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河(60188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601881) - 中国银河: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定期)决议公告
2025-04-29 18:47
证券代码:601881 证券简称:中国银河 公告编号:2025-029 会议形成如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审议<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季 度报告>的议案》 监事会就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审核意见如下: 1.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符合监管机构的规定,能够真实、 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 2.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 章程》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 3.未发现参与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 的行为。 议案表决情况:同意 5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定期)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 责任。 2025 年 4 月 29 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 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定期)。本次会议通知 已于 2025 年 4 ...
中国银河(601881) - 中国银河: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定期)决议公告
2025-04-29 18:46
2025 年 4 月 29 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 北京市丰台区西营街 8 号青海金融大厦 M1912 会议室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方 式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定期)。本次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4 月 15 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本次会议由公司董事长王晟先生主持。本次会议应出席 董事 9 名,实际出席董事 9 名,其中委托出席董事 1 名,2 名董事以通讯表决方 式出席本次会议。董事罗卓坚先生因工作原因未能亲自出席会议,书面委托董事 麻志明先生代为出席会议并表决。董事会全体董事按照董事会议事规则的相关规 定参加了本次会议的表决。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司法》和《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监事和有关高 级管理人员列席了会议。 会议形成如下决议: 证券代码:601881 证券简称:中国银河 公告编号:2025-028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定期)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 责任。 三、通过《 ...
中国银河(60188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8:0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5.58亿元,上年同期72.14亿元,同比增长4.7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6亿元,上年同期16.31亿元,同比增长84.8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79亿元,上年同期823.44亿元,同比下降91.04%[3]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上年同期0.12元/股,同比增长108.33%[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499.80亿元,上年度末7374.71亿元,同比增长1.70%[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7499.80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374.71亿元增长1.7%[2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5.58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2.14亿元增长4.77%[2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支出40.7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54.28亿元下降24.99%[2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34.8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7.86亿元增长95.24%[2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0.1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6.32亿元增长84.85%[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17.3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5.39亿元下降31.62%[24]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5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均为0.12元/股[2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7.12亿元,2024年同期为1164.84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23.33亿元,2024年同期为341.40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79亿元,2024年同期为823.44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5.57亿元,2024年同期为8.10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1.81亿元,2024年同期为360.98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6.24亿元,2024年同期为 -352.87亿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5.34亿元,2024年同期为141.30亿元[2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89.93亿元,2024年同期为190.51亿元[2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58亿元,2024年同期为 -49.21亿元[26]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6491.63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6457.06亿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2.7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2.92亿元,同比增长60.3%[3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7.9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5.13亿元,同比增长84.5%[3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6.48亿元,同比下降101.4%[3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1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302.35亿元,同比增长104.9%[33][34]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99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35.97亿元,同比下降2.7%[34]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1.1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2.65亿元,同比下降140.2%[34]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本报告期22.25亿元,上年同期14.75亿元,同比增长50.87%[12] - 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报告期31.57亿元,上年同期16.26亿元,同比增长94.16%[12] - 其他业务收入本报告期12.39亿元,上年同期31.42亿元,同比下降60.56%[12] - 所得税费用本报告期4.63亿元,上年同期1.45亿元,同比增长218.42%[12]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报告期-12.80亿元,上年同期9.08亿元,同比下降241.04%[12] - 2025年第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25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4.75亿元增长50.83%[2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27.42亿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2.80亿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 12.80亿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为9.08亿元[24] - 2025年第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9.21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40亿元,同比增长54.0%[30]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26.34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3.53亿元,同比增长212.0%[30]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7,197户,其中A股普通股股东176,605户,含A股东592户[14] - 前10名股东中,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186,538,364股,持股比例47.43%;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3,689,040,986股,持股比例33.74%[1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0,562,018股,持股比例1.10%;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4,078,210股,持股比例0.77%[15] -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941,882股,持股比例0.38%;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37,001,172股,持股比例0.34%[1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35,515,909股,持股比例0.32%;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30,514,123股,持股比例0.28%[15]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股24,832,185股,持股比例0.23%;中山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9,241,213股,持股比例0.18%[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6.7%股权[16]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2025年2月26日,独立董事刘淳女士因任期届满六年申请辞职[17]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同意选举麻志明先生担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17] 合并报表编制日期信息 - 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19] 融资相关数据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发行应付债券及长期收益凭证收到现金74.0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0.00亿元,同比下降38.3%[34] - 2025年第一季度发行短期融资券及短期收益凭证收到现金170.0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0.00亿元,同比增长750.0%[34]
中国银河: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增长84.86%
快讯· 2025-04-29 16:46
中国银河(601881)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75.58亿元,同比增长4.77%;净利润为30.16亿元, 同比增长84.86%。 ...
