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688235)

搜索文档
百济神州收盘上涨6.51%,最新市净率13.63,总市值3295.03亿元
金融界· 2025-04-11 19:08
公司表现 - 4月11日收盘价235.3元,单日涨幅6.51%,总市值达3295.03亿元,市净率13.63 [1] - 2024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191.36亿元,同比增长48.63%,但净利润亏损36.87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4.94%,销售毛利率高达83.94% [1] - 机构持仓方面,426家机构合计持股4331.01万股,持股市值69.74亿元,其中基金占425家,券商1家 [1] - 核心产品包括BTK抑制剂百悦泽(BRUKINSA)、抗PD-1单抗百泽安及帕米帕利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和静态PE均为-66.19,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0.22/40.36及中位数36.25/31.66 [2] - 市净率13.63远超行业平均8.44和中位数2.77,总市值3295.03亿元为行业平均179.30亿元的18.4倍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万泰生物PE(TTM)-291.80最高,诺思兰德市净率11.75最接近百济神州 [2]
关税战后为什么投医药
雪球· 2025-04-11 15:56
医药行业战略价值 - 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成为中国最具战略价值的投资方向之一,受益于国内政策红利和老龄化需求,并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展现中国创新实力 [1] - "健康中国2030"战略要求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医药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生物医药列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1] -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生物经济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占比超40% [1]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医保谈判动态调整,2024年新增CAR-T、ADC药物纳入医保,加速创新药商业化 [1] - 医保谈判和集采常态化倒逼行业从低端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长期利好研发型企业 [1] - 药监局加入ICH后审评审批提速,2023年国产创新药平均获批周期缩短至6.2年,较2018年减少3年 [2] - 2024年新增7款抗癌药纳入医保,价格降幅收窄至40%,保护创新回报 [2] 供应链与国产替代 - 中国在高端医药如抗癌药、疫苗、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对进口的依赖,供应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2] - 2023年中国医药进口依存度仍达35%,高端设备、原料药、生物制剂依赖欧美,关税战后加速国产替代 [2] - 2024年《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创新药占比提升至40%(2023年仅25%),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突破70%(2023年约50%) [2]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24年突破21%,2035年将达30%,慢性病用药、肿瘤药、康复器械需求激增 [2] - 人均医疗支出增速超GDP,2023年人均医疗支出6200元(仅为美国的1/6),2025年预计突破8000元 [2] - 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占全球24%(2023年GLOBOCAN数据),患者招募速度是美国的3倍,推动PD-1等药物研发成本降低50% [3] 创新药国际化进展 - 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超400亿美元(2021年仅150亿),2024年突破500亿美元 [3] - 典型案例:百济神州2024年PD-1欧洲上市首年预计销售5亿美元,科伦博泰2023年ADC授权默沙东首付款13.6亿+里程碑93亿,恒瑞医药2024年PARP抑制剂出海东南亚 [3] - 2025年中国创新药全球市场份额将从5%提升至10%,创新药出海收入占比从2023年8%提升至2025年20% [3][4] 研发与成本优势 - 中国临床实验成本仅为美国的30%-50%,推动本土药企研发周期缩短(如信达生物PD-1从立项到上市仅用5年) [3] - 中国CXO企业承接全球33%的研发外包(2024年Q1数据),药明康德临床前研究报价比Lonza低40% [4] - 药明生物2024年建成全球最大生物药产能,可同时生产100+临床阶段药物,"一体化服务"模式成熟 [4] 技术创新与专利 - 生物医药领域PCT专利申请量保持15%年增长,未来几年将诞生3-5家千亿市值的全球性Biotech企业 [4]
逾20亿元研发投入“打水漂”,百济神州一款在研抗肿瘤新药折戟
新京报· 2025-04-10 21:08
