盛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 与博通紧密合作提升毛利率 [8] - 800G光模块需求继续高增长 1.6T光模块需求从下半年开始放量 [8] AI服务器领域高速增长 -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58% 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138.61% [6] - 工业富联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幅超60% [6] - 浪潮信息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 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 [6] PCB产业景气度提升 - 胜宏科技上半年营收90.31亿元同比增长86% 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6][9] - 鹏鼎控股上半年营收163.75亿元同比增长24.75% 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57.22% [6][9] - 高多层/高阶HDI及载板需求抬升带动板厂景气 [9] 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 - 英伟达GB200 NVL72等机柜化方案放量 液冷渗透率显著提升 [8] - 2025年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升至33% [8] - 英维克上半年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50.25% 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17.54% [8] - 比亚迪电子进入英伟达GB300液冷供应链 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上升2.58% [9]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69%至874亿美元 [13] - 2025年四家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13] -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合计CAPEX为550.12亿元 同比增速99.38% [13] 连接器市场格局与增长 - 安费诺、Molex和泰科占据背板连接器市场60%到80%份额 [9] - 立讯精密通信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接近50% 上半年营收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9]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 海外云服务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 资本开支快速增长 [13] - 英伟达预计今年CSP等Capex约6000亿美元 [14] - 到本十年末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4万亿美元 [14] - 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计算市场 预计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CAGR约50% [14] 产业链投资机会广泛 - 关注服务器硬件层面系统组装、GPU、CPU、存储、高速连接器等零部件 [14] - 关注国内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GPU/CPU厂商和华为昇腾等自主算力产业链 [14] - 关注先进制造/封装和HBM等产业链机会 [14]
A股英伟达产业链狂奔,大牛股飙升5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1:55
AI算力成为科技产业核心基础设施 - AI浪潮推动算力需求急速膨胀 大模型推理与训练需求使AI算力成为基础设施中的"硬通货" [1]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算力周期红利沿产业链层层释放 带动存储/封装/通信连接等多领域发展 [1] - 2025年A股英伟达产业链热度持续攀升 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高端PCB/高速连接等环节全面点燃 [1] 产业链龙头企业业绩与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元 创A股市值第十排名 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超60% [6] - 新易盛股价三年累计飙升逾28倍 市值超3500亿元 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355.68% [1][6][7] - 胜宏科技股价年初以来涨幅超500% 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 上半年营收90.31亿元同比增86% 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366.89% [1][5][6][9] AI服务器板块强劲增长 -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35.58% 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138.61% 创同期历史新高 [6] - 浪潮信息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90.05% 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34.87% 体现AI服务器领域增长动能 [6] - 立讯精密通信数据中心业务增长近50% 上半年整体营收1245.03亿元同比增20.18% [9] 光模块赛道持续高景气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36.95% 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69.40% [6][7]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57.84% 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37.46% [6][7] - 新易盛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 与博通紧密合作提升盈利能力 [7] - 800G光模块需求继续高增长 1.6T光模块需求从下半年开始逐步放量 [7] 液冷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 - 英伟达GB200 NVL72等机柜化方案放量 推动液冷渗透率显著提升 [8] - 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升至33% [8] - 英维克上半年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50.25% 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17.54% 股价年内累计涨幅109.16% [8] - 比亚迪电子进入英伟达GB300液冷供应链 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增2.58% 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13.97% [8] PCB产业迎来需求抬升 - 高多层/高阶HDI及载板需求带动板厂景气 多数PCB企业上半年实现增长 [9] - 鹏鼎控股上半年营收163.75亿元同比增24.75% 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57.22% [6][9] - 下半年PCB关键原材料铜价存在上涨压力 可能加大行业竞争 [9]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69%至874亿美元 [12] - 2025年四家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50%至3338亿美元 [12] - 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合计资本开支550.12亿元 同比增速99.38% [12] - 英伟达预计今年CSP等Capex约6000亿美元 指引到本十年末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3-4万亿美元 [12] 中国市场与产业链机会 - 中国大陆是全球第二大计算市场 预计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CAGR约50% [12][13] - 建议关注国际GPU龙头英伟达及其产业链标的 包括系统组装/GPU/CPU/存储/高速连接器/电光连接/PCB/IC载板/散热/电源等零部件 [13] - 关注国内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GPU/CPU厂商和华为昇腾等自主算力产业链公司 以及先进制造/封装和HBM等产业链机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