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济神州(688235)
icon
搜索文档
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94.79万元 净值增长率17.76%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11
AI基金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019345)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94.7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684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 增长率为17.76%,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187.06万元。 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537元。基金经理是徐嘉辰。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三季度,我们认为创新药行情仍有望持续,原因是:目前尚未出现能够证伪产业趋势的利空;龙头公司并未出现明 显估值泡沫;下半年仍有WCLC(世界肺癌大会)、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等学术会议的关键数据催化值得期待。 因此,我们后续的组合策略将继续以创新药仓位为核心,兼顾配置下半年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细分行业和个股,继续保持较高组合锐度,争取为基金份额持 有人带来更好的业绩回报。 截至6月27日,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9484。 截至7月17日,交银医疗健康混合发起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9.7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9/138;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1.76%,位于同 类可比基金27/138;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6 ...
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70.42万元 净值增长率3.25%
搜狐财经· 2025-07-18 16:53
AI基金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005237)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70.4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363元。报告期内,基金 净值增长率为3.25%,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2277.19万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253元。基金经理是马君和杨腾。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我们看好创新药产业链的发展前景。从业绩表现来看,创新药企业 2025 年以来产品管线出海加速,授权价格也有逐步上涨的 态势,从首付款到里程碑付款增厚企业业绩,后续产品上市后在海外销售或有爆发式增长,创新药在整个医药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内部表现最为强劲的子 板块。 截至7月17日,银华医疗健康量化股票发起式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9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7/54;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8.70%,位 于同类可比基金47/54;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9.9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5/53;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1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9/46。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 ...
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53.96万元 净值增长率3.14%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16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情况。图为坐标原点到区间内某时点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的分位数。 截至6月30日,基金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051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33/874。 AI基金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混合A(008861)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53.9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89元。报告期内,基金净 值增长率为3.14%,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764.93万元。 该基金属于灵活配置型基金。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0.658元。基金经理是陶星言和胡超。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我们二季度逐步兑现了涨幅较大估值相对合理的科技、新能源车和消费类公司,同时加仓了景气度较高、政策持续利好、且后 续有管线催化的创新药方向,同时提升了对本港稳定高分红资产的配置,在市场短期缺乏明确主线背景下策略采取哑铃配置。 截至7月17日,西部利得港股通新机遇混合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6.6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29/880;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1.25%,位 于同类可比基金22/880;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2.92%,位 ...
农银医疗保健股票: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1.42亿元 净值增长率10.67%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39
AI基金农银医疗保健股票(000913)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1.42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565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10.67%,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14.41亿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1.875元。基金经理是梦圆,目前管理2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 中,截至7月17日,农银医疗保健股票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38.71%;农银创新医疗混合最低,为37.57%。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 2025 年,我们将投资关键词定义为创新+医疗 AI+自主可控+国企改革。 截至7月17日,农银医疗保健股票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6.7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8/54;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2.95%,位于同类可比基 金22/54;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8.71%,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53;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4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46。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情况。图为坐标原点到区间内某时点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 ...
野村料百济神州有望达成全年销售及经营溢利指引 上调目标价至209.92港元
快讯· 2025-07-18 11:02
百济神州财务表现与目标价调整 - 公司第二季收入按年增长33%至12亿美元 符合市场预期 [1] - 第二季毛利率提升0 3个百分点至85 4% 季度纯利5500万美元 去年同期亏损1 2亿美元 [1] - 预计下半年收入按年增长37%至29亿美元 主要受益于百悦泽全球销售持续增长 [1] - 预计下半年盈利1 19亿美元 全年收入指引49亿至53亿美元 有望达成销售及经营溢利目标 [1] 野村证券评级与预测调整 - 维持百济神州H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206 6港元上调至209 92港元 [1] - 上调公司今年收入预测2 1% 盈利预测上调2% [1]
一款国产抗癌药,“少卖”570亿元
长沙晚报· 2025-07-18 00:31
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化交易中存在"阶段性弱势",导致资产被"中间商赚差价"现象频发,但行业正通过新型合作模式提升议价能力[1][2][3] - 中国创新药BD交易经历了从被动求生到主动输出的演变,2020年后License-out交易量首次超过License-in,2024年交易额占全球30%[4][5][7][8] - NewCo等创新交易模式崛起,通过股权绑定和联合开发实现价值最大化,代表行业从"产品输出"向"产品+资本复合输出"转型[13][14][15] 交易案例 - 普米斯生物双抗药物BNT327:2023年11月以5500万美元首付款+10亿美元里程碑款授权给BNT,2024年被BNT以8亿美元现金+1.5亿里程碑款全资收购,后BNT与BMS达成90亿美元合作[1] - 恒瑞医药哮喘药SHR-1905:2023年8月以2500万美元首付+10.25亿里程碑款授权给Aiolos Bio,半年后GSK以10亿首付+4亿里程碑款收购Aiolos[2] -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2022年底以5亿首付+50亿总对价授权给Summit,后者市值仅1.58亿美元但由资本猎手操盘[14] 行业演变 - 发展阶段:2007年微芯生物2800万美元授权开创先河,2015年"722事件"推动研发规范化,2018年港股18A和2019年科创板打开资本通道[4][5] - License-in泡沫:2018-2019年再鼎医药引进14款药物市值破千亿,但同质化导致2021年海和药物等被拒[6] - 转折点:2020年License-out交易量超此前5年总和,2023年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IPO募资额[7][8] 交易模式创新 - 传统模式:权益分割(保留大中华区)+里程碑付款,如复宏汉霖2018年全权益授权生物类似药[9][10] - 共同开发:传奇生物与强生CAR-T疗法采用7:3/5:5分成模式,百济神州与安进27亿美元股权合作[10][11] - 平台输出:科伦博泰ADC平台与默沙东三次合作总金额达118亿美元[11] - NewCo模式:恒瑞医药GLP-1组合授权Hercules获19.9%股权,荣昌生物泰它西普交易含认股权证+销售分成[13][15] 行业痛点 - 估值困境:临床数据质量与国际标准差距+靶点同质化+海外经验不足导致议价权弱[3] - 资本压力:2022年生物医药私募融资额减半,企业被迫提前折现核心资产[7] - 能力短板:国际临床费用高(单项目需2-3亿美元),缺乏专业团队支撑海外申报[10]
利好突袭!刚刚,集体异动!
