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汽解放(000800)
icon
搜索文档
大鹏迎来“飞行汽车总部” 助力深圳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
深圳商报· 2025-06-15 00:53
飞行汽车产业合作 - 大鹏新区与深圳市工信局、交通局、中国一汽签署飞行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中国一汽飞行汽车总部项目正式落户[1] - 四方将在飞行汽车整机研发、生产、市场拓展及技术攻关、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1] - 合作旨在推动深圳市飞行汽车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助力深圳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1]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并保持高速增长,持续领跑中国低空经济[1] - 大鹏新区拥有287平方公里陆域和1380平方公里海域,具备丰富测试场景,其中坝光片区拥有20.2平方公里优质低空空域及200平方公里适飞海域[1] - 新区已制定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产业配套、应用场景拓展、企业引培和技术创新[2] 发展规划与布局 - 到2026年,新区计划建成无人机测试基地,实现50条低空航线和100个起降点[2] - 新区正构建"1+3+5+N"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包括1个产业园、3个基地、5个候机厅和N个应用场景[2] - 新区年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推动"低空+旅游"、"低空+海洋"等产业协同发展[2] 中国一汽布局 - 中国一汽是首批布局飞行汽车/eVTOL产业的央企之一[2] - 将在大鹏新区注册成立一汽旗翼(深圳)科技公司,开展飞行汽车研发、制造、测试、运营等业务[2] - 计划逐步落地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与运营服务中心,深化与深圳产业链合作[2] 产品与技术 - 中国一汽已研制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采用分体式设计,空中续航超200公里[3] - 产品支持限定区域垂直起降,主打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和低成本[3] - 适用于城际交通、旅游观光、特种作业、商务接待等场景,计划年内首飞[3]
5月新能源重卡销超1.5万辆渗透率创新高!徐工/三一/解放争冠 谁暴涨15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4 16:33
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表现 - 2025年5月新能源重卡实销1.51万辆,同比暴涨190%,渗透率达23.92%创历史新高 [3][4][8] - 2025年前5月累计销量6.12万辆,同比增长195%,渗透率21.44%,超2024年全年销量的75% [20][21][27] - 新能源重卡连续24个月跑赢行业大盘,同比增速达"28连增" [6] 市场竞争格局 - 5月销量超千辆企业达7家,其中徐工以2895辆夺冠,三一(2397辆)、解放(2085辆)分列2-3位 [11][12] - 前5月累计销量排名:徐工(1.03万辆/16.88%)、三一(9988辆/16.31%)、解放(8166辆/13.34%) [21][25] - 解放、重汽、陕汽等企业份额显著提升,其中解放份额同比+6.84个百分点 [25] 区域与品牌增长亮点 - 全国308座城市实现新能源重卡上牌,上海/深圳/成都等9城上牌量超1000辆 [8] - 福田、联合重卡、创维汽车5月同比增速分别达450%、498%、1492%,领涨行业 [12] - 广汽领程实现净增长,解放/重汽等企业累计销量有望在6月超2024年全年 [27] 行业趋势 - 3-5月连续三个月销量突破1.5万辆,市场持续火热 [4][27] - 渗透率自2024年8月起连续10个月超15%,2025年前5月4个月份超20% [8] - 头部企业竞争加剧,已有5家企业实现单月销量超2000辆 [16][17]
牵引车5月销4.4万辆!重汽破万 解放/陕汽份额近20% 徐工/远程翻倍涨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3 15:06
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重卡市场整体销量8.87万辆,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4% [4] - 1-5月累计销量22.13万辆,同比下降3%,较4月累计降幅缩窄1个百分点 [8][18] 牵引车市场表现 - 5月牵引车销量4.35万辆,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0.2%,同比增幅转正但仍跑输重卡大盘 [4] - 近五年5月牵引车销量呈降-降-增-增-增走势,2025年5月销量为近五年第二,但仅为2021年同期销量的一半左右 [6] - 1-5月牵引车累计销量22.13万辆,同比下降3%,净减少7000余辆 [8][18] 企业竞争格局 - 重汽以1.18万辆销量蝉联5月销冠,市场份额27.14%,同比增长4% [10][12] - 行业前十企业合计份额99.28%,前五企业份额89.93%,重汽、解放、陕汽、东风、福田份额分别为27.14%、19.33%、18.29%、13.23%、11.94% [15][16] - 徐工、远程、江淮、北汽等企业同比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178%、121%、76%、78% [12][20] 累计销量与份额变化 - 1-5月重汽累计销量6.10万辆,同比增长1%,市场份额27.58% [12][23] - 徐工和远程累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10%,福田和北汽重卡分别增长43%和54% [20][23] - 福田、徐工、重汽、陕汽市场份额同比提升明显,分别提升4.09、2.21、1.11、1.13个百分点 [23] 行业排名变动 - 宇通重返月榜前十,远程上升一位至第8,前七名企业排名保持稳定 [16] - 与2024年年终相比,福田暂列行业第4,徐工上升一位至第6,远程暂列第8 [23]
解放新能源重卡又大批量交车!全为这一车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3 15:06
