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河(60188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601881):净利润增长显著 自营业务扛大旗
新浪财经· 2025-04-01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各业务表现有差异,未来公司凭借传统优势和战略调整具备成长潜力,预计2025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23/140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6][7]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4.71亿元,同比+5.43%,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27.23%,加权平均ROE 8.30%,同比+0.78pct [1] - Q4单季度营收83.85亿元,同比+2.75%,归母净利润30.67亿元,同比+140.48% [1] - 2025年公司拟每股现金分红0.196元(含税),分红比例为30.52% [1] 业务表现 经纪业务 - 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61.89亿元,同比+12.5%,Q4单季度净收入24.96亿元,同比+92.22%,环比+110.95% [2][3] - 代理买卖证券/席位租赁/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分别为69.20/10.74/3.31/5.90亿元,同比+16.20%/-54.73%/ -92.96%/+1.90% [3] - 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客户总数超1730万户,托管证券总市值5.09万亿元,注册投资顾问4,056人,同比+6.8% [3] 投行业务 - 2024年投行收入6.06亿元,同比+10.6%,Q4单季度净收入2.40亿元,同比+10.01%,环比+140.60% [2][4] - 股权方面,2024年实现1单IPO项目,完成再融资项目1单等,公告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项目4单,交易金额186.67亿元,行业排名第8,截至3月28日,IPO储备项目9个,位于行业第37 [4] - 债券方面,2024年债券承销规模5560.52亿元,同比+44.31%,占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的4.0%,排名同业第6 [4] 资管业务 - 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4.85亿元,同比+6.1%,Q4单季度净收入1.34亿元,同比+18.46%,环比+8.68% [2][4] - 截至2024年末,控股子公司银河金汇资产管理规模851.90亿元,同比-9.91%,集合/单一/专项规模分别同比+52%/-56%/-76% [4] 自营业务 - 2024年自营业务收入115.03亿元,同比+50.2%,Q4单季度净收入27.56亿元,同比+50.78%,环比-27.92% [2][5] - 年末金融投资资产规模3824.72亿元,同比+8.96%,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1767.05亿元,同比-2.82% [5] 信用业务 - 2024年信用业务收入38.49亿元,同比-16.2%,Q4单季度净收入12.23亿元,同比+45.14%,环比+55.41% [2][5] - 年末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1015亿元,同比+11.31%,市占率为5.45%,同比-0.08pct,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203亿元,同比-1.07% [5] 费用与杠杆率 - 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114.14亿元,同比+10.0% [5] - 年末除客户资金杠杆率4.08倍,同比-0.07,环比Q3末-0.14 [5]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E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23/140亿元,现价对应PB为1.23/1.13/1.04倍,维持“增持”评级 [6][7]
中国银河大跌2.18%!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有
搜狐财经· 2025-03-31 19:51
中国银河证券相关情况 - 3月31日中国银河股票收盘大跌2.18% [1] - 中国银河证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从事资本市场服务,注册资本1093440.2256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晟 [1]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相关情况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中国银河前十大股东,去年四季度减持,今年以来收益率 -0.31%,同类排名2542(总3442) [1] - 近1周涨幅0.01%,近1月涨幅0.66%,近3月涨幅 -1.45%;同类平均近1周涨幅 -0.60%,近1月涨幅0.38%,近3月涨幅1.30%;沪深300及跟踪标的近1周涨幅 -1.21%,近1月涨幅 -0.07%,近3月涨幅 -1.21% [2] 基金经理柳军相关情况 - 柳军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15年又304天,任职起始日期2009 - 06 - 04,现任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3][4] - 柳军履历丰富,2000 - 2001年任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财务等多个职位,管理过众多基金 [3] - 柳军管理的部分基金情况: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联接Y规模0.08亿元,任职108天回报 -0.12%;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Y规模0.45亿元,任职108天回报0.74%;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联接Y规模0.04亿元,任职108天回报3.55% [4]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情况 - 成立于2004年11月,董事长为贾波,总经理为韩勇 [4] - 共有3名股东,PINEBRIDGE INVESTMENT LLC持股49%、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 [4]
中国银河2024年净利破百亿、增速27%,董事长、总裁双双降薪
