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康威视(002415)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大屏幕拼接系统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行业需求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2 10:32
大屏幕拼接系统行业概述 - 大屏幕拼接系统由投影显示单元组合拼接而成,具备高亮度、高分辨率、色彩还原准确等特点,核心器件包括P光学引擎、图像处理器等,通过图像控制软件实现画面控制[3] -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大屏幕投影墙、投影机阵列、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为核心,分为硬件拼接、软件拼接、软硬结合拼接、嵌入式硬件拼接四种类型[3] - 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指挥调度、会议室、展示中心等领域,满足监控中心、指挥中心等场所对信息可视化的高需求[1][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大屏幕拼接系统销售量达423千台,销售额8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3%和9.02%[1][13] - 驱动因素包括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商业展示对高清超大显示的需求增长,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升级[1][13] - 显示面板作为核心组件,2024年中国产量达16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4%[9] 产品技术分类 - 主流产品分为LCD、DLP、PDP三大体系: - **LCD**:低功耗、重量轻、寿命长,但拼缝明显,适用于小型会议中心[5][6] - **DLP**:拼缝小(<1mm)、画质柔和,但价格高,应用于公安、军队、交通等高端领域[5][6] - **PDP**:亮度均匀但可靠性低、耗电高,适用于对拼缝要求不高的场所[5][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显示面板、光学引擎、图像处理器等原材料及零部件[7] - **中游**:系统集成企业(如GQY视讯、威创集团)负责组装与研发[7][15] - **下游**:公安、交通、政府、金融、能源等应用领域,需求直接影响行业发展[7] 竞争格局 - **国际厂商**(如巴可、三菱电机)占据高端市场,技术品牌优势显著[15] - **国内企业**(如巨洋神州、GQY视讯)以性价比和服务取胜,主导中低端市场[15][17][19] - 行业集中度提升,具备自主研发和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15] 应用场景拓展 - **智慧交通**:用于交通管理指挥中心,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达2467亿元(+7.26%),政策推动下需求持续增长[11] - **智慧医疗/教育**:AI技术融合实现影像诊断、个性化教学等场景应用[21] 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AI算法(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推动场景多样化,如医疗诊断、教育个性化[21] - **行业整合**: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国内外企业加速竞争,本土企业通过定制化服务争夺份额[22] - **产业链协同**: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24] 代表企业 - **GQY视讯**:2024年上半年大屏拼接系统营收0.47亿元(-36.80%),覆盖应急、消防、交通等领域[19] - **巨洋神州**:提供智慧显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务超1500家客户,覆盖政府、军队、能源等行业[17] - **威创集团**:国内控制室解决方案领导者,主营拼接显示单元及可视化行业解决方案[15][17]
海康威视:降本增效调结构,大模型产品陆续推出-20250429
国信证券· 2025-04-29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康威视1Q25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呈温和复苏态势,海外与创新业务保持增长,国内主业短期调整以降本增效调结构为主旋律,AI大模型赋能产品与方案升级推动场景数字化落地,看好公司经营韧性与行业智能化带来的长期增长动能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924.96亿元(YoY+3.53%),归母净利润119.77亿元(YoY - 15.1%),毛利率43.83%(YoY - 0.61pct);1Q25营收185.3亿元(YoY+4.0%),归母净利润19.26亿元(YoY+9.44%),毛利率44.92%(YoY - 0.83pct,QoQ+3.28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6.19%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32/145/167亿元(2026 - 2027年前值:160/180亿元),对应PE为20/18/16倍 [4] 业务板块 - 海外业务2024年收入318.95亿元,同比增长10.1%,占比34.48%,非视频产品增速较快,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2] - 创新业务2024年收入224.84亿元,同比增长21.2%,占比24%,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等实现较快增长,已成为重要增长极 [2] - 国内主业方面,2024年PBG收入134.67亿元(YoY - 12.29%),EBG收入176.51亿元(YoY - 1.09%),SMBG收入119.71亿元(YoY - 5.58%);2025年将严控费用,国内主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3] 产品与技术 - 