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002415)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整体业绩稳健,海外及创新业务高增
中国银河· 2024-08-20 17: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整体业绩稳健,海外及创新业务高增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板块实现显著增长,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3] - 创新业务包括汽车电子、机器人、智能家居、热成像、存储等,营收增速均超过20% [3] - 境外业务与服务发展迅猛,实现114.41亿元营收,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 [3] PBG业务短期承压,EBG业务稳步增长 - 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受地方政府财政紧缩影响,营收下降9.25% [4] - 企业端事业群(EBG)各细分行业主要依靠自身资金进行发展,实现7.05%增长 [5] 深耕多维全面技术,引领场景数字化转型 - 公司在感知技术、AI能力、产品工程等方面具有全面而深入的技术积累 [16] - 公司在场景数字化业务中具有竞争优势,为扩大规模效应和提高市场护城河提供基础 [16]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 [2]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11%左右的增长 [17]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5.41-12.27倍 [17]
海康威视:营收平稳增长,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国联证券· 2024-08-20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平稳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 [4]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3.92亿元,同比增长9.46% [4] - 海外和创新业务支撑了营收的稳定增长 [10] 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 [4] - 2024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1.48亿元,同比下降10.73% [4] - 股权激励费用和汇兑损益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10]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54%和11.31% [10] - 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公司是全球安防领域龙头,正在夯实智能物联业务基础 [10]
海康威视:公司半年报点评:海外与创新业务表现亮眼,场景数字化发展长坡厚雪
海通证券· 2024-08-20 11:08
报告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实现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 [8] - 国内主业方面,三个BG营收总和189.71亿元,同比下降0.26%;境外主业方面,实现营收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 [8] - PBG业务受地方政府财政情况制约,公安、交警行业继续下行,但水利水务、防灾救灾等业务得到国债支持,收入结构调整有助于PBG业务企稳回升 [9] - EBG业务除智慧建筑下行外,其他行业均保持增长,公司继续推进场景数字化业务落地 [9] - SMBG业务公司继续打造线上线下渠道优势,不断拓宽、丰富渠道产品类别 [9] - 创新业务各条线表现稳定,公司支持创新业务出海发展 [10] - 公司高度关注场景数字化,该业务发展长期前景广阔 [11] - 观澜大模型在多个行业落地应用,未来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扩展 [12]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29/1132.56/1313.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11/181.38/214.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9/1.96/2.32元 [13] - 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 24-28倍,6个月合理价值区间为40.58-47.34元 [13]
海康威视:EBG保持韧性,海外与创新业务稳健增长
国信证券· 2024-08-19 2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24公司业绩整体稳健,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归母净利润受股权激励注销费用影响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差异较大,整体业绩有韧性[3] - EBG在企业提质增效需求推动下保持同比增长,SMBG收入微增,PBG整体承压[3] - 海外业务上半年增长较好,发展中国家占比持续提升,创新业务同比增长26%[3] - 企业场景数字化带来长期增长动能,多维感知产品增长拓宽业务面[3] - 看好公司经营韧性与行业智能化带来的长期增长动能,下调24 - 25年PBG收入及毛利率水平,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146/165/185亿元,对应24 - 26年PE为18/16/14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收盘价27.54元,总市值/流通市值254282/250779百万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37.75/26.86元,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692.88百万元[1]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83,166|89,340|98,028|105,795|113,765| |(+/-%)|2.1%|7.4%|9.7%|7.9%|7.5%| |净利润(百万元)|12837|14108|14580|16502|18507| |(+/-%)|-23.6%|9.9%|3.3%|13.2%|12.1%| |每股收益(元)|1.36|1.51|1.58|1.79|2.00| |EBIT Margin|14.9%|15.7%|15.5%|16.4%|17.3%| |净资产收益率(ROE)|18.8%|18.5%|17.6%|18.4%|18.8%| |市盈率(PE)|20.2|18.2|17.4|15.4|13.7| |EV/EBITDA 市净率(PB)|22.9 3.80|20.4 3.37|18.4 3.07|16.0 2.83|14.3 