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000800)
搜索文档
【重卡7月月报】景气度持续向好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7 21:23
行业总量表现 - 7月重卡产量8.1万辆,同比增长58.4%,环比下降17.4% [2][14] - 批发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45.6%,环比下降13.3% [2][11][14] - 终端销量6.4万辆,同比增长38.3%,环比下降7.2% [2][11][14] - 出口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25.4%,环比下降7.5%,超预期表现 [2][11][14] - 行业总库存13.3万辆,7月企业库存减少0.40万辆,渠道库存减少0.64万辆,库存水平合理 [2][14][29] 行业结构变化 - 新能源重卡销量1.67万辆,同比增长152%,环比下降7.6%,渗透率25.8%,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 [2][14] - 天然气重卡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21.7%,环比增长4.0%,渗透率21.8%,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2][14] - 平均油气价差2.1元,环比增加0.3元,高于1年回收成本溢价临界值1.3元 [14][41][42] - 物流车销量5.68万辆,同比增长39.3%,环比下降6.67%,占比88.4%;工程车销量0.74万辆,同比增长31.3%,环比下降10.6%,占比11.6% [33][34] 市场竞争格局 - 终端市占率:解放21.3%、东风21.8%、重汽15.9%、陕重汽10.3%、福田13.8%;东风和福田份额同环比提升,解放和重汽份额同比下降 [3][13][51] - 出口市占率:解放15.9%、东风9.9%、重汽46.9%、陕重汽13.6%、福田8.6%;重汽和福田份额同环比提升,陕重汽份额同比下降 [3][13][54] - 批发市占率:解放18.8%、东风15.8%、重汽26.8%、陕重汽15.3%、福田13.5%;福田份额同环比显著提升 [49] 发动机配套格局 - 潍柴发动机市占率16.8%,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排名降至第二;康明斯以17.8%份额居首 [4][61] - 潍柴终端配套量1.1万辆,同比下降21.7%,环比下降13.0%;在陕重汽、重汽、解放的配套率分别为52.6%、42.4%、17.0%,环比变化分化 [4][69] - 分燃料类型中,潍柴柴油发动机市占率11.7%,天然气发动机市占率49.2%,同比均下降 [4][69] 车企运营动态 - 中国重汽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9.4%,渠道库存增加;福田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4.0%,批发销量环比基本持平 [46][48] - 一汽解放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9.7%,渠道库存减少0.20万辆;东风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16.4%,企业库存增加 [46][58] - 陕重汽终端销量同比下降14.1%,渠道库存增加0.27万辆;福田汽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长78.4%,企业库存减少 [46][48] 政策与投资观点 - 国四政策刺激有望推动全年板块行情,推荐关注中国重汽A/H和潍柴动力,同时重视一汽解放和福田汽车的业绩改善弹性 [5][74]
汽车与零部件:重卡行业7月跟踪月报:景气度持续向好-20250827
东吴证券· 2025-08-27 19: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重卡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1] - 7月产批零销量符合预期,出口表现超预期 [5][7] - 行业库存处于合理水平,总库存13.3万辆 [4][7]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25.8%,同比增长11.6个百分点;天然气重卡渗透率21.8%,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7] - 投资建议:看好国四政策刺激下全年板块行情,推荐中国重汽A/H和潍柴动力,重视一汽解放和福田汽车的业绩改善弹性 [8][63] 销量跟踪 - 批发销量:7月重卡批发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45.6%,环比下降13.3% [4][7] - 终端销量:7月重卡终端销量6.4万辆,同比增长38.3%,环比下降7.2%,1-7月累计终端销量41.9万辆,同比增长20.7% [4][7][15] - 出口销量:7月重卡出口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25.4%,环比下降7.5% [4][7] - 产量:7月重卡产量8.1万辆,同比增长58.4%,环比下降17.4% [7] - 库存:7月行业总库存减少1.04万辆(企业库存减少0.40万辆,渠道库存减少0.64万辆),库存系数2.4,处于合理水平 [4][7][21] - 分用途结构:7月工程车销量0.74万辆(同比增长31.3%,环比下降10.6%),物流车销量5.68万辆(同比增长39.3%,环比下降6.67%),物流车占比88.4% [25] - 分动力类型: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1.67万辆(同比增长152%,环比下降7.6%),天然气重卡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21.7%,环比增长4.0%) [7][29] - 油气价差:7月全国平均油气价差2.1元,环比增长0.3元,高于1年回收成本溢价临界值(1.3元) [30][31] 格局跟踪 - 批发格局:7月中国重汽批发市占率26.8%(环比增长1.6个百分点),一汽解放18.8%(环比增长1.1个百分点),福田汽车13.5%(环比增长1.9个百分点) [38] - 终端格局:7月东风汽车终端市占率21.8%(环比增长0.8个百分点),一汽解放21.3%(环比增长1.5个百分点),福田汽车13.8%(环比增长0.4个百分点) [6][41] - 