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601696)

搜索文档
中银证券(60169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3: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8.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9%[40]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4%[4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5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的-70.23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4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13%,从2023年的0.32元/股增至2024年的0.33元/股[4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微增0.01个百分点至4.78%[4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9.67亿元,环比第三季度增长43.37%[4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6273.15万元,较2023年的1.01亿元下降37.8%[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0.54%,从901,611,046.27元增至906,477,901.39元[50]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93%,从830,207,539.50元增至862,825,092.50元[50] - 公司2024年合并报表营业收入28.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0.64%[96]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下降1.79%,营业成本18.48亿元,同比下降3.81%[97] - 营业外支出同比增长186.29%,从257,349.08元增至736,759.71元[50] - 报告期内公司合规风控总投入9,222.24万元,其中人力成本7,270.00万元、系统费用1,002.98万元、运营费用949.26万元,占2024年营收超3%[173] - 2024年信息技术总投入21,253.63万元,含科技人力成本6,841.92万元、IT系统建设资本性投入6,757.15万元,占营收比例达6%以上[175] - 通讯线路投入2,095.94万元,系统维护费用2,743.84万元,其他IT运营费用2,814.78万元[175] 业务线表现 -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31亿元,同比下降49.21%[97] - 证券自营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184.24%,毛利率88.88%,上升21.13个百分点[111]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3.12%,毛利率51.52%,上升0.5个百分点[111]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5.08亿元,同比下降4.23%,毛利率57.54%,上升3.67个百分点[111] - 中银期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605万元,其中手续费收入11,072万元[7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受托客户资产管理资金5,063亿元,市场排名第6[75] - 2024年公司实现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5.06亿元[75] - 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1,208亿元增至2024年1,253亿元,增长45亿元[76] -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1,523亿元增至2024年1,599亿元,增长77亿元[76] - 单一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1,734亿元增至2024年1,964亿元,增长230亿元[76] - 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从2023年215亿元增至2024年246亿元,增长31亿元[76] 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设有106家证券营业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35] - 证券营业部分布最多的是广东省10家,上海市9家,辽宁省8家[36] - 公司设有14家分公司,分布在14个地区[36][37] - 子公司中银期货下设1个期货公司营业部和5个分公司[37] - 广东省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9.22%,毛利率68.41%,上升1.32个百分点[111] - 湖北省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7.27%,毛利率69.42%,上升1.4个百分点[1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成立科创投资基金[142] - 公司坚定扩大专精特新客户基本盘,强化攻坚IPO、再融资保荐项目转化和北交所业务机遇挖掘[142] - 公司稳固债券规模优势,推动以创收为核心的业务转型,重点发展科创债、绿色债[142] - 公司全力提升客户基础,优化新增线上线下合作渠道,提升客户转化率[143] - 公司加快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做大做优固收型(含货币)基金产品规模[143] - 2025年将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重点提升智能风控体系与网络安全保障能力[176] 风险管理和合规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包括自营权益类证券和相关衍生品风险、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和相关衍生品风险[145] - 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包括衍生品交易对手违约、债券发行人违约、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客户违约[146] - 公司修订《全面风险管理政策(修订)》《公司风险偏好陈述书(修订)》等重要风险管理制度[155] - 公司建立以VaR和压力测试限额为核心的市场风险监控评估体系[16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市场风险监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并在内部限额内[164] - 公司通过内部信用评级体系、集中度管理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165] - 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对潜在违约资产计提减值[166] - 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设定风险限额、监控现金流缺口及储备高流动性资产实现到期负债偿付能力[168]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声誉事件,每季度开展声誉风险隐患排查[169] - 反洗钱管理通过系统升级(统一视角系统)及专项检查(制裁合规/客户尽调)降低固有风险[17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银国际控股持股33.42%,母公司中国银行连续14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94] - 公司注册资本为2,778,000,000元,报告期末净资本为15,310,899,889.39元[16] - 