2.59|[3]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012|49629|52440|57558|64782| |应收款项|32426|38421|42157|45498|48926| |存货净额|18998|19211|20929|22424|24010| |其他流动资产|6470|5889|6379|6820|7272| |流动资产合计|97907|113151|121906|132300|144989| |固定资产|12311|15816|17322|18743|19783| |无形资产及其他|1545|1810|1738|1666|1593| |其他长期资产|6219|6919|6919|6919|6919| |长期股权投资|1252|1151|1151|1151|1151| |资产总计|119233|138848|149036|160780|174436|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4211|7934|6166|6104|6734| |应付款项|17233|20327|22144|23727|25405| |其他流动负债|12911|16152|17676|18740|19853| |流动负债合计|34356|44412|45987|48570|51992|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7522|8940|8940|8940|8940| |其他长期负债|4385|3332|4097|4832|4981| |长期负债合计|11907|12272|13037|13772|13921| |负债合计|46263|56684|59024|62342|65913| |少数股东权益|4581|5809|7093|8546|10175| |股东权益|68389|76354|82918|89892|98348|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19233|138848|149036|160780|174436|[7]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83166|89340|98028|105795|113765| |营业成本|47996|49637|54414|58675|63021| |营业税金及附加|582|705|774|835|898| |销售费用|9773|10843|11897|12198|12461| |管理费用|2642|2770|3210|3210|3210| |研发费用|9814|11393|12501|13491|14508| |财务费用|(990)|(750)|(521)|(661)|(802)| |投资收益|218|63|152|145|120|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664)|(441)|(486)|(527)|(563)| |其他|1880|1674|1178|1110|1039| |营业利润|14783|16039|16596|18773|21066| |营业外净收支|72|60|42|58|53| |利润总额|14855|16099|16638|18831|21119| |所得税费用|1298|943|975|1103|1237| |少数股东损益|720|1048|1083|1226|1375|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837|14108|14580|16502|18507|[7]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净利润|13557|15156|15663|17728|19882| |资产减值准备|508|463|509|550|586| |折旧摊销|1008|1402|1837|2342|2703|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56|(23)|(23)|(23)|(23)| |财务费用|(990)|(750)|(521)|(661)|(802)| |营运资本变动|(2226)|(980)|(1814)|(1874)|(2503)| |其它|(1848)|1355|12|111|217| |经营活动现金流|10164|16623|15664|18173|20060| |资本开支|(3756)|(4048)|(3271)|(3691)|(3670)| |其它投资现金流|30|61|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3725)|(3987)|(3271)|(3691)|(3670)| |权益性融资|6015|73|0|0|0| |负债净变化|4238|1418|0|0|0| |支付股利、利息|(8734)|(7083)|(7816)|(9302)|(9797)| |其它融资现金流|(2975)|2447|(1767)|(62)|631| |融资活动现金流|(1456)|(3145)|(9583)|(9364)|(9166)| |现金净变动|5211|9604|2811|5118|7224| |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34604|39815|49419|52230|57348|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39815|49419|52230|57348|64571| |企业自由现金流|6304|9547|11092|13144|15046| |权益自由现金流|7567|13413|9815|13703|16432|[7]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每股收益|1.36|1.51|1.58|1.79|2.00| |每股红利|0.93|0.76|0.87|1.03|1.09| |每股净资产|7.25|8.18|8.98|9.74|10.65| |ROIC|27%|27%|29%|33%|33%| |ROE|19%|18%|18%|18%|19%| |毛利率|42%|44%|44%|45%|45%| |EBIT Margin|15%|16%|16%|16%|17%| |EBITDA Margin|16%|17%|17%|19%|20%| |收入增长|2%|7%|10%|8%|8%| |净利润增长率|-24%|10%|3%|13%|12%| |资产负债率|43%|45%|44%|44%|44%| |息率|3.4%|2.8%|3.1%|3.7%|3.9%| |P/E|20.2|18.2|17.4|15.4|13.7| |P/B|3.8|3.4|3.1|2.8|2.6| |EV/EBITDA|22.9|20.4|18.4|16.0|14.3|[7]
海康威视-20240816
-· 2024-08-18 23:12
会议主要内容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需求偏弱,海外市场整体平稳,但部分地区冲突持续,考验公司的全球经营和合规治理能力 [1]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实现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 [1] - 实现归属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 [1][2] - 三大BG营收总和189.71亿元,同比下降0.26%,占公司营收46% [1][2] 各BG业务情况 - PBG实现营收56.93亿元,同比下降9.25%;受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影响较大 [2] - EBG实现营收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除智慧建筑外其他八个子行业均保持增长 [2][3] - SMBG实现营收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 [2] 海外业务情况 - 海外主业收入占比约28%,剔除美国市场影响,其他大区均实现增长 [3][4] - 发展中国家已成为拉动海外业务增长的主力,对整体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4] 创新业务情况 - 实现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占公司业务比重约25% [4] - 主要创新业务在各自垂直行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4] 毛利率和费用情况 - 公司代表年毛利率为45.05%,与上期基本保持稳定 [5] - 二季度有4.71亿元股权激励费用一次性计入,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5] - 汇兑损失约8100万元,去年同期产生2.85亿元汇兑收益,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5] 未来展望 - 公司维持对部分供应来源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适当降低存库水位 [6] - 公司继续实行信用评级管理,维护财务质量和现金流稳定 [6] - 公司初步预计全年业绩将比2023年有所增长,但具体增幅难以确定 [6]
