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000980)

搜索文档
 2024年亏损10亿销量仅为14辆 众泰汽车深陷发展泥潭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15:5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增亏6.82% [2]   - 研发费用570.24万元,同比下降94.17% [2][8]   - 董监高税前报酬总额954.91万元 [2]     业务运营状况   - 2024年整车销量14辆,同比下降98.74%,产量0辆 [2][4]   - 库存336辆,较2023年350辆略有下降 [4]   -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和门业销售 [5]   - 合肥亿恒和金马科技负责汽车配件业务,金大门业负责门业业务 [5]     研发与生产挑战   - 研发人员81人,较上年161人减少49.69% [8]   - 缺乏流动资金导致2020-2021年整车生产停滞,2022年后逐步恢复 [5]   - 整车业务仍处于恢复阶段,未达预期 [4]   - 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研发团队,品牌形象受损 [7][9]     战略与规划   - 制定中长期产品规划,多款新产品将启动研发 [2][7]   - 2025年计划恢复T300车型批量产销,推进海外市场开拓 [7]   - 重点围绕基地复产、生产线改造和降本工作展开 [7]   - 融资为2025年重点工作,已完成融资计划编制 [9]     行业与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更新迭代迅猛,车型平均两年可能停产 [3]   - 竞争白热化,车企追求规模效应和全栈式软件平台 [4]   - 众泰缺乏技术积累与研发能力,难以开发有竞争力车型 [4][9]   - 债务负担沉重,高达数百亿元,难以吸引投资者 [6][9]     市场与品牌   - 经销商因持续亏损不愿销售众泰汽车 [4]   - 启动经销商体系重建,重整品牌战略 [6]   - 海外销售体系搭建中,永康众泰组建国际部 [6]   - 品牌声誉受损,难以重新赢得市场信任 [7][9]
 众泰汽车整车生产疑似陷入停滞 成功摘帽背后有无猫腻?|透视会计差错
 新浪证券· 2025-05-14 18:08
 核心观点 - 众泰汽车自重整以来业绩持续恶化 整车生产陷入停滞 财务数据存在异常会计处理 公司经营可持续性存疑[1][3][4][6][18]   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875.1万元 同比下降12.83% 净亏损1.03亿元[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58亿元 同比下降23.96% 净利润亏损10亿元 同比下降6.82%[4] - 2024年整车生产量为0辆 销售量仅14辆 库存量336辆[6] - 2022年生产量524辆 2023年生产量1108辆 显示生产活动在2024年完全停滞[6] - 公司解释因缺乏流动资金导致2020-2021年度生产停滞 2022年开始逐步恢复 但2024年仍处于恢复过程[6]   财务数据异常 - 2021年债务重组利得多计2.54亿元 负债少计2.54亿元 未分配利润多计2.54亿元[8] - 会计差错导致2021-2024年三季度财报中负债合计增加2.54亿元至2.7亿元 净利润减少2.55亿元至695.37万元[8] - 应收账款由2020年33.34亿元骤降至2025年一季报末8.3亿元 主要因激进会计计提而非款项回收[9][11] - 2023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7.25亿元 其中3年以上账龄23.44亿元 计提坏账准备12.99亿元[11] - 2023年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57亿元 计提坏账准备1.19亿元[11] - 坏账计提比例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应收账款计提比例47.67%(行业均值18.25%)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76.34%(行业均值17.29%)[11][12] - 新能源汽车销售补贴款计提比例异常 其中8.3亿元按"补贴款组合"计提 比例高达96.09%[12]   公司治理与风险 - 2024年被出具带强调事项的审计意见报告 控股股东江苏深商持有的7.47亿元股份被司法冻结[7] - 2024年4月新增到期未偿还债务本金1.8亿元 约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4.58%[6] - 2025年一季报末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6%[6] - 历史上存在骗补行为:2016年通过更改车架号获取新能源汽车补贴 导致经销商损失3000-4000万元[13]   行业背景 - 2025年会计差错更正公司数量超40家(Wind数据统计)[1] - 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 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差错案例[1]
 小鹏“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比亚迪海洋网再发新车|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 2025-05-10 10:22
 低空经济与飞行汽车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 标志着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审查 是2026年量产交付的关键一步 [2]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建中 为全球首个现代化流水线量产飞行汽车工厂 规划年产能1万辆 计划2025年Q3竣工 [2]   - 市场消息称小鹏汇天考虑港股或美股IPO 但公司未予置评 [2]     众泰汽车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58亿元 同比下降23.96% 归母净利润亏损10亿元 同比扩大6.82% [3]   - 2024年全年销量仅14辆 同比暴跌98.74% 董监高薪酬总额591.45万元 董事长年薪196.59万元 [3]   - 归母净资产2.35亿元 同比骤降超84% 公司称研发投入下降为集中资源复工复产 [3]     比亚迪新车动态   - 海狮07DM-i上市 起售价16万元区间 搭载第五代DM技术及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 [4]   - 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DiLink 100智能座舱 比亚迪2025年战略聚焦智能化 [4]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   - 2025款阿维塔12上市 起售价25.99万元 提供增程/纯电双动力6款车型 [5]   - 核心卖点为华为乾崑ADS 3.0智能驾驶系统 采用三激光雷达方案 [5]   - 2023-2024年销量分别为2.76万/7.36万辆 2025年目标22万辆 1-4月累计销量3.62万辆 [5]   - 长安汽车计划推动阿维塔2026年港股IPO 目标2027年全球销量40万辆/年收入千亿元 [6]
