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超导(688122)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超导: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7:10
分红方案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含税 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2,281,923.05元含税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 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具体日期 [1] - 现金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派发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 [1] 股东类别与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65元 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 [2]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税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585元 [3] - 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股通持有股票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 税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0.585元 [4]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不代扣代缴现金红利所得税 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为税前0.65元 [4] 特殊股东安排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永春天汇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股份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2]
西部超导(688122)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8-12 16:45
利润分配 - 股权登记日为2025/8/19,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8/20[3][9] - 以总股本649,664,497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共派422,281,923.05元[6] 税收政策 - 不同股东类型有不同所得税政策,如自然人超1年暂免等[12][13][14] 其他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四家公司现金红利公司自行发放[11] - 咨询权益分派联系证券法律部,电话029 - 86537819[15]
锂矿供应收紧+价格反转预期下,稀有金属ETF(562800)有望受益,机构:全面看好金属新材料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8-12 10:37
指数表现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下跌1 43% 成分股涨跌互现 江特电机领涨4 38% 云路股份上涨3 11% 盛新锂能上涨2 49% 永杉锂业领跌 中矿资源 融捷股份跟跌 [1] - 稀有金属ETF近1周累计上涨7 68% [1] - 稀有金属ETF近1年净值上涨65 16%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59/2954 居于前8 77% [4] - 稀有金属ETF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 02%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29 6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 13% [4] - 稀有金属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9 50% [4] ETF流动性及规模 - 稀有金属ETF盘中换手4 98% 成交6879 80万元 [4] - 近1月日均成交9979 23万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最新规模达14 04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最新份额达20 98亿份 创近3月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最新资金净流入1 02亿元 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1 31亿元 [4] 行业及政策影响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 85% 包括北方稀土 盐湖股份 洛阳钼业等 [5] - 光大证券指出 "反内卷"政策背景下 继续全面看好金属新材料板块 宁德枧下窝锂矿停产叠加藏格矿业等矿山停产的供给端扰动 锂价有望抬升 [5]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将导致国内锂供应量减少8300吨/月 占国内锂月度供应的8% 推动锂价大幅上涨 [5] - 国内锂电需求维持旺盛 海外锂盐进口量减少 预计锂价仍会维持涨势 [5] 成分股表现 - 盐湖股份下跌2 62% 权重8 51% [7] - 北方稀土下跌1 35% 权重8 47% [7] - 洛阳钼业上涨1 73% 权重7 95% [7] - 华友钴业下跌2 41% 权重6 76% [7] - 赣锋锂业下跌3 26% 权重5 12% [7] - 天齐锂业下跌1 49% 权重4 46% [7] - 中国稀土下跌2 84% 权重3 62% [7] - 西部超导下跌0 58% 权重3 16% [7] - 中矿资源下跌4 41% 权重3 13% [7] - 厦门钨业下跌0 59% 权重2 68% [7]
上证军工指数上涨0.3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航沈飞等
金融界· 2025-08-11 23:43
上证军工指数表现 - 上证军工指数上涨0 37%报8877 18点成交额455 32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0 23%近三个月上涨19 66%年至今上涨22 58% [1] 指数构成与样本 - 选取十大军工集团控股且主营业务与军工相关的上市公司反映沪市军工行业整体表现 [1]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船舶(9 78%)中航沈飞(7 89%)中国重工(6 59%)航发动力(6 39%)等 [1] 持仓分布 - 市场板块分布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 行业分布为工业(77 78%)信息技术(11 88%)原材料(5 55%)通信服务(3 34%)可选消费(1 44%) [1] 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权重因子随调整同步更新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航空装备板块8月11日涨0.22%,派克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1 16:40