搜狐财经· 2025-03-31 19:15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8日中国银河发布2024年度报告,展示了公司在营收、利润、资产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介绍了公司董事长和总裁的履历及薪酬情况 [1][2]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增长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31亿元,同比增长27.31% [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7.97亿元,同比增长178.62%;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49.34亿元,同比增长228.48%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7374.71亿元,同比增长1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04.81亿元,同比增长7.68% [3] 公司管理层 - 公司董事长为王晟,现年48岁;总裁为薛军,现年55岁 [4] - 王晟有丰富的金融行业履历,2023年10月起至今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 [4] - 薛军曾在多家证券机构任职,2024年1月起至今担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总裁等职 [4][5] 管理层薪酬 - 2022 - 2024年,王晟薪酬分别为87.02万元、232.7万元及163.8万元,2024年薪酬减少68.9万元,降幅29.6% [6] - 2021 - 2024年,薛军薪酬分别为31.71万元、191.5万元、213.7万元及163.8万元,2024年薪酬减少50万元,降幅23.4% [7]
中国银河证券:产品力等为品牌服饰出海成功关键 加大海外渠道布局扩展新兴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11:37
随着部分国内服饰品牌发展不断成熟,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在国内市场已形成一定品牌知名度,具备 出海发展潜质。此外,当前国内消费需求增速逐年放缓,国内服饰消费需求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因此, 国家政策鼓励产业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目前国家消费品出海的支持鼓励 构成了综合的政策体系,积极引导和扶持制造业和消费品产业,把握全球化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品科技研发、DTC布局、差异化竞争是国际品牌塑造全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品牌服饰出海仍处于布局阶段,目前还未形成一定规模 体量和品牌影响力。从扩展海外市场需要的必要标准来看,资金实力、国内品牌影响力、产品力是未来 品牌出海能否成功的关键。体育服饰方面,关注当前海外渠道有所布局,且在国内市场已具备一定销售 规模,持续加速推进产品出海企业。休闲服饰方面,龙头公司依托自身优势,通过国内完善优质的供应 链为海外市场输出高质量产品。 当前服饰品牌正通过加大海外渠道布局力度扩展新兴市场 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家政策扶持,助力产业出海 该行复盘国际品牌出海经验,认为产品研发、DTC布局、差异化竞争是提升全球竞争力 ...
中国银河(601881):客户规模快速增长,自营配置结构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29 2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中国银河“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28日中国银河披露2024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营收354.7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27.3%;4Q24营收83.9亿元同比/环比+2.8%/-16.1%,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环比+140.5%/+19.1%;2024年加权平均ROE为8.30%较去年同期+0.78pct [4] - 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2025 - 2027E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129亿元、147亿元,同比分别+12.5%、+14.1%、+14.1%;截至2025年3月28日,公司最新收盘价对应25年动态PB为1.56x;公司经纪、投资、国际业务先发优势明显,随着后续市场IPO发行改善、交投活跃度提升,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28日收盘价16.99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9.33/9.70元,市净率1.7,股息率1.79%,流通A股市值123,066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351.31/10,607.33 [1]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10.12元,资产负债率80.95%,总股本/流通A股10,934/7,243百万,流通B股/H股-/3,691百万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644.08|35,471.20|41,653.98|46,094.15|48,668.65| |收入同比增长率|0.01|5.43|17.43|10.66|5.5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878.77|10,030.84|11,284.98|12,871.30|14,688.57|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52|27.31|12.50|14.06|14.12| |每股收益|0.65|0.83|0.95|1.09|1.25| |ROE|7.55|8.64|9.05|9.68|10.91| |P/E|26.26|20.35|17.90|15.52|13.60| |P/B|1.85|1.68|1.56|1.45|1.51|[5] 合并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644|35,471|41,654|46,094|48,669|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百万元)|6,555|7,371|9,220|10,573|11,490| |利息净收入(百万元)|4,163|3,849|5,289|6,262|7,679| |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7,656|11,499|9,145|9,260|9,500| |其他业务收入(百万元)|15,271|12,752|18,000|20,000|20,000| |营业支出(百万元)|25,428|24,943|29,887|32,673|33,353|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50|141|166|183|194| |管理费用(百万元)|10,373|11,414|11,247|11,984|12,654|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34|441|200|200|200| |其他业务成本(百万元)|14,872|12,947|18,275|20,305|20,305| |营业利润(百万元)|8,216|10,528|11,767|13,421|15,316|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83|-9|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8,134|10,519|11,767|13,421|15,316| |所得税(百万元)|250|488|471|537|613| |净利润(百万元)|7,884|10,031|11,296|12,884|14,703|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5|0|11|13|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879|10,031|11,285|12,871|14,689|[7] 业务表现 - 