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601998)
搜索文档
银行板块延续强势 重庆银行涨超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0:41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延续昨日上涨趋势,整体表现强势 [1] - 城商行方向领涨板块,成为市场焦点 [1] - 重庆银行涨幅超过6%,表现最为突出 [1] - 江苏银行、厦门银行、沪农商行、农业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涨幅均超过2% [1]
A股银行股普跌,农业银行跌超1%
格隆汇· 2025-10-14 09:4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出现普遍下跌 [1] - 渝农商行、浦发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青岛银行、农业银行跌幅均超过1% [1] - 中信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跌幅接近1% [1]
多家银行“出手”上调代销基金风险评级,动态调整成新导向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08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调整概况 - 中信银行于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17只代销资产管理产品风险评级,其中15只上调、2只下调 [1] - 此次调整为中信银行年内第四次调整代销基金产品风险评级 [1] - 除中信银行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年内亦对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进行调整,且绝大多数为向上调整 [1][8] 中信银行具体调整细节 - 风险评级上调产品包括汇添富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等旗下共15只基金 [3] - 汇添富基金的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评级从PR4上调至PR5,成为此次调整中风险等级最高的产品 [6] -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工银养老2055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A”风险评级从PR3调整为PR4 [6]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2只混合型FOF基金风险评级从PR3下调至PR2 [7] - 调整仅涉及产品风险评级,不改变投资者此前购买产品的投资者类型、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其他风险收益特征 [7] 其他银行调整情况 - 民生银行于2025年1月10日起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评级,去年亦曾多次上调 [9] - 建设银行于2025年2月10日调整21款代销公募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大部分从“R3-中风险”调整至“R4-中高风险” [9] - 农业银行于2025年5月23日宣布对所有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开展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工作,采用“全覆盖”和“全生命周期内动态评估”模式 [10] - 宁波银行于2025年8月20日起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均为从“中高风险”上调为“高风险” [10] 监管政策背景 -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独立、审慎地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12] - 办法规定产品风险评级结果与合作机构不一致时,应按孰高原则采用评级结果 [12] - 商业银行应稳慎评估客户购买产品的适当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有效期原则上为一年 [12] - 商业银行只能向客户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代销产品 [12]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3日涨0.86%,浦发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484.5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3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上涨0.86%,表现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 [1] - 浦发银行领涨板块,涨幅达5.66%,收盘价为12.51元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9只个股中5只上涨,2只持平,2只下跌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浦发银行成交量最大,为209.59万手,成交额为25.80亿元 [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42.66亿元,但股价微跌0.17% [1] - 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成交量均超过500万手,但股价变动较小,分别为上涨0.25%和持平 [1] - 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成交额单位原文为“Z”,根据上下文推断应为“亿”元,分别为23.30亿元和16.9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484.54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1.6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848.72万元 [1] - 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37亿元和6918.81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5.87%和2.68% [2] - 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净流出1.01亿元、1.09亿元和1.33亿元 [2] - 浦发银行游资净流入额最高,达1.31亿元,游资净占比为5.07% [2]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35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国有大行加入App整合行列[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将其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5]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16] 市场竞争格局:月活跃用户高度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月活达4899.45万人,遥遥领先[7][8]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工银e生活”月活1468.25万人,建设银行“建行生活”月活822.47万人,而将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月活仅154.54万人,排名第13[7][8] - 月活排名前6的App用户规模均在1400万人以上,而榜单后10名App月活均低于60万人,市场集中度高[8] 业务规模对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各具优势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在贷款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8][10]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达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且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高达12.99%[9][10] - 六家国有大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达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10] 信用卡App的功能演变与当前困境 - 信用卡App最初承担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4][12] - 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新客拓展难度加大,一位股份行推广人士发现消费者普遍已持有2张以上信用卡[12][13] - 面对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扎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抢占新增流量的空间较小[14]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以支持集约化运营,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近三年校招人数累计超120人[16]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将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调整至该部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17] - 银行运营部门负责人指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17]
