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汽解放(000800)
icon
搜索文档
5月商用车销33.5万辆 福田份额近15% 东风/重汽领涨 江淮/陕汽排名上升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2 15:05
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5月商用车累计销量175.27万辆,同比增长1%,净增长2.14万辆 [9][21] - 5月单月销量33.46万辆,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2%,同比增速由4月的+3%转负 [4][5] - 近五年5月销量呈现降-降-增-增-降趋势,2025年5月销量在近五年中排名第三,处于正常水平 [7] - 1-5月累计销量在近五年中排名第二,但与2021年同期相比仍有70万辆差距 [9] 企业竞争格局 - 5月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4.52%,前五企业份额达49.76% [17] - 福田以4.9万辆(14.63%份额)蝉联月销冠军,2025年已连续5个月居榜首 [12][18] - 重汽(3.47万辆/10.38%)、东风(3.34万辆/9.99%)分列二三名 [14][18] - 前十企业中有6家实现同比增长:重汽(+18%)、东风(+22%)、江淮(+3%)、江铃(+2%)、陕汽(+13%)、长城(+3%) [14] - 陕汽排名上升至第7位(4月第11位),江淮上升3位至第5位,重汽上升1位至第2位 [18] 累计销量与份额变化 - 1-5月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6.47%,前五企业份额50.88% [27] - 福田累计销量27.14万辆(15.48%份额),同比+9%,份额提升1.11个百分点 [14][27] - 重汽累计销量17.83万辆(10.17%份额),同比+9%,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 [14][27] - 累计销量超10万辆的企业还包括东风(16.84万)、长安(16.19万)、解放(11.17万)、江淮(10.4万) [23] - 江铃(+7%)、长城(+8%)、陕汽(+11%)累计增速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25] 行业动态特征 - 头部企业间竞争激烈,多组"邻居"企业份额差距不足0.5%:长安与东风、江淮与解放、五菱与江铃等累计份额差距均小于0.5% [27][29] - 行业前十成员与2024年终排名基本一致,仅重汽从第4位升至第2位 [27] - 5月销量前十企业中有11家销量破万,与4月持平 [12]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整车企业切实践行“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12 15:02
行业政策与承诺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3] - 承诺旨在构建整车与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竞争压力向产业链传导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 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 [1] 产业链影响 - 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筋骨血脉 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1] - 支付账期延长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主管部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 产业发展阶段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2] - 需要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共同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2] - 社会各界应关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 [2] 企业参与范围 - 首批承诺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四家车企 [3] - 后续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陆续作出相同承诺 [3] - 小鹏、小米、长城、零跑、上汽及北汽、理想、蔚来、江汽相继加入 总计17家重点车企完成承诺 [3]
治理汽车业“长账期”问题可探索强化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07:26
行业政策与承诺 - 国内汽车企业自6月10日起集体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部分企业承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1] - 此次集体发声是为落实"反内卷"政策导向,避免无序"价格战"破坏行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核心内容包括明确60日支付期限、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等 [1] 价格战与供应链压力 - 新能源汽车为争夺燃油车市场采取持续降价策略,带动乘用车价格整体下降,成本压力主要转嫁给上游供应商 [1] -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 [2] - 2024年16家上市中国车企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平均达182天,而同期14家国际车企账期基本控制在60天内 [2] 行业现状与风险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3] - 价格战持续降低行业利润率,可能导致更多车企亏损,同时影响供应链生产质量和创新能力 [3] - 部分车企通过拉长供应商账期转嫁融资成本,或要求下游经销商囤积库存(压库现象),使供应链金融工具演变为制约供应商的手段 [2] 国际经验对比 - 大型国际车企普遍实现60天内付款,主要原因是遵守法律(如德国对延迟付款设有专门立法)和建立稳定可靠的行业共同体 [3] - 日本车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强调生产质量、技术与稳定合作,而非利用不平等地位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 [4] 治理建议与挑战 - 当前"行业自律"或"企业承诺"缺乏实际效力,部分车企可能以降低供应价格为前提履行60天账期承诺,或通过非价格手段转嫁成本 [4] - 长期治理需要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包括强化立法、明确延迟付款惩罚、禁止不合理压缩供应商利润、建立明确执行机制等 [4] - 需对车企零部件与材料实施更严格质量监管,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避免降价导致的偷工减料、降低标准及减配现象 [4]