出口格局:7月中国重汽出口市占率46.9%(环比增长4.2个百分点),一汽解放15.9%(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福田汽车8.6%(环比增长1.2个百分点) [6][43] - 库存变动:7月主流车企中,中国重汽和陕重汽加库,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和福田汽车去库 [46] - 发动机格局:7月潍柴发动机市占率16.8%(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康明斯17.8%(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锡柴15.6%(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 [8][52] - 潍柴动力分项:7月潍柴终端配套量1.1万辆(同比下降21.7%,环比下降13.0%),柴油发动机市占率11.7%(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天然气发动机市占率49.2%(环比增长0.2个百分点) [8][57] - 天然气重卡格局:7月一汽解放天然气重卡市占率27.0%(环比增长2.1个百分点),潍柴天然气发动机市占率49.2%(环比增长0.2个百分点) [61]
商用车板块8月27日跌3.75%,江淮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16:39
商用车板块市场表现 - 商用车板块整体下跌3.75% 领跌个股为江淮汽车下跌6.29% [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 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全部下跌 跌幅区间为2.19%-6.29% [1] 个股交易数据 - 江淮汽车成交量108.53万手 成交额56.13亿元 为板块最高成交额 [1] - 福田汽车成交量138.31万手 为板块最高成交量 [1] - 宇通客车成交额51.3亿元 中国重汽成交额3.27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97亿元 游资净流入4.1亿元 散户净流入7.87亿元 [1] - 宇通客车获主力净流入3746.04万元 占比7.3% 为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2] - 一汽解放主力净流出5387.51万元 占比14.19% 为板块最高主力资金流出 [2] - 汉马科技主力净流出4482.49万元 占比13.07% 金龙汽车主力净流出4955.95万元 占比14.24% [2]
搭乘AI东风,A股近八成消费电子公司上半年营收飘红,哪些陷利润下滑窘境?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29
行业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复苏向好态势 101家披露半年报公司中80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占比约八成 其中35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20% [1] - 6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近六成 但部分公司业绩下滑 行业分化态势清晰 [1] 头部企业表现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 创同期新高 [2] - 22家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 立讯精密1245.03亿元 长安汽车726.91亿元 海康威视418.18亿元 歌尔股份375.49亿元 蓝思科技329.60亿元位列行业前列 [3] 高增长企业表现 - 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石头科技营收79.03亿元同比增长78.96% 九号公司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构成高增速第一梯队 [4] - 1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100% 千方科技1.70亿元同比增长1287.12% 士兰微2.65亿元同比增长1162.42% 硕贝德0.34亿元同比增长981.11% [5] 业绩驱动因素 - AI算力竞赛带动全球基础设施扩容 AI手机触发高端换机潮推动终端需求复苏 AI算力拉动高速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需求激增 政策加码加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 [2] - AI技术应用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新增长点 AI智能手机 智能家居设备 AIoT等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6] 行业分化现象 - 1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30% 冠捷科技亏损4.9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53亿元) 欧菲光亏损1.0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39亿元) [7] - 胜利精密亏损0.4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16亿元) 卓胜微亏损1.4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3.54亿元) 一汽解放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滑96.12% [7] - 奋达科技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80.17% 创维数字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滑70.53% 超图软件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64.70% [7]