通过观澜大模型技术提升感知智能等能力,多模态大模型产品提升安防业务效率,各类数字化新产品在多行业应用推动场景数字化落地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340|92,496|99,629|105,999|113,334| |(+/-%)|7.4%|3.5%|7.7%|6.4%|6.9%| |净利润(百万元)|14108|11977|13237|14517|16664| |(+/-%)|9.9%|-15.1%|10.5%|9.7%|14.8%| |每股收益(元)|1.51|1.30|1.43|1.57|1.80| |EBIT Margin|15.7%|13.9%|13.3%|14.1%|15.4%| |净资产收益率(ROE)|18.5%|14.8%|15.5%|16.0%|17.3%| |市盈率(PE)|18.6|21.7|19.7|17.9|15.6| |EV/EBITDA|20.8|21.1|20.0|17.4|15.1| |市净率(PB)|3.44|3.23|3.05|2.87|2.71|[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2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会议平板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科技不断迭代和进步,带动会议平板需求持续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8 09:27
会议平板行业概述 - 会议平板集会议功能与平板电脑功能于一体,具备演示、展示、互动及个人娱乐办公等多功能特性,近年来市场增长强劲[1] - 设备分类包括按尺寸(小型便携型/中型标准型/大型专业型)、功能(基础展示型/高清触控型/远程会议型)和应用场景(企业会议/教育培训/远程办公)[4] - 核心功能涵盖智能白板(支持电容+电磁双触控技术)、视频会议和应用软件,可替代传统会议室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6] 行业发展历程 - 2012年市场需求初现,2016年随智能应用发展正式萌芽,2017年推出集成显示、触摸书写、无线传屏的一体化产品[8] - 2020年远程办公需求激增推动市场爆发,2021年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形成巨头主导局面[8] - 中国会议平板销售量从2015年3万台增至2024年70.3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41.99%[19] 市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会议平板市场规模达186.45亿元,全球市场规模约90.3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40.39%[16][17] - 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元器件,2024年中国产量达4514.2亿块,2025年1-2月产量同比增长4.4%至767.2亿块[12] - 教育培训领域应用显著,2024年中国教培市场规模约20445亿元,推动会议平板向智能教学中枢升级[13]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液晶面板,中游聚焦硬件研发与系统集成,下游覆盖政务/企业/教育/医疗等场景[10] - 行业三梯队格局:第一梯队为视源股份(2024H1交互智能平板收入34.47亿元)和华为;第二梯队包括海信视像(显示产品收入237.33亿元)、鸿合科技(IWB产品收入12.14亿元);第三梯队为中小品牌[22][23][25][27] 重点企业分析 - 视源股份主营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旗下拥有教育品牌希沃和协同平台MAXHUB,2024H1相关收入同比增长24.67%[25] - 鸿合科技专注教育信息化,产品线涵盖智能交互/录播/数字标牌等,全球设50余家分支机构[27] 未来趋势 - 智能化升级:AI技术将实现会议纪要生成、实时翻译、手势识别等高级功能[29] - 云平台融合:5G技术推动4K/8K视频传输,支持混合办公场景的云端协作[30] - 垂直行业专业化: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将出现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31][32]
海康威视(00241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创新业务快速成长
国元证券· 2025-04-27 18: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康威视营业收入平稳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稳中向好,创新业务占比提升助力智能物联战略落地,公司在技术等方面优势明显成长空间广阔 [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24.96亿元,同比增长3.53%;归母净利润119.77亿元,同比下降15.10%;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归母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长6.41%;扣非归母净利润19.26亿元,同比增长9.44%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 PBG营收134.67亿元,同比下降12.29%,传统业务下滑但基础民生业务逆势增长;EBG营收176.51亿元,同比下降1.09%,部分业务增长;SMBG营收119.71亿元,同比下降5.58%;海外主业营收259.89亿元,同比增长8.39% [3] - 创新业务收入224.84亿元,占整体收入24.31%,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微影等成各自领域领先企业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986.96、1067.32、1153.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33、146.01、162.22亿元,EPS为1.42、1.58、1.76元/股,对应PE为19.81、17.82、16.04倍 [5]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9341.18、92495.53、98695.96、106732.08、115307.11百万元,收入同比分别为7.42%、3.53%、6.70%、8.14%、8.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07.73、11977.33、13132.93、14601.20、16221.80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9.89%、 - 15.10%、9.65%、11.18%、11.10% [8]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详细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信息 [9]
