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代理退保”陷阱多 消费者需擦亮双眼防损失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5
行业风险与挑战 -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证据和恶意投诉等手段实施敲诈勒索 严重危害金融秩序并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1] - 代理退保黑灰产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熟悉或退保流程认知盲区 以高额退保为噱头诱导投保人委托代理退保 [1][2] - 不法机构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或其他非法金融活动 消费者可能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 [3] 案件特征与手法 - 林某通过杜撰虚增保险公司违规行为 向金融监管局进行恶意投诉并以撤销投诉为筹码勒索协解金 [1] - 代理退保机构要求消费者交纳手续费(如1000元)并按提供的话术投诉保险公司 声称销售过程存在误导行为 [2] - 林某在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造成保险公司损失3.8万余元 从中获利1.1万余元 [1] 行业影响与损失 - 投机者使保险公司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对保险行业整体交易秩序造成不小冲击 [3] - 保险公司因担心投诉对公司信誉和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被迫同意支付超出正常现金价值的协解金 [1] - 消费者支付手续费给代理机构(如1000元)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司法与监管响应 - 法院判处敲诈勒索罪被告人林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 [2] - 金融监管部门多次提醒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风险 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 [4] - 法院建议金融机构建立恶意投诉甄别机制 完善投诉处理流程标准化建设 [4] 消费者案例警示 - 王先生案例显示正常退保金加上过往收益已超过所交保费 消费者实际未遭受经济损失反而盈利 [3] - 消费者按机构话术投诉后 代理机构以已签订协议为由拒绝退还手续费 [3] - 代理退保机构经常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3]
中国人寿上半年寿险赔付金额超302亿元
新华网· 2025-08-08 15:24
理赔业务表现 - 上半年寿险赔付件数超1214万件 赔付金额超302亿元[1] - 获赔率达99.6%[1] - 重大疾病"一日赔"案件近11.4万件 赔付金额超51.7亿元[1] - 理赔预付金额超3.9亿元[1] 普惠金融服务 - 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 赔付金额超79亿元[1] - 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 赔付金额超36亿元[1] 数字化运营成效 - 一站式直付案件超200万件 实现"免报案、免资料"[1] - 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 赔付金额46亿元[1] - 电子发票理赔整体时效仅0.3天[1]
创新政企合作模式 打造县域金融生态“山西样本”
新华网· 2025-08-08 15:24
公司战略与政策背景 - 公司作为金融央企和寿险行业头雁 以国之大者胸怀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1] - 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明确总体要求和重点领域[1] - 公司制定三年行动方案 因地制宜加大当地社会发展支持力度 打造县域金融生态山西样本[3] 科技金融领域 - 与山西联通建立战略合作 借鉴信息技术强化销售队伍管理[1] - 战略新兴产业保险业务提前超额完成目标 为科技型企业保驾护航[1] 绿色金融领域 - 明确绿色产业拓展方向并纳入考核 2024年绿色保险保费收入157.5万元 同比增长33%[2] - 超额完成绿色保险目标 为山西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风险保障[2] 普惠金融领域 - 特殊群体保障成果显著:老龄保险承保64万人提供97.41亿元风险保障 计生保险承保129万人提供395.84亿元风险保障 学生险承保175.63万人 新业态人群保险承保2100人提供7.79亿元风险保障[2] - 支持小微企业9027户 提供522亿元风险保障 服务10.42万就业人员[2] - 涉农保险业务发展迅速:短期险涉农保费2.34亿元同比增长7.26% 乡村振兴保险保费超8300万元同比增长39.53%[2] - 通过消费帮扶和选派干部驻村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2] 养老金融领域 - 个人养老金业务服务客户人数同比增长151.3%[3] - 商业养老年金保险承保6.1万人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1295.34万元[3]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临汾市超8万人 受益700多人 理赔金额超600万元[3] 数字金融领域 - 个人保全线上化率提升至99.66% 柜面非人工窗口分流率达52.9%[3] - 理赔服务e化率达99.89% 多项特色服务提升客户体验[3] - 优化农村网点布局 新建激活26个两乡网点[3] 服务体系建设 - 通过"保险五进入"方式提升保险覆盖面 包括进机关 进企业 进农村 进学校 进社区[3] - 构建发展充分 竞争有序 保障多元 风险可控的县域金融生态[3] - 多层次 广覆盖 多样化 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加速形成[4]