文章核心观点 - 百济神州终止抗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肺癌临床开发项目,此前该项目被诺华“退货”,且多家医药巨头也终止了TIGIT抗体研发 [1][3] 百济神州项目情况 - 公司终止抗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作为肺癌潜在治疗方法的临床开发项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投入20.9亿元 [1] - 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依据无效性分析结果建议终止三期AdvanTIG - 302试验,试验或难以达到总生存期主要终点,未发现新安全信号 [2] - 公司实体肿瘤首席医学官表示将资源集中在最具前景、有临床差异化的候选药物上,降低其他候选药物优先级 [2] - 2021年12月公司与诺华签署选择权协议,诺华支付3亿美元现金首付款获开发等独家许可;2024年7月双方签署终止协议,公司重新获全部全球权利,称基于战略和财务考量,不影响已收3亿美元 [3] - 签署终止协议时,公司因治疗方式变化停止三期AdvanTIG301试验 [4] - 截至2023年底公司与欧司珀利单抗相关确认合作收入为1.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10亿元),2024年底为182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4亿元) [4] 行业TIGIT靶点研发情况 - TIGIT单抗可抑制信号传导促进T细胞增殖和攻击肿瘤细胞,与PD - 1阻断剂有协同作用,被视为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吸引多家药企布局 [5] - 罗氏2024年因未达预期效果终止部分TIGIT抗体相关临床试验,仅保留肝癌适应症研究;百时美施贵宝因安全性问题终止一项二期研究;默沙东2024年12月终止TIGIT单抗Vibostolimab临床开发项目;君实生物2024年1月收到合作方终止JS006许可合作通知 [5][6] - 葛兰素史克与iTeos Therapeutics合作的抗TIGIT单抗药物belrestotug处于三期临床研究;阿斯利康的TIGIT和PD - 1双抗药物Rilvegostomig正针对多项适应症进行临床研究;泽璟制药在研产品ZG005已完成Ⅰ期剂量爬坡和部分难治肿瘤扩展研究,有良好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6]
挑战与机遇并存!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上涨4.37%,生益电子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4-10 10:34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强势上涨4 56% 成分股生益电子上涨13 18% 华曙高科上涨12 94% 道通科技上涨12 70% 铂力特 奥普特等个股跟涨 [3] - 科创100指数ETF上涨4 37%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0 93元 近3月累计上涨4 44% [3]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净值上涨11 71%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7 67%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37 8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 75% [4]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100指数ETF盘中换手3 81% 成交2 29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4 74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规模增长3 71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10 近2周份额增长1 14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10 [3] - 近4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6572 26万元 日均净流入1643 06万元 [3] 杠杆资金与跟踪精度 - 科创100指数ETF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403 64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3 32亿元 [4]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 70% 近1年夏普比率为1 04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20% [4] - 科创100指数ETF管理费率为0 15% 托管费率为0 05%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近半年跟踪误差为0 018% 跟踪精度较高 [4] 成分股与权重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恒玄科技 百济神州 睿创微纳 翱捷科技 泽璟制药 绿的谐波 铂力特 芯源微 国盾量子 乐鑫科技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 76% [6] - 恒玄科技涨8 67% 权重3 11% 百济神州涨6 67% 权重2 46% 睿创微纳涨3 00% 权重2 24% [8] 行业影响 - 全球经济和行业发展角度 对等关税措施对科技行业影响复杂且多面 可能削弱美国科技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5] - 中国科技企业可能面临出口市场受限 关税成本上升等挑战 也可能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 [5]
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全球产业格局生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9 18:03
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旨在迫使跨国药企将生产线迁至美国,此举可能对全球医药产业链特别是中国创新药企的国际化战略造成深远影响 [2] - 短期内中国创新药企可能面临估值压力,需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措施增强现金流韧性 [2] - 长期来看,若中国创新药企能灵活调整供应链、深化本土化布局并依托差异化创新能力,仍有望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2] - 拥有全球权益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药物仍具备较强议价能力,企业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License-out模式分散风险 [3] 行业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加速全球分销网络转移,印度药企或受益,预计到2030年印度药企将占全球仿制药收入的近50% [6] - 欧洲药企已加快向美国运送库存以规避关税影响,跨国药企可能进一步将生产重心转移到美国,对中国药企在原料药、中间体等环节的供应链稳定性构成挑战 [6] - 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创新药企可能遭受出口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的压力,港股生物医药股在消息发布后普遍下跌反映了市场对关税的敏感性 [6] - 全球化布局下的地缘政治风险是中国药械企业出海的一大挑战,生产和流通面临压力,全球化分工被迫重新布局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管理复杂度 [7] 企业应对 - 恒瑞医药表示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仅为2.