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稀土(000831)
icon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供改正式落地叠加多点催化 稀土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0:10
政策监管框架 -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落地 明确监管主体、管控范围、实施主体和产品追溯范围 将进口矿冶炼业务纳入管控并确立追溯管理系统 [1] - 稀土生产实施主体完全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 国家对于稀土行业供应掌控力度显著提高 [1] 供应端动态 - 进口重稀土矿冶炼加工费从1500元/吨快速上涨至15000元/吨 涨幅达900% 反映合规冶炼厂话语权提升及矿商让利 [1] - 缅甸克钦地区要求2025年12月31日起全面停止稀土矿开采 若实施可能影响国内500+吨/月的氧化镨钕供应量 [3] - 2025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已下发至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 但未对外公布 业内预计未来配额或不再公开 [4] 价格与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氧化铽出口量同比-35% 钕铁硼材料出口量同比+6% 出口量呈现修复趋势 [2] - 截至2025年8月下旬 海外氧化镝/氧化铽价格达910/3550美元/公斤 较内盘溢价率分别为292%/251% [2] - 高价差叠加供应扰动 重稀土品种存在内外同涨预期 [2] 行业影响与标的 - 稀土板块估值与业绩双升预期强化 资源端关注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及包钢股份 磁材环节关注金力永磁 [1] - 供应改革效果逐步兑现 进口离子矿买家减少推动加工费上涨 [1] - 缅甸矿供应扰动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 类比佤邦锡矿停产经验 [3]
想撼动中国稀土主导权?澳大利亚信心满满,给美出了个“馊主意”
搜狐财经· 2025-08-24 14:35
澳大利亚稀土资源与战略定位 - 澳大利亚稀土总储量达570万吨 位居全球第四 其中埃尼巴矿区重稀土储量全球领先 布朗斯山脉项目被视为唯一能替代中国重稀土的潜在来源[3] - 澳大利亚宣称拥有足够资源和技术能力支持美国军工需求 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需230公斤稀土 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173公斤稀土[3] - 莱纳斯公司表示中重稀土分离技术复杂度被高估 生产能力迁移至澳大利亚后可开发军用级稀土项目[3]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与技术对比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70%以上 澳大利亚占比仅5% 产量规模存在显著差距[5] - 中国采用串级萃取工艺 分离效率高且纯度达军用标准 澳大利亚沿用传统溶剂萃取法 效率低且纯度难以满足军用要求[5] - 澳大利亚稀土萃取设施规模与自动化控制技术落后于中国 关键设备如萃取塔存在巨大技术差距[5] 供应链替代挑战与时间成本 - 美国能源部评估需十年时间及300亿美元投入 才能建立维持军工生产的短期供应链[5] - 美国在《国防生产法》支持下投入超4亿美元研发稀土分离技术 澳大利亚被定位为供应链核心环节[5] - 中国出台《稀土管理条例》加强出口管控 使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中国稀土的供应渠道[5]
这才是中国稀土的顶级地位!美印急了稀土储备即将用完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55
历史背景与行业转型 - 90年代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71.1% 产量占95%以上 但仅以每吨数千元低价出售原材料[3] - 西方国家将中国稀土原料加工成高价产品返销 价差达数十倍[3] - 2000年起中国整顿稀土行业 限制无序开采并发展深加工产业[5]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中国掌握稀土应用核心技术 控制全球88%稀土加工能力[7] - 稀土永磁材料全球90%以上由中国生产 支撑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7] - 从原料出口转型为高端材料出口 产品价值从数万元/吨提升至数十万元/吨[7] 地缘影响与市场地位 - 2010年中国通过对日稀土出口禁令 直接影响日本汽车和电子工厂生产[6] - 印度因稀土储备耗尽向中国申请合作 反映其制造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1][9] - 美国成立稀土供应链工作组试图摆脱依赖 但本土加工能力近乎为零[11] 产业链控制与标准制定 - 中国主导稀土全产业链技术标准 涵盖分离提纯到应用加工环节[13] - 海外项目如美国Mountain Pass矿因缺乏完整产业链多次重启失败[11] - 技术专利壁垒使其他国家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产业链自主[13]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刘雷云会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19:18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稀土集团与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团队围绕稀土产业科技创新和自超滑根技术开展交流 [1] - 双方探索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并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1] 技术应用前景 - 自超滑根技术结合稀土特性可在微特电机领域应用 [1] - 该技术可延伸稀土产业链并推动稀土在高端无人装备和航空航天装备中的战略性赋能 [1]
价格坚挺!一图梳理稀土小金属概念