 上市车企2025一季报透视:营收普跌下多家企业“减收增利”
 经济观察网· 2025-05-09 18:5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10家上市乘用车企业中8家营收同比下滑 营收普遍承压[1] - 10家企业中3家净利润下滑 5家处于亏损状态 行业盈利分化显著[1] - 行业面临价格战压力 尽管部分车企达成供应链降本协议 业绩提升仍存阻碍[1]   比亚迪业绩表现 - 唯一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企业 营收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4% 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00.4%[1][2][3] - 新能源汽车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 海外销量20.6万辆同比增长约110%[3] - 规模效应与垂直整合战略有效降本增效 2025年销量目标550万辆(含海外80万辆)[3]   营收下滑但利润提升企业 - 上汽集团营收1408.6亿元同比下降1.6% 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 销量94.5万辆同比增长13.3%[2][4] - 长安汽车营收341.6亿元同比下降7.7% 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6.8% 销量70.5万辆同比增长1.9%[2][4] - 赛力斯营收191.5亿元同比下降27.9% 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240.6% 高端车型问界M9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118%[2][5]   利润下滑或亏损企业 - 广汽集团营收196.5亿元同比下降8.0% 净利润亏损7.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2.2亿元) 销量37.1万辆同比下降9.4%[2][6] - 长城汽车营收400.2亿元同比下降6.6% 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5.6% 因产品换代周期与直营投入增加[2][7] - 江淮汽车营收98亿元同比下降13.0% 净利润亏损2.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05亿元) 销量9.97万辆同比下降6.6%[2][7]   其他亏损企业情况 - 北汽蓝谷营收37.3亿元同比增长150.8% 但净利润亏损9.5亿元 累计自2020年以来亏损超300亿元[2][8] - 海马汽车营收2.7亿元同比下降37.9% 净利润亏损0.3亿元[2][8] - 众泰汽车营收1亿元同比下降12.8% 净利润亏损1亿元[2][8]   战略调整与改革 - 上汽集团启动管理层调整与改革举措 目标2027年全球销量重回行业领先[4] - 广汽集团推进"番禺行动" 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6] - 江淮汽车与蔚来、大众、华为合作推出高端品牌"尊界" 但未对业绩产生即时效果[7][8]
 章泽天晒素颜怼脸照;贾跃亭FF一季度收入30万美元;马云回应回归阿里;卤鹅哥声明;A股又曝天价离婚;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51
 众泰汽车业绩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亏6.82% [1]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4.69亿元,同比增亏49.28% [1] - 2024年销量仅14辆,同比暴跌98.74% [1] - 2024年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为954.91万元,独立董事津贴总额为36万元,董事长胡泽宇税前报酬196.59万元 [2]   胖东来和田玉销售 - 和田玉专柜销售火爆,改为线上约号模式,一月只能约一次,每天50个名额 [3] - 此前被质疑玉石价格和质量,检查结果显示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明码标价 [3] - 成功注册"于东来""东来哥""自由爱之城""胖东来爱之城"等商标 [36][37]   比尔·盖茨捐赠 - 宣布未来20年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4] - 盖茨基金会宣布未来20年捐赠总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计划2045年关闭 [4] - 基金会成立25周年已累计捐赠1000亿美元 [4]   泡泡玛特股份变动 - 创始股东蜂巧资本通过大宗交易出售1191万股,占总股本0.9%,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 [9] - 出售原因是基金即将到期,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 [9] - 5月7日收盘跌5.43%,报184.5港元 [9]   农民工数据 - 202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 [21] - 50岁以上农民工达9470万人,占比从2015年17.9%增长到2024年31.6% [21][25] - 农民工平均年龄从2014年38.3岁增至2024年43.2岁 [22]   法拉第未来业绩 - 一季度收入30万美元,运营净亏损4380万美元 [25] - 经营现金流出2030万美元,同比增长38% [25] - 融资现金流入2460万美元,连续三季度融资现金流入超过经营现金流出 [25]   其他公司动态 - 上汽享道出行完成C轮13亿元融资,为国内出行行业近三年最大单笔融资 [35] - 观致汽车欠税5304万元,涉及消费税、城建税等 [39][40] - 唯品会副总裁孙格非即将离职,2016年加入负责商务管理工作 [41]
 众泰汽车产量为零资产负债率96% 一年亏10亿高管薪酬反增61%