29日中证1000指数期货上涨0.70%,最新持仓变化
新浪期货· 2025-04-29 16:28
中证10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2506表现 - 主力合约2506收盘涨跌+0.70%,成交量11.62万手,前20席位净空差额头寸为17010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17.88万手,较上一日减少9018手,前20席位多头持仓21.95万手(减少3655手),空头持仓24.79万手(减少2709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持仓22105,增仓1074)、中信期货(持仓21092,增仓552)、东海期货(持仓2214,增仓284) [1] - 主力合约空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持仓17974,增仓657)、华闻期货(持仓2969,增仓617)、国信期货(持仓4713,增仓371) [1] 主力合约2506持仓数据 - 成交量前三席位:中信期货(36743手,-2863)、国泰君安(34891手,-3141)、海通期货(12018手,-1034) [3] - 持买单前三席位:国泰君安(22105手,+1074)、中信期货(21092手,+552)、东证期货(6417手,+72) [3] - 持卖单前三席位:中信期货(36864手,-133)、国泰君安(17974手,+657)、东证期货(6598手,-147) [3] - 前20席位合计持买单105756手(+740),持卖单122766手(+1391) [3] 全合约持仓数据 - 成交量前三席位:中信期货(62927手,-4857)、国泰君安(58547手,-4798)、海通期货(22548手,-2458) [4] - 持买单前三席位:国泰君安(45437手,-97)、中信期货(41114手,-344)、国投期货(13619手,-337) [4] - 持卖单前三席位:中信期货(60356手,-2033)、国泰君安(40841手,-84)、海通期货(16591手,-173) [4] - 前20席位合计持买单206833手(-3570),持卖单239707手(-3013) [4]
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跟踪标的
期货日报网· 2025-04-29 08:43
产品发行与业务拓展 - 银河证券于2024年12月发行挂钩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10年期的收益凭证产品 旨在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 [1] - 公司累计发行收益凭证约30期 客户覆盖国企、民企及个人投资者 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购积极 [1] - 计划推出挂钩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收益指数的收益凭证、收益互换及场外期权产品 进一步丰富FICC产品线 [2] 指数产品化与市场意义 - 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系列填补国债期货指数空白 具备可投资、易复制属性 为场外产品开发提供基础 [1] - 国债期货指数反映市场供需与价格变化 与现货指数互补 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跟踪标的 [1] - 指数有助于丰富利率市场工具 优化衍生品体系 改善国债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十四五"规划及国务院文件明确支持指数化工具创新 推动国债期货指数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2] - 中证商品指数公司正推进商品指数体系建设 银河证券将配合实现指数产品化落地 深化实体经济服务 [2] - 未来国债期货指数与商品指数可能融合应用 探索"国债+商品"通胀对冲组合 服务国家战略与财富管理需求 [2]
监管严打“绕标套现” 光大、银河等近10家券商陆续被查出存在违规行为
快讯· 2025-04-28 15:21
监管动态 - 两融业务迎来严监管 广西证监局对光大证券南宁金浦路证券营业部出具警示函 因存在"绕标套现"等多项违规行为 [1] - 银河证券因"绕标套现"管控不足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4年以来近10家券商陆续被查出两融业务违规 [1] 违规行为类型 - 券商两融业务主要违规行为包括: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 违规协助开通两融账户 未能妥善管理客户交易行为 [1] 行业应对措施 - 中证协发布《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示范实践 帮助券商解决操作难点 [1] - 银河证券 长江证券等券商陆续修订融资融券业务合同 加强对客户行为管理 [1]
监管严打“绕标套现” 光大、银河等近10家券商触及两融业务“三大雷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5:16
两融业务监管趋严 - 2024年以来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近10家券商因两融业务违规被查处,包括光大证券南宁金浦路营业部、银河证券等[1] - 主要违规行为包括: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违规协助开通两融账户、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不到位[1][5][7] - 中证协发布《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示范实践,提供操作指引[10] 券商两融业务三大违规雷区 - **绕标套现**:光大证券营业部通过支付报酬等方式协助客户套取资金买入非标证券,银河证券因管控不足被责令改正[2][4] - **违规开户**:申万宏源西部证券、中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存在向客户提供测试答案等行为[5][6] - **管理漏洞**:南京证券营销与佣金设置岗位未分离,华泰证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不到位[7] 券商合同修订动态 - 长江证券修订合同,明确禁止客户通过两融交易套取资金或实施变相T+0套利,2025年5月6日生效[8] - 银河证券新增条款:禁止绕标套现操作,违规将面临强制平仓等处罚[9] 监管规则完善 - 中证协《示范实践》提出前端管控四措施(制度、合同、员工、系统),并制定风险账户监控及分层压降方法[10]