中信银行“未来来信”互动体验展南昌站启幕 以场景化服务助力公众规划美好未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3 19:39
活动概述 - 中信银行南昌分行于10月10日至15日在南昌万象天地商场举办“未来来信全国25城互动体验展” [1] - 活动通过场景化体验、专业化服务与公益宣教相结合,将金融服务与未来生活规划深度融合 [1] 活动核心内容与倡议 - 活动以“美好未来,提前养起来”为核心倡议,聚焦“备老到享老”的全年龄段客户需求 [3] - 创新构建“健康、工作、娱乐、爱”四大场景金融生态,将养老金融知识、财富规划逻辑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体验内容 [3] - 活动期间同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教,通过互动问答、案例讲解普及金融诈骗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知识 [3] 品牌活动战略与演进 - “来信”系列是公司标志性品牌活动IP,已成功举办三届,实现从理念传播到业务落地的持续升级 [5] - 该系列活动以情感为纽带,将品牌温度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服务从“功能满足”向“价值创造”转变 [5] 公司战略与未来方向 - 此次活动是公司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构建“有温度的消保”服务体系的重要实践 [5] - 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等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持续创新服务场景、优化客户体验 [5] - 公司将以常态化金融公益宣教为抓手,将专业金融服务与人文关怀融入市民生活 [5]
薪火相传卅七载 金融报国“圳”当时——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精彩答卷
中国基金报· 2025-10-13 15: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成立37周年,回顾其在深圳的发展历程 [1] - 公司深入践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1] - 通过具体业务数据和案例展示其在各领域的成果与进展 [2][4][7][8][10][12][14] 科技金融 - 支持半导体国产替代,为某半导体公司提供从研发到上市后的全周期金融支持 [2] - 构建开放式科技金融专营体系,汇聚多方力量塑造科技企业新生态 [3] - 推出“信·纵横”科技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近两年支持超2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升级为国家级,助力18家深圳科技企业登陆A股 [4] - 截至2025年9月末,科技企业贷款户数近1300户,余额近286亿元 [4] 绿色金融 - 践行“双碳”战略,为某新材料公司提供6000万元绿色流动资金贷款,执行优惠利率 [5][6] - 绿色信贷余额269亿元,较年初增95亿元,增速54% [7] - 2025年累计承销绿色信用债11.22亿元、投资绿色信用债4.1亿元 [7] 普惠金融 - 截至2025年9月末,普惠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本年累计投放普惠法人贷款超120亿元,较2024年9月末同比增长超50% [8] - 累计为普惠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90亿元,覆盖外贸、科技、民营等多个领域 [8] -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场景化信用贷款产品矩阵,如通过“政采框架模式”为某农产品公司5天内提供近500万元融资 [9] - 以供应链业务为增长主引擎,截至2025年9月末,普惠法人贷款链类产品余额超40亿元,较年初增量超11亿元 [10] 养老金融 - 打造“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为近2万人制定养老规划方案 [11][12] - 推进“适老化”建设,完成所有网点适老化改造,试点建设“幸福+”养老特色支行 [12] - 协同集团内机构探索“保险保障+资产构建+服务运营+资本运作”的养老综合服务模式 [13] 数字金融 - 上线“跨境闪贷”产品,为某机电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融资额度,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投放超1.3亿元 [14] - 推出“小天元”企业生态服务平台,提供“业财资税一体化”等一站式服务 [15] - 通过“小天元”平台助力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实现零成本享受与大型企业同等的数字化能力 [15]
业绩增长稳健可期,引领价值回归:银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3 13: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看好四季度银行板块表现,认为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已重回性价比区间,稳健可期的业绩增长是引领价值回归的基石 [4] 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三季报上市银行呈现“营收增长略有放缓、利润维持正增趋势”,以稳为主的总基调不变 [3] - 银行业盈利稳健的三大核心支撑为“利息净收入步入企稳阶段、中收低位修复、资产质量稳定确保利润可持续” [3] - 当前银行板块β的重启离不开资金面的核心驱动+基本面企稳兑现,“龙头银行(国有行+招行)搭台”是银行估值中枢抬升信号 [4] - 结构上继续关注“龙头搭台+底部股份行、优质城商行唱戏”双组合 [4] 业绩预测总结 - 预计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长0.6%(1H25为增长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1H25为增长0.7%) [3] - 预计9M25国有行营收同比增长1.3%(1H25为增长1.9%),股份行营收同比下滑2.4% [3] - 预计9M25城商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8.2%(1H25分别6.5%/8.3%) [3] - 预计3Q25上市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基本持平1.22%,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1pct至238% [4] 利息净收入分析 - 1H25上市银行平均贷款利率约3.7%,较2H24下降29bps,进一步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4] - 1H25上市银行平均存款成本环比2H24下降20bps,今明年将是银行存量高成本存款集中到期阶段 [4] - 3Q25预计不乏银行单季息差环比走平甚至回升,以成本下降空间更大的区域性银行为代表 [4] 非息收入分析 - 预计3Q25单季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普遍同比下滑10-20%,但前三季度累计的其他非息不乏同比正增 [3] - 1H25上市银行中收同比增长3%,其中2Q25中收同比增长8%,受益于费率下行压力消化及市场情绪回暖 [3] 信贷投放与资产质量 - 截至8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约6.6%,较6月末放缓0.4pct,结构上“对公强、零售弱”格局未扭转 [3] - 1-8月新增零售占新增贷款比重仅约5%,部分银行以对公弥补零售缺口 [3] - 2Q25估算上市银行不良生成率0.63%(2024年为0.6%),零售型银行短期资产质量压力仍相对大于对公型银行 [4]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估值修复之后、股息率具备相对优势、基本面筑底改善的权重股份行(如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 [4] - 看好基本面优异、资金面有期待、政策东风下区域β赋予成长契机的优质城商行(如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银行等) [4]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纯固收理财产品榜单(10/13-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09:16