花旗:海康威视-2024 年第四季度和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创新和海外业务是 2025 年增长驱动力
花旗· 2025-04-27 1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海康威视股票评级为中性 [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康威视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与初步结果一致,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至185亿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6%至20亿人民币 [1][2] - 管理层将聚焦高利润率业务并严格控制运营成本,预计2025年国内主要业务复苏乏力,海外和创新业务将有更强增长 [1][8] - 引入2027年预期,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期11 - 16%,目标价从33元下调至30元,维持中性评级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海康威视自200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摄像头、DVR到视频管理软件 [20] 业绩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至275亿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26%至39亿人民币,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41%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至185亿人民币,毛利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43.9%,运营成本同比增加2%至59亿人民币,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至22亿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6%至20亿人民币 [1][2] 各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同比下降12%至135亿人民币,企业事业群(EBG)营收微降1%至177亿人民币,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下降6%至120亿人民币 [2] - 创新业务同比增长21.2%至225亿人民币,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0.1%至319亿人民币,创新业务与海外业务总和首次超过国内核心业务 [2] 投资者电话会议要点 - 管理层将更专注高利润率业务并严格控制运营成本 [8] - 2025年第一季度3C电子行业需求有所改善,但预计2025年国内主要业务(PBG、EBG、SMBG)复苏乏力,海外和创新业务将有更强增长 [8] - 此前美国销售占比约3 - 4%,现已停止发货,预计影响有限,目前海外业务主要面向SMBG [8] - 管理层将增加研发投资 [8] 估值与目标价 - 目标价30元基于20.2倍的未来12个月市盈率(NTM PE),为该股票10年彭博预期平均水平 [9][22] 投资策略 - 近期股价上涨归因于投资者对政策刺激的预期,尽管海康威视可能从宏观复苏中受益,但需要时间,且短期内上行空间似乎已被定价 [21] - 当前估值相对于盈利增长较为合理,建议等待需求能见度改善 [21] 盈利预测调整 - 引入2027年预期,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期11 - 16%,以反映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时降低营收和利润率假设 [1][9]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第四季度实际结果与花旗和彭博估计存在差异,营收、毛利、运营利润等指标大多低于预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结果与花旗和彭博估计也有差异,营收略低于花旗预期和彭博共识,毛利、运营利润等指标表现不一 [11] - 调整后的2025 - 2027年预期与旧预期和彭博共识相比,营收、毛利、净利润等指标大多下调 [13][14]
海康威视(002415) - 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英文版)
2025-04-25 22:13
荣誉与认证 - 公司获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和EcoVadis 2025银奖,位列全球15万家公司前15%[20] - 2024年公司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4]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61] 研发与产品 - 2024年公司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在AIoT领域深入探索,推出多维感知产品[17] - 双谱快速煤质分析技术已在9个设施部署,截至2024年10月分析超4亿吨煤炭,助力超1000万吨煤炭交易结算[101] 市场与项目 - 公司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已交付超300个城市,优化超53000个路口交通流量[68] - 