多家车企承诺60天支付!供应商:或被要求降价,曾出现0.1元报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20:05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16家一线车企宣布自6月10日起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内,包括一汽、广汽、东风、吉利、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2] - 政策背景为6月1日修订实施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要求大型企业需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2] - 二级市场迅速反应,6月11日汽车零部件板块上涨2.32%,多只概念股涨停 [2] 账期缩短的实质与操作 - 账期缩短至60天可能通过承兑汇票实现,部分车企开具180天后兑付的汇票,供应商需贴现且资金缩水 [7] - 账期计算存在多种规则,包括入库次月、对账开票后或零部件上产线后开始计算,部分车企甚至收取仓储费 [8] - 车企可能以缩短账期为条件要求供应商降价,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9] 供应商面临的挑战 - 主流车企此前付款周期普遍超过120天,个别达200天以上,导致供应商利润从3-4%降至生存线 [3][12] - 谈判流程冗长,从采购申请到合同签订需2-3个月,部分车企通过"早鸟计划"凌晨谈判施压降价 [11][12] - 部分车企以0.1元等超低价竞标,或通过虚假需求预测诱导供应商提前投入产能 [12][14] 支付流程中的障碍 - 发票确认环节存在系统滞后、人员变动等问题,有案例显示车企一年未确认发票导致供应商自行承担成本 [13] - 车企通过转嫁开发成本(如研发测试费用)、虚假订单预测等方式变相延长账期 [14] 行业合作模式案例 - 丰田通过TPS体系和JIT管理与供应商形成长期伙伴关系,疫情期间累计向供应商返还3.7万亿日元 [17][18] - 宝马与宁德时代合作12年,组建联合团队帮助后者建立电池生产标准,实现技术突破 [18] - 吉利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车企与供应商需共同服务终端用户 [16] 行业呼吁与展望 - 供应商呼吁建立共赢生态,浙江孔辉董事长郭川发文希望终结行业长期微利状态 [19] - 行业利润率已降至3.9%,价格战和账期压力持续侵蚀产业链利润空间 [2][3]
一汽解放(000800) - 关于2025年5月份产销快报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2025-06-11 19:31
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货车重型产量13388辆,本年累计81291辆,累计同比-7.54%[3] - 2025年5月货车中型产量2557辆,本年累计14633辆,累计同比20.72%[3] - 2025年5月货车轻型产量1174辆,本年累计13151辆,累计同比-33.98%[3] - 2025年5月客车产量0辆,本年累计5辆,累计同比150.00%[3] - 2025年5月总产量17119辆,本年累计109080辆,累计同比-9.07%[3] 销量数据 - 2025年5月货车重型销量13778辆,本年累计81252辆,累计同比-14.32%[3] - 2025年5月货车中型销量1569辆,本年累计14376辆,累计同比13.97%[3] - 2025年5月货车轻型销量868辆,本年累计15628辆,累计同比-27.98%[3] - 2025年5月客车销量0辆,本年累计37辆,累计同比1750.00%[3] - 2025年5月总销量16215辆,本年累计111293辆,累计同比-13.83%[3]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时 | 供应商盼来“及时雨”,17家车企承诺“账期不超60天”
北京商报· 2025-06-11 19:09
行业“反内卷”背景与监管动向 - 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正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强化对“价格战”等无序竞争的监管[1][10]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无序“价格战”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并发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倡议[10] - 工信部表示将加大“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10] 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的集体行动 - 自6月10日起,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集团等车企率先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1][4] - 随后比亚迪、奇瑞、小鹏、长城、吉利、长安等共17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跟进作出相同承诺[1][6] - 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更进一步承诺全面取消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不合理结算方式[7] 缩短账期的具体措施与目标 - 东风汽车明确全面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内,致力于推动高效资金循环机制[4] - 中国一汽将“60天付款”作为统一管理要求,并加强资金监督与流程控制[4][7] - 广汽集团坚持不超过60天的付款账期政策,以助力供应链稳定运行[4] - 多家车企通过优化内部流程、提升部门协同和利用数字化手段来保障付款流程畅通[7] 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的现状 - 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8%持续降至2024年的4.3%[8] - 2024年前4个月,行业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至4.1%,同期国内市场降价车型超60款[8] - 去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但利润持续恶化[8][9] 行业领袖对竞争模式的看法 -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不希望卷入“价格战”,而要在技术和服务上展开竞争[9] -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强调坚持“价值战”,为客户提供超越价格的价值[9] - 业内专家认为车企对账期的承诺反映出汽车行业上下游关系正进入深度调整期[9]
一汽/东风/长安/北汽/江淮/比亚迪等密集官宣!商用车行业或迎巨变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1 16:56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施行,明确规定大型企业需在60日内支付款项且不得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1] - 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十几家主流车企集体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1][4][8][11][14][18][21][23][27][29][31] - 车企普遍强调此举是为响应国家政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并推动行业由价格战转向质量与技术竞争[1][35] 具体企业措施 中国一汽 - 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硬性要求,完善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2] - 通过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合同执行、发票匹配、付款申请的全流程实时监控[2] 东风汽车 - 作为央企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旨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和产业链协同发展[5][6] 长安汽车 - 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品牌统一执行60天账期[8] 北汽集团 - 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强调"反内卷"要求[11] 广汽集团 - 将供应链健康视为保障产品安全与质量的基础,承诺维持不超过60天的账期[15] 上汽集团 - 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强调保障资金高质高效流转[18] 江汽集团 - 依托数字化管理手段优化内部流程,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21] 吉利汽车 - 作为领军企业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供应链稳定[23] 比亚迪 - 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产业行稳致远[27] 奇瑞集团 - 自6月10日起执行新账期标准,旨在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9] 长城汽车 - 强调新政策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31] 行业影响 - 车企集体行动反映行业对"反内卷"、"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健康"的共识[35] - 政策执行可能改变行业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质量与技术竞争[1][35] - 顶层官宣与子公司联动执行预计将对整车及商用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35]