研究背景与方法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每周发布代销理财产品业绩榜单,以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 [1] - 榜单筛选标准包括产品类型(纯固收、"固收+"、混合类)和业绩稳定性(成立至少满3个月) [1] - 榜单按近三月年化收益率排序,展示近一月、近三月及近六月年化业绩,反映近期市场波动中的多维度收益表现 [1] - 本期重点关注理财公司发行的纯固收产品 [1] - 统计范围涵盖28家代销机构,包括主要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及互联网银行 [2] 国有大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中银理财“稳富高等级纯债180天持有期-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8.53%,近三月为6.71%,近六月为5.31% [5] - 兴银理财“管理制量营品利86号日开-C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6.98% [5] - 中银理财“稳富高等级纯债7天持有期2号-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6.92%,近三月为6.63% [5] - 民生理财“富竹固收30天持有期3号(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7.80%,近三月为5.46%,近六月为5.36% [5] - 中银理财“ESG优享固收增强18个月持有期-A份额”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7.63%,近三月为5.36%,近六月为5.09% [5] 股份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光大理财“阳光金创利稳健乐享日开10号D”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高达20.24%,近三月为9.72%,近六月为6.35% [7] - 民生理财“成和纯债3个月持有期1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9.67%,近六月为6.16% [7]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六个月持有期9号-H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9.50% [7]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369天持有期6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8.78% [7] - 光大理财“阳光金添利稳健日开定制2号A”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15.65%,近三月为8.72%,近六月为5.42% [7]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91天持有期27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8.07%,近六月为6.43% [8] 城商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光大理财“阳光金创利稳健乐享日开10号D”通过宁波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0.24%,近三月9.72%,近六月6.35% [10]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六个月持有期9号-H份额”通过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代销,近三月年化收益率9.50% [10] - 兴银理财“禮容利昌盈福利86号日开-B份额”通过上海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6.30%,近三月7.04% [10] - 华夏理财“百度收益纳债型日开31号-A份额”通过北京银行、华夏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94%,近三月6.52%,近六月6.11% [10] - 交银理财“稳享鑫荣日日开9号B”通过宁波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16%,近三月5.78%,近六月5.88% [10] 互联网银行渠道在售纯固收产品表现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7天持有期22号(E份额)”通过微众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7.52%,近三月7.28% [11] - 信银理财“慧盈象固收增强一个月持有期8号-L份额”通过网商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3.83%,近三月6.16% [11]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60天持有期1号A”通过微众银行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5.72%,近三月4.51%,近六月5.63% [12]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日开33号-B份额”通过百信银行等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54%,近三月5.67%,近六月4.56% [12] - 交银理财产品通过网商银行等代销,近一月年化收益率2.03%,近三月5.67% [12]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最低持有期产品榜单(10/13-1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银行理财市场代销产品业绩榜单,旨在帮助投资者在名称相近、特征模糊的众多产品中甄别选择,降低选择成本 [1] - 榜单重点关注最低持有期人民币公募产品,按7天、14天、30天、60天持有期限分类排名,业绩指标为与持有期限相同的计算区间的年化收益率 [1] - 统计涵盖28家主要代销银行机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部分城商行 [1] 7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华夏银行代销的民生理财“盈7天持有期40号”以16.86%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位列榜首 [4] - 民生理财产品表现突出,在前三甲中占据两席,“富竹纯债7天持有期28号(A份额)”和“贵竹固收增利周周发7天持有期4号”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12%和12.94% [4] - 中银理财产品占据多个席位,其中“稳富高等级纯债7天持有期2号A份额”年化收益率为11.45%,“智富指数跟踪策略7天持有期A份额”为10.85% [4] - 7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主要集中在1.20%-2.80%区间 [4] 14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的民生理财“贵竹固收增利双周盈14天持有期12号(A份额)”以13.71%的近14天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一 [7] - 民生理财另一产品“富竹纯债14天持有期17号(A份额)”年化收益率为10.97% [7] - 中银理财产品在榜单中数量居多,“稳富固收增强信用精选14天持有期A份额”收益率为9.67% [7] - 14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为1.40%-2.60% [7][8] 3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的民生理财产品包揽前三名,“贵竹固收增利月月盈30天持有期16号”年化收益率为9.51%,“富竹纯债28天持有期21号”为8.99% [9][10] - 中银理财“稳富优嘉30天持有期”产品收益率为7.13% [10] - 3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范围较宽,在1.45%-4.50%之间 [10] 6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 - 中银理财“智富指数跟踪策略60天持有期A份额”以23.99%的近两月年化收益率遥遥领先,该产品为混合类,业绩基准与科创创业50指数及中债指数挂钩 [12]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60天持有期5号(Q份额)”收益率为7.48% [12] - 中银理财多只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在5.70%-6.31%区间 [12][13] - 60天持有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为1.45%,上限可达3.25%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