零售、机构客户均获较快增长,4Q24经纪业务表现亮眼;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61.9亿元同比+12.5%,4Q24经纪业务收入25.0亿元同比/环比+92.2%/+110.9%;2024年末零售业务客户总数超1,730万户,托管证券总市值5.09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1.8%;机构业务PB业务客户数量达7,036户较2023年末增长12.8%,2024年PB业务股基交易量为3.58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23.3% [6] - 债券承销规模实现高增长,行业排名有所提升;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6.1亿元同比+10.6%,4Q24投行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环比+10.0%/+140.6%;2024年债券承销规模4816.1亿元同比+34.4%,市占率为3.5%,行业排名第6名同比提升5位 [6] - 国际业务利润贡献提升,海外经纪业务保持领先;2024年银河国际控股实现收入/净利润21.73/3.28亿元同比+8.3%/+32.3%;银河海外在东南亚核心区域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市场排名分别为第1、第3、第4和第6,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均超10% [6] - 2H24自营债券配置策略转向,股债配置结构再平衡;2024年自营投资净收益114.4亿元同比+49.5%,4Q24自营投资净收益27.5亿元同比/环比+50.5%/-27.6%;2024年下半年自营债券配置规模收缩,期末金融投资资产规模(含衍生金融资产)3867亿元较二季度末-5.6%,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规模1383亿元较二季度末-8.7%,其他权益投资工具规模557亿元较二季度末+2.9% [6]
中国银河(601881):2024年年报点评:费类业务同比增长,自营带动公司净利润高增
东吴证券· 2025-03-29 2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银河2024年业绩良好,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各业务表现不一,自营业务带动净利润高增,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基于资本市场改革和宏观经济复苏,大型券商优势明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各业务情况总结 经纪及两融业务 - 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2024年经纪业务收入61.9亿元,同比+12.5%,占营业收入比重27.2%;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1853亿元,同比+23.1%;公司两融余额1015亿元,同比+11%,市场份额5.4%,同比-0.1pct;公司零售业务依托客群和网点优势,客户总数超1730万户,注册投顾4056人,同比+6.8%,金融产品保有规模2111亿元,同比+7.8%,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超10万户 [8] 投行业务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6.1亿元,同比+10.6%;股权主承销规模(再融资)2.0亿元,同比-94.7%,排名第50;债券承销业务亮眼,主承销规模4816亿元,同比+34.5%,排名第6;公告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项目4单,交易金额186.7亿元,排名第8 [8] 资管业务 - 2024年资管业务收入4.9亿元,同比+6.1%;资产管理规模852亿元,同比-9.9%;集合、单一、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618亿元、230亿元、4亿元,分别同比+52%、-56%、-10% [8] 自营业务 - 2024年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115.0亿元,同比+50.2%;第四季度投资净收益(含公允价值)27.6亿元,同比+50.8%;权益投资坚持“低风险+绝对收益”宗旨,红利策略成果较好;固定收益投资秉持稳健策略,优化持仓结构 [8]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6.53亿元、413.79亿元、429.44亿元,同比分别为11.79%、4.35%、3.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39亿元、135.13亿元、142.17亿元,同比分别为26.00%、6.92%、5.21%;对应2025 - 2027年PB为1.22/1.16/1.12倍 [1][8]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客户资金分别为1542.71亿元、1593.19亿元、1637.59亿元、1678.04亿元;自有资金分别为264.17亿元、272.82亿元、280.42亿元、287.35亿元等 [15]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4.71亿元、396.53亿元、413.79亿元、429.44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73.71亿元、80.31亿元、83.63亿元、87.11亿元等 [15]
中国银河(60188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9 00: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晟,总经理为薛军[19]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业务、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等许可项目,金银制品销售等一般项目及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2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刘冰,联系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西营街8号院1号楼青海金融大厦,电话为010 - 80926608 [27] - 2007年1月26日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60亿元[33] - 公司A股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881),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6881)[11] - 公司股票有A股和H股,A股上市于上交所,代码601881;H股上市于香港联交所,代码06881 [31] 公司股权结构 - 银河金控为公司控股股东,报告期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7.43%[12] - 中投公司报告期末持有汇金公司100%股权,汇金公司报告期末持有银河金控69.07%股权[12] 公司注册资本与股本变化 - 2013年6月13日公司发售16.066045亿股H股,注册资本增至75.37亿元[36] - 2015年5月5日公司配售发行20亿股H股,注册资本增至95.37亿元[37] - 2017年1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亿股A股,注册资本增至101.37亿元[37] - 2023年12月19日A股可转债完成赎回并摘牌,累计转股7.97143499亿股,总股本变更为109.34402256亿股[37] - 2024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因可转债转股由101.37亿元增至109.34亿元[37] - 