汽车业“反内卷”进行中,比亚迪、小米等官宣“60天账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6-11 13:13
车企集体缩短支付账期 - 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率先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 [1] - 吉利汽车宣布统一账期至60天内 强调加速资金周转和供应链稳定 [1]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跟进60天账期政策 称将践行央企责任 [1] - 比亚迪凌晨宣布加入60天账期承诺 强调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4][5] - 奇瑞集团上午跟进政策 表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小鹏汽车宣布60天账期 称将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12] - 小米汽车承诺落实国家部署 严格执行60天付款 [13] - 零跑汽车重申"60天付款"原则 优化审批流程保障执行 [14] - 北汽集团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 严格执行60天结算 [14] 政策背景与行业动态 - 车企行动响应2025年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该条例明确60日账期及禁止强制商业汇票等条款 [16] - 工信部汇总显示已有8家车企作出60天账期承诺 [10]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6月两次强调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问题 [17] - 商务部表态将加强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 维护市场秩序 [17] - 国家发改委指出部分行业存在价格战等扭曲市场行为 需强化整治 [17] - 人民日报评论批评车企一边反对内卷一边发动价格战 破坏行业生态 [17] 市场反响 - 比亚迪相关声明引发热议 "账期不超过60天"等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6]
已有16家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快讯· 2025-06-11 12:33
行业政策承诺 - 汽车行业已有16家主要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1] 参与公司名单 - 承诺车企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小鹏、小米、长城、零跑、上汽、理想、北汽、蔚来共16家 [1]
新华财经早报:6月11日
新华财经· 2025-06-11 07:4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应用机制,制定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合规使用的规则及标准 [1] - 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跨境直升机飞行等通用航空业务 [1] - 拓展储能场景,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1] 直播电商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化直播间运营者责任,要求建立商品信息审核、身份核验等制度 [1] - 规范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行为,要求加强直播营销人员管理,建立培训、选品、纠错等制度 [1] - 直播营销人员需真实、准确、全面介绍商品或服务,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1] 车企供应链管理 - 中国一汽、东风、广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比亚迪等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促进供应链健康发展 [1] 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重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 [1] -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 [1] - 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 [1]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6% [1] - "即买即退"业务试点推广至全国,办理数量同比增长32倍,销售额同比增长50倍 [1] - 新增离境退税商店1303家,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为2024年底的1.4倍 [1]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的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1]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拍卖 - 一款全球唯一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玩偶以108万元成交,另一款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1]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近70%经济体的增速被下调 [3] 黑石集团欧洲投资计划 - 黑石集团计划未来十年在欧洲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 [3] 奈飞西班牙内容投资 - 奈飞将在未来四年向西班牙投资10亿欧元,用于内容制作 [3]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44%至3384.82,深证成指下跌0.86%至10162.18,创业板指下跌1.17%至2037.27 [5] - 道琼斯指数上涨0.25%至42866.87,标普500上涨0.55%至6038.8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63%至19714.99 [5] - WTI原油下跌2.65%至63.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0.65%至65.91美元/桶 [5] 公司公告 - 京东方A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6] - 方正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19.8亿元,控股股东将参与认购 [6] - 光庭信息拟3.6亿元购买榴码科技100%股权 [6] - 腾达建设中标3.49亿元方林汽车云仓项目 [6] - 东方电热与小米下属公司上海织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