板块整体表现 - 航空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22% [1] - 上证指数报收3647.55点,上涨0.34%;深证成指报收11291.43点,上涨1.46% [1] 领涨个股表现 - 派克新材领涨,收盘价76.86元,涨幅4.01%,成交量2.88万手,成交额2.19亿元 [1] - 佳驰科技涨幅3.34%,收盘价80.86元,成交量2.57万手,成交额2.06亿元 [1] - 光启技术涨幅2.93%,收盘价44.65元,成交量40.16万手,成交额17.97亿元 [1] 跟涨个股情况 - 西部超导涨幅1.83%,收盘价55.03元,成交量12.55万手,成交额6.95亿元 [1] - 晨曦航空涨幅1.69%,收盘价23.40元,成交量58.72万手,成交额13.79亿元 [1] - 航材股份涨幅1.42%,收盘价58.39元,成交量2.49万手,成交额1.45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爱乐达跌幅最大达2.59%,收盘价32.40元,成交量37.11万手,成交额12.13亿元 [2] - 纵横股份下跌1.78%,收盘价56.75元,成交量1.95万手,成交额1.11亿元 [2] - 新兴装备下跌1.32%,收盘价38.16元,成交量7.55万手,成交额2.90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9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4281.28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5.52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光启技术主力净流入1.53亿元,占比8.51% [3] - 菲利华主力净流入1.12亿元,占比7.13% [3] - 西部超导主力净流入5558.70万元,占比8.00% [3] - 航发动力主力净流入2439.83万元,占比2.95% [3]
全球聚变行业爆发式增长,多家A股公司宣布入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17:20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中核集团牵头 多家能源巨头和产业资本战略入股 注册资本增资超114亿元 成为推进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 [2] - 公司股东包括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 认购价格为1.0019元/注册资本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资产总额53.69亿元 所有者权益53.67亿元 上半年无营业收入 净利润亏损4325.89万元 [12] 全球聚变行业投资与技术进展 - 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达97.66亿美元 较2021年增长414% 接近百亿美元规模 [4] - 磁约束聚变是主流技术路线 占比49% 氘氚燃料方案占比68% 氢硼方案次之 [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组件制造完成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购买CFS公司200兆瓦聚变电力 美国Helion Energy启动首座聚变发电厂建设 [7] 中国核聚变技术突破 - 东方超环(EAST)实现1亿℃高温下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 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 [5]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运行(原子核1.17亿℃ 电子1.6亿℃) 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 [5] - 合肥BEST紧凑型聚变装置提前两个月进入总装 计划2027年建成并演示发电 [5] - 新奥"玄龙-50U"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 [6] 商业化时间表与资本布局 - 35家聚变公司预计2030-2035年运营商业示范电站 28家公司计划同期实现并网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预测2030年前实现中国首盏"核聚变灯"点亮 [7] - 聚变新能(安徽)获增资扩股至145亿元 股东包括皖能电力、蔚来汽车等 [13] 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 -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许继电气等A股公司进入核聚变供应链 安泰科技已交付EAST、ITER等项目并中标新合同 [15] - 广大特材批量供应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材料 中标BEST线盒机加工项目 [15] - AI与高温超导技术推动聚变产业化加速 预计全球每年新增2-3个聚变装置 [16]
军工行业有望进入长期增长周期,高端装备ETF(159638)一键布局行业轮动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07 14:05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下跌0 80%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七一二领涨8 65% 航天智装上涨8 17% 高德红外上涨2 45% 国睿科技领跌 中光学 光电股份跟跌 [1] - 高端装备ETF(159638)下修调整 [1] 流动性及规模 - 高端装备ETF盘中换手4 57% 成交5432 06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6317 60万元 [3] - 最新规模达11 98亿元 [3] 收益表现 - 高端装备ETF近1年净值上涨33 28%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9 30%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1 15%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 36% [3] 行业分析 - 国内军队建设向"智能化+无人化"升级 叠加全球军贸需求扩张 军工行业有望进入长期增长周期 [3] - 十五五规划预期及军贸出口催化或进一步打开行业空间 具备技术优势且估值处于低位的标的潜力较大 [3]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 加大国防投入是必选项 军工长期趋势向好 [3] - 航天技术成熟稳定 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1星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完成第29次成功飞行 [3] 指数权重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6 03% [4] - 权重股包括中航沈飞(7 93%) 航发动力(6 30%) 中航光电(6 29%) 中航西飞(4 66%) 中航机载(3 58%) 中国长城(3 51%) 海格通信(3 39%) 航天电子(3 39%) 中航成飞(3 18%) 西部超导(2 89%) [4][6] 个股表现 - 中航沈飞下跌2 36% 航发动力下跌0 48% 中航光电下跌0 57% 中航西飞下跌2 34% 中航机载下跌0 78% [6] - 中国长城上涨0 13% 航天电子上涨2 08% 海格通信下跌1 00% 中航成飞下跌2 96% 西部超导下跌1 79% [6]
突破在即,最强主线是它?