公司总股本为27.78亿股[6] - 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人民币增至25亿元人民币,2015年完成工商变更[28][29]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2.78亿股,注册资本增至27.78亿元人民币[29] - 子公司中银期货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持有5家分公司及1家营业部[32][21] - 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获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资格[22] - 子公司中银资本投资控股注册资本17亿元人民币[34]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80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50,004,000元(含税)[6] - 2024年度合计分配现金股利97,230,000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73%[6] - 2024年度中期已分配现金股利47,226,000元[6] - 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80]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宁敏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51.6万元[184] - 执行总裁周冰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6.55万元[184] - 副执行总裁沈锋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7.32万元[184] - 独立董事李军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0万元[184] - 独立董事王宇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8万元[184] - 职工监事李晶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5.1万元[184] - 职工监事苏桢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8.64万元[18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356.15万元[185] - 首席科学家葛浩的薪酬为201.82万元[185]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国强的薪酬为116.86万元[185] - 资管总监赵青伟的薪酬为117.82万元[185] - 原合规总监亓磊的薪酬为89.96万元[185] - 稽核总监盖文国的薪酬为56.82万元[185] - 信息管理委员会主席许峥的薪酬为134.58万元[185] - 资深客户经理王卫的薪酬为38.55万元[185] - 原独立董事陆肖马的薪酬为17.53万元[18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56.15万元[195][196] 市场环境 - 2024年A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297家,募集资金2,905亿元,股权融资家数同比减少62.41%,融资规模减少73.62%[57] - 2024年全市场债券融资金额79.86万亿元,同比增加12.41%,其中信用债总募集资金20.41万亿元,同比增加7.50%[59] - 2024年上证综指上涨12.67%,深证成指上涨9.34%,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4.98%[66] - 2024年股票基金双边交易量568万亿元,同比上升21.4%[68] - 2024年市场融资融券日均余额15,580.81亿元,同比下降2.78%[71] - 2024年末中国证券业总资产12.93万亿元,同比增长9.30%[84] - 2024年证券业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增长21.35%[84] - 2024年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83] - 证券行业呈现外延化、头部化、资本化、机构化、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趋势[140] - 大型券商子公司对集团营收贡献度近年显著提升[140]
中银证券(601696)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吴泽南
2025-04-29 22:59
中银证券 2024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独立董事 吴泽南 作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 我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证券公司 监督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 及《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规定与 要求,在 2024 年度的工作中勤勉尽责地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 事专业优势和作用,积极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推动公司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一、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吴泽南,博士。2015年9月就职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担 任博士生导师,任院长助理、经济系副主任及助理教授,2021年9月 晋升为长聘副教授,2025年2月晋升为长聘教授。2023年7月至今任北 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2024年12月起至今,任公司独立董 事。 | 姓名 | 职务 | 在其他单位担任的职务 | | | --- | --- | --- | --- | | | | 兼职单位 | 职务 | | 吴泽南 | 北京大学 独立董事 | | 院长助理 | | | | 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 | 副院长 | 2 ...
中银证券(601696) - 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专项意见
2025-04-29 22:59
经核查公司现任独立董事李军、王宇、江萍、刘军、吴 泽南的自查文件,并对照《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规 定的独立董事独立性要求逐项核查,上述人员未在公司担任 除独立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也未在公司主要股东单位担任 任何职务,与公司以及主要股东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 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不存在影响独立董事 独立性的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 监督管理办法》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要求。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专项意见 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 所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 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要求,公司对现任五位独立董事 的独立性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出具如下专项意见: ...