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7] - 再鼎医药表示目前关税对公司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部分产品已实现本地生产,其他进口产品不受美国增加关税的影响 [8] - 建议中国创新药企加速在美国的本土化生产,可通过合资、并购或自建产能实现本地化生产以规避关税风险 [10] - 建议在东南亚、东欧等低成本地区布局供应链,减少对单一区域的依赖,并在拉美、中东等政策敏感性较低的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10] - 建立更加灵活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关键原材料和组件供应不依赖于单一来源,与更多当地合作伙伴建立关系形成区域化供应网络 [11] -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外包模式减少自建基地的风险和负担,实现轻资产模式运营 [12] 市场表现 - 截至4月9日收盘,A股创新药板块微涨0.49% [3] - 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2024年全球销售额总计约188.59亿元,其中美国销售额总计138.90亿元,占比超七成 [10] - 和黄医药旗下FRUZAQLA(呋喹替尼)2024年销售额达2.91亿美元 [10] - 截至2025年3月,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项目累计达成29项,合作领域从肿瘤向自免、代谢等多元化方向延伸 [12]
百济神州(688235) - 港股公告: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4-08 18:45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万美元,普通股95万美元,其他分类股份5万美元[1] - 香港联交所上市普通股上月底已发行12.75357162亿股,本月增加993.9852万股,月底结存12.85297014亿股[2] - 非指定股份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均为5亿股[2]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人民币股份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均为1.1505526亿股[2] - 本月内合共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993.9852万股[6] 期权计划 - 2011期权计划上月底股份期权20.995万股,本月行使10.1998万股,月底结存10.7952万股[4] - 第三版经修订及重列之2016期权及激励计划上月底股份期权1.45343987亿股,本月授出94.3839万股,行使229.45万股,注销217.6473万股,其他变动15.1567万股,月底结存1.4196842亿股[4] - 第四版经修订及重列之2018员工购股计划上月底股份期权0股,本月行使95.5396万股,月底结存 - 95.5396万股[4]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1744.668466万美元[4] - 因与王晓东和欧雷强的期权协议本月发行新股658.7958万股,月底因此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数为568.4069万股,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329.3979万美元[5] 上市相关 - 公司确认本月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获董事会正式授权批准,且遵照适用规则、法律及监管规定进行[8] - 公司已收取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应得全部款项[8]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规定的上市先决条件已全部履行[8] - 批准证券上市买卖正式函件所载条件(如有)已履行[8] - 每类证券在各方面均相同,包括面值、股款、股息/利息及权益等[8][10] - 《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规定送呈公司注册处处长存档的文件已正式存档,法律规定已遵行[8] - 所有权文件按规定已发送、正准备发送或将会发送[8] - 公司上市文件所示物业交易已完成,购买代价已缴付[8] - 有关债券等的信托契约/平边契据已制备及签署,详情已送呈公司注册处处长存档(如法律规定)[8] 其他 - 购回股份(股份被持作库存股份)时,“事件发生日期”指公司购回并以库存方式持有股份的日期[9]
百济神州(688235) - 港股公告: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
2025-04-08 18:45
股权激励 - 2025年3月31日向184名承授人授出38,919股美国存托股份的受限制股份单位[2] - 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相当于505,947股股份,约占公告日公司发行股份总数的0.04%[3] - 已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将在未来四年每年归属25%[5] - 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无表现目标和退扣机制[6] - 本次授出后,2016期权及激励计划下尚有84,560,865股股份可供授出[7] 公司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0月2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在联交所、纳斯达克及上交所科创板上市[9] - 公告刊发日,公司董事会包括主席兼执行董事欧雷强等多名董事[10]
