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药(000963)

搜索文档
9月17日医疗健康(980016)指数涨0.22%,成份股百利天恒(688506)领涨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48
指数表现 - 医疗健康指数报收7114.13点 单日上涨0.22% [1] - 指数成交额341.46亿元 换手率1.06% [1] - 成份股中18家上涨 30家下跌 百利天恒以4.08%领涨 君实生物以2.52%领跌 [1] 头部成份股表现 - 药明康德权重13.58% 股价109.29元 上涨2.09% 总市值3225.7亿元 [1] - 恒瑞医药权重10.87% 股价70.13元 上涨1.42% 总市值4654.67亿元 [1] - 迈瑞医疗权重8.17% 股价66.66元 下跌0.09% 总市值2902.46亿元 [1] - 联影医疗权重4.14% 股价151.6元 下跌0.9% 总市值1249.42亿元 [1] - 片仔癀权重3.91% 股价201.45元 基本持平 总市值1215.38亿元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6.0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348.5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15亿元 [1] - 药明康德获主力净流入4.28亿元 占比7.95% 但遭游资净流出1.45亿元 散户净流出2.83亿元 [2] - 恒瑞医药获主力净流入3.43亿元 占比8.37% 游资净流出2.85亿元 散户净流出5812.96万元 [2] - 百利天恒获主力净流入4501.01万元 占比5.76% 游资净流出3978.55万元 [2]
华东医药:公司正在就炎朵在中国市场的供货事宜,积极与合作方沟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6:47
产品供应问题 - 炎朵产品因合作方未及时供货而延迟上市销售 [2] - 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中国市场供货事宜 [2] 本土生产计划 - 合作方尚无在中国落地生产炎朵的具体计划 因跨国生产转移涉及复杂监管要求、较高费用及较长周期 [2] - 公司未提及引进国内自主生产的应对措施 [2]
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前瞻:华东医药DR10624荣登开场报告 二期临床数据全球首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6 22:09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长效三重激动剂DR10624用于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入选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最新突破性研究并被列为开创性临床试验 [1][2] - 该研究将作为AHA 2025主会场开场报告由主要研究者李建平教授首次公布临床数据 开创中国心内科学者首次以开场报告形式登陆AHA最新突破性研究专场的先河 [2] - DR10624是全球研发进展最快的FGF21三靶点药物 具有靶点组合唯一性 目前正在中国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Ⅱ期临床研究 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2] 产品研发进展 - DR10624为全球首创长效三靶点激动剂 靶向FGFR1c/Klothoβ(FGF21R)、GLP-1R和GCGR的候选创新蛋白药物 [2] - 采用N端靶向GLP-1R/GCGR嵌合肽段与工程化改造IgG1 Fc融合 并在Fc的C末端融合重组FGF21突变体的技术结构 [2] 学术认可与行业地位 - AHA科学年会是全球首屈一指展示心血管疾病、大脑健康和相关疾病最新科学和临床理念的国际盛会 [1] - 研究入选AHA2025最新突破性研究并列为心脏代谢疾病药物的开创性临床试验 体现业界对DR10624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 [1][2] 临床研究规划 - DR10624-201研究针对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适应症 [2] - 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将于2025年1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行 [1]
重磅预告!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数据即将全球首发,荣登AHA 2025开场报告
全景网· 2025-09-16 18:51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长效三重激动剂DR10624用于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期临床研究结果入选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最新突破性研究并被列为心脏代谢疾病药物的开创性临床试验 该研究将作为AHA2025主会场开场报告 体现业界对DR10624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1] - DR10624是全球首创靶向FGFR1c/Klothoβ、GLP-1R和GCGR的三靶点候选创新蛋白药物 是目前研发进展最快的FGF21三靶点药物且靶点组合具有唯一性[3] - DR10624在Ib/IIa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降低肝脏脂肪药效 在基线肝脏脂肪含量≥8%的受试者中 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含量较基线相对降幅分别为58.3%(12.5mg)、83%(25mg)、89.2%(50mg)和87.2%(75mg剂量滴定组) 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27.2% 同时展现出显著降低血脂和较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药效 耐受性良好且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4] - DR10624针对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期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其具有极佳降低甘油三酯、使血脂正常化和消除肝脏脂肪的药效 未来有望成为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创新疗法[5] 临床研究进展 - DR10624-201研究(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2期临床)结果入选AHA2025最新突破性研究 并将作为主会场开场报告由主要研究者李建平教授首次公布临床数据 