“再造一个解放” ,“解放绿动”瞄准后市场千亿级产业增长空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7 12:3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再造一个解放"战略蓝图 旨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延伸和经营规模翻倍增长 实现从传统卖车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3] - 公司加速从传统制造商向"服务+绿色生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跨越升级 聚焦后市场千亿级产业增长空间 [6] - 后市场业务成为拓展价值链和打造新增长极的关键环节 计划三年产值过百亿元 2030年实现后市场领域全面领先 [3][7][15] 品牌业务布局 - 发布"解放绿动"品牌 主营业务聚焦备品服务 再制造 整车整备与改装三大板块 覆盖传统燃油 天然气和新能源全系列产品 [9] - 备品服务开发上万种产品构建原厂配件体系 再制造板块累计生产销售发动机15000余台并扩展至变速箱和车桥减速器 [11][13] - 整车整备与改装服务可降低故障率35% 提升车辆剩余价值20%以上 延长二手车使用寿命 [15] 市场空间与业绩 - 商用车后市场具有超万亿产业规模 以公司保有量测算仍存在千亿级业务空间 [7] - 现场签售额突破10亿元 印证市场对品牌认可度 [18] - 公司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再制造试点单位 践行绿色发展和产业循环经济使命 [9][13] 行业环境分析 - 商用车行业处于需求调整和格局重塑关键转型期 呈现国内存量竞争 海外出口增长 新能源高速发展及新势力涌入等特点 [3] - 当前市场产大于销 新车需求量远低于市场保有量 后市场成为重要增长赛道 [5] - 国家绿色发展政策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循环利用成为行业关键实践路径 [9]
一汽解放股价微跌0.14% 发布后市场品牌瞄准百亿目标
金融界· 2025-08-27 00:5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股价报7.2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元 跌幅0.14% [1] - 当日成交量为26.48万手 成交金额达1.93亿元 总市值358.76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44.47万元 占流通市值0.02%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756.22万元 占流通市值0.02% [1] 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涵盖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品包括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等全系列商用车 [1] - 公司是国内商用车行业重要企业 拥有完整产业链布局 [1] 战略发展 - 公司在无锡正式发布解放绿动后市场品牌 计划到2028年实现营收突破100亿元 [1] - 后市场业务将成为新增长点 通过备品服务和再制造两大核心板块完善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布局 [1] - 解放绿动聚焦备品服务 再制造 整车整备与改装三大业务板块 构建商用车后市场绿色发展新生态 [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7月全国商用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8.72% 出口额超20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7:05
2025年1-7月商用车零售销量 - 全国商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176.72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6.47% [1][7] - 卡车累计零售销量149.07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7.65% [11] - 客车累计零售销量27.64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0.50% [11] 2025年7月商用车零售销量 - 当月零售销量24.94万辆 同比增长12.24% 环比下降3.78% [1][2] - 卡车零售销量20.38万辆 同比增长12.33% 环比下降4.93% [6] - 客车零售销量4.55万辆 同比增长11.85% 环比增长1.71% [6] 零售市场企业竞争格局 - 1-7月TOP5企业零售销量占比37.84% 依次为福田汽车/上汽五菱/一汽解放/重汽豪沃/江铃汽车 [11] - 7月TOP5企业零售销量占比37.24% 依次为福田汽车/上汽五菱/一汽解放/江铃汽车/重汽豪沃 [5] - 卡车TOP5企业占比39.55% 客车TOP5企业占比52.09% [6] 2025年1-7月商用车出口表现 - 累计出口销量62.01万辆 同比增长25.87% 累计出口额1306.18亿元 [1][15] - 卡车出口55.87万辆 同比增长25.27% 出口额1023.48亿元 [18] - 客车出口6.14万辆 同比增长31.58% 出口额282.69亿元 [18] 2025年7月商用车出口表现 - 当月出口销量9.43万辆 同比增长28.72% 环比增长2.08% 出口额206.25亿元 [1][12] - 卡车出口8.43万辆 同比增长27.35% 环比增长2.57% 出口额162.26亿元 [14] - 客车出口1.00万辆 同比增长41.46% 环比下降1.80% 出口额43.99亿元 [14] 出口市场分布 - 主要出口来源地为山东/重庆/北京/安徽/河南 [18] - 主要出口市场为墨西哥/越南/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智利 [18]