百济神州(688235) - 百济神州有限公司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4-07 19:00
业绩总结 - 2024财年百悦泽®全球销售额达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10] - 2024年审计费用为8,053,014美元,2023年为7,056,972美元[103][105] - 2024年未产生税务服务费用,2023年为63,968美元[107] 用户数据 - 全球超150万例患者接受公司药物治疗[3] - 百悦泽®已治疗超18万例患者[10]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GAAP经营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均为正[14] - 公司计划2025年上半年启用新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研发团队1100多人,2024年将13款新分子实体推进到临床阶段[8] - 2024年十三种新分子实体进入临床,全球收益快速增长[14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2年12月,公司与绿叶公司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支付48,665,000美元授权许可预付款和30,000,000美元未来采购预付款[177] - 2023年8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开曼高岳成立合资企业,公司拥有95%股权,出资57,000,000美元,开曼高岳拥有5%股权,出资3,000,000美元[178] 其他新策略 - 提案八要求批准向董事会授出股份发行授权,可发行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包括库存股)20%的未发行普通股及/或美国存托股份[56] - 提案九要求批准向董事会授出股份购回授权,可购回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不包括人民币股份和库存股)总数10%的普通股及/或美国存托股份[56] - 公司拟每年进行有关高管薪酬咨询性投票直至2030年年度股东大会[143]
百济神州(688235) - 百济神州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4-07 19: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21点30分(北京时间)[4]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平台有不同投票时段[6] 议案相关 - 议案8授权董事会发行不超公司股份(除库存股)总数20%的股份、ADS[8] - 议案9授权董事会回购不超公司股份(除A股和库存股)总数10%的股份、ADS[8]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1、2、3、4、5、6、9、10、11[10] - 议案10关联股东Amgen Inc.需回避表决[10] 股权登记与董事重选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3月26日[15] - 重选Anthony C. Hooper等4人任第三类董事,任期至2028年[7] - 重选Shalini Sharp任第二类董事,任期至2027年[7] 其他事项 - 公司股份(除A股和库存股)总数占比10%[24] - 授权公司及承销商向Amgen Inc.分配股份[24] - 对高管薪酬进行不具约束力的咨询性投票[24] - 无足够表决票时,批准董事会主席续会并征求额外投票[24]
百济神州终止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肺癌治疗临床开发计划 已累计投入超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4 11:58
文章核心观点 - 百济神州停止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肺癌临床开发计划,全球多家药企在TIGIT靶点研发有进展和调整,该靶点仍吸引药企布局 [1][2] 百济神州相关情况 - 4月3日宣布停止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作为肺癌潜在治疗方法的临床开发计划 [1] - 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根据预先计划的无效性分析结果,建议终止3期临床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该研究或难以达到总生存期主要终点 [1] - 欧司珀利单抗是针对TIGIT的在研人源化IgG1变体单克隆抗体,此前探索其与百泽安联合治疗NSCLC疗效,截至2024年12月已入组2000多例患者 [1]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已在欧司珀利单抗项目累计投入20.90亿元 [1] - 2023年7月10日与诺华终止相关选择权、合作和许可协议,此后继续推进欧司珀利单抗临床研究 [1] TIGIT靶点行业情况 - TIGIT被认为是继PD - 1/PD - L1之后肿瘤免疫治疗的下一个潜力靶点,机制是阻断TIGIT与配体结合,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 [2] - 罗氏是TIGIT靶点领域领导者,2024年年报宣布因肺癌Ⅲ期临床试验未达预期效果,终止部分TIGIT抗体相关临床试验,仅保留肝癌适应症临床研究 [2] - 2024年12月默沙东宣布终止TIGIT单抗Vibostolimab临床开发项目,此前8月其Ⅲ期临床试验已失败被叫停 [2] - 吉利德科学、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仍有相关药物在研,国内康方生物开展相关药物临床研究,2023年7月宣布TIGIT单抗AK127联合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Ia/Ib期临床研究完成中国首例患者入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