新能源港口牵引车交付仪式 - 一汽解放与招商港口合作交付185辆新能源港口牵引车 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商用车场景化应用与绿色港口共建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1] - 交付仪式在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蛇口集装箱码头举办 主题为"共筑绿色港口领航蓝湾新程" [1] - 此次合作是一汽解放协同生态合作伙伴启源芯动力在终端补能运营、车电分离创新模式项目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1] 一汽解放新能源战略 - 公司以"15333"新能源战略为引擎 全力加速新能源产业变革进程 [3] - 在为市场输送安全可靠产品的同时 深化服务升级 助力物流场景向绿色高效转型 [3] - 新能源战略客户部东南区域经理详细解读了新能源港口牵引车的产品优势与服务生态 包括研发迭代、技术布局和全生命周期保障 [7] 招商港口绿色转型 - 招商港口财务总监着重阐释了新能源换电站先进的"智能换电调度系统" [5] - 公司积极推进港口作业全链条的绿色转型 并对一汽解放在绿色转型中给予的技术支持与产品赋能表示感谢 [5] - 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总经理参与"共筑绿港倡议仪式" 正式开启"低碳港口新篇章" [9] 合作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交付是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在港口场景的深度落地 也是"制造端+应用端"协同减碳的示范样本 [15] - 合作有望在港口运输领域树立新能源应用全新标杆 为全球港口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15] - 交车仪式不仅是产品交付 更是绿色运力的"使命传递" 宣告新能源港口牵引车正式投身港口低碳作业 [11] 其他行业动态 - 5月商用车销量达33 5万辆 福田市场份额近15% 东风和重汽领涨 江淮和陕汽排名上升 [19] - 154辆中国工程车出口交付菲律宾政府 [19] - 某锂电巨头将赴港上市 [19]
四方战略合作正式签约,巧克力换电从香港扬帆启航
格隆汇· 2025-06-13 14:54
战略合作签约 -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科技、时代小桔新能源与中国一汽进出口公司、龙昇新能源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换电式营运车辆规模化应用[1] - 四方联合启动香港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巧克力标准化换电模式在港澳落地[1] 合作细节 - 推出"2分钟极速换电+车电分离降本+全周期电池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香港地域空间有限、新能源基建不足等痛点[3] - 中国一汽研发的红旗E-QM5右舵换电车型实现电池与整车毫米级匹配,通过万次耐久测试验证可靠性[3] - 计划2026年底前建成10座换电站,形成覆盖香港各区的换电网络[3] 分工模式 - 中国一汽负责车型开发与售后保障[3] - 时代电服负责电池资产运营及回收利用[3] - 时代小桔提供换电站数字化运营支持[3] - 龙昇新能源落地本地基建与车辆推广[3] 市场拓展 - 合作以香港为起点,未来将依托香港区位优势拓展至东南亚市场[4] - 推动"巧克力换电"全球化应用,助力全球交通领域零碳转型[4]
中国一汽将在香港布局产业 投放红旗品牌新能源的士产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18:15
中国一汽与香港合作计划 - 公司将通过产业合作、新能源的士投放、金融合作和科技创新四大领域深化与香港的合作 [1] - 加大在香港投资力度,以高端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香港新型工业化发展 [1] - 计划投放红旗品牌新能源的士产品,并加快换电站布局建设运营,助力香港智慧绿色出行生态 [1] - 将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全球投资中心,促进人才资本市场融合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 - 依托香港国际化创新优势,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支持香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1] 红旗品牌全球化战略 - 2024年红旗品牌销量达411777辆,同比增长17.4%,连续7年保持正增长 [2] - 未来五年计划布局超1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000家渠道和服务网点 [2] - 2024年下半年将启动右舵基地等全球化产能项目建设,欧洲和中东区域运营总部即将投入运营 [2]
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7家重点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60天”
央视网· 2025-06-12 15:17
行业动态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车企承诺对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汽车企业主动承诺是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担当的体现 [1] 产业链现状 - 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筋骨血脉"和转型升级关键环节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压力向产业链传导 [3] -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 [3]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供应商货款支付周期加长 [5] - 车企延长账期原因包括缓解资金压力、自身周转困难、供应链优势地位 [5] 政策支持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支付工程款最长不得超过60日 [7] - 该条例有助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引导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5] 行业展望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希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5] -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网络乱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5] - 17家车企承诺和工信部表态将对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7]
5月商用车销33.5万辆 福田份额近15% 东风/重汽领涨 江淮/陕汽排名上升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2 15:05