公司总股本为109.34亿股[5] - 公司注册资本本报告期末为10,934,402,256元,上年度末为10,137,258,757元;净资本本报告期末为111,090,346,133元,上年度末为100,100,154,912.51元[20] 公司组织架构与分支机构 - 公司直接控股1家境外子公司银河国际控股和4家境内子公司,分别为银河期货、银河创新资本、银河金汇、银河源汇,持股比例均为100%[40] - 银河期货注册资本45亿元,银河创新资本注册资本15亿元,银河国际控股注册资本86亿港币,银河金汇注册资本10亿元,银河源汇注册资本50亿元[4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461家证券营业部,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1] - 广东证券营业部数量最多,为70家;西藏最少,为1家[41][4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7家分公司[43] - 各分公司营运资金均为人民币500万元[43] - 深圳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1日[43] - 浙江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15日[43] - 广东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2日[43] - 北京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43] - 上海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9日[43] - 湖南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3日[43] - 河南分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4日[43] - 天津分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11日[43] - 公司设立了37家分公司、461家营业部,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37家分公司、461家证券营业部[149] - 报告期内,公司撤销9家营业部,新设1家营业部[151]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49家分支机构同城迁址,其中分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45家[152] - 广东省有10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3] - 浙江省有12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3][155] - 北京市有4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5] - 上海市有2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5] - 江苏省有2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5] - 福建省有1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5] - 山东省有2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5] - 辽宁省有2家证券营业部迁址[155] - 佛山顺德怡兴路证券营业部迁至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季华五路57号2座3301、3302室[153] - 广州南沙海滨路证券营业部迁至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78号1604室[153] 公司业务资格 - 公司具有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认可的多项业务资格,如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业务资格等[22] - 公司具有交易所核准的多项业务资格,如权证交易资格等[24] - 公司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核准的多项业务资格,如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资格等[25] - 公司具有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多项业务资格,如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资格等[25] - 公司具有上海清算所核准的债券净额清算等自营业务上海清算所B类普通清算会员资格[25]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互换便利、碳排放权交易、跨境理财通等业务资格[159] 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与声明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经审计,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公司现金分红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21.43亿元(含税),每10股派1.96元(含税),2024年中期已派每10股0.84元(含税),本报告期合计拟派每10股2.80元(含税),预计现金分红总额30.62亿元(含税)[5] 公司面临风险与防控体系 - 公司面临法律合规、战略、内部运营及管理、市场、信用、流动性、操作等风险,并建立防控体系[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情况[7] 公司董事会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54.71亿元,较2023年增长5.43%[4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31亿元,较2023年增长27.31%[4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7374.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1.20%[49] - 2024年末负债总额5969.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06%[4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81元/股,较2023年增长20.90%[5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0%,较2023年增加0.78个百分点[50]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7亿元[5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562.74万元[57]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207.61亿元,当期变动145.77亿元[60] - 2024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合计期末余额4316.95亿元,当期变动294.06亿元[60] - 2024年集团口径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增长5.43%,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增长27.31%[64]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口径总资产7374.71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1404.81亿元[64] - 