 长江商报· 2025-05-09 07:49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净利润亏损10亿元,同比下降6.82% [1][4]   - 2019年至2024年连续6年累计亏损253.5亿元 [2][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875.10万元,同比下降12.83%,净利润亏损1.03亿元,同比增长18.55% [9][10]     生产销售情况   - 2024年销售量14辆(均为库存车),生产量0辆,库存量336辆,实质陷入停产状态 [1][16]   - 2022年销售量502辆,生产量524辆,库存量354辆 [16]   - 2023年销售量1112辆,生产量1108辆,库存量350辆,产销量同比倍增但基数仍低 [16]     资产负债与重组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93.33%,总资产36.06亿元,总负债33.66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6.10%,总资产35.05亿元,总负债33.68亿元 [3][10]   - 2021年完成破产重整,引入20亿元投资款,但重组后仍濒临资不抵债 [6][7]     高管薪酬与治理   - 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954.91万元,同比增长61%(2023年为591.45万元) [2][12]   - 董事长年薪196.59万元,副总裁年薪183.61万元,2025年董事会薪酬方案设定董事长年薪180万元 [12]     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4年末研发人员81人,较上年161人减少49.69%,其中75%为本科及以下学历 [20][21]   - 2024年研发费用570.24万元,同比下降86.97%,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37.93万元,同比仅增4% [21]   - 计划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和成本优化恢复T300车型量产,并启动多款新产品研发 [18][22]     历史表现与行业背景   - 2017年借壳上市时市值峰值达290亿元,2014-2017年销量从16.6万辆增至超30万辆 [13][14]   - 2018年因骗补和质量问题销量骤降至23万辆,2020年进入全面停产 [15][16]   - 2022年尝试中东市场出口合作(目标1万台T300/6.92亿元),但未达成目标 [19][20]     其他业务表现   - 2024年车用仪表件销售119.37万套(-7.04%),冲压焊接件601.93万件(-13.47%),门业14.77万樘(-27.01%) [17]
 “奇葩”的众泰汽车:一年生产0辆车、卖出14辆、亏损10亿
 36氪· 2025-04-30 18: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下降2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0亿元,同比增亏6.82% [2]   - 最近三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2024年生产新车为0,全年仅销售14辆库存车 [2]   - 汽车制造业销售量同比暴跌98.74%至14辆,生产量同比下滑100%至0辆,库存量减少4%至336辆 [3]   - 车用仪表件销售量下降7.04%至1,193,661套,生产量下降9.35%至1,273,484套 [3]   - 冲压焊接件销售量下降13.47%至6,019,290件,生产量下降8.08%至5,422,844件 [3]     商业模式与历史发展   - 早期通过"模仿+低价"策略成功,如T600对标奥迪Q7,SR9模仿保时捷Macan,2016年销量达33.3万辆 [4][6]   - 2015年新能源车型市占率约10%,但依赖补贴(如云100售价5万元中3.5万元为补贴) [6]   - 2018年后因质量问题(方向盘抱死、发动机渗油)和研发投入不足(费用占比<1%)导致销量暴跌 [6]   - 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后产品力不足,T300EV冬季续航仅80公里,电池3年衰减30% [7]     转型尝试与失败   - 2022年复产T300目标年销1万辆,实际2023年销111辆,2024年降至14辆 [8]   - 2023年推出江南U2小型电动车(售价3.99万元起),被质疑抄袭本田e:NS1,月销不足百辆 [11]   - 2024年研发费用仅570万元,同比下降86.97%,研发人员从161人减至81人 [11]   - 高管频繁变动,2023-2024年董事长、副总裁等6名高管离职 [11]     资本运作与市场传闻   - 2017年铁牛集团通过土地转卖给上市公司获利136.79%,2018年合并商誉达65.51亿元 [12]   - 2020年破产重整时负债超200亿元,2021年江苏深商20亿元接盘但60亿元定增计划流产 [12]   - 2021年股价大涨近800%,多次传出被特斯拉或小米收购的虚假消息 [14]     行业警示   - 公司案例反映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用户思维(质量问题频发)和沉迷资本游戏(土地转卖、商誉减值)的企业终将被淘汰 [14]
 众泰汽车(000980)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9: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8,750,969.12元,同比下降12.8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044,017.57元,同比亏损收窄18.5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9,103,620.46元,同比亏损收窄29.96%[5]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98,750,969.12元,同比下降12.8%,上期发生额为113,287,396.70元[17]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80,916,019.23元,同比亏损收窄36.9%,上期亏损128,178,731.69元[18]   - 净利润本期亏损103,686,761.17元,同比亏损收窄19%,上期亏损127,997,994.98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同比改善33.3%,上期为-0.03元[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79,592,991.37元,同比下降25.3%,上期发生额为240,481,885.66元[17]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76,745.37元,同比改善30.3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476,745.37元,同比改善30.4%,上期为-29,414,025.73元[19]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1,172.53元,同比由正转负,上期为4,157,067.24元[19]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8,409.78元,同比改善94%,上期为-10,387,094.74元[2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491,707.65元,同比下降4.6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491,707.65元,同比下降4.6%,上期为39,314,231.50元[2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5,987,123.77元,较期初减少52,651,814.48元[14]     