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5月商用车累计销量175.27万辆,同比增长1%,净增长2.14万辆 [9][21] - 5月单月销量33.46万辆,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2%,同比增速由4月的+3%转负 [4][5] - 近五年5月销量呈现降-降-增-增-降趋势,2025年5月销量在近五年中排名第三,处于正常水平 [7] - 1-5月累计销量在近五年中排名第二,但与2021年同期相比仍有70万辆差距 [9] 企业竞争格局 - 5月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4.52%,前五企业份额达49.76% [17] - 福田以4.9万辆(14.63%份额)蝉联月销冠军,2025年已连续5个月居榜首 [12][18] - 重汽(3.47万辆/10.38%)、东风(3.34万辆/9.99%)分列二三名 [14][18] - 前十企业中有6家实现同比增长:重汽(+18%)、东风(+22%)、江淮(+3%)、江铃(+2%)、陕汽(+13%)、长城(+3%) [14] - 陕汽排名上升至第7位(4月第11位),江淮上升3位至第5位,重汽上升1位至第2位 [18] 累计销量与份额变化 - 1-5月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6.47%,前五企业份额50.88% [27] - 福田累计销量27.14万辆(15.48%份额),同比+9%,份额提升1.11个百分点 [14][27] - 重汽累计销量17.83万辆(10.17%份额),同比+9%,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 [14][27] - 累计销量超10万辆的企业还包括东风(16.84万)、长安(16.19万)、解放(11.17万)、江淮(10.4万) [23] - 江铃(+7%)、长城(+8%)、陕汽(+11%)累计增速均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25] 行业动态特征 - 头部企业间竞争激烈,多组"邻居"企业份额差距不足0.5%:长安与东风、江淮与解放、五菱与江铃等累计份额差距均小于0.5% [27][29] - 行业前十成员与2024年终排名基本一致,仅重汽从第4位升至第2位 [27] - 5月销量前十企业中有11家销量破万,与4月持平 [12]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整车企业切实践行“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承诺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12 15:02
行业政策与承诺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3] - 承诺旨在构建整车与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竞争压力向产业链传导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 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 [1] 产业链影响 - 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筋骨血脉 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1] - 支付账期延长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主管部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引导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 产业发展阶段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2] - 需要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共同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2] - 社会各界应关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 [2] 企业参与范围 - 首批承诺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四家车企 [3] - 后续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陆续作出相同承诺 [3] - 小鹏、小米、长城、零跑、上汽及北汽、理想、蔚来、江汽相继加入 总计17家重点车企完成承诺 [3]
治理汽车业“长账期”问题可探索强化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07:26
行业政策与承诺 - 国内汽车企业自6月10日起集体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部分企业承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1] - 此次集体发声是为落实"反内卷"政策导向,避免无序"价格战"破坏行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核心内容包括明确60日支付期限、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等 [1] 价格战与供应链压力 - 新能源汽车为争夺燃油车市场采取持续降价策略,带动乘用车价格整体下降,成本压力主要转嫁给上游供应商 [1] -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 [2] - 2024年16家上市中国车企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平均达182天,而同期14家国际车企账期基本控制在60天内 [2] 行业现状与风险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3] - 价格战持续降低行业利润率,可能导致更多车企亏损,同时影响供应链生产质量和创新能力 [3] - 部分车企通过拉长供应商账期转嫁融资成本,或要求下游经销商囤积库存(压库现象),使供应链金融工具演变为制约供应商的手段 [2] 国际经验对比 - 大型国际车企普遍实现60天内付款,主要原因是遵守法律(如德国对延迟付款设有专门立法)和建立稳定可靠的行业共同体 [3] - 日本车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强调生产质量、技术与稳定合作,而非利用不平等地位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 [4] 治理建议与挑战 - 当前"行业自律"或"企业承诺"缺乏实际效力,部分车企可能以降低供应价格为前提履行60天账期承诺,或通过非价格手段转嫁成本 [4] - 长期治理需要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包括强化立法、明确延迟付款惩罚、禁止不合理压缩供应商利润、建立明确执行机制等 [4] - 需对车企零部件与材料实施更严格质量监管,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避免降价导致的偷工减料、降低标准及减配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