海康威视:各项业务稳定,强化技术创新
平安证券· 2024-08-18 19: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安防监控产品及内容服务提供商,产品及服务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所有主要设备的全覆盖。考虑到国内市场需求整体偏弱,调低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67/178.66/206.49亿元,对应PE为16/14/12倍。考虑公司当前估值仍具有吸引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电子 - 公司网址:www.hikvision.com - 大股东/持股: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36.55% - 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总股本:9,233百万股 - 流通A股:9,106百万股 - 总市值:2,570亿元 - 流通A股市值:2,508亿元 - 每股净资产:7.99元 - 资产负债率:37.4% [1]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2022年为83,166百万元,2023年为89,340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98,453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113,220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30,203百万元,YOY分别为2.1%, 7.4%, 10.2%, 15.0%, 15.0% - 净利润:2022年为12,837百万元,2023年为14,108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15,567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17,866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20,649百万元,YOY分别为-23.6%, 9.9%, 10.3%, 14.8%, 15.6% - 毛利率:2022年为42.3%,2023年为44.4%,2024年预计为45.0%,2025年预计为45.0%,2026年预计为45.0% - 净利率:2022年为15.4%,2023年为15.8%,2024年预计为15.8%,2025年预计为15.8%,2026年预计为15.9% - ROE:2022年为18.8%,2023年为18.5%,2024年预计为19.2%,2025年预计为20.0%,2026年预计为20.8% - EPS:2022年为1.39元,2023年为1.53元,2024年预计为1.69元,2025年预计为1.93元,2026年预计为2.24元 - P/E:2022年为19.8倍,2023年为18.0倍,2024年预计为16.3倍,2025年预计为14.2倍,2026年预计为12.3倍 - P/B:2022年为3.7倍,2023年为3.3倍,2024年预计为3.1倍,2025年预计为2.8倍,2026年预计为2.6倍 [4] 半年报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扣非后归母净利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5.05%和13.69%,国内市场需求偏弱,海外市场整体平稳。 [5][6] 业务分类 - 境内业务部分: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56.93亿元,同比减少9.25%;企事业事业群EBG收入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收入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 - 境外业务收入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 - 创新业务收入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 [6] 费用端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50%、3.55%、13.83%和-0.61%,费用率基本稳定。 [6] 技术及产品布局 - 公司着重推进感知技术、图像技术、光学技术等的发展,形成覆盖众多领域、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技术集。在感知技术方面,初步打造了从可见光到远红外、X光、毫米波等波段的全谱系感知技术平台。通过多年产品工程化的打磨,目前公司在售产品型号已超过3万个,形成公司在满足用户碎片化需求方面的较大优势。 [6] 技术创新与生态赋能 - 技术创新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经营手段。为了应对各种挑战,也为了迎接新的机遇,公司可提供包括设备、平台、数据和应用的全面开放能力,为行业应用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公司的一体化运维服务平台,提供设备探针,支持第三方感知设备的接入;另外,物信融合数据资源平台,在已提供主流数据接入方式的同时,支持对第三方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或数据格式的接入;提供的物联数据治理工具支持对多厂商、多类型物联设备的要素治理和点位布建评价;数据服务接口为业务应用的开发提供支撑。 [9] AI引领行业变革 - 智能物联是一种基础能力,为人与物、物与物提供相连接、相交互的可能性。在安防智能化升级趋势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转变为技术架构以及解决方案的落地能力,拥有深厚技术实力的企业将保持与行业变革同步,行业门槛提高使得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视频图像的处理技术,将极大的增加视频监控的使用效率和大数据价值的利用率,摄像机采集图像的功能将不再受限于安全防范目的。因此,"人工智能+安防"在帮助客户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拓展了视频技术实现业务管理需求的市场空间。在数据为王的背景下,公司拥有巨量数据资源将在安防智能化变革中拥有绝对天然优势。另外,海康威视在基础算力和大模型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积累,相关能力不仅在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中得到应用,也落地到包括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等面向用户的算法训练中。 [10]
海康威视: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大额非经常项带来利润端扰动