公司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已覆盖超220个城市,处理超2600个风险场景[69] - 公司荆州项目使主要拥堵道路行驶速度提升14.65%,拥堵指数下降11.03%[70] - 截至2024年12月公司已为31个省份264个城市的森林防火工作做出贡献[85] - 杭州电装工厂每年生产2000万个小型汽车电机和雨刮系统[89] - 紫金矿业合作项目在海拔超5400米高原推进[92] 合作与提升 - 公司与电装合作实施数字应用提升智能制造能力[89] - 公司与紫金矿业合作推动矿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92] - 公司与南钢合作部署数字安全解决方案提升生产安全性[96] - 公司与华能合作研发双谱快速煤质分析技术优化煤质控制[101] - 2024年公司技术提升河南博物馆安保管理[118] ESG评估 - 2024年公司依据深交所指引完善评估方法,开展首次双重重要性评估,整合多部门和超120名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观点[40] - 公司基于2023年ESG报告确定的重要议题,结合政策、规范等编制25个关键ESG议题清单[42] - 公司收集112份利益相关者问卷评估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收集10份高管和部门负责人问卷评估对企业财务的重要性[43][44] - 公司以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为“重要性阈值”将议题分为“不太重要”“中度重要”“高度重要”三类[45] - 经董事会确认,公司认定三个双重重要议题:技术创新、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应对气候变化[47] 风险管理 - 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和风险管理政策,将ESG相关因素纳入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流程[52] - 各业务单元全面识别运营风险,按公司风险字典指南分类并以标准格式描述[53] - 公司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54] - 公司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选择风险规避、降低、分担和保留等应对策略[55] 气候风险与机遇 - 公司基于TCFD框架的11个类别识别和分析气候风险与机遇,提交CDP气候变化问卷评估潜在风险[134] - 评估选用气候情景为升温约2°C,有很大可能控制在1.5°C及以下,2075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135] - 过渡风险中政策和法规方面,短期(2025年)、中期(2030年)、长期(2050年)均有不同程度影响[135] - 过渡机会中低排放情景目标是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至少50%成功概率),高排放情景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2.5°C[135] 碳管理与环保 - 公司计划2026年对所有产品类别进行碳足迹验证,从2026年起每年扩大至少20%进行碳足迹分析的产品型号范围[152] - 公司升级部分空调设备,购买代表18,000 MWh可再生电力的绿色电力证书,年光伏产量达15,900 MWh[153] - 公司生产效率提高15.1%,采用低碳设备和工艺每年节省近150万kWh电力,产品拆解和回收价值增加24%[153] - 公司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 + 范围2)为187,650.94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1为14,367.30吨,范围2为173,283.64吨,强度为每百万(人民币)2.05吨二氧化碳当量[153] - 公司对103种产品型号进行碳足迹验证,将IPC摄像机中直流电源适配器的使用比例提高到80%以上[153] - 2024年公司能源管理平台纳入的监测点超过5000个[162] - 武汉生产基地一级空调能耗占比100%[163] - 公司屋顶光伏总装机容量达18.048 MW,同比增长27%,年光伏产量达15,900 MWh[165] - 公司在武汉生产基地(一期)和重庆生产基地(三期)安装光伏设施[161] - 2024年底进行碳足迹计算的产品型号有103个,获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型号有56,244个,获节能认证的产品型号超40,000个[171] - 物流运输引导供应商采用4,469辆电动汽车,周转箱使用比例从20%提升至30%[172] - 2024年绿色包装努力节省成本920,000元[173] - 回收举措预计节省成本150万元[174] - 2024年对11款网络摄像机进行生命周期分析,获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产品过程环境足迹”认证[176] - 2024年16款LED显示产品获莱茵TÜV绿色产品标志证书,产品外壳含高达90%再生铝,包装纸箱用100%再生材料[177] - 2024年危险废物合法妥善处置率达100%,固体废物分类率达100%,总部园区固体废物回收率达33.05%[188] - 2024年废水、废气和环境噪声管理达标率100%,化学泄漏致环境污染事件和放射性污染事件均为0起[195]
海康威视(002415):创新与海外业务占比首次突破50%,25Q1业绩进入复苏轨道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25 20: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为 39.96 元/股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业绩承压但 25Q1 重回复苏轨道,海外和创新业务成重要增长支柱,AI 赋能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341|92,496|98,411|106,619|117,622| |营业收入(+/-)%|7.4%|3.5%|6.4%|8.3%|10.3%|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14,108|11,977|13,176|14,930|17,390| |净利润(+/-)%|9.9%|-15.1%|10.0%|13.3%|16.5%| |每股净收益(元)|1.53|1.30|1.43|1.62|1.88| |净资产收益率(%)|18.5%|14.8%|15.3%|15.9%|17.0%|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8.54|21.84|19.85|17.52|15.04| [4]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25.08 - 33.88 元 - 总市值 261,577 百万元 - 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9,233/9,106 百万股 - 流通 B 股/H 股为 0/0 百万股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81,857 百万元 - 每股净资产 8.87 元 - 市净率 3.2 - 净负债率 -28.99% [7] 升幅情况 |升幅类型|1M|3M|12M| |----|----|----|----| |绝对升幅|-10%|-2%|-10%| |相对指数|-2%|2%|-17%| [10]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924.96 亿元,同比增长 3.53%;归母净利润 119.77 亿元,同比下降 15.10%;扣非归母净利润 118.15 亿元,同比下降 13.55% - 2025Q1,营业收入 185.32 亿元,同比增长 4.01%;归母净利润 20.39 亿元,同比增长 6.41%;扣非归母净利润 19.26 亿元,同比增长 9.44% [11] 主营业务情况 - 2024 年,PBG 营收 134.67 亿元,同比下降 12.29%;EBG 营收 176.51 亿元,同比下降 1.09%;SMBG 营收 119.71 亿元,同比下降 5.58% - 2024 年,海外主业收入与创新业务收入之和占比超 50%,海外主业收入 259.89 亿元,同比增长 8.39%;创新业务整体收入 224.84 亿元,同比增长 21.19% [11] AI 应用情况 - 基于观澜大模型,AI 算法能力拓展到多模态算法,实现软硬件应用多维升级 - 提升感知智能上限,拓展感知能力边界,拓展认知智能应用,孵化垂类应用 [11] 可比公司估值表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元)|EPS(元/股) - 2024A|EPS(元/股) - 2025E|EPS(元/股) - 2026E|PE - 2024A|PE - 2025E|PE - 2026E| |----|----|----|----|----|----|----|----|----| |002236.SZ|大华股份|15.98|0.90|1.42|1.70|17.8|11.3|9.4| |600728.SH|佳都科技|4.67|-0.05|0.07|0.10|-|66.7|46.7| |002230.SZ|科大讯飞|45.19|0.24|0.37|0.46|188.3|122.1|98.2| |平均值| - | - |0.36|0.62|0.75|103.0|66.7|51.4| [14]
海康威视视觉大模型落地镇江港 降本增效守护皮带安全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5:42
海康威视与镇江港合作项目 - 海康威视与镇江港金港公司合作,通过大模型和物联感知技术实现皮带机智能巡检,提升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1] - 镇江港年吞吐量超亿吨,金港公司46条皮带总长10公里,是矿石装卸与转运的核心设施 [1] - 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技术升级后显著改善 [1] 视觉大模型技术应用 - 自清洁相机在粉尘环境中清晰观察皮带运行,AI超脑集成跑偏检测大模型算法,及时发现偏移并预警,预计年节省清理成本30万元 [2] - 落料堆积检测大模型算法识别堆积情况并推送预警,防止影响皮带机运转 [2] - 声振温系统实时采集声音、振动和温度数据,算法仓分析故障类型和位置,实现远程运维和预测性维护 [2] - 听诊光纤监测托辊声音,异常时自动报警并定位 [2] 智慧港口平台建设 - 海康威视三维场景技术整合多源数据,构建数字孪生港口,支持高效管理和决策 [3] - 智慧港口平台接入DeepSeek语言大模型,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简化复杂操作 [3] - 项目推动作业模式从现场向中控转移,改善工作环境并降低运营成本 [3]
海康威视:一季度业务企稳,大模型拓展应用场景-20250422
东方证券· 2025-04-22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营收增长4%至9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15%至120亿元;25Q1营收同增4%至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6%至20.4亿元 [10] - 观澜大模型提升感知准确率、增强多模态能力,公司借力大模型技术继续丰富产品线,拓展应用场景 [10] - 24年创新业务营收增长21%至22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24%,旗下各创新业务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10] - 24年境外主业营收同增8%至260亿元,毛利率46.1%,高于境内3.5pct,公司在海外持续积极布局行业市场 [10]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7、1.83、2.12元,根据可比公司26年24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43.92元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341|92,496|103,452|115,999|130,399| |同比增长(%)|7%|4%|12%|12%|12%| |营业利润(百万元)|16,040|14,312|17,226|20,174|23,268| |同比增长(%)|9%|-11%|20%|17%|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4,108|11,977|14,470|16,937|19,530| |同比增长(%)|10%|-15%|21%|17%|15%| |每股收益(元)|1.53|1.30|1.57|1.83|2.12| |毛利率(%)|44.3%|43.8%|44.0%|44.1%|44.3%| |净利率(%)|15.8%|12.9%|14.0%|14.6%|15.0%| |净资产收益率(%)|19.5%|15.3%|17.0%|17.9%|18.4%| |市盈率|18.6|21.9|18.1|15.5|13.4| |市净率|3.4|3.2|2.9|2.6|2.3| [4]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 |----|----|----|----|----| | | | |2023A|2024E|2025E|2026E|2023A|2024E|2025E|2026E| |大华股份|002236|15.59|2.23|0.88|1.09|1.27|6.99|17.70|14.34|12.25| |千方科技|002373|8.22|0.34|-0.75|0.46|0.58|23.94|-10.89|17.72|14.20| |佳都科技|600728|4.59|0.18|-0.05|0.07|0.10|24.92|-85.63|63.49|45.95| |富瀚微|300613|50.23|1.09|1.11|1.24|1.60|46.20|45.27|40.50|31.40| |奥普特|688686|77.79|1.58|1.14|2.14|2.80|49.09|68.39|36.28|27.78| |最大值| | | | | | |49.09|68.39|63.49|45.95| |最小值| | | | | | |6.99|(85.63)|14.34|12.25| |平均数| | | | | | |30.23|6.97|34.46|26.31| |调整后平均| | | | | | |31.69|17.36|31.50|24.46| [12]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呈现了公司2023A - 2027E的各项财务数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4]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14]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估值比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EV/EBIT等 [14]
海康威视(002415):一季度业务企稳,大模型拓展应用场景
东方证券· 2025-04-22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营收增长4%至9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15%至120亿元;25Q1营收同增4%至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6%至20.4亿元 [10] - 观澜大模型提升感知准确率、增强多模态能力,公司借力大模型技术继续丰富产品线,拓展应用场景 [10] - 24年创新业务营收增长21%至22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24%,各创新业务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10] - 24年境外主业营收同增8%至260亿元,毛利率46.1%,高于境内3.5pct,公司在海外积极布局行业市场 [10]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7、1.83、2.12元,根据可比公司26年24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43.92元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341|92,496|103,452|115,999|130,399| |同比增长(%)|7%|4%|12%|12%|12%| |营业利润(百万元)|16,040|14,312|17,226|20,174|23,268| |同比增长(%)|9%|-11%|20%|17%|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4,108|11,977|14,470|16,937|19,530| |同比增长(%)|10%|-15%|21%|17%|15%| |每股收益(元)|1.53|1.30|1.57|1.83|2.12| |毛利率(%)|44.3%|43.8%|44.0%|44.1%|44.3%| |净利率(%)|15.8%|12.9%|14.0%|14.6%|15.0%| |净资产收益率(%)|19.5%|15.3%|17.0%|17.9%|18.4%| |市盈率|18.6|21.9|18.1|15.5|13.4| |市净率|3.4|3.2|2.9|2.6|2.3| [4]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2023A、2024E、2025E、2026E)|市盈率(2023A、2024E、2025E、2026E)| |----|----|----|----|----| |大华股份|002236|15.59|2.23、0.88、1.09、1.27|6.99、17.70、14.34、12.25| |千方科技|002373|8.22|0.34、 - 0.75、0.46、0.58|23.94、 - 10.89、17.72、14.20| |佳都科技|600728|4.59|0.18、 - 0.05、0.07、0.10|24.92、 - 85.63、63.49、45.95| |富瀚微|300613|50.23|1.09、1.11、1.24、1.60|46.20、45.27、40.50、31.40| |奥普特|688686|77.79|1.58、1.14、2.14、2.80|49.09、68.39、36.28、27.78| |最大值| - | - | - |49.09、68.39、63.49、45.95| |最小值| - | - | - |6.99、(85.63)、14.34、12.25| |平均数| - | - | - |30.23、6.97、34.46、26.31| |调整后平均| - | - | - |31.69、17.36、31.50、24.46| [12]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项目数据,如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4]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获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估值比率(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EV/EBIT)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