开创中国心内科学者首次作为开场报告登陆AHA年度会议最新突破性研究专场的先河[1][2] - DR10624在新西兰治疗肥胖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Ib/IIa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在2025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年会上首次发布[4] - DR10624注射液正在中国开展治疗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II期临床研究 并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 产品研发管线 - 公司在内分泌领域围绕GLP-1靶点构筑了包括口服片剂、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产品管线[6] - 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并已完成降糖适应症中国两项Ⅲ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随机给药[6] -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正在开展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 已于2025年4月完成Ⅱ期全部受试者入组 预计2025年Q4进入Ⅲ期临床研究 糖尿病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7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7]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5年3月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 体重管理适应症已于2025年2月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7] - 德谷胰岛素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2月递交并获受理[7]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构建了覆盖从靶点发现、临床开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研发体系 展现出持续强化的自主研发能力[6] - DR10624在AHA2025的亮相是中国创新药跻身全球心血管领域顶级舞台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公司自主研发实力的集中展现[7] - 公司通过DR10624等全球首创产品的突破持续验证其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夯实 正加速从"创新跟随者"向"领域定义者"的战略转型[7]
9月16日医疗健康R(480016)指数跌0.33%,成份股泽璟制药(688266)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16 18:30
指数表现 - 医疗健康R指数收报8278.77点,单日下跌0.33%,成交额317.65亿元,换手率1.08% [1] - 指数成份股中18家上涨,31家下跌,奕瑞科技以4.4%涨幅领涨,泽璟制药以5.37%跌幅领跌 [1] 权重股表现 - 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权重13.58%)、恒瑞医药(权重10.87%)、迈瑞医疗(权重8.17%) [1] - 十大成份股中联影医疗上涨0.64%,复星医药上涨0.37%,片仔癀下跌0.27%,爱尔眼科下跌0.85%,科伦药业下跌1.81%,新和成下跌1.38%,华东医药下跌1.71% [1] - 药明康德总市值3159.59亿元,恒瑞医药总市值4589.62亿元,迈瑞医疗总市值2905.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6.3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98亿元 [1] - 凯莱英获主力净流入1.01亿元(占比7.61%),迈瑞医疗获主力净流入9077.38万元(占比6.56%) [2] - 鱼跃医疗获游资净流入1812.43万元(占比4.03%),联影医疗获游资净流入1002.36万元(占比0.95%) [2] - 奕瑞科技获散户净流入1138.6万元(占比2.98%),鱼跃医疗遭散户净流出4272.18万元(占比9.5%) [2]
华东医药: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21:41
产品供应与生产安排 - 炎朵因合作方供货时间未定 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1] - MediBeacon TGFR由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和Lumitrace(瑞玛比嗪)注射液组成 在国内分别按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1] - 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已于2025年2月获批 公司已提前与合作方完成备货[1] 生产转移与自主生产计划 - 公司正积极计划该器械后续向国内进行生产转移[1] - 药品部分将由公司自主生产[1] - 产品器械供应具备较充裕的缓冲期和多重保障机制 确保供应稳定性[1]
【干货】医药流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成本结构价值分析
前瞻网· 2025-09-14 14:12
医药流通产业链结构 - 行业上游为七大类医药产品生产厂商 包括西药类 中成药类 中药材类 医疗器械类 化学试剂类 玻璃仪器类及其他类生产厂商 [1] - 中游流通渠道分为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两个关键环节 [1] - 下游终端由公立医院 零售药店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构成 其中城市公立医院占据医药零售行业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1] 行业成本结构特征 - 医药流通行业核心成本为销售成本 其中商品及原料成本占比约95% 其他成本仅占5%左右 [5] - 行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 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 物流管理及信息系统管理三大维度 [5] 盈利驱动因素 - 四大关键盈利驱动因素包括销售规模及增长 毛利率水平 期间费用率水平和资金周转效率 [7] - 主流竞争方式是通过规模优势 品种结构调整 业务结构优化维持稳定毛利率 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费用率 [7] 互联网+赋能价值 - 传统价值链中药企和药房成本较高 药品流通存在地域性成本差异 药房利润空间受服务范围及运营管理影响 [9] - 互联网+实现产业降本增效 药企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订单需求 药房依托线上零售数据优化备货策略 [9] - 患者端实现多方比价 品牌优选及院前线上问诊等增值服务 [9]