中银证券:给予宋城演艺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8 14:4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高增长,营收24.17亿元(同比+25.49%),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23年基数较低及新项目爬坡迅速 [2][3] - 存量项目表现分化,杭州、三亚、丽江项目营收和毛利率下滑,九寨和桂林项目小幅增长;新项目如广东佛山、三峡千古情、西安双剧院模式表现优异 [3] - 25Q1营收5.61亿元(同比+0.26%),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2.18%),主要因广告营销投入增加,但轻资产项目"丝路千古情"已确认服务费5000万元 [4] - 轻资产扩张持续推进,新项目签约及培育项目爬坡为中长期增长提供潜力 [3][4] 财务表现 - 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分红比例达50%(每10股派2元,合计5.25亿元) [3] - 25-27年预测EPS为0.45/0.50/0.55元,对应PE 21.3/19.3/17.5倍 [5] - 多家机构预测25年净利润中位数为12.63亿元(范围11.37-13.30亿元) [8] 项目动态 - 广东佛山项目开业首年盈利,《广东千古情》演出1386场;三峡千古情百天收入破亿元;西安项目双剧院模式单日17场创纪录 [3] - 上海项目24年减亏,但成本费用仍较高;轻资产项目"丝路千古情"预计2026年7月开业 [3][4] 机构评级 - 90天内6家机构评级(5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10.43元 [8] - 东北证券预测25年净利润13.30亿元(PE 18.78倍),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39.04% [6][8]
中银证券:给予天赐材料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5 12: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25.18亿元,同比下滑18.74%,盈利4.84亿元,同比下滑74.40%,扣非盈利3.82亿元,同比下滑79.08%,业绩符合预告区间(4.4-5.2亿元)[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4.89亿元,同比增长41.64%,盈利1.50亿元,同比增长30.80%,扣非盈利1.34亿元,同比增长33.35%[3] 业务板块分析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2024年收入109.74亿元,同比下滑22.19%,毛利率17.45%,同比减少7.81个百分点;电解液销量超50万吨(+26%),磷酸铁交付9.5万余吨(+109%)[4] - 日化材料业务2024年收入11.61亿元(+14.14%),销量11万吨(+6%),毛利率30.04%,同比减少5.80个百分点[4] 海外战略进展 - 德国OEM工厂2024年投产,美国电解液项目持续推进,摩洛哥子公司设立推动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中银国际证券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0.55/0.75/1.07元,对应市盈率31.2/22.6/16.0倍,维持增持评级[5] - 90天内10家机构评级中8家买入、2家增持,目标均价22.8元[7]
券商资管最新规模出炉!姜诚、周云研判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4-23 23:08
券商资管公募管理规模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4家券商资管公募管理规模超千亿元,东方红资产管理以1585.59亿元居首,华泰证券资管(1352.14亿元)、中银证券(1313.9亿元)、财通证券资管(1056.83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 [4] - 东方红资产管理权益类产品规模达880亿元,占其总规模55%;中泰证券资管权益类规模174.66亿元排名第二;华泰证券资管货基规模超千亿元,中银证券债基规模超1200亿元 [4] - 相比2024年末,头部券商资管规模普遍下滑,仅华泰证券资管增长超50亿元;财通资管缩水逾百亿元,东方红缩水77亿元,中银证券缩水50亿元 [5] 基金经理操作与业绩 - 一季度券商资管权益类基金经理普遍提升股票仓位:中泰证券资管姜诚仓位从85%增至86%,代表作净值增长0.86%;东方红周云仓位从75%升至79%,产品净值增长2.83% [7][8] - 中泰证券资管田瑀股票仓位从88%大幅抬升至93%,产品净值增长4.55%;东方红江琦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净值增长22.83%,重仓创新药企 [8] 后市观点 - 基金经理普遍乐观,认为AI应用兴起元年已至,科技进步被低估,中国经济转型动力增强 [10] - 周云强调AI驱动产业革命开启,需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姜诚认为中国产业链韧性和政策空间充足,更关注资产称重而非短期波动 [10] - 江琦对医药行业信心增强,指出创新药行业十年磨一剑,2025年进入开花结果期,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且全球市场初露锋芒 [11]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增加 对美元信用深度担忧显现
快讯· 2025-04-14 11:01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扰动全球局势,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冲击,“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或延续,“东升西降”叙事有望强化 [1] 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 - 激进关税政策增加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1] - 近期美国国债价格连续五天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计上涨近50个基点至4.48%,创2002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1] - 美元指数大幅跳水,高盛等外资机构转向看空美元走势 [1] 中国市场情况 - 预计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托底叠加估值等多重优势加持下,“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或将延续,“东升西降”叙事有望进一步强化 [1]
正元地信2024年续亏 2021年上市即巅峰中银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4-02 11:06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65,850.12万元,同比下降26.26% [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894.93万元,上年同期为-3,341.53万元,同比下降435.53% [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83.75万元,上年同期为-4,178.13万元,同比下降349.57% [1][2] - 营业利润为-18,192.39万元,同比下降480.74% [2] - 利润总额为-17,982.67万元,同比下降506.88%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24元,同比下降435.4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88%,同比下降10.66个百分点 [2]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1年7月3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1.70亿股,发行价格为1.97元/股 [2] - 上市当日盘中最高价12.80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当日收报8.31元,涨幅321.83% [3] - 募集资金总额为3.3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88亿元,比原计划少3.10亿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5.99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上市发行费用为4643.27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2924.53万元 [3] 保荐机构 - 保荐机构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周健、郭小波 [2] - 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