助力“金融向绿” 券商ESG战略赋能“绿水青山”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1
ESG建设进展 - 券商ESG建设进入"质量深化期",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从单一信息披露转向全面整合,从国内市场闭环转向全球标准互认 [1] - 2024年5月沪深北交易所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2025年发布编制指南,推动ESG信息披露从"鼓励倡导"到"规范强制" [2] - 截至2024年4月27日,已有38家上市券商披露ESG报告,华证评级显示8家获"AA/AAA"(如华泰证券AAA、中信建投AA),9家获"A",21家获"B/BB/BBB",4家获"C/CC/CCC" [3] - 券商ESG评级权重分布:公司治理55%、社会维度35%、环境维度10% [3] 绿色金融业务 - 券商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或ABS)1674.1亿元,承销低碳转型债券267.9亿元,管理ESG主题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5] - 绿色金融成为行业ESG生态建设核心议题,券商通过绿色债券承销、绿色产业专项基金、转型债券发行等业务支持"双碳"目标 [4][5] - 企业低碳转型需求为券商创造业务空间,包括帮助传统企业发行转型债券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5] 碳金融布局 - 2024年12月8家券商获准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类型从单一交易向多元化服务发展 [6] - 券商在碳金融领域角色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塑造,可设计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提升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 [6] - 券商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中介服务和碳金融产品创新,成为碳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机制的重要推动者 [6] 行业战略定位 - 券商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业务环节,强化金融服务供给,为绿色发展、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注入动力 [7] - ESG报告披露推动券商内部治理完善和绿色金融业务升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非财务指标决策依据 [3]
重点城市写字楼租金下跌,挪威主权基金亏损3000亿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4-26 03:04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2] - 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包括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 [2][3] - 央行4月MLF净投放5000亿元,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1-2月累计净投放超1.3万亿元,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4][5] 能源行业 - 一季度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占比接近九成,总装机规模达14.8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 [6] - 风光发电面临产能过剩和技术瓶颈问题,行业经历价格战洗牌,需解决消纳瓶颈和储能成本问题 [6][7] - 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最高用电负荷达15.5亿千瓦 [6] 商业地产 - 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写字楼平均租金环比下跌0.73%,同比下跌2.1%,86%商圈租金下跌 [8] - 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较低(广州11.4%),二线城市如杭州、苏州空置率分别为11.6%、15.8% [8] - 人工智能和金融行业支撑写字楼需求,但新增供给和外贸不确定性带来市场调整压力 [9] 科技公司 - 谷歌一季度营收902.3亿美元(同比+12%),净利润345.4亿美元(同比+46%),广告业务增长8.5%至668.85亿美元 [10][11] - 云业务营收122.6亿美元(同比+28%),增速放缓,AI功能带动广告业务但面临市场竞争 [10][11] 金融行业 - 2024年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1500.12亿元,同比增长30.86%,中信证券以263.45亿元居首 [12] - 固收类资产收益推动自营收入增长,头部券商集中度提升,未来需多元化配置 [12] 主权财富基金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一季度亏损400亿美元(约3000亿元),主要受科技股拖累(美股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5%) [13] - 特斯拉股价下跌35%,英伟达下跌19%,苹果下跌11%,微软下跌10% [13] 股票市场 - 4月25日A股成交额1.11万亿元,沪指跌0.07%,深成指涨0.39%,创业板指涨0.59% [15] - 电力、算力板块上涨,贵金属、化学制药等板块下跌,市场热点杂乱但个股涨多跌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