行业周报:创新药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关注未来6-12个月投资机会-20250914
开源证券· 2025-09-14 14:08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2] 核心观点 - 创新药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建议关注未来6-12个月投资机会[4][9][13] - Biotech企业收入整体维持稳定增长,净亏损呈现快速收窄趋势[6][16] - 中国创新药资产出海浪潮持续,BD交易总金额刷新纪录[7][24] - 建议关注下一代IO、减重、小核酸、Protac、KRAS、TCE、自免双抗等大赛道机会[9][31] 行业表现 - 2025年9月第2周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36%,跑输沪深300指数1.75个百分点[33][36] - 9月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03%[38] - 子板块中医疗设备涨幅最大(3.02%),化学制剂跌幅最大(-2.83%)[39][41] Biotech财务表现 - 2025H1 32家中国Biotech企业实现营收463.56亿元,同比增长17.97%[6][16] - 净利润亏损17.55亿元,但同比收窄50.34%[19] - 百济神州首度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亿元;信达生物延续盈利,净利润8.34亿元[6][19] - 销售费用率整体改善,研发费用同比下滑1.7%至205.78亿元[22] 出海交易数据 - 中国创新药出海首付款从2020年8.7亿美元增至2024年49.4亿美元,总交易额从99.4亿美元增至561.2亿美元[7][24] - 2025H1总交易额达635.5亿美元,超过2024全年,占全球license out交易总额40%[7][24] - 2020-2025H1全球11家MNC购买中国资产总金额近1000亿美元,首付款约110亿美元[8][27] - 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以12.5亿美元首付款、60.5亿美元总交易额授权辉瑞,刷新纪录[29] 重点赛道布局 - 下一代IO:PD-1/VEGF双抗及三抗有望迭代市场,关注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31][32] - 减重:小分子GLP-1及amylin具备差异化优势,关注联邦制药、众生药业等[31][32] - 小核酸:肝外靶向技术突破,关注悦康药业、石药集团等[31][32] - Protac:自免领域布局加速,关注海思科、百济神州等[31][32] - KRAS: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关注加科思、百济神州等[31][32] - TCE:有望改变B细胞自免治疗范式,关注泽璟制药、诺诚健华等[31][32] - 自免双抗:多靶点干预提升疗效,关注康诺亚、荃信生物等[31][32] 推荐标的 - 覆盖制药、CXO、科研服务、中药、原料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零售药店等多领域企业[10]
华东医药:公司预计迈华替尼片有望于今年年底获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7:50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1类新药迈华替尼片处于国家药监局上市申请审评阶段 预计今年年底有望获批 [2] - 公司另有多个创新药及改良型新药处于上市审评阶段 包括瑞玛比嗪注射液、IM19 CAR-T细胞注射液、依达拉奉片和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 [2] 产品研发进展 - 迈华替尼片目前处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申请审评阶段 相关审评工作正按程序积极推进中 [2] - 如相关审评进展顺利 公司预计迈华替尼片有望于今年年底获批 [2] - 目前处于上市审评阶段的创新药还包括瑞玛比嗪注射液、合作产品IM19 CAR-T细胞注射液 [2] - 处于审评阶段的改良型新药包括依达拉奉片和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 [2]
华东医药中报亮红灯:医美双降、商誉高悬,百亿应收账款压顶
新浪证券· 2025-09-12 14:52
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增速连续两年大幅放缓 净利润增速几近腰斩 业务结构失衡与财务风险攀升形成双重困境 [1][2] - 传统医药商业板块占据营收主导但盈利能力薄弱 医美板块成为业绩拖累 新兴业务贡献微弱难以支撑增长 [1][3] - 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长且回收效率下降 存货周转能力减弱 商誉规模攀升带来潜在减值风险 [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6.75亿元 同比微增3.39% 较2023年同期12.02%的增速大幅放缓 [2] - 净利润18.03亿元 同比增长6.82% 较2024年同期17.25%的增速显著下降 [2] - 扣非净利润17.62亿元 增长8.40% 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2] 业务结构分析 - 传统医药商业板块收入约140亿元 占总营收64.48% 毛利率仅约6.7% 盈利能力有限 [3] - 制造业收入约86亿元 同比增长9.5% 是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板块 [3] - 医美板块营收11.12亿元 同比下滑17.5% 其中国内子公司欣可丽美学收入5.43亿元同比下滑12.15% 海外子公司Sinclair收入5.24亿元同比减少7.99% [3] - 工业微生物板块收入3.68亿元 同比增长29% 但营收占比仅1.7% 对整体贡献微弱 [3] 运营风险指标 - 应收账款高达91.3亿元 同比增加14.63%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达259.96% [4] - 存货账面价值50.30亿元 存货周转率从3.25次降至2.92次 库存消化能力减弱 [4] - 商誉账面价值29.55亿元 较2023年上半年25.92亿元增长14.0% 占净资产比例12.4% [4] - 若商誉减值比例达10% 将影响净利润约2.96亿元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3% [5] 细分业务表现 - 医美板块Q2环比改善但海外子公司Sinclair的Q2收入2.86亿元仍同比下降4.08% [3] - 国内医美子公司欣可丽美学环比增速14.16% 低于行业同期20%的平均水平 [3] - 新品MaiLi Extreme上市后市场接受度不足 上半年销售额未达预期 [3] - 工业微生物细分领域面临华熙生物 恒瑞医药等跨界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