天天基金网· 2025-08-22 19:17
小金属价格表现 - 8月21日小金属概念活跃 钨和稀土领涨 章源钨业涨停 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涨幅靠前 [5] - 截至8月21日金属钴平均报价26.3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超50% 钨精矿价格报21.8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52% 镨钕氧化物平均价报65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超50% [5] 行业驱动因素 - 小金属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用途广泛且难以替代 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5] - 价格上涨核心驱动来自供应改变及新兴需求增长 供需失衡格局长期难改观 [5] - 需求持续扩张和政策导致的供给扰动是价格上行主因 供给弹性小使高价难以快速刺激供应增加 [6] 企业业绩表现 - 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2000% [5] - 盛和资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超600% [5] 市场预期与估值 - 小金属板块估值水平未充分反映市场预期 估值分化显著 [5] - 钴和锑等品种价格中枢上移成为市场共识 新能源汽车双电机渗透率高企支撑钴价 [5] 细分品种展望 - 短期看好刚需补库和出口修复驱动的钨价弹性 中长期钨品供给矛盾难解 资源稀缺性将驱动钨价中枢抬升 [6] - 钨产业链利润分配呈"微笑曲线" 占据产业链两端的企业有望受益于钨价上行周期 [6]
“稀材赋能、智启未来”稀土产业链企业座谈会在深举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8:53
行业动态 - 稀土新材料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1] - 稀土产业链企业座谈会聚焦磁材开发、磁环应用与电机技术的前沿技术交流 [1] - 企业代表探讨稀土材料在提升产品性能、突破技术瓶颈和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的合作需求 [1] 企业活动 - 中国稀土集团深圳创新总部基地联合深圳市委科技创新办主办稀土产业链企业座谈会 [1] - 座谈会于8月22日在深圳创新总部基地举行 主题为"稀材赋能智启未来" [1] - 院士专家李卫等参与技术交流 推动稀土材料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创新 [1]
中国稀土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3.26%
金融界· 2025-08-22 16: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收盘上涨0.25% 成交额44.78亿元 换手率8.81%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3.2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529.88万元(占成交额5.92%)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5234.90万元(占成交额5.63%) [1]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营业总收入7.28亿元 同比增长141.32% [1] - 归属净利润7261.81万元 同比增长125.15% [1] - 流动比率10.649 速动比率4.545 资产负债率7.64%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稀土氧化物生产运营及稀土技术研发与咨询服务 [1]
稀土板块重磅利好!十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03
稀土板块市场表现 - 8月22日稀土板块全线走高 三川智慧20cm涨停 北方稀土、奔朗新材、中科磁业、金力永磁等涨幅居前 [1] 稀土资源与产业地位 - 稀土包含17种金属元素 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大类 轻稀土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中重稀土更为稀罕且分布不均 [1] -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储量达4400万吨稀土氧化物 占全球总储量的40%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 2023年产量21万吨 占全球近70% 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2.3% [1] - 稀土是现代高科技、国防、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原材料 [1] 政策监管动态 - 2024年出台《稀土管理条例》 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开采、冶炼、进出口全链条管控 强调总量调控、企业准入和环保要求 [1] - 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由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年度控制指标报国务院批准 [2] - 总量控制指标综合考虑稀土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环保安全水平等因素下达 除确定企业外其他组织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 [2] 价格变动趋势 - 氧化镨报价65.75万元/吨 较月初上涨11万元/吨涨幅超20% 年内涨幅超58% [3] - 氧化钕报价65.75万元/吨 较月初上涨11.5万元/吨 年内涨幅62.95% [3] - 金属镨钕报价76.75万元/吨 较月初上涨12.5万元/吨 年内涨幅56.15% [3] - 氧化镨钕报价63.15万元/吨 较月初上涨10.3万元/吨 年内涨幅58.66% [3] - 