利息净收入38.49亿元,较2023年下降7.5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3.71亿元,较2023年增加12.45%;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4.99亿元,较2023年增加50.21%[113] - 营业成本249.43亿元,较2023年减少4.84亿元,降幅为1.91%;信用减值损失4.41亿元,较2023年增加1215.80%[113][1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7.97亿元,较2023年增加790.57亿元[1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7.06亿元,较2023年减少327.43亿元[1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21亿元,较2023年减少87.10亿元[118]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较2023年增加34.32亿元,增幅为228.48%[118] - 公司总营业收入354.71亿元,营业成本249.43亿元,毛利率29.68%,营业收入同比增5.43%,营业成本同比降1.91%,毛利率同比增5.26个百分点[121][122]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净额为265.49亿元,同比增加376.47亿元,增长339.24%[128]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7.97亿元,较2023年增加790.57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负债及衍生金融工具、回购业务现金流量净额分别同比增加546.89亿元、251.56亿元、130.13亿元[128] - 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7.06亿元,较2023年减少327.43亿元,主要因其他债权投资和收到或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同比减少176.72亿元、156.63亿元[129] - 2024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21亿元,较2023年减少87.10亿元,主要因发行债券及收益凭证收到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25.86亿元[129]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374.71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1.20%,货币资金等多项资产有不同幅度变动[133] - 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5969.71亿元,扣除相关款项后自有负债4313.84亿元,资产负债率75.43%,较上年末下降0.54个百分点[134][13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448.90亿元,占总资产19.65%,较上期期末增加27.52%,主要因客户资金存款增加[131][133] - 结算备付金本期期末数为357.98亿元,占总资产4.85%,较上期期末增加28.31%,主要因客户备付金增加[131][133]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42.02亿元,占总资产0.57%,较上期期末减少50.01%,主要受衍生工具价值波动影响[131] - 截至报告期末,境外资产规模为398.8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41%[1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公司客户总数超1730万户,托管证券总市值5.09万亿元,注册投资顾问4056人,较2023年末增长6.8%[67] - 2024年公司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超800亿元,年末保有规模2111.1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8%[69] - 2024年末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超10万户,“银河金熠”累计签约客户超7400人,“金·耀”资产配置系列产品规模突破10亿元[69] - 2024年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64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9%,公司融资融券余额921亿元,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55%[70][71] - 2024年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余额203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80%[71] - 2024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2904.72亿元,同比下降73.6%,公司实现1单IPO项目注册通过并上市[72][73] - 2024年公司完成再融资项目1单、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6单、新三板定向发行项目2单[73] - 2024年公司公告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项目4单,交易金额186.67亿元,行业排名第8[73] - 2024年公司债券承销规模为4833.43亿元,同比增长34.65%,行业排名第7[74] - 2024年末公司PB业务客户数量达7036户,较2023年末增长12.8%,业务规模为348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1.0%,2024年PB业务股基交易量为3.58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23.3%[76] - 2024年末公司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规模为2097.11亿元,产品数量4056只[78] - 2024年公司完成23个港股IPO项目,承销278个境外债项目,参与发行158只离岸人民币债券[84] - 2024年公司机构客户群体增至5200家以上,同比增幅超25%[75] - 2024年港股市场恒生指数较年初上涨17.7%,日均成交额1318亿港币,同比增长25.5%,融资总额1903亿港币,同比增长26%,其中新股融资总额875亿港币,同比增长89%[83] - 2024年东南亚核心四国市场融资总额35.9亿美元,同比下降37.6%,IPO数量135次,同比下降15.6%[83] - 2024年公司地方政府债承销规模为2863.53亿元,行业排名第5;金融债承销规模为987.86亿元,行业排名第11;中期票据承销规模为410.13亿元,行业排名第8[74] - 2024年末公司科创板做市行业排名第4,北交所做市行业排名第4,基金做市行业排名第10(含非权益做市业务)[79] - 2024年公司托管业务问答库准确率达到98%[75] - 银河海外经纪业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泰国市场排名分别为第1、第3、第4和第6,在马新两国市场份额超10%;投行业务股权和债券累计完成45笔交易,规模达7.22亿新加坡元;主导泰国信贷银行IPO,募集资金达73.7亿泰铢(约2.07亿美元)[86][87] - 2024年我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77.29亿手,同比下降9.1%,累计成交额为人民币619.