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 更好发挥险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4
政策核心调整 - 财政部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组合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1][2]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步调整为相同多周期模式 权重分配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致 [2] - 新规要求保险公司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注重期限结构 成本收益及现金流匹配 [1][8] 行业影响与机构反馈 - 考核机制优化有望缓解险资"长钱短投"问题 引导资金发挥长期资本"压舱石"作用 [1][3][4] - 中国人保认为新规可提升对投资收益短期波动的包容性 促进基于中长期视角筛选优质个股 [3] - 中国人寿指出调整契合寿险经营属性 降低短期波动对绩效评价影响 [3] - 中国太平强调新规有助于淡化短期考核 聚焦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4] - 中国再保认为此举完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 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 [4] 资金入市潜力与政策支持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人身险与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仅8.43%和7.56% 远低于25%政策上限 [6] - 若保险资金增配1%股票资产 预计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增量资金 [7] - 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 大型国有险企年保费超万亿元 可带来3000亿元以上增量资金 [7] - 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10月调降沪深300成分股风险因子至0.3 科创板股票至0.4 2024年5月宣布进一步调降股票风险因子10% [6] 投资策略与资产布局方向 - 国有险企将加大长期战略性权益资产配置 重点布局收益稳健 风险可控且具升值潜力的优质标的 [8][9] - 通过基础设施REITs 绿色债券 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8] - 中国人保构建以资负匹配为基点 绝对收益为指引的投资管理体系 中国人寿发挥头雁引领作用 中国太平优化长期价值投资考核体系 [9]
中国人寿发布理赔半年报:赔付件数超1200万件 赔付金额超300亿元
央广网· 2025-08-08 15:24
理赔服务规模与效率 - 2025年上半年赔付件数超1214万件,赔付金额超302亿元,获赔率99.6% [1] - 理赔直付服务赔案量超391万件,赔付金额超21.3亿元,其中一站式直付案件量超200万件 [3] - 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赔付金额46亿元,整体赔付时效仅0.3天 [3] 普惠保险服务与群体覆盖 - 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赔付金额超79亿元 [2] - 服务残疾客户超5.3万人次,赔付金额超8800万元 [2] - 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36亿元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应用 - 试点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试点地区医保快赔案件无人工率超25% [3] - 创新"免报案+免交费+免资料"一站式直赔模式 [3] - 医疗电子发票实现理赔环节数据化转型 [3] 特色服务与应急响应 - 理赔预付金额超3.9亿元,打破传统理赔流程前置付款环节 [4] - "重疾一日赔"服务赔付件数近11.4万件,赔付金额超51.7亿元 [4] - 响应超60件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快速理赔服务 [4] 疾病风险与保障趋势 - 重疾件均赔付金额约4万元,保障水平仍需提升 [5] - 女性重疾赔付占比57%(男性43%),肺恶性肿瘤和甲状腺恶性肿瘤为共同高发疾病 [5] - 青少年高发白血病,中青年高发甲状腺恶性肿瘤,老年人高发肺恶性肿瘤 [5] 未成年人风险防范 - 近3年暑期"被动物伤害"和"摔伤"占意外医疗出险原因80% [6] - 近3年暑期"意外溺水或水灾"占意外身故出险原因60% [6]
权威认证 安全加码!中国人寿正式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央广网· 2025-08-08 15:05