钕铁硼N35报价144.5元/千克 月内涨幅10.7% 年内涨幅51.3% [3] - 钕铁硼H35报价214.5元/千克 月内涨幅近7% 年内涨幅28%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需求端多家磁材大厂同时进行镨钕金属招标活动 提供强劲需求支撑 [3] - 海内外价差较大带动国内订单快速增长 补库订单激增 [3] - 贸易冲突加剧供应链担忧 欧美厂商安全库存增加 [3] - 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及节能电机等高端磁材需求增长迅速 [4] - 传统制造领域需求复苏及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为稀土需求注入增长动力 [4] - 全球范围稀土供不应求状况持续 [4] 供需格局预测 - 华泰证券预测2025-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约11.97万吨和12.9万吨 同比增10.7%和7.8% 供需平衡/需求分别为-5.8%/-4.6% 格局转为短缺 [4] -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国内氧化镨钕价格有望进一步上行 因需求旺季到来、出口需求改善且缅甸进口矿收缩及其他供应增量有限 [4] - 中长期2025-2027年国内氧化镨钕供需逐步收紧 推动镨钕价格中枢抬升 [4] 主要稀土概念企业 - 北方稀土:全球最大轻稀土产品供应商之一 我国六大稀土集团之一 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 2025年镨钕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 [5] - 中科磁业:主要从事永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国内重要永磁材料生产商 产品包括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和永磁铁氧体磁体 [5] - 中国稀土:中国五矿唯一稀土上市平台 国内最大南方离子型稀土分离加工企业之一 产能规模最大中重稀土分离企业 [5] - 银河磁体:主营粘结钕铁硼稀土磁体元件及部件、钐钴磁体和热压钕铁硼磁体研发生产销售 [5] - 奔朗新材:主要稀土永磁产品为稀土永磁元器件 应用于节能电机、电梯曳引机、3C电器、新能源汽车、风电等行业 [5] - 包钢股份:主要为稀土产业链供应稀土精矿 包钢白云鄂博矿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5] - 九菱科技:有稀土钕铁硼产品 主营粉末冶金制品和磁性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5] - 厦门钨业:六大稀土集团之一 业务涵盖钨钼、稀土永磁、能源新材料 磁材产能达4000吨/年 [5] - 英洛华:主营钕铁硼永磁材料、电机系列产品等 终端用户包括苹果、三星、比亚迪、飞利浦、宇通等知名公司 [5] - 中科三环:国内最大钕铁硼产能企业 全球最大钕铁硼永磁体制造商之一 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电机等 [5]
8月21日杠杆资金净买入前十:指南针(5.30亿元)、浪潮信息(4.06亿元)
金融界· 2025-08-22 09:39
融资净买入情况 - 指南针以5.30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位列榜首 [1] - 浪潮信息以4.06亿元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二 [1] - 中国联通以3.73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位列第三 [1] 科技行业关注度 - 四方精创获3.55亿元融资净买入 显示金融科技领域受关注 [1] - 北方华创获3.25亿元融资净买入 反映半导体设备行业热度 [1] - 寒武纪获2.78亿元融资净买入 体现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投资兴趣 [1] 金融与科技服务 - 同花顺获2.40亿元融资净买入 表明金融信息服务需求旺盛 [1] - 中际旭创获2.39亿元融资净买入 凸显光通信设备行业关注度 [1] 资源与制造业 - 中国稀土获2.25亿元融资净买入 反映战略资源领域投资动向 [1] - 华工科技获2.02亿元融资净买入 体现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吸引力 [1]
中国稀土8月21日获融资买入8.21亿元,融资余额24.5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9:1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3.54% 成交额达46.94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21亿元 融资净买入2.25亿元 融资余额24.57亿元占流通市值4.89%[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2162.93万元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达18.53万户 较上期增长15.66%[2] - 人均流通股5727股 较上期减少13.54%[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571.16万股 较上期减少265.43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8亿元 同比增长141.32%[2] - 归母净利润7261.81万元 同比增长125.1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3] 业务构成与机构持仓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稀土氧化物59.95% 稀土金属38.19% 其他业务1.64%[1]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957.93万股 较上期减少79.35万股[3] - 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353.47万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