国盛证券· 2024-08-18 09: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康威视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大额非经常项带来利润端扰动 [1] - 创新业务与海外业务是公司当前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3] - G端业务承压,B端板块已成国内业务顶梁柱 [4] - 毛利率大体与去年同期持平,展望2024年有望维持平稳 [5] - 大额非经常项带来利润端短期波动,展望下半年有望回归稳健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3%;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 [2] 创新业务与海外业务 - 2024H1,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5.06%。创新业务子公司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等已在各自领域建立优势地位,创新业务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强劲引擎 [3] - 2024H1公司境外业务同比增长15.46%,是公司增速第二快的板块,海外市场的景气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长动力 [3] 国内业务板块 - 2024H1,在公司境内三大BG中,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收入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EBG已成国内业务中的顶梁柱:业务规模上来看,EBG已经超越PBG成为规模最大的BG;从增速上来看,EBG在2024H1同比增长7.05%,高于负增长的PBG以及同比增速仅0.64%的SMBG [4] 财务指标 - 2024H1,公司毛利率达到45.05%,相比去年同期降低约0.14个百分点,保持大体稳定。随着2024年宏观经济稳健回暖,预计今年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平稳 [5] - 2024H1公司产生因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约4.71亿元,这一大额非经常项带来了2024半年报中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端的较大差异。这一利润波动实质上不对公司经营与现金流产生任何影响,展望下半年有望回归稳健 [6]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4E/25E/26E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8.68/165.70/187.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海康威视:2Q2024整体经营稳健,创新业务较快增长
财通证券· 2024-08-18 08:2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康威视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2Q2024整体经营稳健,创新业务较快增长[1] 基本数据 - 收盘价为27.54元,流通股本为91.06亿股,每股净资产为7.90元,总股本为92.33亿股[1] 市场表现 - 海康威视在过去12个月的市场表现相对沪深300和上证指数为-27%,-20%,-13%,-6%,1%,8%[2] 财务数据 - 1H2024营收为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归母净利润为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8] - 2Q2024营收为233.92亿元,同比增长9.46%,归母净利润为31.48亿元,同比下降10.7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83亿元,同比增长0.02%[12] 业务板块表现 - 境内主业稳健,PBG收入下降9.25%,EBG收入增长7.05%,SMBG收入增长0.64%[13] - 境外主业收入增长15.46%,创新业务收入增长26.13%,占比达25.06%,毛利率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1.99亿元、1113.91亿元、1259.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55亿元、168.77亿元、190.31亿元[14] - 对应PE分别为16.56倍、15.07倍、13.36倍[14] 投资建议 - 作为中国智能物联领域的龙头公司,随着创新业务快速增长,有望实现长期稳健发展[14]
海康威视(002415) - 2024年8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8-17 18:52
公司经营概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4] - 国内主业营收189.71亿元,同比下降0.26%;海外主业营收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4] - 创新业务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占公司业务比重达25%。[4] 业务部门表现 - 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56.93亿元,同比下降9.25%;企事业事业群(EBG)营收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4] - EBG业务由9个行业组成,除智慧建筑下行外,其他8个子行业均保持增长。[23] 财务指标 -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45.05%,与上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4]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汇兑损益影响,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约10%。[50] 创新业务 - 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长超过60%,主要得益于并表影响及市场份额提升。[18] - 创新业务中,海康存储产品价格上涨对收入和利润有积极影响。[54] 海外市场 - 海外主业收入占比约28%,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营收贡献比例约为7:3。[4] - 创新业务海外收入占比约26%,公司总体上支持创新业务向海外拓展。[33] 管理层变动 - 公司管理层调整,董事长将更多关注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2][3] 未来展望 - 公司对全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期暂定以140亿为底线。[4] - 公司对市场保持乐观,尽管环境较难,但公司业务宽度在提升。[65]
海康威视(00241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16 18:5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25] - 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4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40] - 研发投入56.98亿元,同比增长7.81%[41] - 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5.06%[44] - 总资产为1277.86亿元,同比下降7.9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37.52亿元,同比下降3.4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6亿元,同比下降118.49%[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60亿元,同比下降204.00%[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154.74亿元,同比下降192.32%[4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48] - 主业产品及服务收入为302.29亿元,同比增长5.57%[47] - 创新业务收入为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48] - 