格隆汇· 2025-08-06 21:33
市场表现 - 沪指连续三日上涨,涨幅0.45%收报3633.99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 [1] - 军工板块成为市场反弹主力,国防ETF(512670)年内涨幅达23.02%,位居同类ETF第一 [7] - 中证国防指数年初以来涨幅22.95%,领先其他军工类指数约4% [11][12] 军工行业驱动因素 - 短期催化因素包括9.3阅兵和业绩披露,长期逻辑为十五五规划及军费开支增长趋势 [9] - 地缘政治紧张推动全球军费开支达2.7万亿美元(同比+9.4%),欧洲/中东增速达17.1%/15.3% [14] - 中国军贸市场份额4.3%,歼-10C等装备在国际舞台表现突出,有望打开出口市场 [14] - 十四五收官年订单加速落地,航空/兵装/导弹等领域合同负债同比增长,预示需求爆发 [15][17] 细分赛道表现 - 硬件装备赛道集体走强:PEEK材料涨8.87%、中船系涨4.62%、液冷服务器涨2.99% [5] - AI产业链硬件环节持续强势,液冷服务器因英伟达GPU及云厂商ASIC芯片需求放量 [5][6] - 人形机器人受宇树科技新品Unitree A2(续航20km/速度5m/s)及供应链布局催化 [6][7] - 医药板块调整明显:减肥药跌1.49%、CRO跌1.59%、干细胞跌1.58% [5] 资金与业绩 - 军工板块Q2获机构增配,主题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60亿至995亿元,被动指数贡献267亿 [18] - 42只军工股中期净利润56亿元,环比增长45%创五年新高 [18] - 国防ETF(512670)6月23日以来净流入3.94亿元,融资买入额10.56亿元,规模增至67.63亿元 [26][27] 投资工具 - 国防ETF(512670)前十大权重股占比55.58%,覆盖航空发动机/导弹/新材料等核心赛道 [25][26] - 该ETF管理费+托管费0.4%为行业最低,年内份额增长89.82% [27]
超导磁体行业深度:核聚变系列报告: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实现,超导磁体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中银国际· 2025-08-05 09:5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实现,超导磁体作为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有望充分受益 [1] - 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聚变装置的磁场强度和性能,推动商业化进程 [33] - 超导磁体在核聚变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庞大,预计到2050年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 [1] 磁约束聚变装置 - 托卡马克是目前最为主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全球占比接近50% [13] - 磁体系统是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比高达28% [16] - ITER项目的磁体系统包括18个TF线圈、6个PF线圈和1个CS线圈,设计复杂 [17] 超导材料发展 - 低温超导材料如NbTi和Nb3Sn已实现商业化生产,但高温超导材料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39] - 高温超导材料如REBCO具有更高的临界温度和热稳定性,适合高磁场应用 [39] - 高温超导材料价格显著高于低温超导材料,但随着技术进步价格逐年下降 [47] 超导磁体应用 - 超导磁体在MRI、NMR、感应加热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 - 高温超导磁体的制备工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 [39] - 超导磁体产业链包括材料制备、绕制工艺和终端应用,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47] 相关上市公司 - 联创光电、西部超导、精达股份(上海超导)、永鼎股份等公司具备超导磁体制造能力 [3] - 西部超导是全球唯一的低温超导全流程生产企业,涉及NbTi锭棒、线材和磁体生产 [67] - 上海超导是高温超导材料的技术引领者,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价格逐年下降 [51]
航空发动机概念上涨3.47%,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6:55
航空发动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4日收盘 航空发动机概念板块上涨3.47%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位 板块内87只个股上涨[1] - 爱乐达涨停20% 山河智能 能科科技 万泽股份等涨停 航亚科技 西菱动力 隆达股份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1.19% 8.47% 7.24%[1] - 跌幅居前的有苏州高新下跌0.37% 隆鑫通用下跌0.16% 华工科技下跌0.04%[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航空发动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9.75亿元 其中4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2] - 山河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入4.94亿元居首 爱乐达净流入2.41亿元 海格通信净流入2.27亿元 旭光电子净流入2.08亿元[2] - 旭光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23.75% 爱乐达净流入率22.99% 山河智能净流入率20.94%[3] 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能科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 换手率8.23% 净流入率13.69%[3] - 卧龙电驱净流入1.07亿元 换手率5.85% 净流入率5.08%[3] - 万泽股份净流入6378.74万元 换手率12.01% 净流入率6.26%[4]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航发控制主力资金净流出622.93万元 净流出率1.59%[7] - 隆鑫通用净流出630.90万元 净流出率2.36%[7] - 西菱动力净流出2853.47万元 净流出率2.77% 尽管股价上涨8.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