资产变动 - 总资产为3,504,595,198.13元,同比下降2.82%[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457,737,233.62元,较期初减少62,612,436.62元[14]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046,857,964.51元,较期初减少39,167,152.08元[1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504,595,198.13元,较期初减少101,779,588.70元[14]     负债变动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399,259,733.23元,较期初减少26,125,625.26元[14]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968,567,059.53元,较期初增加28,032,797.73元[14]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31,797,165.84元,同比下降43.88%[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1,797,165.84元,少数股东权益为4,971,239.53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6,768,405.37元[1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3,404,150,201.98元,较期初减少103,044,017.57元[15]     股东持股情况 - 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747,000,000股,占比最高[11]   - 吉林众富同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0.59%,对应股份数量为30,000,000股[11]     应收应付项目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36.75%至72,947,711.14元,主要因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8]   - 其他应收款同比增长54.95%至55,666,039.90元,主要因单位往来款增加[8]   - 应付票据同比下降43.61%至21,363,603.00元,主要因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减少[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29,702,229.72元,较期初减少42,114,819.51元[14]
 年销14辆!车企董事长年薪196万
 搜狐财经· 2025-04-28 21:52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下滑23.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增亏6.82% [1]   - 扣非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亏49.2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亿元,同比改善396.90% [2]   - 总资产36.06亿元,同比下滑41.64%;净资产2.35亿元,同比下滑80.98% [2][9]     业务运营   - 2024年整车销量仅14辆,同比暴跌98.74% [3]   - 整车生产量为0辆,库存336辆 [3]   -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和门业销售,整车贡献微乎其微 [3]   - 车用仪表件销量119.37万套,同比下滑7.04%;冲压焊接件销量601.93万件,同比下滑13.47% [4]     高管薪酬与变动   - 16名董监高年度报酬总额954.91万元,独立董事津贴36.00万元 [2]   - 董事长胡泽宇年薪196.59万元,副总裁尹雪峰183.61万元,占高管总薪酬近四成 [2]   - 2024年内财务总监、总裁、副总裁等5名高管因"个人原因"离职 [4]     历史背景与发展规划   - 2016-2017年销量超30万辆,2019年暴跌至2.1万辆 [5]   - 2020年母公司铁牛集团破产清算,2022年重启整车业务 [7]   - 2023年推出新能源车江南U2,市场存在感低 [7]   - 2025年计划推进T300车型批量产销,聚焦降本工作 [9]
 众泰汽车:困局中的挣扎与突围之路
 金融界· 2025-04-28 13:42
 财务困境与重整之路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58亿元,同比下降2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0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1] - 整车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3.96%,生产制造业务仍在恢复阶段 [1] - 2021年12月完成破产重整,但复工复产进度缓慢 [1] - 湖南基地因行业下行压力及疫情影响持续停产,员工放假至2021年6月底 [1] - 部分供应商因回款不足4%陷入连环债纠纷 [1] - 研发投入大幅下降是为集中资源于复工复产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归母净资产仅剩2.35亿元,较上年度骤降84.3% [1]   管理层动荡与战略调整 - 2024年11月樊成伟出任公司代理总裁兼副总裁,曾任职比亚迪和奇瑞 [1] - 监事会成员娄国海于2024年4月因个人工作需要辞去监事职务 [1]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调布局,但自燃事故和研发投入下降暴露技术短板 [1] - 吴建中曾坦言自燃事件把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 [1] - 公司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投入远落后于行业头部企业 [1] - 2024年年报中提到未来将增强市场竞争力,但缺乏具体技术路线和产品规划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