境外主业产品与服务收入为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48]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60.35%[47] - 存储业务收入为13.11亿元,同比增长65.51%[47] - 境内营业收入为270.29亿元,同比增长5.98%[47] - 境外营业收入为141.79亿元,同比增长17.51%[47] - 营业成本为226.43亿元,同比增长9.95%[52] - 毛利率为45.05%,比上年同期下降0.14%[5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环境风险,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较高[4]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部分主要经济体增速减缓[5] - 公司面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风险,国内基建、房地产相关市场持续调整[6] - 公司面临供应链风险,全球供应体系受到地缘政治冲击[7]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换代风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迅猛发展[8] - 公司面临内部管理风险,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新产品和新业务不断拓展[9] - 公司面临法律合规风险,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受政治冲击较大,商业活动需要遵守的各地法律法规复杂[10] 股利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12] 公司治理 - 公司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计划并回购注销相关限制性股票,共计97,402,605股,占回购注销前公司总股本的1.0439%[115]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7518%[107]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2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21]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21]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2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12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2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由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履行完毕及截至报告期末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1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关联交易总额为173,392.97万元[127] - 公司通过中国电子科技财务有限公司向下属子公司发放委托贷款金额为229,000.00万元[136] - 公司在中国电子科技财务有限公司的存款业务中,期初余额为401,364.74万元,本期合计存入391,830.01万元,本期合计取出393,162.91万元,期末余额为400,031.84万元[135] - 公司对杭州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的担保额度为1,088,4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580,944.92万元[143] - 公司对洛浦海视鼎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担保额度为29,0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20,040.00万元[143] - 公司对皮山海视永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担保额度为28,0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9,178.00万元[143] - 公司对乌鲁木齐海视新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担保额度为37,0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5,766.86万元[143] - 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额度合计为1,560,5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合计为1,083,455.99万元[144]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1,560,5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合计为680,536.16万元[145] - 子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额度合计为107,0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合计为26,992.66万元[145] - 公司担保总额为1,667,500.00万元,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9.32%[145]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子公司提供的担保金额为672,045.33万元[145] - 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海康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3亿元[150] - 中电海康集团增持公司股份6,271,4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72%,增持金额为200,160,059.77元[151] - 电科投资增持公司股份1,319,906股,增持金额为40,363,848.49元,并计划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金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6亿元[152] - 电科投资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2,853,66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378%,增持金额为400,027,006.81元[153] - 海康机器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并已提交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156] - 公司股份总数为9,330,600,931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222,282,613股,占2.38%,无限售条件股份为9,108,318,318股,占97.62%[159] - 公司高管郭旭东、徐习明、黄方红在报告期内分别增持公司股份30,000股、10,000股、30,000股[173]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实际授予股份97,402,605股,已于20