商用车板块8月26日涨0.77%,曙光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6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16:30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当日上涨0.77%,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39%)和深证成指(上涨0.26%)[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录得上涨,最高涨幅为曙光股份5.15%[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6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081.3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76亿元[2] 个股价格表现 - 曙光股份领涨板块,收盘价3.88元,涨幅5.15%,成交量82.24万手,成交额3.21亿元[1] - 江淮汽车涨幅1.71%,收盘价53.38元,成交额49.61亿元为板块最高[1] - 东风股份跌幅最大,下跌4.47%,收盘价7.91元[2] - 宇通客车收盘价27.92元,涨幅0.54%,成交额6.02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江淮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入4.88亿元,净占比9.84%,居板块首位[3] - 汉马科技主力净流入2794.32万元,净占比9.00%[3]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入2367.35万元,净占比7.37%[3] - 江铃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出4万元,净占比-0.03%[3] - 福田汽车主力资金净流出202.20万元,净占比-0.70%[3] 交易活跃度 - 福田汽车成交量103.51万手居板块之首,成交额2.88亿元[1][2] - 江淮汽车成交额49.61亿元显著高于其他个股[1] - 东风股份成交量123.29万手,但股价下跌4.47%[2] - 中通客车成交量25.65万手,成交额2.95亿元[1]
观车 · 论势 || 缩短账期不易,但须持续推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16:28
核心观点 - 17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但仅3家完全兑现 多数企业仍在推进中 [1][2] - 行业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 缩短账期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3] - 账期压缩面临现金流压力及管理挑战 支付方式与计算标准需明确 [3] - 部分车企已采取现金支付及流程优化措施 但实际效果存在分化 [2][3][4] - 监管需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化 打造更具韧性供应链体系 [4] 车企承诺落实情况 - 17家车企中仅中国一汽、广汽集团、赛力斯3家明确实现60天账期承诺 [1][2] - 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吉利、长城、理想、小鹏等企业积极响应但未完全兑现 [1] - 小鹏汽车与部分供应商完成补充协议签署 部分仍在签字盖章阶段 [2] - 理想汽车于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定为60天 [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82天 [3] - 缩短账期至60天内需释放上千亿元现金流 行业利润率连年下跌形成压力 [3] - 新能源车企多数处于盈亏线徘徊 依赖融资维持生存 [3] - 账期压缩需优化采购下单、合同审核、财务支付等全流程管理 [3] 企业具体措施 - 中国一汽组建财务、供应链、法务跨部门专项工作组 6月起对中小企业供应商执行100%现金支付 [2][3] - 广汽集团构建覆盖订单下发至货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体系 [2] - 赛力斯采用"厂中厂"模式并推行数字化管理 [2] - 理想汽车采用月度支付且每月两次统一支付期 绝大部分使用电汇方式 [3] 实施效果与数据对比 - 小鹏汽车2025年中期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170.04天 较2024年末232.79天缩短62.75天 [4] - 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2024年末175.61天延长至182.52天 [4] - 多家车企对账期起算日、支付方式等问题作出明确表态 [3] 监管与行业展望 - 有关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 通过线上问题反映窗口等平台监督车企践行承诺 [4] - 需杜绝隐形账期及商业汇票等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行为 [3][4] - 应有序推进行业规范化进程 构建良性供应链生态 [4]
中国一汽中欧班列成功开行 全力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新华财经· 2025-08-26 14:06
公司业务动态 - 中国一汽首列直达欧洲中欧班列从长春发车 满载红旗、解放、奔腾等品牌高端零部件产品[1] - 班列全程7900公里 经满洲里口岸直达欧洲 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18天 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1] - 创新采用"铁路+海运+海外仓"多式联运模式 实现门到门全程服务[1] - 返程班列将引入欧洲优质汽车配件 促进中欧汽车产业深度互动[2] 出口业绩表现 - 2024年出口规模达12.5万辆 同比增长36.2% 连续四年跑赢行业增长大盘[1] - 红旗品牌两款新能源产品首次登陆欧洲市场 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1] 战略布局 - 在欧洲布局区域性零部件仓储中心 打造国际班列+海外仓智慧枢纽工程[2] -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唯一具备中欧班列运营资质的企业 积极抢占国际市场先机[1] 公司背景 - 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2] - 2024年实现整车销量320万台 营业收入超5500亿元[2] - 总部位于吉林长春 销量规模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