中国银河2024年报发布:净利润破百亿,董事长降薪近三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3-28 21:2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多项核心财务指标稳健增长,净利润首破百亿,盈利能力提升,业务表现良好,股东户数增加,业绩与行业趋势一致,市场对“汇金系”券商资源整合有预期 [1][3][5]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增长5.43%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增长27.31% [1][2][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99.95亿元,同比增长26.75%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7.97亿元,同比增长178.62% [2]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49.34亿元,同比增长228.48% [2] - 2024年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均超30%,分别达108.22亿元和108.13亿元 [3] 薪酬情况 - 2024年27名董事、监事和高管(含离职)薪酬共计1479.71万元,6人薪酬破百万 [1] - 董事长王晟、副董事长兼总裁薛军和监事会主席屈艳萍2024年薪酬均为163.77万元,较2023年分别下降29.62%、23.36%和30.39% [1] 分红情况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96元(含税),派息总额达21.43亿元,与净利润增速基本匹配 [3] 分季度业绩 - 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营收分别为72.14亿元、98.72亿元、100.00亿元和83.85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1亿元、27.56亿元、25.76亿元和30.67亿元,四季度盈利水平较前三季度明显提升 [4] 分业务表现 - 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增50.21%,反映公司在衍生品、权益类资产配置上主动管理能力增强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2.45%,受益于经纪业务市占率提升及财富管理转型深化 [4] 股东户数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6.83万户,较上期增加4.3万户,增幅达34.28% [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非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14.01万户,公司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行业趋势与市场预期 - 2024年四季度以来证券行业整体回暖,多数上市券商实现净利润增长,公司业绩表现与行业趋势一致 [5] - 今年2月公司出现与中金公司合并传闻,股价单日涨幅达10%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突破1948亿元,虽澄清但市场对“汇金系”券商资源整合仍有预期 [5]
中国银河: 中国银河: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8 20:3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第1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第8份ESG相关信息报告,展示公司在ESG管理、业务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理念、实践与成效,致力于成为ESG实践领军者,实现企业与社会价值双重提升,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1]。 报告编制说明 - 报告遵循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的汇报原则,包括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 - 报告范围与公司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一致,数据时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部分信息适当追溯及展望[1] - 报告选定的ESG绩效指标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鉴证,以中英文编制,提供电子版和印刷版[1] 董事会ESG管理声明 - 公司推进完善ESG管理架构,明确董事会专门委员会ESG决策监督职能,设立由总裁担任主任的ESG管理委员会[1][2] - 公司举办专题培训会,推动ESG理念融入日常业务和经营管理,识别24项重要性议题并针对性管理[1][2][3] 董事长与总裁致辞 - 董事长表示公司坚持功能性第一,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风险防控,推动一流投行建设取得新成效[3] - 总裁称公司一体推进各项工作,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354.71亿元,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总资产超7374亿元,净资产超1400亿元[3] - 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企业上市募资和绿色债券发行,加强普惠金融产品供给,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3] 公司概况 - 中国银河证券是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全球5大洲,在国内有37家分公司、超460家营业部、5家子公司,服务“一带一路”及沿线客户超1700万[5][6] - 公司拥有证券市场业务全牌照,客户托管资产超5万亿元,连通全球35个股票交易市场、30个交易所[6] - 银河海外在亚洲有45年经营历史,是东盟地区服务全面的证券公司之一,在东南亚市场经纪业务领先[6] 战略规划与组织架构 - 公司推进《中国银河证券战略发展规划(2023 - 2025)》,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五位一体”业务模式和“三化一同”体制机制[6] - 战略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国内一流、国际优秀的现代投资银行,到2030年打造受人尊敬、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投资银行[6] - 公司组织架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开展业务[6][7][8] 议题重要性评估 - 公司识别出24项ESG议题,其中环境维度5项、社会维度12项、公司治理维度7项,9项具有双重重要性,2项仅具财务重要性,12项仅具影响重要性,1项无重要性[10][11] - 公司通过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专家打分等方式进行议题重要性分析,调整部分议题表述和边界[10][11] ESG管理亮点工作 - 公司完善ESG管理架构,修订议事规则,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和工作组,召开会议推动ESG工作与业务目标对齐[12] - 公司开展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邀请专家参与识别分析ESG重要性议题,指导子公司披露ESG进展[12] - 公司举办董监高ESG专题培训,推动ESG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2] ESG管理模型与风险机遇 - 公司分析ESG议题相关风险和机遇,如服务国家战略有市场和产品机遇,也有市场和信用风险[12][13] - 公司针对财务重要性议题开展针对性管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3] 主要荣誉与认可 - 公司入选“2024年中国企业ESG100指数”榜单、“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成分股[14] - 公司获得华证指数、中证指数、商道融绿等ESG评级“A”或“A - ”等级[14] 绿色发展 - 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和投融资ESG风险管理,实施绿色运营策略,响应“双碳”战略[14] - 公司识别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制定管理办法,搭建三级管理架构,采取应对措施[14] - 公司开展绿色投融资、ESG研究、碳金融等业务,打造特色综合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降本增效[15][16] 投融资ESG风险管理 - 公司制定《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办法》,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纳入业务考量与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17] - 公司识别、评估、监测和应对投融资业务中的ESG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保障业务高质量发展[17] - 公司建立投行业务ESG尽职调查要点,从法律法规、污染处理、环保投资等方面评估发行人[17]
中国银河: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8 20:2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安永所 2024 年度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并汇报履行监督职责情况,认为安永所具备资质和能力,审计工作规范有序,委员会切实履行了监督职责 [2][8] 2024 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安永华明 1992 年 9 月成立,2012 年 8 月完成本土化转制,总部在北京,截至 2024 年末有合伙人 251 人,首席合伙人为毛鞍宁先生,拥有财政部颁发的执业资格,是中国首批获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和 H 股企业审计资格事务所之一 [2] - 安永华明有分所 23 家,2023 年度综合评价百家排名第一,截至 2024 年末有执业注册会计师逾 1700 人,其中超 1500 人有证券相关业务服务经验,逾 500 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 [3] - 安永香港是根据香港法律设立的合伙制事务所,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自 2019 年 10 月 1 日起根据香港《财务汇报局条例》注册为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经财政部批准取得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在美国和日本相关机构注册 [3] 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的程序 - 2023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聘任安永所为公司 2023 年度外部审计机构,期间安永所履职良好,公司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已出具 2023 年度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4][5] - 审计委员会提名聘任安永华明(A 股)和安永香港(H 股)为公司 2024 年度外部审计机构,2024 年度外部审计费用为 552 万元,包括商定程序 60 万元、中期审阅 150 万元、年度审计 296.5 万元、年度内控审计 [5] - 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及 2023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续聘安永所为公司 2024 年度外部审计机构,相关事项已事前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5] 2024 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 - 安永所按约定对公司 2024 年度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核查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认为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合规,内部控制有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6] - 审计过程中,安永所就独立性、人员构成、审计计划等与公司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6]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情况 核查评价 - 审计委员会对安永所专业资质、业务能力等进行核查评价,认为其具备为公司提供审计工作的资质和能力,2024 年 3 月 26 日审议通过聘任议案并提交董事会 [6] 审前沟通 - 2024 年 12 月 5 日,审计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及项目经理召开审前沟通会议,沟通审计范围、时间节点等事项 [7] 听取汇报与审议 - 2025 年 3 月 26 日,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安永所 2024 年年审工作汇报并沟通交流,审议通过年度报告等议案并提交董事会 [8] 总体评价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遵守规定,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审查安永所资质和能力,在年报审计期间充分沟通,督促其出具审计报告,履行了监督职责 [8] - 审计委员会认为安永所在年报审计中态度公允客观,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良好,按时完成工作,审计行为规范,报告客观完整清晰及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