政策背景与实施 - 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2025年7月15日正式施行 [1]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设 具备权威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优势 [2] 公司技术应用进展 - 中国人寿核心业务系统正式对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成为行业首批运用国家级数字认证技术的保险机构 [1] - 客户可通过国寿e店APP自主选择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方式 三步完成身份核验:下载APP申领网证网号→销售人员扫描二维码→人脸识别完成认证 [3] - 系统自动获取国家平台返回的认证结果 认证反馈达秒级 显著缩短投保等待时间 [3] 技术优势与安全保障 - 平台基于法定身份证件和人口基础信息 结合人像、口令、验证码等多重可信认证因子确保权威性 [2] - 采用匿名化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有效防止过度采集个人信息 强化隐私保护 [2] - 从源头杜绝身份冒用风险 为客户个人信息筑牢安全防线 [3] 行业数字化转型意义 - 践行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要求 提升客户投保体验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1] - 标志保险机构在推进数字化服务、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迈上新台阶 [3] - 实现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客户可一键授权便捷办理事项 [2][3]
中国人寿“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结硕果
央广网· 2025-08-08 15:05
公司帮扶战略与执行 - 公司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的战略部署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帮扶策略 [1] - 公司建立"总部统筹+驻点帮扶"双轮驱动机制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30万元 其中2024年捐赠400万元 [3] - 连续8年由总公司派出帮扶干部开展驻点帮扶 主要负责人每年深入当地推动落实帮扶举措 [3] 保险保障措施 - 累计投入728万元为全体村民提供重疾、意外和补充医疗保险保障 连续8年覆盖 累计赔付超320万元 [4] - 2022年起将保障范围拓展至察右后旗 2024年提供保险保障超过10亿元 [4] 产业帮扶项目 - 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978万元建设产业帮扶项目 重点增强"造血"功能 [5] - 投入766万元建成香糯玉米深加工生产线、农村电商中心和1万吨高标准恒温库 于2023年投入运营 [5] - 推出"大六号冷良"香糯玉米、贝贝南瓜和高山亚麻籽油等绿色品牌食品 助力打造"大六号优品"公用品牌 [5] 消费帮扶成效 - 累计购买当地农产品494万元 其中2024年达243万元 较上年增长55% [6] - 在拼多多开设"大六号冷良食品旗舰店" 将产品上架"国寿心意"电商平台 [6] - 曾一年采购滞销玉米40万棒 2025年消费帮扶采购额有望突破上一年度 [6] 民生改善工程 - 累计投入1274万元改造危房、整治村容、安装路灯 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出行 [8] - 捐赠201万元医疗设备建成设施完备的乡镇级卫生院 投入116万元改造大西沟幸福院惠及700多位农村老人 [8] - 2024年投入教育帮扶资金超10万元 开展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青少年培训 [8] 综合帮扶成果 - 形成"党建统领、保险兜底、造血为本"的可持续帮扶格局 使帮扶点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 - 2024年特色农产品联农带农效益显著 系统内外消费帮扶活动带动当地脱贫群众增加收益60余万元 [5] - 帮扶工作涵盖党建、保险、产业、消费和教育五大领域 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8]
筑牢风险防线 文旅保险护航消费大市场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05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强调扩大新质生产力和新兴服务业投资以释放内需潜力 [1] - 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月印发文件 要求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旅游业投入 [3]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2024年6月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优化保险保障并积极培育消费需求 [3] 地方文旅保险创新实践 - 河北省推出"畅游河北安心险"公众责任保险产品 采用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模式 覆盖景区及度假区安全事故 [2] - 安徽省保险机构针对乡村文旅产业推出20余款保险产品 截至2024年末保障金额超6000亿元 [3] - 郑州市推动文旅保险与地方资源深度融合 实施"一景区一方案、一业态一产品"的定制化保障策略 [4] 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 - 人保财险在呼伦贝尔景区推出"责任保险+意外保障"组合方案 为203家景区及餐饮企业提供20万至800万元风险保障 [5] - 保险机构开发综合型研学保险 覆盖交通意外/意外医疗/场所责任等风险 并针对邮轮旅游提供船舶险保障 [6] - 针对银发群体旅游需求 保险公司扩展保障范围至老年疾病突发和意外骨折 提高医疗赔付额度并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8] 银发经济与市场机遇 - 2024年铁路部门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 银发族游客占比达80% 推动"车票+保险"套餐开发需求 [9] - 政策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 通过增开旅游专列和优化适老服务设施激活老年消费市场 [8] - 保险行业建议建立老年人旅游风险分级目录 从年龄导向转为健康导向 优化条款降低投保门槛 [9] 行业融合与风控管理 - 保险产品嵌入旅游线路设计/门票预订/住宿餐饮等消费环节 实现"旅游服务+保险保障"一站式供给 [6] - 保险公司组建专业风控团队 搭建保前风勘/保中防损/保后服务的全周期风险工程体系 [7] - 在演出旺季安排现场风险排查 协助解决安全隐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7]
重疾理赔呈现年轻化趋势 保险保障缺口亟待填补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05
重大疾病理赔趋势 - 重大疾病理赔持续占据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的主要部分 太保寿险重疾赔付52.3亿元占比52.7% 泰康人寿重疾险赔付金额24亿元占比52% [1] - 恶性肿瘤以84%的高占比位居重疾理赔原因首位 甲状腺癌在男女中分别占比29.6%和32.8% 肺癌、乳腺癌、肠癌等均为高发类型 [1] - 合众保险数据显示恶性肿瘤赔付占比接近70% 乳腺癌和子宫癌是女性高发癌症 男性有较高比例的胃癌和肝癌理赔 [1] 重疾年轻化趋势 - 30岁至50岁人群占比达65% 其中41岁至50岁人群占比41.5% 31岁至40岁人群占比22.9%位列第二 [2] - 18岁至40岁青年人重疾险理赔占比达42.05% 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比达16.18% [2] - 青少年高发癌症是白血病 中青年以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主 老年人以肺恶性肿瘤为主 [2] 保障水平缺口 - 重疾件均赔付金额约4万元 67.9%的赔付金额在15万元以下 中宏保险重疾件均赔付为16.1万元 [2] - 恶性肿瘤等重疾治疗费用平均在20万元到50万元 现有保障水平与实际需求存在显著差距 [2] 风险防范重点 - 中青年群体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压力 需重点关注身体健康和重疾风险 [3] - 未成年人意外医疗出险中"被动物伤害"和"摔伤"占比约80% 意外身故出险中"意外溺水或水灾"占比约60% [3] - 需加强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特别是防溺水教育 户外活动应选择安全平坦场地 [3]
划重点!多家险企下半年这么干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05
主要业绩指标增长 - 中国人保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3% 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780万亿元 [2] - 中国太平集团总资产达1.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4% 管理投资资产2.5万亿元 总保费收入1556.7亿元 [2] - 中国人寿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 合并总资产突破8万亿元 管理总资产超15万亿元 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 [2] - 新华保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中国太保实现保费收入2820.08亿元 同比增长5.94% [2] - 众安在线实现保费收入166.59亿元 同比增长9.3% [2] 下半年工作重点 - 多家公司聚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加强资负联动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1][3] - 中国人保重点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服务稳外贸扩内需 服务兜底普惠民生 服务韧性安全建设 [3] - 中国太平着力提升服务国家大局质效 聚焦主责主业做优做强 强化经营特色优势 提升数智化运营水平 [3] - 中国人寿集团主动加大对国计民生重点领域保险保障 提升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 服务资本市场稳定与健康发展 [3] - 浙商保险加速车险业务优质发展 加快培育非车业务特色 全力增厚投资收益 [3] - 财信人寿坚持资产负债管理 加强利率趋势研判 强化分账户资产管理能力 稳定偿付能力 [3] - 光大永明人寿完善产品体系 推进分红型及保障型产品备案 深化科技赋能推动AI应用 优化资产配置及资本补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