券商中国· 2025-07-17 16:1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37%,深证成指涨1.43%,创业板指涨1.76%,创新药概念股领涨,近20只相关个股涨停或涨超10% [1]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同步爆发,乐普生物涨超24%,药明巨诺涨超20%,康诺亚、基石药业、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涨幅均超10% [2] - 创新药板块指数涨幅超3%,自6月底以来持续上行,近期加速上涨 [3] 行业利好政策 -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支持、推动医保和商保目录纳入、支持临床应用等 [8] - 首次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高创新性、高临床价值但超出基本医保范围的药品,为创新药提供多元支付支持 [8][9] - 2025年将制定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助力多层次用药保障体系,申报工作已于7月11日启动 [9][10] 研发突破 - 我国自研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创新药齐瑞索韦被列入WHO儿童药物优化优先清单,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发明并拓展至全球的儿童创新药 [4][7] - 该药为靶向病毒融合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有望解决全球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空白(年感染3300万例,死亡10.14万例) [5][6] 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全球BD交易占比显著提升,项目数占比从2019年3%升至2024年13%,金额占比从1%升至28%,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 [12] - ADC和双抗是当前交易热点,预计2025下半年将有数项相关BD落地,中长期三抗、CAR-T等平台产品交易将增多 [12]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或迎拐点,从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双修复 [11]
深度:创新药的前世今生,热点题材全揭密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59
创新药行业发展历程 - 2015年前中国医药产业以仿制药为主,药审周期长(3-5年),研发投入低(药企研发费用率不足5%)[2] - 恒瑞医药2014年推出首个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19年获FDA批准成为首个出海中国原研药[3] - 2015年药审改革推动药企向创新药转型,2017年加入ICH为创新药出海奠定基础[5] 政策支持体系 - 2025年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北京试点平均用时23.8个工作日(提速70%)[5] - 2025年上半年批准43款创新药,国产占比超90%,抗肿瘤药物占比40%[5] - 北京市新政允许国谈创新药直接入院,医保基金探索与药企直接结算[5] - 2025年拟推出《商保创新药目录》拓展支付渠道[4] 技术突破与国际化 - 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进入III期临床,迪哲医药舒沃哲®获FDA加速批准[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70笔,首付款33亿美元,交易总额480亿美元[6]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的PD-1/VEGF双抗合作[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16日创新药板块主力净流入17.02亿元,千红制药、翰宇药业单日资金流入超1.5亿元[9] - 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34%,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平均市盈率52.98倍,市净率3.19倍[9] 核心企业分析 恒瑞医药 - A股市值第一(3797.81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63.46亿元[10] - 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累计销售额超200亿元,GLP-1/GIP双激动剂HRS9531 III期临床显示48周体重降幅17.7%[10] - 与美国Hercules达成GLP-1组合授权协议,首获19.9%股权+许可费[10] 百济神州 - 港股市值第一(3694.74亿元),泽布替尼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80.18亿元(同比+122%)[10] - 2025年Q1亏损收窄至12.5亿元,预计全年净利润转正[10] 百利天恒 - ADC领域领跑者,BL-B01D1授权BMS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总额84亿美元[11] - 2024年营收58.23亿元(同比+936%),净利润37.08亿元[11] 信达生物 - GLP-1领域领军者,玛仕度肽成为首个国产GLP-1减重创新药[11] - PD-1达伯舒累计销售额超35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20亿元[11] 未来趋势 - AI制药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30亿美元[16] - 2030年国产创新药海外收入占比或超30%[16] - 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接近2.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1%[16]
信达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北京大学沈琳团队领衔
生物世界· 2025-07-17 11:26
CLDN18.2靶向治疗在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应用 - CLDN18.2在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异常表达,成为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1] - 靶向CLDN18.2的单克隆抗体已获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成为新兴治疗手段 [1] IBI343 ADC药物的结构与研发进展 - IBI343由信达生物开发,包含全人源化抗CLDN18.2单克隆抗体、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和可裂解连接子,药物抗体比为4 [2] - 2025年7月16日,沈琳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IBI343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 [3] IBI343 1期临床试验结果 - 研究纳入127名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剂量递增19名,剂量扩展108名) [7] - 10 mg/kg剂量时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2/6患者出现4级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8] - 推荐2期剂量为6 mg/kg每3周,CLDN18.2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个月 [9] - 药物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4][9] 未来研究方向 - 需进一步研究CLDN18.2靶向治疗与EGFR2、PD-L1疗法的最佳组合顺序 [10] - 正在进行3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索IBI343与免疫疗法等联合应用潜力 [11]
港股生物医药股盘初拉升,康方生物(09926.HK)涨超8%,泰格医药(03347.HK)涨超4%,百济神州(06160.HK)、复宏汉霖(02696.HK)均涨近4%,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涨超3%。
快讯· 2025-07-17 09:39
港股生物医药股盘初拉升,康方生物(09926.HK)涨超8%,泰格医药(03347.HK)涨超4%,百济神州 (06160.HK)、复宏汉霖(02696.HK)均涨近4%,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涨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